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防灾减灾工程研究所

作品数:219 被引量:1,132H指数:15
相关作者:王延辉王耀国吴洋王雷明田青芸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河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4篇建筑科学
  • 53篇天文地球
  • 44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经济管理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1篇地震
  • 44篇城市
  • 31篇建筑
  • 22篇抗震
  • 22篇防灾
  • 17篇震害
  • 16篇灾害
  • 12篇震害预测
  • 12篇木结构
  • 12篇供水
  • 11篇抗震防灾
  • 10篇水管
  • 10篇供水管
  • 10篇管网
  • 9篇地震灾害
  • 9篇震灾
  • 9篇供水管网
  • 8篇应急
  • 8篇建筑物
  • 7篇综合评价

机构

  • 217篇北京工业大学
  • 20篇河北工业大学
  • 16篇河南工业大学
  • 10篇河北理工大学
  • 8篇北京建筑大学
  • 7篇河南工程学院
  • 7篇中国铁道科学...
  • 7篇河北联合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中国建筑科学...
  • 3篇南阳理工学院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工...
  • 2篇四川省建筑科...
  • 2篇深圳市国土资...
  • 2篇华夏幸福基业...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 1篇北京财贸职业...

作者

  • 114篇王威
  • 98篇马东辉
  • 89篇苏经宇
  • 54篇王志涛
  • 49篇郭小东
  • 17篇刘朝峰
  • 14篇田杰
  • 14篇周锡元
  • 13篇韩阳
  • 8篇李刚
  • 7篇刘晓然
  • 7篇张明
  • 6篇宋晓胜
  • 6篇侯本伟
  • 5篇刘国楠
  • 5篇董娣
  • 5篇苏幼坡
  • 5篇张秀彦
  • 5篇赵有明
  • 5篇徐国栋

传媒

  • 30篇北京工业大学...
  • 12篇中国安全科学...
  • 12篇工程抗震与加...
  • 12篇中国安全生产...
  • 11篇世界地震工程
  • 9篇建筑科学
  • 6篇低温建筑技术
  • 6篇土木工程学报
  • 6篇四川建筑科学...
  • 6篇地震工程与工...
  • 5篇工业建筑
  • 5篇中南大学学报...
  • 4篇系统工程理论...
  • 4篇武汉理工大学...
  • 4篇河南科学
  • 4篇灾害学
  • 4篇自然灾害学报
  • 3篇数学的实践与...
  • 3篇地震研究
  • 3篇混凝土

年份

  • 5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17篇2019
  • 12篇2018
  • 9篇2017
  • 12篇2016
  • 8篇2015
  • 15篇2014
  • 25篇2013
  • 14篇2012
  • 12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11篇2008
  • 12篇2007
  • 18篇2006
  • 11篇2005
  • 1篇2004
2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砖房震害预防方法的可靠性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对几种震害预测方法进行了回顾。对其中典型的不同的五种方法进行了地震动参数、抗力参数、修正系数、判别参数及方法性与可靠性进行了初步的对比研究。最后,对其中的4种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判断了它们之间的可靠程度并给出了可靠性排序。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对多层砖房震害预测结果的可靠程度差不多,其中高小旺提出的方法最为复杂,其可靠程度也最高。利用给出的排序结果,可以用作多种方法震害预测的结果评定的权系数。
刘本玉叶燎原苏经宇江见鲸
关键词:震害预测排序层次分析法
基于土层集总参数模型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在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简化分析中,基于弹性半无限地基的假定,采用双自由度集总参数模型来简化土层,建立了基于土层集总参数模型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模型,主要研究了不同土层对上部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了在中硬、中软两种场地上5层和15层结构的地震反应,并与刚性基础假定下同样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对比较刚性的结构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可能存在一定的有利因素;对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变形较大幅度增加,是不利因素.
王满生潘旦光周锡元
关键词:地基土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
衡重式桩板挡墙抗倾覆稳定性离心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设计了比例尺为50的挡墙结构模型,通过不同土质(全砂土,上部砂土、下部粉土或饱和粉土)填料的三组离心模型试验,对衡重式桩板挡墙的倾覆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填料为全砂时,挡墙出现第2类破裂面,且出现的位置与理论计算的位置十分接近;2)当填料砂土更换为含水量为20%的粉土时,挡墙结构位移加大(并未发生倾倒破坏),墙后出现两个局部破裂面;3)当填料土强度进一步降低后,挡墙结构发生倾覆破坏,卸荷板范围内(包括板上方与板下方)的土体与挡墙一起发生倾覆,卸荷板的存在增强了结构的抗倾覆稳定性;4)由试验结果提出的挡墙倾覆破坏模式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
张明张明刘国楠刘国楠王威
关键词:离心试验抗倾覆稳定性
基于云化物元模型的供水管网抗震服务功能评价被引量:11
2013年
以震后供水管网的节点供水压力和流量作为供水管网抗震服务功能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供水管网抗震服务功能评价中存在不确定性的特点,全面考虑节点压力和流量抗震服务功能分级边界信息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结合云模型的不确定推理特性和可拓学的物元理论兼具定性、定量分析的优点,提出了基于云化物元耦合模型的供水管网抗震服务功能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云模型表达物元的事物特征值,建立标准云物元与计算特征云物元之间的关联函数,采用模糊等级特征值实现对供水管网抗震服务功能等级的判别.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王威侯本伟苏经宇马东辉
关键词:云模型供水管网抗震功能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辅助决策信息系统被引量:14
2006年
科学地进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我国城市抗震防灾的特点,编制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辅助决策信息系统,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体系结构和功能结构。系统采用面向对象语言V isual C++6.0在ArcG IS提供的COM组件集ArcOb jects上进行二次开发,应用了多种信息技术(G IS和数据库)和辅助决策理论进行空间信息的获取、分析和计算,并编制了与查询、空间分析、决策分析和规划管理相应的功能模块。
李刚马东辉苏经宇王玲
关键词:抗震防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ARCOBJECTS二次开发
城市抗震防灾空间布局研究初探被引量:9
2008年
以保障城市在巨灾、大灾、中灾情况下的城市防灾功能和居民生命安全为前提,重点研究了城市防灾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限制性条件,合理规划城市防灾安全空间架构和布局,规划防灾基础设施和城区防灾建设要求。本文最后在对徐州市地震环境和规划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从防灾减灾功能性角度探讨了徐州市抗震防灾空间的布局。
毕于瑞马东辉苏经宇范继平郭小东
关键词: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场地地震液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砂土、地下水位和强烈地震动是场地液化的三个基本条件。本文基于场地液化的基本原理,在对比分析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日本部分地震中场地液化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震烈度、地震震级、震中距等主要影响因素与场地液化的关系,并探讨了地形地貌对场地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场地地震液化主要分布在地震烈度Ⅶ度及其以上地区,引发场地液化的地震震级一般在7级及其以上,严重地震灾害的场地液化点距震中的距离可达数百千米;地形地貌可以作为场地液化的判据之一,严重场地液化主要发生在沿河、沿海地域,凸显出地下水位线是发生场地液化的重要条件。另外,提出了场地地震"再液化"的概念,并且阐释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指出若遇强地震动,"再液化"的可能性比较高,工程中需要引起重视。本研究可为实施有效的抗液化工程对策与减轻液化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陈建伟苏经宇苏幼坡
关键词:地震场地液化地震烈度地震震级震中距
地震动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选取欧洲强震记录数据库中,同一台站记录到的两次地震以及两个不同台站记录到的同一地震的强震记录,分析了它们的PGA比值、卓越频率和反应谱的不确定性以及不确定性对结构反应的影响,得出:影响地震动不确定性的因素主要有震源机制、地震波传播途径、场地类别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地震动不确定性对结构反应的影响。
董娣周锡元闫维明徐国栋杨润林
关键词:地震动PGA反应谱不确定性
深圳湾吹填淤泥非线性压缩性及参数测定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GDS固结试验系统对深圳湾吹填淤泥进行分级加载固结试验,对3种孔隙比与有效应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回归拟合,获取相应的拟合参数。结果表明:在6-400 kPa的固结压力下,吹填淤泥的压缩系数、体积压缩系数、压缩模量随孔隙比的减小呈现非线性变化,变化幅度达数十倍;压缩指数随孔隙比的减小而非线性减小,减小近1倍;在较小的第1级固结压力下吹填淤泥的压缩应变高达24.44%,占整个固结压力范围内累计压缩应变的一半以上;3种孔隙比与有效应力之间的非线性压缩关系对于深圳湾吹填淤泥都是适用的,其中孔隙比与有效应力之间的幂函数关系形式简单,拟合效果最好,适用性较强,可应用于吹填淤泥等超软土非线性与大变形固结性状数值分析与压缩特性研究。
张明王威赵有明刘国楠
关键词:吹填淤泥幂函数
基于模糊相似优先比的供水管网渗漏同步诊断被引量:1
2021年
为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渗漏诊断能力,采用基于模糊相似优先比的漏损判别方法实现供水管网漏损定位及漏损程度的同步诊断。通过MATLAB软件调用最新版EPANET V2.2建立供水管网模型,在管段中间加入扩散器模拟单次渗漏事件,通过更改扩散器系数实现渗漏量的控制;基于压力驱动水力分析得到各节点压力变化,遍历模拟各管段漏损后,通过建立节点压力灵敏度矩阵,采用K均值聚类法进行监测点布置;在此基础上,在易渗漏管段模拟产生不同渗漏级别的渗漏事件,以监测点压力变化值构建源范例库,在熵权法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方法同步诊断渗漏位置及渗漏程度。以某一实际管网为例,模拟产生50例历史渗漏事件,采用模糊相似优先比同步诊断新渗漏事件的渗漏位置及渗漏程度,并对比3种权重方法。结果表明: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可有效地实现渗漏定位与渗漏程度的同步诊断。
武佳佳马东辉王威
关键词:扩散器监测点布置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