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760 被引量:7,091H指数:40
相关作者:郭红仙邱法维卜凡民张珍林李宁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城市与重大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73篇期刊文章
  • 8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6篇建筑科学
  • 6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3篇天文地球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理学
  • 7篇机械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电气工程
  • 5篇水利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1篇抗震
  • 118篇有限元
  • 107篇混凝土
  • 103篇静力
  • 97篇抗震性
  • 97篇抗震性能
  • 88篇静力试验
  • 77篇有限元分析
  • 73篇载力
  • 73篇承载力
  • 67篇拟静力
  • 64篇拟静力试验
  • 56篇钢筋
  • 53篇剪力
  • 48篇受力
  • 47篇钢管
  • 46篇剪力墙
  • 45篇地震
  • 44篇钢筋混凝
  • 44篇钢筋混凝土

机构

  • 758篇清华大学
  • 64篇北京工业大学
  • 30篇北京市建筑设...
  • 23篇沈阳建筑大学
  • 20篇天津大学
  • 18篇重庆大学
  • 16篇北京交通大学
  • 13篇武汉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东南大学
  • 10篇中国建筑设计...
  • 9篇华东建筑设计...
  • 9篇中国建筑科学...
  • 8篇大连理工大学
  • 8篇合肥工业大学
  • 8篇同济大学
  • 8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中国地震局工...
  • 7篇清华大学建筑...
  • 7篇中电建路桥集...

作者

  • 193篇王元清
  • 128篇石永久
  • 99篇聂建国
  • 83篇钱稼茹
  • 64篇潘鹏
  • 58篇樊健生
  • 56篇陆新征
  • 52篇赵作周
  • 43篇叶列平
  • 40篇施刚
  • 37篇陶慕轩
  • 35篇李易
  • 32篇纪晓东
  • 30篇宋二祥
  • 27篇杨军
  • 27篇班慧勇
  • 20篇聂鑫
  • 17篇丁然
  • 16篇张天申
  • 12篇闫维明

传媒

  • 167篇建筑结构学报
  • 86篇土木工程学报
  • 82篇工程力学
  • 51篇建筑结构
  • 26篇工业建筑
  • 25篇建筑材料学报
  • 15篇建筑科学与工...
  • 14篇沈阳建筑大学...
  • 12篇东南大学学报...
  • 11篇天津大学学报...
  • 9篇建筑科学
  • 9篇建筑钢结构进...
  • 8篇钢结构
  • 7篇四川建筑科学...
  • 7篇岩土力学
  • 7篇中国公路学报
  • 7篇工程抗震与加...
  • 6篇混凝土
  • 6篇地震工程与工...
  • 5篇振动与冲击

年份

  • 6篇2024
  • 20篇2023
  • 39篇2022
  • 39篇2021
  • 33篇2020
  • 36篇2019
  • 28篇2018
  • 39篇2017
  • 44篇2016
  • 38篇2015
  • 94篇2014
  • 62篇2013
  • 44篇2012
  • 52篇2011
  • 50篇2010
  • 42篇2009
  • 32篇2008
  • 18篇2007
  • 14篇2006
  • 22篇2005
7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凝土框架结构火灾连续倒塌数值分析模型被引量:22
2012年
连续倒塌是整体结构的力学行为,为了研究火灾作用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抗倒塌性能,建立了用于分析钢筋混凝土构件火灾反应的杆系纤维梁模型和板构件的分层壳模型。在构件层次,模型将各积分点的截面划分为若干纤维(层),纤维(层)被赋予不同的材料属性以考虑钢筋和混凝土的贡献,并通过平截面假定来定义构件变形和纤维(层)应变之间的协调关系;在材料层次,模型将温度-应力路径离散为若干加载步,然后在每个加载步内计算纤维(层)在温度和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各种应变分量。通过与一系列试验对比,说明了该模型在模拟混凝土梁、柱和楼板时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为了模拟整体结构倒塌过程中的不连续位移场,在模型中引入了构件破坏准则和单元生死技术,可以考虑构件破坏造成的内力重分布对整体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最后,通过一个整体框架结构的火灾倒塌模拟,分析其连续倒塌过程和机理。
李易陆新征叶列平任爱珠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套筒挤压搭接连接叠合次梁-主梁连接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为研究后浇段设置在次梁端与主梁侧面之间、叠合次梁预制部分纵筋采用套筒挤压搭接连接的叠合次梁-主梁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进行了1个端节点和1个中节点试件在次梁悬臂端竖向荷载作用下的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次梁受压、受拉纵筋套筒挤压搭接接头可有效传力,套筒没有出现裂纹,钢筋没有发生滑移;次梁预制混凝土与后浇混凝土结合面未见破坏,次梁的破坏形态为固端一倍梁高范围内类似深梁的斜截面弯曲破坏,可以采用"拉-压杆"模型解释次梁的受力机理、截面应变分布;次梁的实测承载力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预测值的比值平均为1.37,与"拉-压杆"模型承载力计算值的比值平均为1.09。
韩文龙赵作周钱稼茹邓付元刘时伟
关键词:拉-压杆模型受力性能
基于云计算的工程结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为提高超大规模工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的计算效率,提出利用云服务器开展地震响应数值模拟的方案.方法基于腾讯云等云计算环境,介绍云计算用于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的可行性,并对云计算环境的搭建进行说明.利用Open Sees等软件,具体分析比较不同自由度数、不同规模的算例在云平台及本地计算环境中的计算效率.结果云平台的计算性能与本地计算环境的性能相当,可以代替本地计算环境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利用云平台并行处理计算任务,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效率.结论云服务器在工程结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中呈现出计算效率高、设置灵活、成本低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陆新征陈磊曾翔吕晚晴
关键词:云计算
开长孔式叠层钢管屈曲约束支撑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设计一种开长孔式叠层钢管屈曲约束支撑,该种屈曲约束支撑采用三种不同尺寸的Q235钢管型材进行组合,并对承受轴力的芯材钢管进行开长孔削弱;通过对5个试件进行轴向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不同开孔率,开孔数量对其承载力,变形性能,滞回耗能性能,骨架曲线以及破坏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此种开长孔式叠层钢管屈曲约束支撑的构造合理,在开孔率合理的情况下,支撑变形能力强,低周疲劳性能好,滞回曲线饱满,可以提供30%~42%的附加等效阻尼比。
张东彬潘鹏王萌资邓开来陈亚宾
关键词:屈曲约束支撑耗能性能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及其防腐蚀研究进展
海上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不占用土地资源,不受地形地貌影响,风速更高更稳,单机容量更大,近年来得到了欧美等国家以及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快速发展。然而,关于海上风电钢结构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规律...
李贝贝王元清支新航张颖欧阳元文
关键词:海上风电半潜式平台高强铝合金
国产建筑结构用钢板设计指标和可靠度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中仅有Q345GJ钢的设计指标。为了补充其他较高强度建筑结构用钢板(主要是Q390GJ钢、Q420GJ钢和Q460GJ钢)的设计指标,对国产建筑结构用钢板的可靠度进行了分析。在对Q390GJ钢、Q420GJ钢和Q460GJ钢的材料性能调研统计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对钢结构几何参数不定性、计算模式不定性的研究,计算得到了建筑结构用钢板抗力不定性的统计参数。利用验算点法,计算得到了建筑结构用钢板在不同荷载组合下的抗力分项系数,并分析了其变化规律。经过比较试算,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建筑结构用钢板抗力分项系数和设计强度建议值。最后对上述设计指标进行了可靠度校核。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建筑结构用钢板设计指标满足GB 50153—2008《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施刚朱希
关键词:抗力分项系数可靠度
混凝土板柱子结构抗连续倒塌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节点脆性冲剪破坏易导致板柱结构体系的连续倒塌。对1个横、纵向均为2跨的混凝土板柱子结构进行连续倒塌静力加载试验,试件制作时移除底部中柱以模拟初始失效,试验中首先对中柱柱头施加向下的集中力使其节点发生初始冲剪破坏,其后对楼板施加均布荷载直至发生后继连续倒塌破坏,分析了试件不同变形阶段的受力机理并对承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子结构的中柱节点冲剪破坏具有一定延性,但板内张拉力导致冲剪承载力比中国规范计算值低50%;初始加载时边中柱和角柱分别承担82%和18%的荷载,随着变形增大,边中柱节点逐步损伤,边中柱承担荷载下降、角柱承担荷载上升,结构倒塌时边中柱和角柱分别承担51%和49%的荷载;小变形下试件通过楼板面外受弯能力和面内受压薄膜效应承载,在中柱节点发生冲剪破坏的时刻,受压薄膜效应提供的承载力贡献为12%;大变形下试件通过节点区的残余受弯能力和面内受拉薄膜效应承载,当节点发生严重损伤后,荷载由板底整体钢筋的受拉薄膜效应承担。
黄文君李易陆新征孙海林闫维明
关键词:板柱结构连续倒塌静力试验承载力
空间钢-混凝土组合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1年
节点是影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受力性能的关键部件。现有的框架梁-柱节点试验研究多侧重于平面节点,而结构和构件在实际地震作用下都处于空间受力状态。节点在双向荷载作用下,可能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耦合作用,其受力规律和破坏模式与平面节点均有所不同。分析了影响钢-混凝土组合节点受力性能的关键因素和基本规律,并重点对国内外有关空间梁-柱节点的试验装置、加载模式和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分析表明:节点在双向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通常要弱于平面加载节点,但目前关于空间组合节点的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尚不完善。最后,提出应针对不同组合节点的构造特点,进一步研究其受力机理并发展适用的设计方法,并加强空间节点试验方法的研究。
樊健生周慧聂建国
关键词:组合结构抗震性能双向加载
框架中钢-混凝土组合梁等效弯曲刚度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框架体系中钢-混凝土组合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分布与其端部受到的转动约束条件密切相关,而在不同方向的弯矩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梁截面的抗弯刚度又差异显著,要准确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组合梁的等效弯曲刚度必须充分考虑与其相连的梁柱变形对其端部产生的转动约束刚度。为此,采用分段刚度建立了框架中组合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等效刚度理论模型,以考虑不同梁端转动约束刚度和楼板开裂前后截面特性差异对组合梁等效刚度的影响。基于该理论模型进行大量参数分析,识别了影响组合梁等效弯曲刚度的两个关键参数:转动约束刚度与组合梁开裂后截面线刚度比和梁开裂前后截面刚度比,得到了随梁端转动约束刚度变化的组合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等效弯曲刚度的计算式,在框架设计时可方便地用于组合梁的变形和内力计算。对比讨论了建议算式和现有公式的计算精度,并通过结构体系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对建议算式的合理性做了进一步的验证。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表明,组合梁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负弯矩区长度和等效弯曲刚度随梁端转动约束刚度变化显著,必须在设计中准确考虑。
周琪亮许立言陶慕轩
关键词:钢-混凝土组合梁
基坑坑底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方法改进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深基坑坑底抗隆起验算是基坑支护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验算中如何考虑挡土构件嵌固段的作用是一个尚未较好解决的复杂问题。文章分析了国内现行技术标准中所建议基于地基承载力和圆形滑移面两种验算方法的不足,进而基于深入的理论及计算对比分析提出一套较为完善的验算方法。所提出的验算方法以现用两种方法为基础,对其进行适当改进,并研究给出其各自所适用的嵌深;研究给出一临界嵌深计算公式,用以界定不同嵌深时所应采用的计算方法,从而实现任意嵌深情况下的坑底抗隆起稳定性的简化验算。通过与有限元极限分析这一精细数值方法就大量算例的计算对比,对所提出的验算方法进行验证。
宋二祥付浩李贤杰
关键词:基坑支护坑底隆起验算方法
共7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