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大学自动化与能源工程学院热能与制冷工程系

作品数:10 被引量:59H指数:3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太阳能
  • 3篇热流密度
  • 3篇临界热流
  • 3篇临界热流密度
  • 2篇竖直
  • 2篇自然对流
  • 2篇自然对流沸腾
  • 2篇换热
  • 2篇换热器
  • 1篇单管
  • 1篇单桩
  • 1篇地源
  • 1篇地源热泵
  • 1篇液体除湿
  • 1篇直埋
  • 1篇直埋管
  • 1篇制冷
  • 1篇制冷理论
  • 1篇双管
  • 1篇太阳能利用

机构

  • 10篇天津大学
  • 2篇佐贺大学

作者

  • 3篇王迅
  • 2篇门出正则
  • 2篇赵军
  • 1篇汪健生
  • 1篇朱强
  • 1篇李汛
  • 1篇李新国
  • 1篇杨英
  • 1篇赵镇南
  • 1篇郑宗和
  • 1篇龚宇烈
  • 1篇周倩
  • 1篇王晨健
  • 1篇邢金城
  • 1篇李心刚

传媒

  • 2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实验力学
  • 1篇新能源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全国暖通空调...
  • 1篇中国太阳能学...

年份

  • 3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层桩埋换热器的实验研究与工程应用
本文以天津梅江生态小区地源热泵工程为背景,对桩埋换热器分别进行取热和放热的实验研究,分析单桩单管换热特性,并与单桩双管进行比较,同时还分析桩埋换热器运行对土壤温度分布的影响,为桩埋地源热泵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龚宇烈赵军李新国朱强李丽新周倩王健陈涛吕强于莉
文献传递
湍流相干结构的速度与温度特性被引量:3
2002年
本文采用三分量热线同时测量温度和速度的新技术 ,测量了加热与制冷平板边界层的速度和温度分布 ,提出了提取相干结构的雷诺应力准则 ,根据湍流相干结构速度与温度的相关关系 ,运用子波方法分析方法首次确定了相干结构的温度特征尺度和波形 .对于研究湍流结构相干结构的速度与温度特性 ,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 ,本文还应用数字滤波方法对所分析的湍流相干结构进行了滤波处理 ,确定了相干结构的平均猝发周期 ,与条件采样方法相比 ,两者的结果基本一致 .本文实验分析结果还表明
汪健生王晨健李汛
关键词:子波分析相干结构湍流壁面温度
底部封闭竖直狭窄矩形通道自然对流沸腾的临界热流密度
以水为工质,对底部封闭狭窄矩形通道的沸腾临界热流密度进行了测定和检讨。对其流动状态和临界热流密度发生位置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临界热流密度发生在加热面下部,最大液体降膜流量引起临界热流密度发生。利用传热当量直径很难把...
王迅门出正则李惟毅
关键词:临界热流密度自然对流沸腾传热制冷理论
文献传递
液体除湿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3
2000年
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出发 ,对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的优点进行了讨论 ,建立了液体除湿实验台 ,提出一种新的氯化钙和氯化锌组成的混合工质 (摩尔比为 1∶ 1 )作为除湿系统的除湿剂 ,并对影响液体除湿特性的各因素进行分析 ,最后指出液体除湿空调系统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空调方式。
杨英李心刚李惟毅方承超齐锡龄
关键词: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氯化钙
全文增补中
Yong分析的发展与应用被引量:2
2000年
“Yong”是热力学和能源科学中的新概念,是评价能量价值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本文着重介绍了“Yong”这个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Yong分析方法在我国能源规划、热动力、低温制冷、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我国合理用能、节能的方向。
赵军郑宗和
关键词:YONG分析热力学能源科学
利用埋地换热器的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太阳能利用的延伸
<正>一、大地能与地源热泵大地能(Earth Energy)是指地表浅层(通常小于400米深)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收太阳能、地热能而蕴藏的低温位热能.地表浅层好象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能,比人...
赵军李新国朱强
文献传递
垂直埋管式换热器及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实验研究
通过对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的取热和放热进行实验研究,测试了天津地区埋深分别为20米与9O米的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并对连续放热运行方式下周围土壤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为地源热泵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周倩李新国赵军朱强李丽新龚宇烈王健陈涛
文献传递
底部封闭矩形通道的临界热流密度(最大下降流量法与临界热流密度)
本文通过建立矩形通道内环形流的分离流模型,利用最大下降流量法,分析底部封闭矩形通道内的Flooding现象.根据Flooding现象的发生特性,计算出底部封闭矩形通道的最大上升汽体流量,利用能量守恒方程确定底部封闭矩形通...
王迅邢金城
关键词:临界热流密度两相流动
文献传递
底部封闭竖直狭窄矩形通道自然对流沸腾的临界热流密度被引量:2
2001年
以水为工质,对底部封闭竖直狭窄矩形通道的沸腾临界热流密度进行了测定和检讨。对其流动状态和临界热流密度发生位置进行了观察。通过与常用的底部封闭竖直通道的临界热流密度的预测关联式比较,发现底部封闭圆管的预测关联式很难应用到矩形通道上;而使用传热当量直径,底部封闭圆套管道的预测关联式可在±30%的精度范围内对底部封闭狭窄矩形通道的临界热流密度进行预测。
王迅门出正则李惟毅
关键词:临界热流密度自然对流
集管系统压力与流量分布的研究(II)——Z型布置时的分析解被引量:19
2001年
建立了Z型布置时集管系统压力与流量分布的数学模型 ,在对微分方程进行无量纲化的过程中导出了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无量纲性能参数。方程解的结果表明利用这个综合参数可以快速确定在联箱摩擦阻降相对很小条件下集管系统的流量分布状态和总压降 ;对集管系统采用Z型与U型布置导致的流量分布特性的差异作了分析 ;
赵镇南
关键词:微分方程太阳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