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

作品数:126 被引量:745H指数:17
相关作者:王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4篇天文地球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6篇塔克拉玛干沙...
  • 33篇沙尘
  • 29篇沙漠腹地
  • 26篇塔克拉玛干沙...
  • 17篇沙尘天气
  • 17篇塔里木盆地
  • 17篇盆地
  • 15篇气溶胶
  • 14篇风沙
  • 11篇降尘
  • 11篇大气降尘
  • 10篇输沙
  • 10篇廓线
  • 9篇地表
  • 9篇乌鲁木齐
  • 9篇粒径
  • 9篇近地
  • 9篇风沙流
  • 8篇沙尘暴
  • 8篇气象

机构

  • 126篇中国气象局
  • 126篇塔克拉玛干沙...
  • 21篇新疆师范大学
  • 20篇新疆大学
  • 11篇南京信息工程...
  • 6篇北京乾润开元...
  • 4篇教育部
  • 3篇新疆气象局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新疆巴音郭楞...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大连市气象局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乌鲁木齐市气...

作者

  • 102篇何清
  • 60篇杨兴华
  • 47篇霍文
  • 34篇刘新春
  • 20篇钟玉婷
  • 18篇杨帆
  • 18篇金莉莉
  • 12篇王敏仲
  • 10篇李振杰
  • 8篇魏文寿
  • 7篇刘永强
  • 6篇刘强
  • 6篇李红军
  • 5篇胡文峰
  • 4篇缪启龙
  • 4篇赵聪敏
  • 4篇赵勇
  • 3篇艾力·买买提...
  • 3篇顾军明
  • 2篇杨青

传媒

  • 29篇沙漠与绿洲气...
  • 15篇中国沙漠
  • 15篇干旱区研究
  • 5篇高原气象
  • 5篇干旱气象
  • 4篇干旱区地理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4篇第30届中国...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气象
  • 2篇资源科学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气象科技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8
  • 10篇2017
  • 11篇2016
  • 7篇2015
  • 15篇2014
  • 12篇2013
  • 21篇2012
  • 14篇2011
  • 20篇2010
  • 11篇2009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克苏地区雷暴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12年
利用阿克苏地区1960—2010年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保证率等气候诊断方法,探讨了阿克苏地区雷暴的时空分布规律、气候变化趋势等。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雷暴空间分布表现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位于该地区西部的乌什县为雷暴多发中心;全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8.7~52.0d;阿克苏地区每10a雷暴日数减少2.8d;雷暴主要集中在3—11月,7月达到最大值,11月下旬至翌年2月基本无雷暴;80%的保证率下雷暴初日出现在5月中旬至下旬之间,雷暴终日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之间;阿克苏地区一日当中雷暴主要发生在午后至前半夜,雷暴高峰值出现在16—19时,雷暴平均持续时间在35~47min,雷暴出现最多的方位是W和N。
艾力·买买提明阿吉古丽·沙依提何清霍文杨兴华杨兴华
关键词:雷暴
秋季南疆沙漠塔中边界层O_3浓度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2008年10月11~17日的系留气艇探空资料,分析了塔中边界层O3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塔中秋季边界层O3浓度均值为48.7×10-9。在边界层内中午O3浓度随高度升高几乎没有变化;深夜和清晨O3浓度从地面随高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傍晚O3浓度最大,随高度的升高缓慢减少,达到一定高度后变化均很小。O3浓度随高度变化明显,从1m到700m高度的O3浓度变化分为不稳定型、过渡型和稳定型。根据廓线变化方式分为深夜清晨型、中午型、傍晚型。分析表明,秋季O3浓度与温度、相对湿度、比湿、风速有关。在深夜和清晨出现逆温层,在逆温层内O3浓度较低。O3浓度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02:00和08:00的相关性最显著。在深夜和清晨比湿与O3浓度基本上是呈反相的关系。O3浓度与风速的相关性除了深夜相对较高外(R=0.699,n=33,p<0.001),其余时间均不太明显。
何清金莉莉杨兴华刘新春李振杰刘强刘佳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边界层气象因子
新疆2007年“7·17”大降水天气过程诊断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新疆地区2007年7月13—17日发生的一次大降水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水汽输送、螺旋度场、层结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造成此类大降水的水汽来源及动力成因。结果表明:①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南亚高压的双体型分布、伊朗副高的南北振荡、西太平洋副高的西伸北进以及中亚低涡的长时间维持是此次大降水过程的环流背景和天气学条件。②孟加拉湾地区的水汽在气旋性环流的影响下,可以被输送到青藏高原上空聚集,这部分水汽与高原上空本身的水汽汇合到一定程度,能够以接力的方式继续北涌进入新疆地区。③此次降水过程流入新疆的总水汽量为517.99亿t,总流出量为353.76亿t,净收支为164.23亿t。其中,西边界对水汽的输入贡献最大,共有190.06亿t水汽净流入新疆,南边界有104.1亿t水汽净流入新疆,北边界净流入量为100.07亿t,东边界以水汽输出为主,共有230.00亿t水汽净流出新疆。④螺旋度是代表大气旋转与沿旋转轴方向运动强弱的物理量,它反应了暴雨区附近的动力场特征,可把螺旋度与热力参数相结合用于大降水天气的分析和预报中。
王敏仲魏文寿杨莲梅秦贺马玉芬
关键词:灾害性天气暴雨水汽输送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丘温度特征浅析被引量:15
2010年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丘温度因不同类型、深度、部位、天气、时段差异很大。利用不同深度、部位,晴天和沙尘天,裸地与植被,不同植被下的温度观测,浅析其温度分布特征。沙丘表面日最高温出现在顶部,日最低温和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迎风坡。沙丘顶部和迎风坡升温快,降温也快,日较差大,落沙坡则相反。沙丘顶部、左翼、迎风坡和落沙坡,日变化振幅,浮尘、扬沙天小于晴天。迎风坡和落沙坡20cm深度,晴天和沙尘天最高最低温度出现时间和沙表层有相反趋势。0~20cm迎风坡和落沙坡日较差逐渐减小,最高与最低温度出现时间,晴天和沙尘天不同,晴天和沙尘天温度差值在白天较大。裸地和植被表层沙面温度变化较大,植被阴面日变化振幅小于裸地和植被阳面。裸地和植被浅层温度变化平缓。红柳和芦苇所在沙堆表层温度日变化较大,梭梭的日变化小,温度最低值均出现在07时。
金莉莉何清李振杰刘强黄洁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温度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风沙流输沙特征研究被引量:22
2011年
利用多种积沙仪,通过野外实时输沙观测,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的地表风沙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100 cm高度范围内,总输沙量的63.1%分布在20 cm高度内,72.4%分布在30 cm高度内,随高度的增加,输沙量呈负指数函数下降;由此可见,该地区的风沙活动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 cm高度范围内;(2)风沙流中跃移、蠕移输沙量的空间分布与风向频率分布存在显著的不一致性,蠕移沙量约占总输沙量的11.6%;(3)沙漠腹地风沙流输沙的粒径以细砂为主,各高度层细砂所占比例均达97%以上;风沙流输沙平均粒径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沙尘的含量随高度增加而加大。
杨兴华何清艾力.买买提明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流
青藏高原北侧民丰站2011年7月对流层和低平流层大气观测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利用2011年7月1-31日在青藏高原北侧民丰站进行加密探空观测获取的高空气象资料,分析了民丰夏季大气结构和塔里木盆地南缘上空的水汽特征。结果表明:(1)受青藏高原地形热力影响,民丰夏季对流层高度可达到16 000m以上,其绝对高度与珠峰地区对流层绝对高度相近;0℃层高度约为3 450m,略低于珠峰地区。(2)夏季副热带西风急流在青藏高原北侧表现强劲,呈东西向分布,厚度约为12 000m,最大风速中心带位于10 700~11 400m高度,最大风速达到45m.s-1以上。(3)受副热带西风急流底部西风和西西南风影响,夏季青藏高原西北部上空的水汽被输送到塔里木盆地南缘,若羌、民丰及和田站上空3 000~7 500m高度存在湿度大值层,平均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最大湿度可达到85%以上。(4)民丰夏季白天对流边界层可达到3 200m高度,夜间稳定边界层高度约为1 200m,远远高于珠峰地区的观测结果,但低于敦煌地区的边界层高度。
王敏仲魏文寿何清杨莲梅程玉景
关键词:大气结构副热带西风急流
塔里木盆地不同地域大气降尘及TSP变化特征分析
2013年
为了解塔里木盆地不同地域大气降尘及TSP的污染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在塔里木盆地布设了铁干里克、塔中、民丰、喀什4个采样站点,于2007—2010年期间利用集尘缸和大流量采样器分别对上述4个地区的大气降尘及TSP进行连续采样。通过对样品和数据的分析处理,揭示了塔里木盆地不同地域大气降尘及TSP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1)2007—2010年塔中大气降尘量和TSP浓度均为4个站点中最高,其次为民丰和喀什,铁干里克最少。区域气候差异是造成塔里木盆地降尘和TSP浓度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2)5—8月是塔中地区沙尘天气高发时节,7月沙尘暴天气处于峰值。3—8月是民丰、喀什和铁干里克大气降尘主要分布月份。春夏季节的塔里木盆地降尘污染明显高于秋冬季节。(3)每年3—9月都是4个站点TSP主要分布阶段,最高值出现月份略有差异。塔里木盆地周边TSP浓度季节变化大体一致,春夏季大于秋冬季,不同的地区季节分布略有差异。(4)春夏季沙尘天气是造成大气降尘和TSP质量浓度较高的主要因素。
王慧琴何清张军陈峰刘新春钟玉婷杨兴华
关键词:大气降尘TSP塔里木盆地
乌鲁木齐气溶胶粒径分布及细颗粒物(PM2.5)浓度变化分析
本文利用乌鲁木齐市中心区域气象局和黑山头2013年1月1日2014年2月28日期间Grimm180在线监测数据,对乌鲁木齐市大气气溶胶数浓度和PM2.5质量浓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气象局和黑山头...
刘新春陈红娜赵克蕾钟玉婷闫景武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数浓度粒径分布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多种沙源类型沙通量异变特征研究
以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多种沙尘源地为研究区,通过塔中、肖塘、若羌、策勒四个风沙观测场获取的沙尘暴过程中贴地层风向、风速数据以及风蚀传感器实测的撞击颗粒数等参数数据计算出各地起沙临界摩擦速度,利用Gillette经典的垂直沙...
霍文何清杨兴华艾力·买买提明黄有志
关键词:沙尘天气风速
文献传递
西北沙漠风蚀起沙观测试验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简要阐述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沙漠地表沙粒运移特性及动力热力参数研究"支持的"我国西北三大沙漠地表风蚀起沙观测试验"的科学意义、试验方案和科学目标,总结了该试验在前期的进展和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概括叙述了该项目在地表沙粒跃移特征、起沙风速、沙尘通量等方面的重要发现和一些新的认识。最后,提出并讨论了在沙漠风蚀起沙观测试验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一些重要问题。
何清杨兴华艾力.买买提明霍文刘新春
关键词:风蚀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