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作品数:786 被引量:5,474H指数:39
相关作者:曾明剑郑媛媛徐芬张备袁成松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15篇期刊文章
  • 198篇会议论文
  • 38篇专利
  • 27篇科技成果
  • 6篇标准

领域

  • 561篇天文地球
  • 76篇农业科学
  • 4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篇电子电信
  • 11篇建筑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 8篇水利工程
  • 5篇医药卫生
  • 5篇理学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05篇降水
  • 101篇雷达
  • 84篇气象
  • 75篇气候
  • 53篇暴雨
  • 50篇公路
  • 46篇多普勒
  • 46篇高速公路
  • 33篇夏季
  • 30篇天气雷达
  • 29篇灾害
  • 29篇浓雾
  • 29篇长江
  • 27篇值模拟
  • 26篇数值模拟
  • 25篇台风
  • 25篇能见度
  • 25篇污染
  • 23篇气旋
  • 22篇多普勒雷达

机构

  • 784篇江苏省气象科...
  • 180篇南京信息工程...
  • 141篇江苏省气象局
  • 75篇中国气象局
  • 50篇南京大学
  • 28篇江苏省气象服...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南京气象学院
  • 15篇南京市气象局
  • 14篇常州市气象局
  • 12篇安徽省气象局
  • 10篇兰州大学
  • 10篇南通市气象局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9篇苏州科技大学
  • 9篇山西省人工降...
  • 9篇江苏省气象探...
  • 8篇山东省气象局
  • 8篇中国气象科学...
  • 7篇江苏省防雷中...

作者

  • 81篇徐芬
  • 58篇袁成松
  • 56篇夏文梅
  • 50篇曾燕
  • 39篇曾明剑
  • 38篇黄世成
  • 36篇杨秋明
  • 35篇严明良
  • 35篇焦圣明
  • 35篇郑媛媛
  • 35篇金龙
  • 33篇邱新法
  • 33篇王宏斌
  • 32篇周嘉陵
  • 31篇高苹
  • 29篇徐群
  • 26篇钱玮
  • 26篇慕熙昱
  • 23篇包云轩
  • 22篇张旭晖

传媒

  • 129篇气象科学
  • 55篇气象
  • 21篇气象学报
  • 20篇高原气象
  • 18篇气象科技
  • 17篇大气科学学报
  • 15篇南京气象学院...
  • 13篇大气科学
  • 12篇热带气象学报
  • 12篇应用气象学报
  • 12篇第33届中国...
  • 11篇中国农业气象
  • 9篇灾害学
  • 7篇科学技术与工...
  • 6篇地理学报
  • 6篇地球科学进展
  • 6篇大地测量与地...
  • 6篇干旱气象
  • 6篇气象与环境学...
  • 5篇科技导报

年份

  • 8篇2023
  • 19篇2022
  • 28篇2021
  • 28篇2020
  • 32篇2019
  • 34篇2018
  • 22篇2017
  • 35篇2016
  • 29篇2015
  • 37篇2014
  • 25篇2013
  • 23篇2012
  • 56篇2011
  • 36篇2010
  • 57篇2009
  • 46篇2008
  • 42篇2007
  • 38篇2006
  • 23篇2005
  • 8篇2004
7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气环流遥相关与高影响天气事件
2008年
许多观测事实表明,全球各个区域环流的变化与异常是有相关性的,一个区域环流的变化与异常可以引起另一些区域环流的变化与异常,这种区域性环流变化与异常的相关性称为大气环流的遥相关。大气环流遥相关型的发现是20世纪气候学研究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在短期气候预测中具有重要应用。就气象学来讲,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微小变化都有可能会对整个地球产生巨大影响,所以气象预报同样需要全球意识。
杨秋明
关键词:大气环流遥相关型短期气候预测环流变化气象预报
环境恶化势必导致气候恶化
近41年(1960-2000)我国夏季降水变化趋势清楚显示出以山东—辽东半岛为中心的华北—东北南部大范围少雨趋势区,且西伸过黄河中游,向西南直抵四川盆地;而多雨区则出现于长江中下游—江南区,华南沿海也有多雨带,显示出夏季...
徐群
关键词:环境恶化沙漠化生态环境
文献传递
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2003年7月4日20时至5日20时,南京地区出现了一次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江浦降水量达301.4mm,超过了历史日降水量之最;南京市区达207.2mm,超过了1931年的198.5mm,创南京自有气象资料以来日...
夏文梅徐芬汤达章
文献传递
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及浓雾的预警预报
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及浓雾的预警预报
关键词:高速公路
文献传递
修正的拉格朗日K模式及其在区域尺度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5年
本文建立了模拟区域尺度的大气污染物输送与扩散过程的拉格朗日K模式,该模式结构简单,计算量小。初始浓度场采用高斯烟流扩散模式确定大气污染物的垂直分布,克服了区域模式在近距离短时间预测浓度精度不高的缺点。应用修正的拉格朗日K模式预测了江苏省区域排放的SO2在大气中输送与散布过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式的精度能够满足区域环境污染物分布预测等环境应用的需要。
金龙山刘聪
关键词:空气污染污染物扩散
江西副高边缘雷暴大风雷达拼图回波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利用MICAPS常规天气图资料、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雷电资料和雷达拼图等资料,采用天气图中分析方法、统计方法、回波图像、回波廓线等分析方法,对2020年7月11日江西副热带高压边缘中尺度雷暴大风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副热带高压控制或边缘上,江西上空100 hPa是东北风,500 hPa是西南风,高空呈现逆时针环流,T-lnP图上层结不稳定,对流有效位能CAPE(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面积较大,对产生强对流天气有利;由于上下两层的风向不同,使得雷暴回波系统的移动与回波系统的云砧伸展方向不一致,从而加剧了对流上升运动,使得雷暴回波系统发展、加强、维持。2)回波产生初期是局地对流单体回波,通过不断新生单体和单体合并等方式,形成南北走向的回波短带,这种合并形成的回波短带发展旺盛时,会产生多站雷暴大风天气。3)南北走向的回波短带是产生雷暴大风的主要回波特征,虽然回波强度只有55 dBZ,但移动速度较快(60~70 km/h),造成地面大风。江西WebGIS雷达拼图上叠加多部雷达风暴跟踪信息STI(Storm Tracking Information),可以明确风暴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根据STI密集区判断,增加了STI的可用性。4)“前伸”或“延伸”回波反映了回波系统上方的高空风走向和积雨云的云砧飘离方向。“延伸”回波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副高边缘雷暴回波系统的强弱程度。为改进副热带高压边缘中尺度雷暴大风的预警预报准确率提供依据。
夏文梅马中元慕瑞琪马中元黄龙飞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雷暴大风
对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考被引量:1
2009年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适应时代的新型公共财政管理体系,不仅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做法,也是解决我国现行支出管理制度中存在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在分析当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如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点建议。
孙芳曹林琳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市场经济国家公共财政
长江下游百年一遇的极值风速分布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20002006年长江下游沿江8个风速、风向观测点与邻近气象站同步对比观测资料和19712006年长江下游40个气象站风资料,依据具99%置信水平的数理重构方案和极值I型计算方法,详细给出长江下游百年一遇风速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长江下游沿江地区百年一遇极值风速为25~38m/s,较一般方法上限高3m/s,下限低2m/s;长江南京镇江段和南通一崇明段,是长江下游沿江地区的两个大风区,百年一遇极值风速不低于29m/s,其在人海口附近叮达34m/s以上;在长江常州江阴段,江南、江北对称分布两个风速相对低值区,百年一遇极值风速为23-24m/s。该结果充分考虑气象站风速资料和局地风速状况,是沿江相关工程气象应用的重要补充。
黄世成周嘉陵任健陈兵程婷
关键词:长江下游极值风速
基于平流层环流变化的夏季长江下游强降水频数气候预测模型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6~8月长江下游强降水频数与前期冬季12~2月全球50hPa纬向风的关系;并研制了基于KLM滤波的夏季长江下游强降水频数气候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存在3个显著的相关区:北极附近,北太平洋中纬度和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用这些前期12~2月全球平流层关键区的纬向风建立KLM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试验,发现它对近10年6~8月长江下游地区强降水频数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明显优于多变量的线性回归预测;其中与北极附近和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平流层纬向风相关稳定,而与北太平洋中纬度纬向风的相关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基于平流层环流变化的夏季长江下游强降水频数KLM模型可以为短期气候预测业务预报提供重要参考。
杨秋明
关键词:强降水气候预测
中国地区三种地表反照率产品比较
2022年
利用2007—2011年MODIS、GlobAlbedo和ERA-Interim的3种地表反照率产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化技术,对中国地区3种地表反照率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产品与气象站观测值的时间分布趋势一致,冬季高夏季低,且相关性较高。3种产品中,MODIS与GlobAlbedo的绝对差异值最小,ERA-Interim与MODIS、GlobAlbedo的绝对差异值较大。3种产品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山地区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且差异表现为冬半年高,夏半年低。3种产品之间相关性最高的是MODIS与GlobAlbedo,最低的是MODIS与ERA-Interim,3种产品在40°N以北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在夏季和冬季地表反照率均值的表现说明,ERA-Interim相比MODIS、GlobAlbedo难以反映地表反照率受地形和土地覆被的影响。
唐晨凯曾燕施国萍徐金勤
关键词:地表反照率MODISERA-INTERIM
共7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