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作品数:1,056 被引量:5,058H指数:25
相关作者:王允祥仲山民常银子蒋玉蓉郭长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4篇期刊文章
  • 63篇会议论文
  • 2篇标准

领域

  • 632篇农业科学
  • 227篇轻工技术与工...
  • 89篇生物学
  • 47篇文化科学
  • 45篇化学工程
  • 33篇医药卫生
  • 25篇理学
  • 17篇经济管理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建筑科学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艺术

主题

  • 71篇基因
  • 69篇抗氧化
  • 59篇植物
  • 56篇甘薯
  • 53篇种子
  • 51篇水稻
  • 49篇胁迫
  • 45篇活性
  • 39篇贮藏
  • 34篇教学
  • 32篇果实
  • 31篇葡萄
  • 31篇抗性
  • 27篇栽培
  • 25篇响应面
  • 22篇山核桃
  • 22篇核桃
  • 19篇园艺
  • 19篇抗氧化活性
  • 17篇黄瓜

机构

  • 1,039篇浙江农林大学
  • 66篇浙江大学
  • 59篇浙江省农业科...
  • 2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6篇宁波市农业科...
  • 12篇浙江水利水电...
  • 12篇杭州市农业科...
  • 9篇江苏大学
  • 9篇湖州师范学院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丽水市农业科...
  • 8篇扬州大学
  • 8篇浙江省临安市...
  • 7篇西南大学
  • 6篇南京财经大学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浙江科技学院
  • 6篇浙江师范大学
  • 6篇临安市农业技...
  • 6篇国家粮食和物...

作者

  • 95篇陆国权
  • 57篇庞林江
  • 50篇朱祝军
  • 48篇刘兴泉
  • 45篇徐志宏
  • 43篇张传清
  • 40篇成纪予
  • 33篇郑剑
  • 32篇路兴花
  • 29篇吴峰华
  • 29篇王超
  • 27篇倪勤学
  • 27篇仲山民
  • 27篇蒋玉蓉
  • 26篇王华森
  • 25篇杨虎清
  • 25篇王允祥
  • 25篇赖齐贤
  • 25篇吴慧明
  • 23篇张有做

传媒

  • 57篇浙江农林大学...
  • 45篇浙江农业科学
  • 32篇浙江农业学报
  • 31篇食品工业科技
  • 30篇安徽农学通报
  • 30篇安徽农业科学
  • 30篇江苏农业科学
  • 28篇中国粮油学报
  • 27篇农药学学报
  • 26篇食品工业
  • 24篇食品科技
  • 22篇核农学报
  • 19篇分子植物育种
  • 18篇北方园艺
  • 14篇食品科学
  • 14篇食品与机械
  • 14篇浙江林业科技
  • 13篇种子
  • 1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1篇2023
  • 22篇2022
  • 78篇2021
  • 92篇2020
  • 105篇2019
  • 106篇2018
  • 91篇2017
  • 73篇2016
  • 104篇2015
  • 95篇2014
  • 101篇2013
  • 67篇2012
  • 65篇2011
  • 29篇2010
1,0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越豆芋花醇提物抗氧化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大越豆芋(Apios americana)花醇提物水溶液进行分极萃取,通过比色法测定醇提物及4个极相的总皂苷、总酚及总黄酮含量,2,2’-二苯基-1-苦味酰苯肼(DPPH)法、2,2’-连氮-双(3-乙苯基并噻唑-6-磺酸盐)(ABTS)法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分析法测定抗氧化能力,96孔板法检测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越豆芋花醇提物及4个分极组分中,乙酸乙酯相的有效成分含量(总皂苷29.04%,总酚14.88%,总黄酮11.76%,占提取物质量分数)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IC50值为137.12 mg/L)均最高,其抗氧化活性(对DPPH及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77.54 mg/L和14.42 mg/L,FRAP值为6.68mmol/L)显著高于醇提物及其它组分(P<0.05)。
张蕾周萌倪勤学陈龙王姝束旭高前欣张有做
关键词:抗氧化Α-葡萄糖苷酶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棉花的获得及其耐盐性鉴定被引量:5
2015年
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是合成甜菜碱的关键酶,广泛用于植物的耐盐转基因研究。为获得耐盐性提高的棉花植株,本研究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山菠菜甜菜碱醛(BADH)基因转化到陆地棉品种——中棉所35。经卡那霉素田间抗性鉴定、标记基因NPT-Ⅱ和目标基因BADH的PCR检测,以及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BADH已整合到棉花的基因组中,并获得转标记基因NPT-Ⅱ和目标基因BADH棉株5株。通过对T2种子在0.6%Na Cl盐池发芽实验结果表明,转化植株的出苗率高达63.4%,对照材料出苗率2.4%,转化植株耐盐性较对照有明显提高。本研究获得转基因植株可作为抗逆育种的种质材料。
蒋玉蓉袁俊杰陈国林祝水金
关键词:棉花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花粉管通道法耐盐性
大洋臀纹粉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综述了大洋臀纹粉蚧的形态特征、寄主及分布、分类鉴定、风险分析、生物学特性、生物信息素、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对大洋臀纹粉蚧的防控对策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邵炜冬徐志宏
关键词:寄主风险分析生物学特性
响应面法优化藜麦种子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被引量:12
2019年
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藜麦种子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在选取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温度做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Central Composite中心组合研究,建立影响因素与黄酮总得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运用Design Expect 8.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修正理论值为提取时间35 min,超声波功率42 W,提取温度59℃进行验证,实际总黄酮含量可达0.31%,与预测值相符。控制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不变,比较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热回流提取法所提取的总黄酮含量,结果显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提取效率更高,其平均提取量为热回流法的1.19倍。
吴雅露陈琪陈梦涛应鹏飞蒋玉蓉陆国权
关键词: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
四种杀菌剂对两种赤眼蜂的毒性分析及敏感性比较被引量:15
2011年
采用药膜法分别测定了95%三唑酮、99.5%肟菌酯、96.2%咪鲜胺和95%申嗪霉素4种杀菌剂对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和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4种供试杀菌剂对玉米螟赤眼蜂的直接接触毒性LC50值分别为0.822 0、48.70、12.94和24.25 mg/L,对松毛虫赤眼蜂的LC50值分别为10.55、180.3、218.1和240.3 mg/L。即4种杀菌剂对两种赤眼蜂的风险性存在差异,供试药剂对松毛虫赤眼蜂相对较为安全。由于玉米螟赤眼蜂比松毛虫赤眼蜂对供试杀菌剂更为敏感,因此以玉米螟赤眼蜂作为评价农药对赤眼蜂风险的供试生物更为适宜。
金啸尹晓辉朱国念徐志宏
关键词: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杀菌剂毒性敏感性
柠檬草精油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活性及机制
2023年
目的:探究柠檬草精油(LG-EO)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活性和机理。方法:通过测定LG-EO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时间-杀灭分析、上清液中AKP活性、电导率和蛋白质泄漏量、细胞形态、膜电位、呼吸链脱氢酶活力及胞内DNA的含量和结构等,研究LG-EO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活性和机制。结果:LG-EO对副溶血性弧菌的MIC范围80~120μg/mL,在80~280μg/mL处理浓度范围,其杀灭效果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240μg/mL LG-EO处理10 min即可灭活全部副溶血弧菌。与高于MIC的LG-EO共培养,副溶血弧菌细胞壁、膜的完整性被破坏,导致上清液中AKP活性、蛋白质含量和电导率上升,细胞边界模糊和内容物流失。菌体细胞膜电位、呼吸链脱氢酶和ATP酶活性等显著降低。基因组DNA的核酸电泳和紫外吸收光谱提示,DNA在LG-EO作用下流失严重并与主要成分柠檬醛发生互作。结论:柠檬草精油对副溶血性弧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LG-EO通过破坏细胞壁、膜构造,干扰细胞能量代谢,造成DNA流失或变性等快速杀灭副溶血性弧菌。本研究为探明LG-EO的抑制致病性弧菌机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水产品加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孙杨王晓迪朱军莉陆海霞倪勤学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抑菌机理细胞通透性能量代谢DNA损伤
甘薯的流变学特性及其质地研究进展
2012年
农产品的流变特性和质地决定其产后利用的途径和方式。目前,甘薯的产后食品加工利用已成为甘薯主要利用途径。为更有效地开发利用甘薯产品,对其流变特性与质地研究显得格外重要。为此,综述了迄今有关甘薯流变学特性、质地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甘薯产后深加工利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陈丽赖爱萍朱木林陆国权
关键词:甘薯流变特性
外源喷施萘乙酸对小白菜硫代葡萄糖苷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并结合单次喷施(NAA-1)和两次喷施(NAA-2),对小白菜生长和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的NAA处理浓度均显著增加了小白菜的鲜重。同时,NAA处理对总硫苷和单个硫苷含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NAA-1处理时,总脂肪族硫苷、2-苯乙基硫苷和总硫苷在20 mg·L-1时到达最大值;而总吲哚族硫苷在50 mg·L-1时含量到达最高。NAA-2处理时,大部分单个硫苷和总硫苷在10 mg·L-1处理即达到最大值。可见,在较低浓度两次喷施NAA试验中对大部分硫苷的诱导效果高于单次喷施NAA;但随着NAA处理浓度的提高,单次喷施NAA对硫苷的诱导效果较好。其中,吲哚-3-甲基硫苷含量在NAA-1处理,喷施50 mg·L-1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2-苯乙基硫苷在单次和两次喷施NAA时,分别在20 mg·L-1和10 mg·L-1达到了最大值。
胡克玲朱祝军
关键词:硫苷小白菜萘乙酸
植物响应盐胁迫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9年
盐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是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的主要逆境因子之一。蛋白质是植物生理功能的执行者和生命活动的直接体现者,明确盐胁迫下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种类及性质,对于提高植物抗盐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研究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强有力工具,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盐胁迫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比较了甜土植物与盐生植物响应盐胁迫的差异蛋白质的种类,并对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盐胁迫响应研究方面进行了展望。
王哲柴里昂樊怀福杜长霞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盐胁迫盐生植物
小菜蛾多元组分性信息素提高反应灵敏度及前置活性阈值的证据
感知性信息素的阈值假说表明其引诱区间与组分配比及释放速率有关,突出了性信息素全组分的重要性.本试验采用小菜蛾性信息素(A:Z11-16:Ald,B:Z11-16:OAc,C:Z11-16:OH),通过电生理和田间试验两方...
王富民叶冰冰沈励泽邓建宇
关键词:小菜蛾敏感度阈值
共10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