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作品数:2,812 被引量:9,369H指数:31
相关作者:解茂昭田江平徐士鸣尹洪超高希彦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90篇期刊文章
  • 505篇会议论文
  • 2篇标准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50篇动力工程及工...
  • 275篇机械工程
  • 274篇理学
  • 188篇化学工程
  • 16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97篇航空宇航科学...
  • 95篇石油与天然气...
  • 82篇建筑科学
  • 75篇电气工程
  • 58篇天文地球
  • 57篇文化科学
  • 51篇金属学及工艺
  • 29篇经济管理
  • 27篇核科学技术
  • 21篇医药卫生
  • 17篇农业科学
  • 14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29篇数值模拟
  • 428篇值模拟
  • 403篇柴油
  • 395篇柴油机
  • 294篇燃烧
  • 182篇传热
  • 132篇多孔介质
  • 128篇燃机
  • 125篇内燃
  • 121篇内燃机
  • 114篇发动机
  • 92篇换热
  • 68篇制冷
  • 64篇燃料
  • 63篇燃油
  • 60篇喷雾
  • 59篇压缩机
  • 57篇蒸汽
  • 57篇直喷
  • 56篇两相流

机构

  • 2,799篇大连理工大学
  • 47篇东北石油大学
  • 44篇大连海事大学
  • 39篇大连交通大学
  • 34篇中国科学院
  • 33篇沈阳鼓风机(...
  • 31篇沈阳航空航天...
  • 27篇沈阳工程学院
  • 26篇清华大学
  • 25篇内蒙古科技大...
  • 19篇天津大学
  • 18篇大连海洋大学
  • 17篇东北大学
  • 17篇东北电力大学
  • 17篇江苏大学
  • 17篇西安交通大学
  • 16篇沈阳航空工业...
  • 16篇河南省科学院
  • 15篇华北水利水电...
  • 14篇吉林大学

作者

  • 266篇解茂昭
  • 221篇沈胜强
  • 145篇隆武强
  • 130篇王晓放
  • 116篇宋永臣
  • 115篇尹洪超
  • 109篇宋希庚
  • 100篇白敏丽
  • 98篇徐士鸣
  • 97篇高希彦
  • 84篇薛冬新
  • 82篇贾明
  • 76篇李维仲
  • 75篇李素芬
  • 70篇刘红
  • 65篇吕继组
  • 62篇孙文策
  • 57篇王巍
  • 56篇冀春俊
  • 55篇许锋

传媒

  • 28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75篇热科学与技术
  • 12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08篇内燃机学报
  • 108篇节能
  • 62篇化工学报
  • 61篇燃烧科学与技...
  • 52篇太阳能学报
  • 50篇内燃机工程
  • 49篇风机技术
  • 37篇车用发动机
  • 27篇柴油机
  • 25篇推进技术
  • 23篇热能动力工程
  • 2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1篇燃气轮机技术
  • 20篇农业机械学报
  • 19篇内燃机
  • 16篇振动与冲击
  • 15篇内燃机与动力...

年份

  • 21篇2024
  • 91篇2023
  • 84篇2022
  • 95篇2021
  • 66篇2020
  • 89篇2019
  • 93篇2018
  • 74篇2017
  • 94篇2016
  • 140篇2015
  • 127篇2014
  • 134篇2013
  • 105篇2012
  • 174篇2011
  • 166篇2010
  • 155篇2009
  • 170篇2008
  • 145篇2007
  • 124篇2006
  • 130篇2005
2,8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构参数对活塞环-气缸套润滑摩擦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12年
将三维瞬态热传导模型、动压润滑模型和润滑油膜传热模型耦合起来,并考虑了润滑油的黏-温变化、油膜破裂位置以及活塞环弹力在气缸套圆周方向上的非轴对称性等影响因素,开发了一种活塞环-气缸套三维非稳态热混合润滑摩擦模型.采用上述模型,对比分析了固体部件温度场、活塞环轴向高度和桶面高度3个结构参数对活塞环-气缸套润滑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65.3°CA时,最小油膜厚度取得最小值,摩擦力取得最大值;活塞环、气缸套分别取进气下止点和燃烧上止点处的温度计算出的最小油膜厚度降低的幅度值为31.7%;活塞环轴向高度由2.00,mm增大到4.00,mm,最小油膜厚度增大的幅度值为74.5%,最大摩擦力降低的幅度值为45.7%;活塞环桶面高度由2.5,μm增大到5.0,μm,最小油膜厚度降低的幅度值为46.5%,最大摩擦力增大的幅度值为57.1%.
周龙白敏丽吕继组
关键词:动压润滑传热结构参数
卸压支护技术在煤巷支护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05年
根据凤凰山煤矿现场实际,分析了以往巷道支护破坏原因,结合卸压和支护的维护原则,阐述围岩蠕变卸压支护方式的原理及卸压支护参数的确定,成功地在2322工作面上回风巷进行沿空掘巷卸压支护。试验结果表明,与以往使用过的支护方式相比,该方式的巷道变形小,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实现该巷在服务期限内无巷修工程,节约维护费用,减少优质煤炭资源的损失,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该支护方式工艺简单,维护费用低,便于推广,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贾宝山解茂昭章庆丰韦涌清
关键词:采矿工程卸压支护沿空掘巷
生成项模型在二氧化钛颗粒合成中的应用
2006年
为了更好地研究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合成过程中生成项模型以及表面氧化反应对颗粒尺寸的影响,用CFD商业软件Fluent,对湍流扩散火焰中的颗粒合成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在没有通入TiCl4先驱物的情况下,计算出火焰的温度场。然后通过对五种不同工况的对比,讨论了火焰场温度和浓度对颗粒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虑了表面氧化反应对颗粒尺寸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氧化反应对颗粒尺寸的分布具有一定影响,但是温度才是颗粒尺寸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潘洪亮陈石赵和平谢洪勇
柴油机磨合过程中缸套表面状态变化的模拟试验
2008年
在MWW-1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内燃机缸套-活塞环的磨合过程进行了模拟试验,利用表面粗糙度仪、硬度仪、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缸套试样的表面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磨合载荷对改善摩擦副表面的品质非常有益;磨合油品对摩擦副表面的影响显著,含金属陶瓷添加剂(Al2O3粉末和化学耦合剂)润滑油能使磨合过程缸套的表面状况得到明显改观,并使缸套表面得到强化。
韩德宝宋希庚薛冬新
关键词:柴油机缸套粗糙度
地质封存中CO_2溶解度的测量与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近年来CO2引起的温室效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将CO2注入地下咸水层是CO2减排的选择之一。通过准确测量CO2在地下咸水中的溶解度,可以估算出CO2的地质存储量。文章对CO2在纯水和盐水中溶解度的测量方法以及热力学模型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前人实验数据总结得出CO2在纯水、NaCl水溶液以及混合盐水体系中溶解度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规律。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分子模拟方法成为模型发展的主导方向,但大多数溶解度模型为经验或者半经验模型,参数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误差较大,不能很好地满足CO2地下咸水层封存工程的实际需求。为了建立高精度的模型、完善溶解度理论,需要在更广的温度压力范围和组分条件下进行高精度的实验和模型研究。
朱宁军宋永臣张毅刘卫国常飞
关键词:CO2地质封存溶解度盐水溶液热力学模型
柴油机排气微粒静电金属丝网捕集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6
2000年
研制了一种新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系统 ,采用廉价而可靠的不锈钢丝网作为过滤体 ,利用电晕荷电技术提高不锈钢的过滤效率。通过对不锈钢丝网过滤特性试验结果的研究 ,分析了不锈钢丝网的过滤过程及过滤机理。 6110柴油机台架试验的结果表明 ,电晕荷电技术是提高不锈钢丝网过滤效率的有效手段。由于电晕荷电技术的应用 。
王宪成宁智高希彦王宁会许晓光
关键词:柴油机排气
油浸式变压器高压绕组内温度场和流场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针对ODFS-33400/500型油浸式变压器高压绕组,建立了三维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内部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该变压器高压绕组内部的温度分布和流动形态。
谢蓉张新强张星王长胜刘恩洲李文红
关键词:电力变压器温度场热点温度
缝隙区催化燃烧影响HCCI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多维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09年
将发动机多维CFD程序KIVA-3V与化学动力学程序CHEMKINⅢ及DETCHEM相耦合,模拟了缝隙区催化燃烧对HCCI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发动机以甲烷为燃料,其表面和空间采用详细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利用此模型分析了活塞顶部及侧面催化剂铂涂层对HCCI发动机着火时刻、缸内温度场及HC、CO、NO浓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仅活塞顶存在催化剂涂层时,HCCI发动机着火时刻提前,HC、CO排放降低;当活塞顶及缝隙区同时存在催化剂时,HC、CO的排放更低,但NOx排放略有升高.
曾文解茂昭艾延廷
关键词:催化燃烧均质压燃
亲疏水共型表面升温过程中气泡生长行为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本工作以引发式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共型表面,不改变受热表面粗糙程度,仅改变亲疏水性。进而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加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可以实时对比气泡在升温的固液接触表面亲疏水区域的产生、生长、脱离等行为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共型疏水区域总是比原表面亲水区域易于产生气泡,且附着的气泡直径大于同一时刻亲水侧气泡直径。溶液的表面张力越大,接触表面气泡越难产生,且同一温度下气泡直径越小。溶液表面张力和受热表面亲疏水性都影响着成核的难易度和气泡大小,但溶液表面张力对成核数量即气泡数量的影响不大。亲疏水共型表面上的气泡行为,将有助于界面传热传质的深入研究。
陈佳明郭飞
关键词:气泡
多孔介质预混燃烧中辐射属性影响的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建立了惰性多孔介质中预混合燃烧的数学模型,采用辐射传递的有限体积法求解固相能量方程中的辐射源项,研究多孔介质热辐射在燃烧系统中的作用,考察辐射属性(吸收系数和散射反照率)对轴向温度场和辐射热流量影响的敏感性。研究表明,辐射属性参数波动对预测结果影响明显,固体热辐射在多孔介质预混燃烧中的影响不可忽略。
杜礼明解茂昭
关键词:多孔介质预混合燃烧有限体积法辐射传热
共28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