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796 被引量:3,856H指数:24
相关作者:陈文纳范建春李若华庞承新吴庆轩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大学科技处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99篇期刊文章
  • 8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3篇理学
  • 169篇化学工程
  • 105篇文化科学
  • 77篇医药卫生
  • 50篇轻工技术与工...
  • 47篇生物学
  • 45篇农业科学
  • 3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电气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8篇活性
  • 76篇教学
  • 45篇化合物
  • 38篇催化
  • 34篇学成
  • 34篇化学成分
  • 31篇挥发油
  • 30篇肿瘤
  • 28篇抗肿瘤
  • 26篇蔗糖
  • 26篇蔗糖基聚合物
  • 26篇配合物
  • 26篇甾醇
  • 25篇教育
  • 24篇生物活性
  • 24篇羟基
  • 22篇活性研究
  • 21篇抗氧化
  • 21篇教学改革
  • 16篇水处理

机构

  • 782篇广西师范学院
  • 89篇广西大学
  • 44篇化工研究院
  • 23篇广西科技大学
  • 18篇广西中医学院
  • 18篇中山大学
  • 17篇广西师范大学
  • 9篇广西工业职业...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玉林师范学院
  • 5篇四川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4篇兰州大学
  • 4篇中国科技开发...
  • 4篇浙江江北药业...
  • 3篇广西水产研究...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新乡医学院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129篇崔建国
  • 96篇黄初升
  • 94篇刘红星
  • 67篇甘春芳
  • 58篇黄燕敏
  • 55篇陈文纳
  • 44篇莫羡忠
  • 43篇张丽霞
  • 42篇梁利芳
  • 40篇何英姿
  • 37篇盛家荣
  • 36篇刘志平
  • 34篇陈超球
  • 30篇范建春
  • 28篇廖正福
  • 28篇谢跃生
  • 23篇马建强
  • 21篇陈希慧
  • 20篇苏炜
  • 18篇李若华

传媒

  • 130篇广西师范学院...
  • 84篇化工技术与开...
  • 55篇广西师院学报...
  • 20篇有机化学
  • 20篇广西化工
  • 18篇天然产物研究...
  • 16篇安徽农业科学
  • 13篇广西大学学报...
  • 12篇食品研究与开...
  • 1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1篇广东化工
  • 9篇大众科技
  • 8篇中国调味品
  • 7篇精细化工
  • 7篇广西科学
  • 6篇化学试剂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6篇应用化学
  • 6篇广西科学院学...
  • 6篇大学教育

年份

  • 4篇2016
  • 5篇2015
  • 29篇2014
  • 56篇2013
  • 49篇2012
  • 68篇2011
  • 51篇2010
  • 71篇2009
  • 73篇2008
  • 61篇2007
  • 39篇2006
  • 40篇2005
  • 50篇2004
  • 29篇2003
  • 19篇2002
  • 28篇2001
  • 25篇2000
  • 21篇1999
  • 12篇1998
  • 17篇1997
7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E)-胆甾-4-烯-3,6-二酮-3-肟和(6E)-胆甾-4-烯-3,6-二酮-6-肟的1D-NMR谱学特征及构象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1H和^13C NMR对海绵中存在的同分异构体(6E)-胆甾-4-烯-3,6-二酮-6.肟(1)和(3E)-胆甾-4-烯-3,6-二酮-3-肟(2)进行结构分析,表征了它们在^1H和^13C NMR波谱中H2-H7及C2~C7之间的谱学差别,并对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这两种位置异构体进行了构象分析和结构区分。
崔建国甘春芳范磊
关键词:核磁共振构象分析
新型电致发光材料1,5-萘二胺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N ,N’ 二苯基 N ,N’ 二 ( 1 萘基 ) 1 ,5 萘二胺 (NPN) ,测定了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 .该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DSC测定其玻璃化温度 (Tg)高达 1 2 7℃ ,循环伏安法 (CV)测定其电离势(Ip)为 5.30eV ,可望用作有机电致发光空穴传输或蓝色发光材料 .
李若华乔娟邱勇胡庆渝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空穴传输
具有抗癌活性含氮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6年
综述了近年来分离得到的具有抗癌活性含氮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刘志平崔建国黄初升
关键词:抗癌活性
壳聚糖磷酸酯钾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被引量:5
2006年
以水稻、番茄、菜心、柳枝为材料,研究2#壳聚糖磷酸酯钾对试验对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壳聚糖磷酸酯钾能促进盆栽水稻的生长和分蘖;使盆栽番茄鲜重、干重增加;使盆栽菜心鲜重﹑干重增加;促进柳枝根系生长。番茄大田试验表明:2#壳聚糖磷酸酯钾能增加成熟果总重。
盛家荣农慧玲张宽丽何凡
关键词:生物活性
新型杀虫剂取代-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的合成及初步药效试验被引量:4
2000年
采用类同合成法对吡虫啉分子结构进行改造,合成出了5 个新取代- 2 - 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化合物,并且对这5 个化合物用萝卜蚜进行了初步药效试验,发现5 个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药效,显示出其均可作为先导化合物,从而进一步优化分子结构开发成为一种高效、低毒、较低成本新农药的良好前景。
潘英明陈文纳莫羡忠张巧平文小玲
关键词:硝基亚氨基咪唑烷药效试验杀虫活性杀虫剂
广西产山柰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文章以广西平南县种植的山柰为原料,以石油醚为溶剂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质谱联用(GC-MS)分析手段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山柰挥发油中共分离出37个色谱峰,经GC-MS分析,鉴定了其中的36个成分,占被测总含量的99.75%,其主要成分依次为反式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44.38%)、十五烷(13.20%)、反式肉桂酸乙酯(11.33%)、顺式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5.81%)等。
陈福北刘红星罗少华陈少东
关键词:山柰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介绍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于植物学教学中的必要性,阐述了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简要地分析了取得的教学效果。
胡刚张忠华
关键词:植物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数码显微互动系统
钛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003年
综述了近年来钛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偶联反应等 ,其中着重介绍了钛化合物在有机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黄燕敏崔建国
关键词:钛化合物偶联反应不对称有机合成催化剂
多羟基甾醇的合成及抗肿瘤细胞活性构效关系研究
<正>近年来,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不少新的多羟基甾醇,并发现它们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从南海软珊瑚中,我们分离得到新的多羟基甾醇24-亚甲基胆甾-4-烯-3β,6β-二醇(1)、一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它对鼠类白血病细胞的I...
崔建国曾陇梅苏镜娱彭文烈徐安龙
文献传递
二溴邻硝基偶氮胂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钯被引量:5
2006年
研究了3-[(2-胂酸苯基)偶氮]-6-[(4,6-二溴-2-硝基苯)偶氮]-4,5-二羟基-2,7-苯二磺酸(二溴邻硝基偶氮胂)与钯(Ⅱ)的显色反应,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钯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盐酸介质中和CTMAB存在下,钯与二溴邻硝基偶氮胂生成1∶2的紫红色络合物,λmax=566nm,ε566=1.79×105L.mol-1.cm-1。10mL显色液中,钯量在0~18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用于钯碳催化剂和含钯分子筛中钯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吻合,相对标准偏差为1.42%和0.42%,回收率为98.4%和97.9%。
张雪红焦明甘春芳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共7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