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森林保护省级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42 被引量:354H指数:11
相关作者:张犀杨学圳赵晓英黄艳娜谢正华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大学农学院昆虫研究所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杂交竹
  • 5篇肿腿蜂
  • 5篇小蠹
  • 5篇寄主
  • 5篇川硬皮肿腿蜂
  • 4篇毒素
  • 4篇挥发物
  • 4篇板栗
  • 3篇大小蠹
  • 3篇云斑
  • 3篇云斑天牛
  • 3篇杂交竹梢枯病
  • 3篇山松
  • 3篇梢枯病
  • 3篇天牛
  • 3篇小鼠
  • 3篇枯病
  • 3篇华山松
  • 3篇华山松大小蠹
  • 3篇KM小鼠

机构

  • 42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四川省森林病...
  • 3篇石棉县林业局
  • 3篇南江县林业局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巴中市林业局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成都农业科技...
  • 1篇宁波出入境检...
  • 1篇德阳市林业局

作者

  • 20篇杨伟
  • 17篇朱天辉
  • 16篇杨春平
  • 9篇杨桦
  • 8篇周祖基
  • 5篇李姝江
  • 4篇黄琼
  • 4篇王茹琳
  • 3篇杨佐忠
  • 3篇陈小平
  • 3篇谢正华
  • 3篇罗孟军
  • 3篇卓志航
  • 3篇徐丹萍
  • 3篇王南溪
  • 2篇耿金虎
  • 2篇刘富平
  • 2篇张健
  • 2篇王凤鹤
  • 2篇赵晓英

传媒

  • 9篇四川林业科技
  • 5篇林业科学
  • 3篇昆虫知识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昆虫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Entomo...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竹子研究汇刊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菌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柏锈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本文以荥经县川黄柏种植基地为主要观测点 ,对黄柏叶锈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病害发生程度与海拔高度相关性不明显 ,而与林龄密切相关 ,1a生的发病明显重于 3a生。黄柏锈病病原菌夏孢子的超微结构研究显示 ,夏孢子表面有一个呈塔状的疣状结构 ,其疣的高度为 1 8μm~ 3.0 μm。
郎剑锋朱天辉叶萌
关键词:黄柏锈病鞘锈菌
大麦虫蛋白质酶解产物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抗疲劳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为探讨大麦虫蛋白质酶解产物对KM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抗疲劳能力的影响,本文采用Morris水迷宫法、爬竿实验和负重游泳实验分别测试灌胃了不同剂量该酶解产物30d后小鼠学习记忆与抗疲劳的情况。结果显示,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未灌胃大麦虫蛋白质酶解产物的对照组潜伏期比低、中、高剂量组长17.2%-62.8%,反应次数少19.7%-164.3%,且中剂量组的潜伏期和反应次数与对照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爬竿实验和负重游泳实验中,未灌胃该酶解产物的对照组负重游泳成绩比其他三组低1.9%-16.4%;爬竿成绩低6.2%-29.8%,其中,中剂量组的这两项实验成绩均极显著高于低、高剂量组(p〈0.01)。表明大麦虫蛋白质酶解产物具有提高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抗疲劳能力的功效,且影响程度与其剂量有关,中剂量(1.67g/(kg·d))为较适剂量。
王南溪杨伟杨春平杨桦杨学圳沈雨曦
关键词:KM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抗疲劳能力
学习经历对川硬皮肿腿蜂寄生云斑天牛幼虫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采用Y形嗅觉仪和EthoVision3.1行为仪研究0~5日龄川硬皮肿腿蜂经历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气味刺激的学习效应,并通过室内和林间放蜂试验,比较有无学习经历的川硬皮肿腿蜂对2~3龄云斑天牛幼虫的寄生作用,以探索利用学习行为提高川硬皮肿腿蜂防治云斑天牛效果的途径。结果表明: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对无学习经历的蜂有显著驱避作用(P<0.05),有学习经历的蜂对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的趋向性显著提高(P>0.05)。在EthoVision3.1行为仪分析中,有学习经历的蜂活动轨迹在味源区域的密度远高于无学习经历蜂在该区域的密度;在味源区的停留时间、移动距离和移动时间上,有学习经历的蜂明显长于无学习经历的蜂(P<0.05);有学习经历的蜂在采集区的静止时间明显长于无学习经历的蜂(P<0.05),而停留时间、移动距离和反应时间则显著短于无学习经历的蜂(P<0.05)。有学习经历的蜂室内搜索寄主所需平均时间39.99s,60s内搜索到寄主的数量为23.33头,都与无学习经历的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采用蜂虫比1:1,2:1,4:1室内对云斑天牛2~3龄幼虫寄生试验中,有学习经历蜂在蜂虫比4:1时寄生率最高(86.67%)。林间释放川硬皮肿腿蜂对云斑天牛2~3龄幼虫有良好的控制作用,有学习经历蜂在蜂虫比4:1时防治效果最好,为58.44%。
杨桦杨伟杨春平杨茂发朱天辉黄琼潘武全
关键词:云斑天牛川硬皮肿腿蜂杨树
应用信息化合物防治小蠹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小蠹虫是世界上重要的森林害虫,常造成森林大面积死亡。小蠹虫多存在于高中山区且其生活隐蔽,利用传统的防治方法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利用化学信息物质防治小蠹虫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概述了化学信息物质,特别是寄主次生性物质和小蠹虫信息素对小蠹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以及国内外应用化学信息物质防治小蠹虫的进展。
王茹琳杨佐忠陈小平杨伟王兴旺杨春平李强李锋
关键词:小蠹虫信息素
石棉县干旱河谷区板栗病虫害的调查被引量:5
2004年
本文报道了石棉县干旱河谷区板栗病虫害的种类及重要种类的分布危害与板栗品种、环境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关系 ,并提出了改良品种、加强经营管理。
姚勇杨伟姜军周祖基李华清康小龙
关键词:板栗干旱河谷病虫害
云斑天牛对补充营养寄主的选择性被引量:26
2008年
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选择性试验,研究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Hope)成虫在补充营养阶段对多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林间调查结果表明,云斑天牛成虫对法国冬青(V.awabuki)和光皮桦(B.luninifera)有较强的嗜食性,林间最高取食选择率分别为100%和92.4%。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云斑天牛成虫对法国冬青、核桃(Jugians regia L.)、光皮桦和杨树(Populus tomentosa)等寄主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生测结果与林间调查及室内选择结果一致,法国冬青和光皮桦的挥发物对云斑天牛引诱效果明显,并且枝条挥发物引诱力高于叶片挥发物,引诱效果最佳的组合为:采用蒸馏法,用二氯甲烷提取的冬青枝叶粗提物;采用浸提法,用乙醚提取的冬青和光皮桦枝叶粗提物和二氯甲烷分别提取的冬青枝和叶的粗提物。
梁潇予杨伟杨远亮杨春平杨毅
关键词:云斑天牛寄主选择性挥发性物质
绿粘帚霉诱变生物型(GVD)对三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被引量:5
2002年
本文通过对峙、对扣培养试验 ,扫描电镜观察 ,胶霉毒素粗提液的拮抗活性和热稳定性试验系统研究了绿粘帚霉诱变生物型 (GVD)对三种苗木猝倒病菌的抗生机制。结果表明 :绿粘帚霉GVD对三株病原真菌均有竞争作用 ;绿粘帚霉GVD对丝核菌、镰刀菌和腐霉有重寄生现象 ,可缠绕、侵入寄主菌丝 ,使菌丝溶解或断裂 ,变形。绿粘帚霉GVD产生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 10 0 % ,挥发性代谢产物对丝核菌、镰刀菌和腐霉的抑制率分别为 2 6 .7%、5 1.5 %和 4 3.5 % ,胶霉毒素粗提液在 10
刘富平朱天辉
关键词:绿粘帚霉生物型GVD拮抗作用腐霉病原真菌
四川省板栗栽培区疫病的鉴定与除害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古蔺县、泸县送检板栗病枝为材料,对其疑似病害通过症状观察、显微镜检验、保湿培养、组织分离鉴定和柯赫假定分析,认为该病害为板栗疫病,并简要地提出了该病害的预防和综合除害的方法。
朱天辉李芳莲
关键词:板栗疫病植物检疫
中国新记录属——乌菌蚊属及一新种记述(双翅目:扁角菌蚊科)(英文)
2009年
报道中国扁角菌蚊科1新记录属——乌菌蚊属Urytalpa Edwards,1929,并记述1新种:簇毛乌菌蚊U.bartata Cao et Zhou,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曹剑周祖基徐华潮吴鸿梁青春
关键词:双翅目
光皮桦细根与扁穗牛鞭草草根分解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及优势类群被引量:18
2009年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向土壤添加单一光皮桦直径为0~1mm细根(处理1)、1~2mm细根(处理2)、扁穗牛鞭草草根(处理3)、0~2mm细根与扁穗牛鞭草草根混合物(处理4)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微生物优势类群的变化。结果表明,120d后,与未加植物根系的对照相比各处理都显著的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其中细根、草根混合处理的微生物总数大于添加单一细根和草根的处理(P〈0.05)。真菌在分解过程中占主要地位,其次是放线菌,最后是细菌。对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出参与细根、草根分解初期的主要优势类群是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木霉菌属(Trichoderma)、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在培养后期(120d后)起主要作用的优势类群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诺卡氏菌属(Nocardia)。8种土壤微生物优势类群数量在分解过程中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但分解120d后,各处理优势类群的数量显著大于对照(P〈0.05)。由此可见,细根、草根的不同处理对其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有较大影响,不同的分解阶段发育着不同的土壤微生物。
荣丽李贤伟朱天辉张健袁渭阳王巧
关键词:细根草根土壤微生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