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884 被引量:4,698H指数:28
相关作者:闫道良楼雄珍郭小勤张静刘长国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0篇期刊文章
  • 20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7篇农业科学
  • 108篇生物学
  • 71篇医药卫生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篇经济管理
  • 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化学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理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6篇毛竹
  • 87篇基因
  • 84篇植物
  • 75篇土壤
  • 73篇山核桃
  • 73篇核桃
  • 68篇胁迫
  • 63篇雷竹
  • 57篇石斛
  • 56篇铁皮石斛
  • 40篇克隆
  • 39篇植物学
  • 37篇叶绿
  • 33篇叶绿素
  • 33篇薄壳
  • 32篇薄壳山核桃
  • 30篇毛竹林
  • 28篇基因克隆
  • 27篇叶绿素荧光
  • 27篇干旱

机构

  • 858篇浙江农林大学
  • 25篇学研究院
  • 17篇北京林业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国家林业局
  • 15篇南京大学
  • 13篇建德市林业局
  • 12篇新疆农业大学
  • 12篇浙江大学
  • 12篇浙江省安吉县...
  • 9篇丽水学院
  • 9篇中国林业科学...
  • 9篇遂昌县林业局
  • 8篇南京林业大学
  • 7篇宁波市农业科...
  • 6篇内蒙古大学
  • 6篇浙江森宇药业...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浙江省林业科...
  • 5篇浙江天目山国...

作者

  • 73篇斯金平
  • 61篇童再康
  • 52篇王正加
  • 52篇林新春
  • 46篇方伟
  • 42篇桂仁意
  • 37篇黄坚钦
  • 36篇张汝民
  • 35篇周明兵
  • 35篇黄华宏
  • 32篇周国模
  • 29篇郭小勤
  • 27篇姜培坤
  • 25篇李永夫
  • 25篇高岩
  • 24篇喻卫武
  • 23篇郑炳松
  • 23篇刘娟
  • 23篇高燕会
  • 23篇应叶青

传媒

  • 120篇浙江农林大学...
  • 44篇林业科学
  • 4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3篇浙江林业科技
  • 26篇核农学报
  • 24篇竹子研究汇刊
  • 17篇中国林学会竹...
  • 16篇中草药
  • 16篇应用生态学报
  • 16篇第七届中国竹...
  • 14篇园艺学报
  • 14篇第十届中国竹...
  • 12篇中国林学会竹...
  • 11篇生态学报
  • 11篇果树学报
  • 11篇安徽农业大学...
  • 9篇世界竹藤通讯
  • 8篇江西农业大学...
  • 8篇第十届中国林...
  • 7篇土壤学报

年份

  • 13篇2023
  • 17篇2022
  • 20篇2021
  • 18篇2020
  • 17篇2019
  • 32篇2018
  • 59篇2017
  • 82篇2016
  • 103篇2015
  • 121篇2014
  • 115篇2013
  • 92篇2012
  • 123篇2011
  • 46篇2010
8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小RNA深度测序和组装技术鉴定紫藤花叶病病原被引量:12
2015年
RNA沉默(RNA silencing)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体内普遍保守的基于核酸序列特异性抑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2009年Kreuze等发现病毒特异的小RNA(small RNA,sRNA)在序列上是重叠的,因此推测通过深度测序技术获得的大量sRNA序列能用来组装病毒的基因组并用来鉴定和发现新病毒。利用sRNA深度测序技术已在作物和昆虫上鉴定发现多种病毒。但在木本植物上还未见报道。
苏秀徐毅陈莎傅帅钱亚娟张立钦周雪平
关键词:测序技术小RNA花叶病序列特异性病原
竹腔注射吡虫啉在雷竹体内的分布动态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吡虫啉含量的分析方法,并测定经竹腔注射后其在雷竹体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竹腔注药后,吡虫啉在雷竹体内向上具体有较好的传导、分布性能,但向下不传导;竹腔注药后第8 d竹叶中吡虫啉含量达到最大值;吡虫啉在竹子体内残留期较长,注药后65 d,竹叶中吡虫啉含量为0.237μg·g-1,注药后89 d时,竹叶中依然可检测到吡虫啉存在,但含量小于0.05μg·g-1。吡虫啉在竹子体内不向下传导特性证明该农药竹腔注射不会对竹笋的品质产生影响。
徐晓芳刘颖坤蔡莎艺桂仁意
关键词:雷竹吡虫啉竹腔注射
薄壳山核桃雄蕊开花特性及花粉贮藏活力研究
决薄壳山核桃花期花粉的采集和有效保存等问题,本文系统观测雄蕊开花习性,利用FCR荧光染色法对薄壳山核桃散粉期花粉生活力以及花粉在不同贮藏条件(室温密封、室温密封干燥;4℃密封、4℃密封干燥;-70℃密封、-70℃密封干燥...
杨先裕黄坚钦王正加袁紫倩凌骅唐永超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开花习性花粉生活力
不同集约栽培年限下雷竹林土壤化学性质与生理毒性铝的分布被引量:13
2011年
通过研究集约经营条件下,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栽培时间对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对土壤酸度和土壤生理毒性铝形态分布的影响,为评估酸化雷竹林地土壤铝毒胁迫强度及其在雷竹林土壤退化过程中的贡献提供理论支持。设对照(水稻田和红豆杉Taxus chinensis幼林地)和栽植年限分别为2,6(2009年冬天第1次覆盖),8,11,16和20 a(退化林地)的雷竹林地共8种/类样地(处理),每种(类)样地设3个采样样方,取样剖面分别为0~10,10~20和20~40 cm。结果表明:改植雷竹后,随着竹林栽培时间的延长,表层和亚表层土壤(0~10 cm和10~20 cm)酸碱度从对照的pH 6.53(水稻土)和pH 5.57(红豆杉幼林地)下降到pH 3.55(栽培20 a雷竹林地),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在覆盖后逐渐上升,土壤腐殖质稳定性不断下降,而土壤电导率随竹林经营强度和施肥量的变化而呈前期上升后期下降的趋势。雷竹林表层和亚表层土壤(0~10 cm和10~20 cm)中8-羟基喹啉提取态铝质量分数随竹林栽培时间的延长和土壤酸度值的下降而增加,相比较于对照水稻田和红豆杉幼林地(10.08 mg.kg-1和22.94 mg.kg-1),栽培16 a后雷竹林土壤中8-羟基喹啉提取态铝质量分数高达108.01 mg.kg-1,分别高出对照(水稻土和红豆杉幼林地)10倍和5倍;雷竹林土壤中乙酸提取态铝与8-羟基喹啉提取态铝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11 7,P<0.000 1,校正后的R2=0.828 7)。以上结果说明:随着雷竹林集约经营时间的增加和土壤持续酸化,雷竹林地遭受铝毒胁迫的风险逐渐增加。
李子川庄舜尧桂仁意季海宝李国栋郑康乐
关键词:雷竹土壤化学性质铝形态
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不同野生桂花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近年来备受关注.研究野生桂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为新品种的选育以及野生桂花资源的保护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利用AFLP技术对江西全南和福建官坊这两个桂花自然种群96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估...
徐沂春赵宏波
关键词:桂花种群多样性分子标记技术
曙箣竹自然降温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变化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对自然降温过程中曙箣竹各项生理指标和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研究了曙箣竹抗寒能力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温过程中曙箣竹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温度为11℃时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出现峰值;随着温度的下降,丙二醛含量(MDA)含量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20℃时MDA含量最高,仅8℃时与其他处理温度呈显著差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SOD活性在8℃时达最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W"型趋势变化,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升高,POD活性除在20℃时最大并与5℃之间无显著差异外,与其他4个温度处理间均呈显著差异。以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曙竹叶片的半致死温度为-2.16℃,此温度可能是曙箣竹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节点,低于此温度叶片生理活动将受限。此外,曙箣竹主要通过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来适应温度变化。
徐丽君包刚刘清平高霜王起富刘君宜王列坤应叶青
关键词:自然低温生理特性抗寒性
6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形态及营养成分分析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Wangenh.)K.Koch]是世界上重要的干果油料树种之一,与胡桃科的核桃及山核桃相比,具有壳薄易取仁、适合于机械加工、适合于低纬度地区种植的特点.薄壳山核桃栽培品...
于敏徐宏化王正加斯金平张爱莲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营养成分
安徽省毛竹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借以安徽省林业厅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以提升安徽省竹产业的契机,调查安徽省毛竹面积最多的霍山县、广德县、黄山区三县(区)毛竹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情况,以了解和掌握在当前的经营水平下,毛竹林下灌木与草本的数量特征、群落的物种结构特征,并且对如何开发珍稀植物物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毛竹林下灌木主要以株高小于40 cm的蓬蘽、紫金牛、山橿、六月雪、山胡椒等为主,草本主要是淡竹叶、中日金星蕨、大油芒等;群落的物种结构特征表现为灌木主要以豆科、蔷薇科、大戟科、壳斗科、樟科为主,草本主要以禾本科、菊科、金星蕨科、百合科、唇形科、豆科等为主。保护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有效利用毛竹林下空间,发展复合经营,对提升毛竹林经营效益有重要意义。
彭志方伟桂仁意高培军李国栋何云核
关键词:毛竹植物多样性
杭州城市公共绿地的可达性和公平性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以杭州市主城区公共绿地为研究区,围绕公共绿地服务、交通便捷及社会状况3个最本质特征,基于定量计算的基础上探讨城市居民进入公共绿地的可达性,并引入百度热力数据进行验证分析,揭示城市公共绿地面向市民的客观公平性。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在城市公共绿地资源享有上存在不公平现象,城市居民享有的主要是城市核心区域绿地,而对于城郊优质的大斑块绿地享有不足;影响居民享有公共绿地的因素主要有: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绿地集聚状态、居住密度、交通便利度、土地利用情况等,而绿地自身面积等基本要素影响相对较小;快速交通系统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增加大斑块公共绿地、提高绿地聚集程度等方法是提升公共绿地公平性的有效途径。
徐慧锋徐丽华吴亚琪施益军陆张维
关键词:公共绿地可达性
溶磷复合菌剂筛选及其对山核桃幼苗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2
2021年
为探究不同溶磷复合菌剂对山核桃幼苗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本研究从山核桃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3株溶磷菌: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ypripedii(R7)、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R8)、肠杆菌Enterobacter sp.(R9)和4株自生固氮菌株:解聚糖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glycanilyticus(G2)、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G3)、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G4)、芽孢杆菌Bacillus sp.(G5),分别组合筛选出4种复合菌剂(R7G5、R8G4、R8G5、R9G4),并以蒸馏水为对照(CK),将其接种于山核桃幼苗的土壤中,通过测定接种处理后幼苗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评价复合菌株对山核桃幼苗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R9G4和R8G5复合菌剂在蒙金娜无磷培养基(PVK)连续培养5 d后溶磷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所有复合菌剂对山核桃幼苗均有促生作用;其中R8G5复合菌剂比其他复合菌的总体促生效果更为明显,施用后山核桃幼苗的根长、根面积、总生物量、全磷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较CK分别增加了105.53%、89.07%、52.94%、55.23%和91.99%;而施用R9G4复合菌剂后山核桃幼苗净光合速率(Pn)和全磷含量的提升效果最佳,较CK分别增加了79.47%和58.16%。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制山核桃苗期促生菌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萧利珠郑文秀陈铭炯褚鑫健李财运倪钟涛王正加周湘
关键词:山核桃生理生化指标
共8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