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作品数:11,770 被引量:80,159H指数:114
相关作者:鲁安怀李江海李艳秦其明陈衍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986篇期刊文章
  • 2,703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 3篇标准

领域

  • 8,526篇天文地球
  • 85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61篇石油与天然气...
  • 425篇生物学
  • 3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91篇理学
  • 239篇经济管理
  • 209篇农业科学
  • 178篇矿业工程
  • 157篇文化科学
  • 127篇建筑科学
  • 124篇电子电信
  • 124篇航空宇航科学...
  • 83篇交通运输工程
  • 80篇化学工程
  • 74篇一般工业技术
  • 58篇水利工程
  • 55篇机械工程
  • 51篇轻工技术与工...
  • 49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94篇地质
  • 672篇盆地
  • 596篇地震
  • 526篇岩石
  • 483篇地球化
  • 483篇地球化学
  • 432篇矿床
  • 407篇同位素
  • 399篇遥感
  • 385篇成矿
  • 375篇矿物
  • 329篇变质
  • 311篇锆石
  • 242篇造山带
  • 242篇年代学
  • 239篇油气
  • 238篇流体
  • 234篇花岗岩
  • 223篇反演
  • 217篇金矿

机构

  • 11,701篇北京大学
  • 994篇中国科学院
  • 770篇中国地质科学...
  • 636篇中国石油天然...
  • 47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28篇中国地震局
  • 18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3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30篇中国地震局地...
  • 130篇中国石油
  • 111篇南京大学
  • 109篇中国矿业大学...
  • 108篇中国科学院南...
  • 108篇中国科学院大...
  • 87篇中国石油大学...
  • 77篇北京师范大学
  • 71篇中国科学技术...
  • 69篇中国地质调查...
  • 66篇西北大学
  • 62篇教育部

作者

  • 330篇鲁安怀
  • 318篇潘懋
  • 310篇李江海
  • 191篇晏磊
  • 189篇郭召杰
  • 185篇秦其明
  • 181篇张立飞
  • 176篇朱永峰
  • 173篇陈衍景
  • 165篇张进江
  • 158篇王长秋
  • 144篇李艳
  • 141篇陈斌
  • 134篇魏春景
  • 132篇胡天跃
  • 126篇毛善君
  • 122篇刘树文
  • 122篇侯贵廷
  • 119篇张志诚
  • 116篇吴朝东

传媒

  • 772篇北京大学学报...
  • 560篇岩石学报
  • 366篇地球物理学报
  • 270篇岩石矿物学杂...
  • 264篇地学前缘
  • 201篇科学通报
  • 197篇地质学报
  • 16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24篇地质论评
  • 115篇地质科学
  • 104篇矿物学报
  • 104篇高校地质学报
  • 101篇矿床地质
  • 101篇中国科学(D...
  • 100篇空间科学学报
  • 97篇光谱学与光谱...
  • 95篇矿物岩石地球...
  • 85篇地球物理学进...
  • 80篇地质通报
  • 76篇地震学报

年份

  • 11篇2024
  • 223篇2023
  • 242篇2022
  • 249篇2021
  • 252篇2020
  • 307篇2019
  • 386篇2018
  • 406篇2017
  • 428篇2016
  • 429篇2015
  • 608篇2014
  • 583篇2013
  • 500篇2012
  • 551篇2011
  • 473篇2010
  • 511篇2009
  • 401篇2008
  • 470篇2007
  • 420篇2006
  • 434篇2005
11,7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高压变质地体折返动力学的数值模拟
<正> 1.引言继柯石英在西阿尔卑斯被发现之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我国大别山—苏鲁碰撞造山带也多处发现含超高压变质岩,这吸引了全球地学家研究井取得了不少成果,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模型来说明这一造山带中超高压变质岩石从地...
许鹤华蔡永恩
文献传递
中国的间歇喷泉
<正>间歇喷泉区如此稀少的原因是它的出现必须同时具备热源、抽送系统和适量水的补给等三个条件。世界著名间歇喷泉区几乎无例外地出现在近代火山区,主要例外发生在中国。中国的间歇喷泉都出现在非火山区,其热源便成为颇使地球科学界感...
佟伟
文献传递
天然含钒金红石加热、淬火及电子辐射改性实验研究
天然含钒金红石样品经过12 73K加热、淬火和高能电子辐照处理后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XRD谱峰显示处理前后样品没有发生物相变化,显微IR图谱证明原样、加热、淬火样品的表面有少量吸附水存在,而辐射样品的显微IR图谱上没...
刘娟鲁安怀郭延军李宁李巧荣郑佳
关键词:天然含钒金红石淬火电子辐射改性
文献传递
冀东遵化新太古代豆荚状铬铁矿铂族元素特征
铂族元素对源区的部分熔融和残余岩浆的硫饱和度非常敏感,可以作为衡量源区硫饱和度,在示踪镁铁、超镁铁岩石演化与成因,尤其是上地幔环境中豆荚状铬铁矿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遵化豆荚状铬铁矿是遵化蛇绿混杂岩带地幔岩中...
程素华李江海
关键词:新太古代豆荚状铬铁矿铂族元素蛇绿混杂岩带地幔岩
文献传递
新疆西北天山京希-伊尔曼德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京希-伊尔曼德金矿位于吐拉苏盆地的西北缘,本文首先介绍了以往对金矿床的分类研究,然后通过对矿区中杏仁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凝灰质砂岩、热液角砾岩等成分的分析,确定了金矿主要发生在热液角砾岩中。
孙德慧朱永峰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矿物成分成矿作用
文献传递
东岭地区双101井区火石岭组沉积充填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
@@火石岭组属于松辽盆地南部最早形成的中生代地层,对火石岭组的研究可以认清松辽盆地南部中生代的构造背景及其充填演化历史。运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构造地层学、沉积学和地震沉积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东岭S101井区火石岭组沉积...
谢利华吴朝东张玺张弛徐文
关键词:沉积充填特征成藏条件
文献传递
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识别与预测被引量:24
2010年
准噶尔盆地腹部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中已获重要的工业气流。然而由于成岩环境复杂,岩性多变,火山机构受后期风化剥蚀和构造作用的影响,保存不完整,使得该区火山岩研究难度大,认识程度较低。本文对滴西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区典型岩性的岩心、岩石薄片及测井响应特征,提出了一套火山岩测井识别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典型岩性组合的地震反射特征,并对岩性的展布情况进行了预测。最后,对火山岩形成的环境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滴西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顶面的火山岩分布具有一定的分段特征,可以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段:从成分上看,东部以酸性岩为主,西部以基性岩为主,中部则酸性岩、中性岩和基性岩皆较发育;从火山岩产状上看,东部和西部以喷出产状为主,中部则侵入产状和喷出产状皆发育。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体具有多期次的特点,各火山机构彼此叠置,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层状火山机构发育。本文的研究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内石炭系火山岩研究及火山机构的解剖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为该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王洛李江海师永民张立伟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火山岩岩性识别火山机构
阿拉善地块北缘雅干花岗岩体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制约被引量:42
2013年
位于阿拉善北部中蒙边境地区的雅干花岗岩体以二长花岗岩为主,岩体的锆石离子探针U-Pb年龄为283.2±2.2Ma(n=14,MSWD=0.016)。该花岗岩体具有相对较低的SiO2含量(66.96%~70.71%),和较高的Al2O3(15.05%~16.05%)和(Na2O+K2O)含量(7.24%~9.19%),且岩体钠含量稍高(Na2O/K2O>1)。雅干花岗岩体总体上表现为高钾钙碱性及偏铝质-过铝质的特征。岩体稀土元素总含量为101.9×10-6~133.1×10-6,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中,岩体表现为轻-重稀土元素中等程度-强烈分异,同时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59~0.77);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岩体表现为亏损Nb、Ta、P、Ti,富集Ba、Rb、Cs、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岩体同位素特征则表现为具有高的(87Sr/86Sr)i值(0.707654~0.710235)以及负εNd(t)值。根据雅干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相关的沉积建造特征,可推断该岩体形成于后碰撞环境,表明古亚洲洋在阿拉善地块北缘北部地区的分支于早二叠世(283.2±2.2Ma)之前已经闭合。
郑荣国吴泰然张文冯继承徐操孟庆鹏张昭昱
关键词:后碰撞
桩东凹陷西洼油气资源潜力分析被引量:7
2000年
桩东凹陷是济阳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 ,位于渤海浅水海域。其西洼以生油层系多、主力生油层埋藏深、勘探潜力大而受到众多地质学家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桩东凹陷西洼详细的分析研究 ,结合盆地模拟结果 ,弄清了该区资源潜力及资源分布规律 ,指出了有利的成藏条件和有利勘探方向。
林玉祥
关键词:盆地模拟资源潜力勘探方向油气资源
辽西早白垩世离龙类地理地史分布及其演化被引量:4
2014年
离龙类是一在形态和生态适应上高度特化的水生一半水生爬行动物双孔亚纲的灭绝支系。离龙目的地理分布局限于北半球,地史分布从侏罗纪一直延续到中新世。辽西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离龙类化石产地,化石点主要分布于凌源、义县、朝阳和建昌4个地区,尤其以义县地区化石点的分布最为密集。目前辽西已经发现的离龙类包括3科4属5种,其中潜龙和满洲鳄2属的化石仅发现于义县组,而伊克昭龙与戏水龙2属的化石则仅见于九佛堂组。化石证据表明,白垩纪离龙类在辽西范围内的延展分布呈现一个自西向东、由南向北的地理地史演化过程。化石证据也表明辽西的离龙类在较短的时期和较窄的地域范围内经历了一个快速分异演化的过程。长颈潜龙类和短吻满洲鳄类在辽西同时首现于凌源义县组大新房子层,并先后灭绝于义县组的大康堡层和金刚山层。潜龙类最后出现的大康堡层的火山凝灰岩层密集保存了数以千计的潜龙类个体,可能代表该类群于早白垩世发生了与火山喷发活动紧密相关的集群灭绝事件。而后,短吻戏水龙和长吻伊克昭龙同时首现于九佛堂组第2段,并于该组第3段沉积时期内灭绝。整个辽西地域内的离龙类的分布从126~120Ma,在经历了大约6Ma的快速分异演化之后,均于早白垩世阿普第期灭绝。
张伟高克勤
关键词:地理分布地史分布
共1,17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