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林木种苗站

作品数:66 被引量:457H指数:14
相关作者:刘闯吴开志李国和曾平安龚毅红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4篇标准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3篇哲学宗教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育苗
  • 7篇造林
  • 7篇良种
  • 7篇林木
  • 7篇核桃
  • 6篇林业
  • 5篇种子
  • 5篇马尾松
  • 4篇生态
  • 4篇种苗
  • 4篇种质
  • 4篇坚果
  • 3篇育苗技术
  • 3篇树种
  • 3篇种源
  • 3篇无性系
  • 3篇林木种苗
  • 3篇苗木
  • 3篇巨桉
  • 3篇澳洲坚果

机构

  • 66篇四川省林木种...
  • 2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4篇四川省林业科...
  • 3篇四川省林业调...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重庆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阿坝藏族羌族...
  • 2篇四川省林业厅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北省林业科...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成都市农林科...
  • 1篇四川省财政厅

作者

  • 12篇龚毅红
  • 10篇段琼
  • 9篇曾平安
  • 7篇李国和
  • 7篇冯德宾
  • 6篇吴开志
  • 6篇胡庭兴
  • 6篇万涛
  • 6篇李奇
  • 5篇王米力
  • 5篇吴春艳
  • 5篇李海平
  • 4篇石大兴
  • 3篇秦嘉励
  • 3篇朱鹏
  • 3篇王景燕
  • 3篇罗建勋
  • 3篇龚伟
  • 3篇杨冬生
  • 3篇陈斌

传媒

  • 30篇四川林业科技
  • 4篇林业科学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经济林研究
  • 3篇绿色天府
  • 1篇林业财务与会...
  • 1篇中国林副特产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林业经济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桉树科技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2004年四...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动态特征被引量:20
2014年
为深入了解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冬季生态学过程,于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在土壤冻结初期、冻结期和融化期及植被生长季节,研究了不同海拔岷江冷杉林(Abies faxoniana)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动态。各海拔森林土壤在冬季维持着较高的微生物生物量含量和酶活性,并随土壤冻融过程不断变化。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冬季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及转化酶和尿酶活性均表现出受冻结初期土壤冻融循环影响显著降低,在冻结期变化不明显,在融化期急剧增加至融化后显著降低的趋势,且土壤有机层微生物生物量含量和酶活性在融化期具有一个明显的年高峰值。海拔变化显著影响了土壤酶活性,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不显著。土壤温度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含量相关显著。这表明季节性冻融期是土壤生态过程的重要时期,土壤冻融格局显著影响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动态。
谭波吴福忠秦嘉励吴庆贵杨万勤
关键词:季节性冻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
栓皮栎不同变异类型的优良性分析被引量:19
2013年
为加快栓皮栎遗传改良,培育优良新品种,提高栓皮栎树种造林质量和增加林业经济效益,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综合评判法,对4个栓皮栎不同变异类型的栓皮特性、速生性、抗旱性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栓皮栎变异类型的栓皮优良性为厚皮深裂型>厚皮浅裂型>薄皮深裂型>薄皮浅裂型;速生性为厚皮深裂>薄皮浅裂>厚皮浅裂>薄皮深裂;抗旱性为薄皮深裂型>薄皮浅裂型>厚皮浅裂型>厚皮深裂型;综合优良性为厚皮深裂型>厚皮浅裂型>薄皮深裂型>薄皮浅裂型。厚皮深裂型是栓皮栎天然变异类型中的最佳变异类型,因当作为首选类型,进行保护和定向培育。
任耀忠张文辉周建云
关键词:栓皮栎综合评价
栓皮栎不同变异类型RAPD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运用RAPD技术从235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5条引物,对取自秦岭北坡4个类型的24份天然栓皮栎种群的材料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栓皮栎天然群体的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高,栓皮栎天然群体遗传分化大、遗传变异高;通过UPGMA聚类分析,将栓皮栎天然群体划分成厚皮深裂型、厚皮浅裂型、薄皮浅裂型、薄皮深裂型4个变异类型是有遗传基础的,其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多态位点数、多态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平均数、Shannon信息指数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所显示的各类型遗传多样性变化规律都一致,即厚皮深裂型>薄皮浅裂型>薄皮深裂型>厚皮浅裂型,各变异类型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栓皮栎遗传种质资源极其丰富,遗传改良潜力大。
任耀忠张文辉周建云
关键词:栓皮栎RAPD
大巴山区核桃实生居群的坚果表型和遗传多样性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大巴山区因其地理和气候原因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也是核桃资源分布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驱使,种质资源破坏十分严重。本研究针对该区域核桃实生居群现状开展研究,以期探明其种质多样性特点及居群遗传结构,为科学有效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区域12个实生居群386个实生单株为试材,单株为1个样本,分别对每个样本坚果(每样本选30个均匀坚果)12个表型性状变异和坚果播种苗(每个样本选1株播种苗)16个等位基因位点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1)大巴山区核桃实生居群坚果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介于26.75%~34.36%之间,平均为30.60%,小果型(单果质量小于6 g)资源占有一定比例;居群遗传性状Shannon指数介于1.112~1.546,平均为1.324;平均期望杂合度介于0.612~0.718,平均为0.688。说明该区域核桃坚果表型和遗传多样性均比较丰富。2)居群间的坚果表型分化和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0.081 5和0.063 2,说明居群内变异是该区域核桃坚果表型和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核桃坚果表型性状Manhattan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均表现出与地理距离显著正相关的趋势。【结论】大巴山区核桃在长期的实生繁殖和多样的立地环境中形成了丰富的坚果表型和遗传变异,是我国重要的核桃资源多样性分布区域。研究结果对该区域的实生选种和资源保护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徐永杰韩华柏王滑陈凌娜马庆国裴东
关键词:核桃居群表型性状遗传性状
雅安市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的分级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对2006年雅安各县苗圃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进行调查,以地径(D)和苗高(H)作为质量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对苗木质量进行分级,结合生产实际探讨了雅安市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其中有些树种的苗木分级标准为首次研究。标准中各指标均大于现行国家标准,能较好地反映实际生产水平,为育苗生产和制定地方标准提供了参考。
涂利华胡庭兴冯德宾万涛李仁洪徐嘉
关键词:苗木质量逐步聚类主要造林树种
杉木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被引量:15
2009年
对四川省国营富顺林场收集的全省统一编号的杉木24年生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分析45个家系间生长性状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在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基础上判定家系优劣,并进行遗传参数与遗传增益估算。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材积受中等强度的遗传力控制,树高和胸径受较弱的遗传力控制,表明材积受遗传控制更为明显;以材积性状作为主要指标,同时兼顾树高、胸径指标,对参试家系进行选择,选出7个优良家系,其材积、树高和胸径预期遗传增益分别达18.55%,2.71%和6.74%。选出的优良家系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也可作为优良材料推广应用。
罗建勋吴春艳王国良辜云杰文吉富钱伟
关键词:杉木优树子代测定优良家系选择
凉山州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标准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对凉山州8个县(局)苗圃的14个树种苗木分别进行小样方随机抽样,调查苗木生长及根系现状,在各样方苗木性状精度检验的基础上,采用x-±s划分苗木等级,确定各树种的分级标准。其中主要树种1年生华山松Ⅰ级苗苗高9cm,地径0.23cm,Ⅱ级苗苗高范围在9~7cm,地径范围在0.23~0.20cm。3年生云杉Ⅰ级苗苗高37cm,地径0.86cm,Ⅱ级苗苗高范围37~32cm,地径范围0.86~0.63cm。
王俊胡庭兴冯德宾万涛武卫国李进峰
关键词:苗木苗木分级标准
红豆杉植物经济价值及繁殖技术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红豆杉(Taxusspp)植物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和观赏植物,皮及枝叶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植物抗癌新药紫杉醇(Taxol)制取的原料,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由于资源少、零星分散、结实量少,种子休眠期长达三年之久,扦插繁殖诱发根系时间长。本文报导了红豆杉(T.chinensis)插后生根成苗过程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的主要关键技术:扦条选取时的生理状态、温湿度控制。
王米力石大兴曾平安冯德彬赵文锐
关键词:红豆杉繁殖育苗
苗圃建设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苗圃规划、基础设施、技术管理、经营管理等苗圃建设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林业苗圃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苗圃林业种苗林木种子
秦巴山区核桃种质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被引量:2
2006年
本文以秦巴山区33份优良单株为材料,分析比较了核桃的形态特征、核桃种仁的物理特性和生化特性。结果表明:秦巴山区核桃坚果重量在10.48 g至12.72 g之间,最重的区域是广元市朝天区;核桃核仁重量在4.94 g至6.62 g之间,最重的区域是南江县;核桃仁坚比率在0.45至0.54之间,比率最大的区域是南江县;核桃壳厚在1.11 mm至2.00 mm之间,最薄的区域是广元市中区;核桃坚果平均直径在31.99 mm至33.70 mm之间,最长的区域是通江县;果面都较光滑,风味以香甜为主,核桃取仁都容易,大部分核桃的内褶壁退化,果形以近圆形、椭圆形和圆球形为主。南江县、青川县和万源县核桃的仁色浅,而朝天区、广元市中区和通江县核桃的仁色较深。秦巴山区各个区域核桃的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脯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胱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氨基酸总量差异显著(P<0.05),而谷氨酸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各种氨基酸的形成除与外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外,还与核桃种质自身特性有关。秦巴山区各个区域核桃的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和花生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秦巴山区不同区域核桃的粗脂肪含量、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秦巴山区核桃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不同区域核桃种质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差异都较大,可针对不同类型核桃深加工产品的需要,选用不同区域的核桃,同时也为进一步筛选优良核桃种质和特异种质提供了可能性。
李国和杨冬生胡庭兴徐学勤龚毅红段琼李海平齐涛
关键词:核桃种质氨基酸脂肪酸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