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作品数:2,133 被引量:4,495H指数:22
相关作者:汤夺先李斌王云飞周典恩王中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48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66篇经济管理
  • 774篇社会学
  • 503篇政治法律
  • 275篇文化科学
  • 87篇哲学宗教
  • 71篇历史地理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篇医药卫生
  • 14篇文学
  • 13篇农业科学
  • 11篇建筑科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艺术
  • 3篇生物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水利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79篇社会
  • 194篇农村
  • 182篇社会工作
  • 163篇乡村
  • 105篇文化
  • 98篇农民
  • 78篇教育
  • 75篇人口
  • 68篇政治
  • 64篇城市
  • 58篇社会学
  • 55篇养老
  • 54篇社会工作介入
  • 51篇社会治理
  • 49篇大学生
  • 49篇视域
  • 48篇政府
  • 47篇民族
  • 41篇乡村治理
  • 41篇逻辑

机构

  • 1,985篇安徽大学
  • 11篇南京大学
  • 9篇华中师范大学
  • 9篇武汉大学
  • 8篇中国社会科学...
  • 7篇北京大学
  • 7篇铜陵学院
  • 5篇复旦大学
  • 5篇合肥师范学院
  • 5篇安徽建筑大学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安徽省民政厅
  • 3篇安徽工商职业...
  • 3篇厦门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商丘师范学院
  • 3篇安徽工程大学
  • 3篇中共宁波市委...
  • 3篇中共六安市委...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80篇范和生
  • 76篇汤夺先
  • 61篇张军
  • 53篇王云飞
  • 34篇马芒
  • 33篇孙语圣
  • 33篇王中华
  • 32篇熊凤水
  • 29篇黄鹂
  • 28篇徐华
  • 27篇夏当英
  • 26篇徐理响
  • 26篇陈俊峰
  • 23篇周典恩
  • 23篇唐惠敏
  • 22篇田飞
  • 21篇耿言虎
  • 20篇沈昕
  • 20篇刘凯强
  • 19篇吴宗友

传媒

  • 35篇安徽农业大学...
  • 34篇太原城市职业...
  • 33篇宜春学院学报
  • 25篇齐齐哈尔大学...
  • 23篇湖北经济学院...
  • 22篇学术界
  • 20篇山西农业大学...
  • 20篇合肥学院学报...
  • 19篇西安建筑科技...
  • 18篇长春理工大学...
  • 16篇哈尔滨学院学...
  • 16篇开封教育学院...
  • 16篇中北大学学报...
  • 16篇湖北科技学院...
  • 15篇内蒙古农业大...
  • 14篇湖北函授大学...
  • 12篇南京工程学院...
  • 1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0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5篇2024
  • 172篇2023
  • 160篇2022
  • 164篇2021
  • 176篇2020
  • 185篇2019
  • 139篇2018
  • 130篇2017
  • 136篇2016
  • 157篇2015
  • 159篇2014
  • 150篇2013
  • 127篇2012
  • 36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11篇2006
  • 3篇2005
2,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大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三个意识”的培养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提出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前沿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及训练,并结合自身实践体会,分别探讨和阐述了其中的涵义与内容。
徐华
关键词:大学课堂教学
论农村休闲文化发展路径
2018年
发展农村休闲文化对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农村休闲文化发展受多方条件制约,导致当代农民自身文化创造力受限、地方政府重物质扶贫轻文化扶贫、农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滞后,而目前学术界只有少量文献提及理论方法,尚无明确解决方法,面对这种情况,作者根据相关政策,提出"农民—政府—社会组织"三方携手,共同健全农村休闲文化体系,实现以产业发展代替多方扶持的"以产代扶"新型发展战略,以期解决农村休闲文化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王敏
关键词:农村文化休闲文化
新常态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被引量:1
2015年
新常态下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进一步落实并深化改革战略部署、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促进我国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性社会转型的必不可缺的条件。然而,囿于新常态下社会组织合法地位不明确、缺少自主权;社会组织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不足、人才缺乏和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满意度低、公信力不足等因素,目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
杨丽熊利娟王力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治理社会转型公信力
当前社会舆情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安徽省为例
2017年
知晓社会舆情,反映公众的社会诉求,既有利于国家舆论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表达民意。但当前社会舆情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尤其在社会舆情的发展趋势方面,群众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认识不仅有弱化现象而且存在一些误区,鉴于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舆论,促进多样化社会舆论的交流融合,从而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舆论氛围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重要内容。
李娟
关键词:社会舆情
优势视角在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2020年
传统的问题视角在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运用中主要以问题为核心,而优势视角不仅关注问题,也注重优势和对资源的利用,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从优势视角出发,并结合相应理论重新定位农村残疾人,通过发掘他们的资源和优势来探讨该模式下农村残疾人社工应扮演的角色。从优势视角展望未来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方向,提出加大购买社工服务项目(政府为主导),保证物质提供与服务(社区为载体),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媒体为媒介)以及做好沟通和服务工作(社工为抓手)四方联动的策略和建议。让农村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健康幸福地生活,构建和谐社会。
冉琼
关键词: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
县域治理的关键议题及善治路径——基于安徽五县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自古至今县域始终是国家治理格局中基础性的地域层级单元,是中央政府与基层政府、城市空间与农村空间、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接点"场域。以县域为核心的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与核心环节,探讨县域治理的关键议题具有高度的实践价值。基于安徽五县的实地调研发现:重视县域规划、加强制度建设、优化人才队伍、完善治理主体、促进城乡融合为县域治理五大关键议题。结合县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县域善治"是现代化语境下县域治理的最佳解决方案,坚持在调适央地关系的前提下,强化科学决策、推动协同治理与完善多元监督,并以创新制度体系为保障,从而建构县域善治路径,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
范和生郭阳
关键词:县域县域治理城乡关系
“优势”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抗逆力被引量:2
2022年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但由于户籍或居住条件受限,使得他们无法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这就产生了一些留守农村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心理、行为等层面存在着不足,其在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抗逆力的提升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立足优势视角,围绕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困境,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优势,探究抗逆力提升路径,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提升自身抗逆力,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严梦圆夏当英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
北京市世界城市建设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论被引量:1
2013年
"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而努力奋斗"。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未来五年发展战略,开启了全力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航程。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的首都,作为一个拥有80多万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的多民族城市,北京市世界城市建设目标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3月23日,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的"北京市世界城市建设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和《民族论坛》杂志社等高校及有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中央民族大学的师生60余人聚集一堂,以"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中和谐民族关系构建"为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本刊精选数篇文章摘要刊发,嘉惠学林。
余梓东王平林钧昌汤夺先孙淑秋吴月刚
关键词:和谐民族关系城市建设多民族国家世界城市民族理论
农民工临时社区的提出与创建
2014年
当前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并不乐观,临时社区的提出是对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新探索。对于农民工城市融入,不同视角的分析也逐渐成熟,但并没有从农村的随意性和城市的规范性之间的矛盾来解读这个问题,而临时社区创建的理论基础恰在于此。在具体创建中,需要政府、企业、农民工三方合力共同建设。
蔡弘王云飞温书剑
关键词:农民工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农村“三无六零”人员社区照顾研究
2019年
农村“三无六零”人员是指生活在农村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人且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是老年群体中的弱势人群,是社区照顾的重点关注对象。但目前社区照顾中存在对“三无六零”人员物质及精神支持不足、“三无六零”寻求服务意识欠缺、工作人员专业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本文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分析“三无六零”人员社区照顾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探索出社区照顾的可行性路径。
杨海莉
关键词:社会支持理论社区照顾
共19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