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城市与重大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879 被引量:8,792H指数:37
相关作者:邓宗才许成顺张明聚李鹏飞李战国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土木工程系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30篇期刊文章
  • 24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90篇建筑科学
  • 380篇交通运输工程
  • 95篇天文地球
  • 53篇理学
  • 35篇水利工程
  • 30篇一般工业技术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机械工程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文化科学
  • 8篇化学工程
  • 8篇矿业工程
  • 7篇电气工程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电子电信
  • 5篇核科学技术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62篇混凝土
  • 307篇地震
  • 257篇抗震
  • 162篇隧道
  • 157篇抗震性
  • 157篇抗震性能
  • 143篇钢筋
  • 129篇地铁
  • 125篇数值模拟
  • 125篇值模拟
  • 101篇有限元
  • 99篇钢筋混凝
  • 99篇钢筋混凝土
  • 97篇车站
  • 96篇振动
  • 87篇振动台
  • 85篇荷载
  • 84篇地震响应
  • 82篇地铁车站
  • 79篇应力

机构

  • 1,875篇北京工业大学
  • 91篇清华大学
  • 23篇中国地震局地...
  • 21篇北京交通大学
  • 21篇北京建筑大学
  • 19篇大连海事大学
  • 19篇防灾科技学院
  • 19篇北京科技大学
  • 16篇同济大学
  • 15篇广东海洋大学
  • 15篇北京航空航天...
  • 15篇中国建筑科学...
  • 14篇大连理工大学
  • 14篇北京市勘察设...
  • 14篇北京市政建设...
  • 14篇北京城建设计...
  • 13篇北京市建筑工...
  • 13篇上海工程技术...
  • 12篇南京工业大学
  • 12篇中国建材检验...

作者

  • 564篇杜修力
  • 141篇许成顺
  • 119篇陶连金
  • 90篇邓宗才
  • 90篇赵密
  • 88篇韩强
  • 86篇李悦
  • 74篇曹万林
  • 74篇金浏
  • 71篇路德春
  • 67篇张建伟
  • 64篇张明聚
  • 56篇李永梅
  • 55篇李立云
  • 49篇李振宝
  • 49篇张志红
  • 44篇龚秋明
  • 43篇李鹏飞
  • 41篇李亮
  • 39篇薛素铎

传媒

  • 177篇北京工业大学...
  • 124篇工程力学
  • 75篇岩土工程学报
  • 66篇建筑结构学报
  • 65篇土木工程学报
  • 56篇防灾减灾工程...
  • 48篇地震工程与工...
  • 46篇岩土力学
  • 41篇震灾防御技术
  • 39篇建筑结构
  • 39篇中国公路学报
  • 38篇振动与冲击
  • 37篇混凝土
  • 31篇地下空间与工...
  • 25篇世界地震工程
  • 25篇岩石力学与工...
  • 22篇工业建筑
  • 20篇黑龙江科技大...
  • 20篇隧道建设(中...
  • 18篇施工技术

年份

  • 35篇2024
  • 159篇2023
  • 170篇2022
  • 149篇2021
  • 92篇2020
  • 94篇2019
  • 111篇2018
  • 101篇2017
  • 115篇2016
  • 116篇2015
  • 98篇2014
  • 111篇2013
  • 107篇2012
  • 115篇2011
  • 127篇2010
  • 68篇2009
  • 69篇2008
  • 24篇2007
  • 14篇2006
1,8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硬化混凝土原始用水量的测定方法
2018年
基于混凝土在拌和、成型和养护等各个阶段,其内部总的含水量不变的原理,在已知试样总质量的条件下,采用锻烧法和热重分析法分别测定试样的含水率,进而汁算出硬化混凝土的原始用水量。煅烧法测定了混凝土试样加热到700℃时的质量损失,研究了不同破碎粒径对原始用水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了试验值和实际值的误差。热重分析法测定了混凝土试块中的水泥浆体从20℃分别加热到700、1 000℃时的质量损失,探究了试样的质量损失与混凝土实际用水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结果表明,热重分析法和煅烧法都可以用于测定硬化混凝上的原始用水量。当试样粒径在9.5-25 mm之间时,通过煅烧法测定的用水量结果与实际用水量之间的误差在10%以内。
李虹李悦
关键词:硬化混凝土煅烧法热重分析法
新型SMA耗能支撑体系被引量:1
2008年
基于已有耗能支撑体系,提出了新型SMA耗能支撑体系,并对装有SMA耗能支撑体系的钢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SMA耗能支撑对减小结构顶层加速度、顶层最大位移、层间转角的作用,计算了SMA支撑的耗能作用和滞回特性.研究表明,SMA肘节式和剪刀型耗能支撑体系具有良好的耗能和减震作用,且安装简便.
邓宗才牛坤李建辉
关键词:耗能数值模拟抗震
黄河口模型试验厅海域厅B区148m跨张弦桁架结构拉索索力测试
柳明亮吴金志沈斌徐瑞龙
关键词:张弦桁架索力测试
内置型钢弱框架的约束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为了合理改善高层建筑混凝土核心筒体的抗震性能,提出设置边框柱以及型钢弱框架的措施,以形成对混凝土核心筒的强约束.对高宽比为3.14的内置型钢弱框架的约束混凝土核心筒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其破坏机理、滞回性能、承载力、弹...
赵均王浩徐金蓓李月许洋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性能
文献传递
岩土材料破坏准则基本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破坏准则是把基于指定应力路径或试验条件下得到土的强度特性推广至一般应力条件,其是否具有广泛适用性值得探讨。基于数值分析,探讨了多种屈服准则反映一般情况下土体强度特性的能力,并依据反映中主应力影响的特性对屈服准则进行了分类。分析表明,广义Mises准则、形变能破坏准则和Bishop准则均不能合理地反映中主应力的放大效应和区间效应,而SMP准则和Lade-Duncan单参数破坏准则可有效地反映这种影响,故建议有限元软件中采用后者进行土工数值分析。
王骑虎
关键词:中主应力内摩擦角SMP准则
钢筋限制条件下水泥浆体的开裂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探讨钢筋限制条件下不同配合比水泥浆体的开裂敏感性,测试了水泥浆体的抗拉强度;利用水泥浆体试件轴心处放置的钢筋对浆体所产生的限制收缩作用,连续测试出钢筋的应变值,并计算得到钢筋的应力值.在一定应力范围内,基于钢筋应力与包裹钢筋的水泥石受限收缩应力相等假定,比较了水泥浆体中受限收缩应力与抗拉强度的大小.结果发现,在一定水胶比mW/mB范围内,增加水胶比会降低水泥浆体的开裂敏感性;水胶比相同时,粉煤灰的掺加会显著降低水泥浆体的开裂敏感性.
李悦刘雄飞丁庆军
关键词:水泥浆体开裂敏感性收缩应力抗拉强度
局部火灾引起整体钢结构倒塌初始破坏机理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为研究局部火灾下整体钢结构倒塌的初始破坏机理,分别考虑中柱及边柱受火破坏类型,设计了4个平面钢框架结构进行火灾试验研究。试验在立体火灾试验炉内进行,采用恒载升温模式。试验过程中,首层中柱或边柱以及与之相连的钢梁受火,中间层钢柱和梁柱节点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受火柱底部与自制测力支座通过螺栓连接。通过试验得到了受火梁、柱的温度场分布和位移反应的变化规律,以及受火中柱的轴力变化过程,对引起整体钢结构倒塌的初始破坏过程和破坏机制进行了分析。
陈适才田相凯张磊李易陆新征
关键词:局部火灾
基于“统一理论”的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计算被引量:8
2019年
基于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成果及部分试验结果,研究钢管混凝土柱截面形状由三角形、正方形……正n边形到圆形变化时,钢管对混凝土约束效应的变化规律。通过划分混凝土有效与非有效约束区,引入形状效率的概念,对约束效应进行折减,采用统一的圆形截面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回归分析得到截面几何形状内角角度与混凝土约束区划分的关系;然后,以四边形截面为例,研究截面图形规则性与约束效应的关系,给出计算方法;最后,将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截面按照腔体拆分为简单多边形截面,引入形状效率和规则性的影响,分别进行轴压承载力计算,叠加各腔体承载力后得到整个截面的轴压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正多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有效与非有效约束区边界二次曲线初始切线角度与正多边形内角呈线性关系;提出的基于“统一理论”的不规则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可较好的反应其约束特征,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武海鹏武海鹏曹万林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异形截面
3D打印技术在道路工程的应用综述
2021年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建模软件为基础,通过使用粘合材料来进行三维打印的技术。本文对3D打印技术的分类和应用进行了介绍,总结了3D打印技术在道路工程上的应用现状,包括道路修复、道路材料和道路施工三个方面,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郭猛任鑫
关键词:3D打印道路工程
北方村落木结构民居榫卯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021年
现存的传统村落木结构民居,由于受风雨侵蚀及战乱、地震、火灾的破坏,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破坏,榫卯节点残损情况直接影响整个民居房屋结构的安全。以北方地区传统村落“四梁八柱”木结构民居榫卯节点(馒头榫)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残损类型及程度,制作5个足尺梁柱节点模型,通过拟静力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其破坏模式、弯矩-转角滞回响应及骨架曲线、加载刚度、变形、强度及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馒头榫节点破坏模式表现为榫头拔出、榫与卯口挤压变形;相比于完好节点,残损馒头榫节点抗弯承载力、加载刚度和耗能能力明显降低,且“捏拢”效应加剧;榫头松动是导致节点力学性能降低的直接原因;垂直加载方向虫蛀节点力学性能劣化程度强于平行加载方向虫蛀节点,更易导致耗能能力降低。
沈银澜周敬轩王利辉刘辉周海宾吴震东周海宾
关键词:残损拟静力试验
共18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