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超重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0 被引量:53H指数:4
相关作者:张维维杨雁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纳米
  • 3篇改性
  • 2篇超细
  • 2篇超重力
  • 1篇氧化铝
  • 1篇药物
  • 1篇原位
  • 1篇原子力显微镜
  • 1篇增强增韧
  • 1篇增韧
  • 1篇制剂
  • 1篇制剂研究
  • 1篇溶出
  • 1篇溶出速率
  • 1篇乳液
  • 1篇乳液聚合
  • 1篇水热
  • 1篇水热法
  • 1篇水热法制备
  • 1篇四方相

机构

  • 10篇北京化工大学

作者

  • 9篇陈建峰
  • 3篇王洁欣
  • 3篇毋伟
  • 2篇沈志刚
  • 2篇文利雄
  • 1篇乐园
  • 1篇曾晓飞
  • 1篇宋继瑞
  • 1篇郭奋
  • 1篇张维维
  • 1篇和平
  • 1篇张泽廷
  • 1篇杨雁
  • 1篇王东光
  • 1篇闫涛
  • 1篇张新生
  • 1篇张雪琴
  • 1篇钟杰
  • 1篇夏增敏

传媒

  • 2篇化学学报
  • 2篇化工进展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涂料工业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细头孢拉定的超重力法制备及制剂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在传统结晶工艺的基础上,在结晶沉淀剂中加入丙酮,利用超重力法制备超细头孢拉定,对得到的产品的形貌和晶体结构分别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进行表征,并研究了超细头孢拉定在混悬剂和注射剂两种剂型上的应用及其抑菌性能。通过SEM可以看出超细头孢拉定的粒度明显减小,粒度分布变窄,比表面积由2.95 m2/g增加至10.87 m2/g;由XRD图谱可以看出晶体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但药物粉体的结晶度降低。超细头孢拉定注射剂的溶解时间缩短,当助溶剂精氨酸的用量减少了29%时,依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溶解;超细头孢拉定混悬剂也显示了很好的沉降效果,说明超细头孢拉定在注射剂和混悬剂两种剂型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此外超细头孢拉定还显示了相对稳定的较强抑菌性能。
钟杰杨雁沈志刚陈建峰
关键词:头孢拉定超细注射剂混悬剂
纳米碳酸钙表面聚合物接枝改性及其应用
纳米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填料,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而表面改性在其应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中介绍了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改性纳米碳酸钙表面所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证明无皂乳液聚合法是一种超细粉体表面改性行之...
毋伟陈建峰
关键词: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乳液聚合
文献传递
水热重结晶法制备四方相纳米Ba_(0.9)Ca_(0.1)TiO_3晶体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水热重结晶法对低温液相法制备的Ba0.9Ca0.1TiO3(B0.9C0.1T)浆料进行220℃,3h的水热处理,成功制备了四方相B0.9C0.1T纳米粉体.并对水热重结晶和未水热处理的两种粉体进行了TEM,XRD,Raman,FT-IR,TG和介电性能的表征.研究表明,经水热重结晶后的B0.9C0.1T粉体体系发生从顺电立方相向铁电四方相的转变,羟基缺陷以及CO32-杂质显著减少,粉体形貌由外边缘毛躁的球形转变为四边形.并发现羟基缺陷的减少是影响体系相转变的关键因素.
张维维沈志刚闫涛陈建峰
超细粉体化学法原位表面改性
超细粉体化学法原位改性作为超细粉体表面化学法改性的特例,有自己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本文结合作者的部分研究成果,以沉淀法制备超细硅酸铝和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二氧化硅粉体为例,介绍了超细粉体化学法原位改性的定义、基本原理、特点...
毋伟
关键词:超细粉体原位表面化学改性
文献传递
新型球形纳米空心SiO_2的模板合成方法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以纳米碳酸钙颗粒为新颖的无机模板剂,硅酸钠为无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形成CaCO3/SiO2的核壳结构;随后通过高温煅烧、酸溶和干燥处理,合成出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球形纳米空心二氧化硅粒子.然后,分别采用TEM,SEM,EDS,XRD,FTIR和TG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考察了不同合成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pH值、煅烧温度和包覆反应时SiO2/CaCO3的配比对纳米空心二氧化硅粒子的比表面积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较高的反应温度如60~80℃,pH值9左右、SiO2包覆量为碳酸钙质量的10%,以及煅烧温度为700℃,有利于形成空心形貌较好、比表面较大的球形纳米空心二氧化硅.
王洁欣文利雄和平陈建峰
关键词:球形二氧化硅粒子CACO3煅烧温度面积变化EDS
纳米Ag·SiO_2添加剂对涂料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环境中防腐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研究了添加不同颜基比(P/B)纳米Ag.SiO2对环氧树脂涂层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环境中防腐性能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涂层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溶液中浸泡前的表面形貌,测试了涂层浸泡前后的交流阻抗谱(EIS)。结果表明:添加纳米Ag.SiO2由于增加了涂层多孔性而导致其阻抗不同程度下降,P/B为0.3%时涂层的阻抗降至106Ω.cm2以下,基本失去了保护作用;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溶液浸泡过程中纳米Ag.SiO2的杀菌作用开始显现,浸泡后未添加纳米Ag.SiO2涂层的耐蚀性能直线下降,而P/B为0.1%时涂层的耐蚀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张新生王洁欣乐园陈建峰
关键词:涂层金黄色葡萄球菌原子力显微镜交流阻抗谱
阿托伐他汀钙药物的纳微化新工艺研究
本文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了不同晶型的阿托伐他汀钙微粉化产品,此新工艺操作简单,工业 化应用前景广阔。考察了重结晶体系、溶液浓度、重结晶温度、干燥方法及表面活性剂对产品形貌和大小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微粉化制备条件。分别用...
张海霞王洁欣陈建峰
关键词:纳米药物阿托伐他汀钙溶出速率
超重力-水热法制备绿色纳米阻燃材料被引量:6
2006年
利用超重力旋转床碳分制备纳米三水铝石凝胶,将此凝胶与结构改性剂在高压搅拌釜中水热改性,得到一种新型的纳米级改性氢氧化铝粉体,其热失重温度超过350℃,热失重率为51%。研究了对超重力碳分过程的料液温度、超重力水平、气液比、铝酸钠浓度、pH值终点的影响和水热改性过程中前体的选择、改性温度、改性剂与纳米三水铝石物质的量之比、纳米三水铝石的浓度的影响规律和过程机理。通过分析表征确定,改性过程为酯化反应;改性产品是超薄菱形颗粒,厚度为20~40nm,长轴为100~200 nm,短轴为50~100nm。
王东光郭奋陈建峰张泽廷
关键词:超重力水热法改性纳米氢氧化铝
纳米CaCO_3复合微粒的制备以及在PVC塑料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07年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双单体在纳米碳酸钙粒子存在下的水相悬浮液中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纳米碳酸钙聚合物复合微粒,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的加入对PVC复合材料结构形态与性能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纳米CaCO3复合微粒/PV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断面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双单体无皂乳液聚合方法是一种很好的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方法,当单体的配比和种类适当时,复合微粒对PVC可同时起到增强和增韧的作用,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与基体的牢固结合以及大量的拉丝状结构是复合微粒对PVC增强增韧的关键因素.
张雪琴毋伟曾晓飞陈建峰
关键词:复合微粒PVC复合材料增强增韧
聚烯烃催化剂载体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6年
综述了近年来聚烯烃茂金属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包括新型载体的研制、结构特点及以此载体负载茂金属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人工合成的具有空心结构SiO2团粒载体,可望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载体,不仅可以应用于传统催化剂的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还可以应用于后茂金属催化剂以及非茂金属催化剂等聚烯烃催化剂,替代国外进口载体,实现硅胶作为聚烯烃催化剂载体的国产化。
宋继瑞夏增敏文利雄陈建峰
关键词:聚烯烃催化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