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孙光礼李崇义李林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档案
  • 1篇档案工作
  • 1篇档案思想
  • 1篇敦煌吐鲁番文...
  • 1篇选拔
  • 1篇选拔考试
  • 1篇贞观
  • 1篇贞观政要
  • 1篇政要
  • 1篇政治
  • 1篇治国
  • 1篇治国论
  • 1篇人文
  • 1篇人文主义
  • 1篇儒家
  • 1篇儒家经典
  • 1篇史学
  • 1篇事变
  • 1篇试题
  • 1篇思维

机构

  • 10篇湖北大学

作者

  • 2篇李林
  • 1篇丁长清
  • 1篇彭忠德
  • 1篇熊燕军
  • 1篇李崇义
  • 1篇孙光礼
  • 1篇程喜霖
  • 1篇宋佳红
  • 1篇高路

传媒

  • 2篇历史教学(下...
  • 1篇档案学研究
  • 1篇北京图书馆馆...
  • 1篇历史研究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鄂州大学学报
  • 1篇武汉交通科技...
  • 1篇沙洋师范高等...
  • 1篇湖北省社会主...

年份

  • 1篇2004
  • 4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安事变善后与和平解决
1998年
西安事变善后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认为张、杨将军和中共代表团决定释蒋,是实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标志,其实不然,西安事变善后问题的处理,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南京对西安的善后处理西安事变善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西北地区的军政人事任免问题;二是西北地区的军队防地部署问题.说到底,其实质就是事变后,西北地区究竟是由谁来控制的问题.西安事变发生后不久,宋子文兄妹受蒋委托,曾在与张、杨将军和中共代表周恩来谈判时答应:陕甘宁青“西北各省军政统由张、杨的将军负责”;原驻扎西北的中央军“除留十二个团驻陇海铁路线上以外,其余均撤出”;西北红军暂时维持现状,以后抗战发动,“再改番号,统一指挥”.按照与宋氏兄妹达成的善后安排,西安三方“三位一体”的团结与联系不仅可以得到进一步巩固,而且通过三方在西北实现的抗日联合,还可以相当的实力推动全国抗日高潮早日到来.显然,这样一种前景是南京不愿看到的.
丁长清
关键词:西安事变蒋介石周恩来
论孙中山的档案思想被引量:1
2000年
李本义
关键词:档案思想孙中山档案工作
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儒家经典及其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儒家经典及其研究程喜霖一、敦煌与儒学敦煌地处西北古代东西方交通要冲,扼据两关(玉门关、阳关),雄视丝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丝绸之路上“出塞”、“入塞”的重镇。吐鲁番亦是通“西域”的枢纽,与敦煌同一地域是西北沙漠绿洲上两颗...
程喜霖
关键词:文书儒家经典
论高考试题对教学导向的几个问题
1999年
李崇义孙光礼
关键词:高考试题教学导向历史思维历史学选拔考试高考命题
论近代早期基督教婚姻观念的变化被引量:6
2004年
近代早期 ,在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和新教思想家的影响下 ,基督教婚姻观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婚姻的地位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对婚姻缔结的规定更加理性 ;在婚姻的目的中注入了夫妻感情的因素 ;因此也允许因感情不和而导致的离婚 。
宋佳红
关键词:基督教婚姻观念离婚人文主义
吕不韦论纲
2002年
吕不韦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以经商入仕 ,并通过“建国”、“立君”树下一番功勋 ,但最后 。
李林
关键词:吕不韦历史人物政治
论《吕氏春秋》的历史思想被引量:1
2002年
《吕氏春秋》含有丰富的历史思想 ,以人知天 ,天人相分 ,表达作者天人关系上的卓越见识 ;以治国论为著书基点 ,寓作者深刻的历史见识 ;以指导现实 ,匡正时弊为目的 。
李林
关键词:《吕氏春秋》历史思想天人关系治国论
太平天国领导人经济思想析评
2000年
太平天国领导人在长达十四年时间里展示的经济思想 ,既表达了农民的革命愿望 ,也难免农民的阶级局限 ,还表现了对社会转型期的一些思想的迎合。他们的经济思想虽前后矛盾甚至自相否定 ,但却反映了农民对近代中国社会前途的思考和探索 。
高路
关键词:太平天国经济思想平均主义
《贞观政要》的版本和佚文被引量:6
2002年
彭忠德
关键词:《贞观政要》校点佚文古籍整理刊本通行本
试论宋代坚持“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被引量:10
2002年
“重文轻武”是宋代的基本国策。本文通过对宋代坚持该国策的原因的考察,认为是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及 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当时独特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
熊燕军
关键词:重文轻武宋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