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081 被引量:3,559H指数:22
相关作者:于曼许荣满荫俊陈梅玲米志强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30篇期刊文章
  • 14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7篇医药卫生
  • 288篇生物学
  • 73篇农业科学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政治法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军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44篇病毒
  • 127篇基因
  • 95篇免疫
  • 90篇蛋白
  • 69篇杆菌
  • 66篇细胞
  • 56篇抗原
  • 54篇抗体
  • 52篇疫苗
  • 48篇流感
  • 45篇双翅目
  • 44篇克隆
  • 36篇鼠疫
  • 36篇蠓科
  • 35篇耐药
  • 34篇炭疽
  • 33篇菌体
  • 32篇噬菌体
  • 30篇活性
  • 28篇原核表达

机构

  • 1,077篇军事医学科学...
  • 39篇安徽医科大学
  • 1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8篇重庆医科大学
  • 17篇广西医科大学
  • 17篇江苏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西北农林科技...
  • 14篇吉林大学
  • 11篇渤海大学
  • 11篇中国检验检疫...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9篇华中农业大学
  • 8篇秦皇岛出入境...
  • 8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华南农业大学
  • 7篇空军总医院
  • 7篇河南省疾病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上海市疾病预...

作者

  • 69篇秦鄂德
  • 68篇赵彤言
  • 64篇童贻刚
  • 64篇杨瑞馥
  • 64篇李劲松
  • 63篇曹务春
  • 60篇陈薇
  • 59篇秦成峰
  • 56篇王希良
  • 52篇周育森
  • 51篇温占波
  • 48篇李敬云
  • 47篇安小平
  • 46篇王洁
  • 46篇姜涛
  • 45篇祝庆余
  • 43篇杨银辉
  • 43篇温博海
  • 43篇王慧
  • 41篇周冬生

传媒

  • 118篇寄生虫与医学...
  • 100篇生物技术通讯
  • 97篇军事医学科学...
  • 63篇军事医学
  • 36篇中国媒介生物...
  • 3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9篇微生物学免疫...
  • 26篇中华流行病学...
  • 24篇中华微生物学...
  • 22篇免疫学杂志
  • 21篇解放军医学杂...
  • 20篇微生物学报
  • 19篇中国消毒学杂...
  • 17篇第九届全军流...
  • 16篇生物工程学报
  • 15篇细胞与分子免...
  • 15篇中国生物工程...
  • 13篇中华卫生杀虫...
  • 1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0篇2018
  • 38篇2017
  • 62篇2016
  • 64篇2015
  • 48篇2014
  • 71篇2013
  • 67篇2012
  • 106篇2011
  • 80篇2010
  • 131篇2009
  • 123篇2008
  • 116篇2007
  • 113篇2006
  • 45篇2005
1,0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血蜱属(蜱螨目:硬蜱科)研究:嗜鸟血蜱亚属Subgenus Ornithophysalis附一新记载种被引量:2
2012年
中国的血蜱属嗜鸟血蜱亚属已知有3种,即嗜鸟血蜱 Haemaphysalis (Ornithophilis) ornithophila Hoogstraal et Kohls,板齿鼠血蜱 Hae.(Or.) bandicota Hoogstraal et Kohls,钝刺血蜱 Hae.(Or.) doenitzi Warburton et Nuttall,加上本文报道的中国新记载种,啄木鸟血蜱Hae.(Or.) megalaimae Rajagopalan,共4个种,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
孙毅魏川川许荣满刘晓
关键词:检索表
鼠疫菌OxyR调控子蛋白对rovA基因的转录调控研究
2013年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鼠疫菌调控子蛋白OxyR对rovAR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提取鼠疫菌野生株(WT)和oxyR突变株(ΔoxyR)的总RNA,采用引物延伸试验研究rovAR的转录起始位点,并根据产物的丰度判断OxyR对rovAR的调控关系。构建克隆有rovAR上游启动子区的lacZ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入WT和ΔoxyR中,通过测定β-半乳糖苷酶活性来比较2株重组菌中的rovAR启动子活性,进一步验证OxyR对rovAR的调控关系。进而利用大肠埃希菌OxyR识别基序,预测OxyR对rovAR启动子区的结合位点。发现rovAR的2个转录起始位点均受OxyR的激活,且rovAR启动子区具有可能的OxyR结合位点。推测OxyR能直接结合到rovAR启动子区而激活其转录表达。
倪斌刘磊黄新祥韩延平
关键词:鼠疫耶尔森菌OXYR转录调控
广东省和海南省致倦库蚊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解我国广东省和海南省不同地区致倦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对这两省四个不同城市的致倦库蚊对常用杀虫剂毒死蜱和克百威的抗性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不同地理株致倦库蚊对这两类杀虫剂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性,对毒死蜱抗性倍数由1.91到5.40倍不等,对克百威的抗性倍数由1.12到1.95倍不等.由此可见,广东和海南两省市致倦库蚊对毒死蜱和克百威均产生了一定的抗性.对蚊虫抗性水平的检测在杀虫剂使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城市卫生杀虫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冉鑫赵明惠李春晓赵彤言
关键词:致倦库蚊毒死蜱克百威抗药性
甲型H1N1流感城镇间公路交通传播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2009年甲型H1N1流感通过公路交通在我国城镇间广泛传播并造成巨大损失,掌握其传播规律对城市化建设和减轻疫情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沙市为研究区,分析了甲型H1N1流感沿公路交通传播的规律及风险因子,构建了结合扩散速度和人群流动的疫情扩散模型,模拟甲型H1N1流感在长沙市城镇间的传播过程.结果表明,公路沿线及道路交叉区域发病率较其他区域高,高速公路和县道分别在疫情快速发展期和顶峰期对疫病的传播扩散产生重要影响,长途汽车站在城镇间疫病的传播过程中是重要的风险因子.模型结合了疫情传播强度预测与流行区域预测,较其他模型更完整地还原了疫病的时空传播过程.
肖洪田怀玉赵暕张锡兴李亚品刘毅刘如春陈田木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公路交通发病率
河南省127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负担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应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指标分析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疾病负担,同时应用DALY结合人力资本法分析河南省新冠肺炎造成的间接经济负担,为卫生部门制定防治措施及公共卫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河南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发病、死亡数据根据性别、年龄进行整理,使用WHO疾病负担Excel计算模板和DisMod II计算程序进行DALY的计算,并进行不同年龄段、性别、病例临床分型等DALY的比较,再利用DALY与人力资本法结合估计河南省新冠肺炎的间接经济负担。结果截止到2020年2月27日,河南省共确诊1272例新冠肺炎病例,死亡20例,累计发病率为1.334/10万,死亡率为0.023/10万。河南省新冠肺炎疾病负担DALY总值为230.931人年,DALY强度为0.242人年/10万人,由死亡造成的疾病负担高达225.737人年,占总的DALY比例为97.75%;疾病负担随临床分型加重而不断增加,临床分型为危重型的患者疾病负担占比最高;30岁以上年龄段疾病负担占比最高,高达99.67%,其中60~69岁是DALY总值最高的年龄段,80岁以上年龄段DALY强度最高;男性新冠肺炎疾病负担高于女性;河南省1272例新冠肺炎患者总体间接经济负担为2802476.21元,人均2203.20元。结论河南省新冠肺炎疾病负担主要是由死亡造成的疾病负担,提示我们除加强预防措施外,在疾病早期应保证患者及时就医,控制病情发展。河南省人群中的60~69岁、80岁以上年龄段群体和男性是新冠肺炎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尹超男王海涛魏佳特赵琳曹务春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疾病负担DALY间接经济负担
贝氏柯克斯体的相变异与脂多糖研究进展
2016年
贝氏柯克斯体(Cb)为一类兼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小杆菌,归属于军团菌目,柯克斯体科,柯克斯体属。传统上,因为Cb有类似立克次体的生物学特征,Cb被归类到立克次体目中,俗称为Q热立克次体,但其与立克次体目内各种菌株的亲缘关系相距较远。Cb地理分布广泛,在羊、牛等家畜中感染率高。Cb通过气溶胶感染人可导致急性或慢性Q热病,在部分患者中引起肺炎、肝炎、心内膜炎和脊髓炎等重症疾病。
王涛于永慧宋立华
关键词:贝氏柯克斯体立克次体Q热脂多糖
分枝杆菌噬菌体D29气溶胶的喷雾和采样介质的初步研究
2010年
目的评价PBS、SM液、营养肉汤3种不同的采样液对分枝杆菌噬菌体D29的收集能力;D29在3种不同喷雾介质(生理盐水、去离子水和PBS)中的耐雾化性能;PBS作为采样液时,收集到的D29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方法用全玻璃液体冲击式采样器AGI-30收集D29气溶胶并进行判定。结果与结论噬菌体D29在含有微量Tween80的PBS中耐冲击性能最强,将其用于采样能够准确反映气溶胶的浓度,而去离子水作为喷雾介质时,D29气溶胶具有最大的产出量。在D29气溶胶的动物暴露实验中,选择去离子水为喷雾液用于产生气溶胶,采样液为含微量Tween80的PBS。
刘克洋杜茜温占波杨文慧李娜董晓凯胡凌飞王洁李劲松鹿建春
关键词:分枝杆菌噬菌体
全沟硬蜱、森林革蜱及嗜群血蜱经卵传播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的检测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本研究旨在明确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是否可以在全沟硬蜱、森林革蜱及嗜群血蜱3种媒介蜱中经卵传播。以在东北林区采集的牛寄生饱血雌蜱为样本,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培育,以获得3种蜱的不同时期的形态,并使用PCR方法检测各虫态中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从而研究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在蜱生活周期中的传递规律。共采集牛寄生饱血雌蜱91只,其中全沟硬蜱14只,森林革蜱55只,嗜群血蜱24只。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感染率为85.71%,5.45%,12.50%。卵的最低感染率分别为全沟硬蜱(2%)、森林革蜱(1.3%)、嗜群血蜱(1.1%),幼蜱的最低感染率分别为全沟硬蜱(5%)、森林革蜱(1.7%)、嗜群血蜱(2.2%)。且3种蜱雌蜱、卵、幼虫均检测到的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序列比对一致。感染的幼蜱均可通过叮咬使小鼠感染,三种蜱都能经卵传播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全沟硬蜱感染率高可能是东北林区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的主要媒介蜱。
魏然江佳富蒋宝贵常巧呈刘洪波付雪曹务春
关键词:全沟硬蜱
登革2型病毒衣壳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
2005年
从构建的重组质粒pLEX-C中高保真PCR获得编码登革2型病毒43株C基因(D2C)的DNA片段,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6/V5-His获得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2C。经电穿孔的方法转染BHK21细胞后,分别通过RT-PCR、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鉴定表达的蛋白。结果重组蛋白在BHK21细胞中获得表达,表达的蛋白主要存在于胞浆中,并具有较好的抗原性,能够被抗登革病毒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特异识别。此研究为深入了解登革病毒衣壳蛋白在病毒复制及组装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秦成峰秦鄂德
关键词:登革病毒衣壳蛋白真核表达
一株携带MCR-1的食品动物源多药耐药奇异变形杆菌耐药性状研究
在对食品动物源性多药耐药菌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一株携带MCR-1的多药耐药奇异变形杆菌F160211,对其耐药表型及基因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通过扩增16S rRNA基因对该菌进行了鉴定,用纸片扩散法初步鉴定了该菌的耐药谱,...
张德福赵禹宗安慧冯娇刘雪飞杨立娜白凤翎李春周冬生殷喆励建荣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耐药
共10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