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系

作品数:15 被引量:434H指数:5
相关作者:张璟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发展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社会
  • 4篇城市
  • 3篇社会矛盾
  • 3篇社会学
  • 2篇弱化
  • 2篇山地
  • 2篇社会稳定
  • 2篇农业
  • 2篇城市规划
  • 2篇城市化
  • 1篇读后感
  • 1篇养殖
  • 1篇用药特色
  • 1篇治病
  • 1篇认识论
  • 1篇社会保障
  • 1篇社会存在
  • 1篇社会分层
  • 1篇社会公平
  • 1篇社会规划

机构

  • 14篇清华大学
  • 1篇《文化学刊》...

作者

  • 4篇麻勇恒
  • 1篇张璟

传媒

  • 3篇北京规划建设
  • 2篇社会
  • 1篇新视野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河北学刊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北方经济(学...
  • 1篇凯里学院学报
  • 1篇原生态民族文...
  • 1篇三峡论坛
  • 1篇湖南省第四届...

年份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构建我国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研究框架被引量:1
2008年
曾几何时,在技术理性的大旗下,规划工作者醉心于躲进小楼成一统,终日伏案绘蓝图。而今日,中国城市化大踏步前进的铿锵步伐,日益突显的社会矛盾,各方利益诉求的民众呼声,特他们推到厂城乡社会发展的最前沿……回顾历史,每当规划苴面社会,必进发出青春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第一次的憧憬,孕育出19世纪末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社会理想:第二次的坦诚,奠定了20世纪60年代人文主义与民权运动的民主基石;第三次的宽容,激发21世纪后现代主义与多元利益主体的兼客并畜,并扩展到世界各国,包括蓬勃发展的华夏大地……错过了前两次,在这第三波的浪潮中,中国的城市规划将步向何方?如何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如何缓解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如何诠释横贯古今的社会理想……是我们每一名城市规划工作者都必须深思的现实选择。《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一书为作者五年博士研究的辗转探索之集成。这里,从中精选提炼若干篇章,以期与读者共同展开这场既非"空前"也断非"绝后"的关于"规划&社会"的探讨。
刘佳燕
关键词:社会规划城市规划社会矛盾城市化
“生存伦理”与集体逻辑——农业集体化时期“倒欠户”现象的社会学考察被引量:21
2012年
倒欠户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的独特历史现象。它是调和农民生存伦理与实现个体激励最大化这两者之间矛盾的尝试,同时也是新政权"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权力实践。但这种国家权力改造乡村社会的尝试并没有完成其本身的目标。本文在对已有的解释传统与研究路径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强调更应该从"伦理"而非单纯"利益"的角度来理解"倒欠户",指出"生产队"不仅是一种"生产组织",同时更是一种"社会组织",作为"集体"而存在的生产队在农民的心中乃是一种家庭式的存在。正是这种对于集体组织的理解方式,催生了一种"公私不分"的"集体伦理学",和其他因素一起造成了倒欠户制度设计的失效,也催生了复杂的历史效果。
孟庆延
关键词:实践逻辑伦理
参军:制度变迁下的社会分层与个体选择性流动被引量:19
2011年
国家制度变迁不仅带来社会分层机制的变化,也促使个体对流动机会做出主动选择,因此,地位获得模式不能仅考虑分层机制而忽略微观个体选择性流动的影响。基于CGSS2006数据,本文对参军问题的分析支持了这种观点。研究发现,参军作为政治忠诚的体现,对个体的回报在改革后有较大下降;不同时期参军地位获得模式体现着社会分层机制的变化和对参军回报审视后个体选择性流动的共同作用;当参军能带来较高回报时,参军资源在不同地位群体间体现出更大的不平等。最后,在参军期间的地位获得上,由于权力的屏蔽效应,个体选择性流动使得此时的地位获得出现了与一般模式截然相反的趋势,即农村青年和体力劳动者的子女反而有更高的入党比例。
汪建华
关键词:参军社会分层
社会资本与地位获得 简单与复杂的因果机制和因果联结被引量:5
2011年
传统观点强调所动员的社会资本独立于行动者个人资本带来地位回报的因果机制,是一种基于简单因果关系类型的理论建构。基于复杂因果关系视角,本文强调总体社会对社会位置的社会必要性效率约束,所动员的社会资本带来地位回报的过程,是以行动者自身人力资本为条件的复杂因果机制。观察社会资本与地位获得复杂因果关系的研究假设,应着重审视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复合结果与地位获得之间的正向关联性。
吕涛
关键词:社会资本
“社会场”:社会能量的分布空间——《社会场论》读后感
2012年
张小军的《社会场论》嵌入了中国古代哲学、古希腊哲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近现代社会学、人类学以及物理学的前沿理论等思想要素,实现了科学与哲学的交融及自然与社会的贯通,因而是一部探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联结逻辑关系的重要理论著作。
麻勇恒
关键词:社会存在
劳力转移与农业弱化——山地农业式微的经济人类学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劳动力的过度转移,导致农业从业实际劳动力的短缺及部分土地资源的闲置与废弃。山地农耕生产、家庭养殖所需劳力也因劳动力的过度转移而无法得以保证,从而间接地撕裂了养殖与山地农耕生产的逻辑耦合,联动地产生了粮食生产下降、养殖业萎缩、粮肉价格普遍上涨,以及土壤结构畸变、农村社区文化生态失衡等非预期后果。
麻勇恒
关键词:家庭养殖粮食生产
传统苗医治病用药特色及其生态智慧解码被引量:5
2012年
以"鲜药为主""巫医结合""擅于治伤"等为表征的传统苗医治病用药特色与成就,是苗族先民对所处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双重适应的结果。苗医药这一知识系统既是苗族对山地农耕自然生态及以频繁迁徙、遭遇战争迫害的社会环境适应的求生经验积累,又是这一族群生态智慧与生存技能的文化表达。
麻勇恒
关键词:生态智慧
社会学研究与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被引量:31
2003年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贫富差距 ,提出社会学实际上是相对于经济学而言的 ,社会学强调的是社会效益 ,核心是公平问题 ,而贫富差距又是人们首先所关注的。从社会学的视角看 ,既然任何社会都做不到财富的绝对平均分配 ,那么 ,我们就应该寻求一种合理的差距。什么是合理的差距呢 ?这就涉及到了财富分配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收入差距太小 ,每个人都获得同样的份额 ,社会就没有动力 ,就好比水没有“落差”就不能流动一样。因此 ,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在“刺激劳动积极性”和“关注社会公平”两种策略中作出选择 ,都要把刺激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保障公平的福利机制调节好。否则 ,要么出现经济动力不足的问题 ,要么出现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
李强
关键词:社会学贫富差距社会稳定社会公平
消费或储蓄——一个消费者的自我博弈过程
2006年
心理学在研究消费行为方面的最新理论——行为生命周期理论(BLC)将自我控制融入个体跨时选择理论中。将个体看作一个组织,既是有远见的计划者又是近视的行动者,两者冲突的结果体现于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中。本文首先指出消费者个体存在的自我控制,其次建构了计划者与行动者的无限重复博弈模型。并对影响计划者和行动者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研究的意义及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张璟
关键词:博弈
走向融合:规划与社会被引量:1
2008年
曾几何时、在技术理性的大旗下,规划工作者醉心于躲进小搂成一统,终日伏案绘蓝图。而今日,中国城市化大踏步前进的铿锵步伐,日益突显的社会矛盾,各方利益诉求的民众呼声,将他们推到了城乡社会发展的最前沿……回顾历史,每当规划直面社会,必迸发出青春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第一次的幢憬,孕育出19世纪末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社会理想;第二次的坦诚,奠定了20世纪60年代人文主义与民权运动的民主基石;第三次的宽容,激发21世纪后现代主义与多元利益主体的兼容并蓄,并扩展到世界各国,包括蓬勃发展的华夏大地……错过了前两次,在这第三波的浪朝中,中国的城市规划将步向何方?如何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如何缓解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如何诠释横贯古今的社会理想……是我们每一名城市规划工作者都必须深思的现实选择。《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一书为作者五年博士研究的辗转探索之集成。这里,从中精选提炼若干篇章,以期与读者共同展开这场既非"空前"也断非"绝后"的关于"规划&社会"的探讨。
刘佳燕
关键词:社会矛盾城市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