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作品数:4,736 被引量:22,634H指数:48
相关作者:刘波李致家梁忠民束龙仓任立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63篇期刊文章
  • 542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70篇水利工程
  • 1,720篇天文地球
  • 69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96篇农业科学
  • 162篇建筑科学
  • 140篇自动化与计算...
  • 98篇经济管理
  • 74篇文化科学
  • 60篇生物学
  • 40篇理学
  • 21篇交通运输工程
  • 2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5篇电气工程
  • 9篇医药卫生
  • 9篇政治法律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社会学
  • 7篇电子电信
  • 7篇历史地理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57篇流域
  • 518篇水文
  • 422篇洪水
  • 342篇径流
  • 318篇水资源
  • 300篇降水
  • 279篇水库
  • 211篇城市
  • 190篇新安江模型
  • 184篇干旱
  • 181篇水质
  • 169篇水文模型
  • 168篇气候
  • 167篇河流域
  • 162篇土壤
  • 142篇污染
  • 140篇洪水预报
  • 132篇太湖
  • 131篇地下水
  • 131篇河流

机构

  • 4,707篇河海大学
  • 250篇南京水利科学...
  • 224篇中华人民共和...
  • 135篇江苏省水文水...
  • 127篇中国科学院
  • 117篇中国水利水电...
  • 52篇南京大学
  • 49篇黄河水利科学...
  • 46篇北京市水科学...
  • 41篇合肥工业大学
  • 40篇南京信息工程...
  • 31篇中国气象局
  • 31篇黄河水利委员...
  • 31篇中国科学院大...
  • 26篇长江科学院
  • 26篇华北水利水电...
  • 25篇武汉大学
  • 24篇石河子大学
  • 24篇江苏省水利厅
  • 23篇云南省水文水...

作者

  • 217篇李致家
  • 183篇董增川
  • 146篇梁忠民
  • 105篇包为民
  • 97篇钟平安
  • 96篇刘俊
  • 95篇杨侃
  • 88篇夏自强
  • 85篇瞿思敏
  • 83篇陈元芳
  • 83篇束龙仓
  • 82篇陆宝宏
  • 80篇吴志勇
  • 79篇石朋
  • 73篇陆桂华
  • 70篇任立良
  • 70篇张行南
  • 69篇姚成
  • 66篇陈星
  • 66篇李琼芳

传媒

  • 654篇水电能源科学
  • 339篇河海大学学报...
  • 227篇水资源保护
  • 218篇中国农村水利...
  • 146篇人民黄河
  • 143篇水文
  • 126篇水力发电
  • 122篇人民长江
  • 118篇水科学进展
  • 106篇水资源与水工...
  • 79篇南水北调与水...
  • 69篇水利水电科技...
  • 66篇湖泊科学
  • 62篇水利学报
  • 57篇水力发电学报
  • 47篇江苏水利
  • 40篇南水北调与水...
  • 39篇水利水电技术
  • 39篇长江科学院院...
  • 39篇第五届中国水...

年份

  • 13篇2024
  • 285篇2023
  • 297篇2022
  • 307篇2021
  • 255篇2020
  • 282篇2019
  • 265篇2018
  • 347篇2017
  • 284篇2016
  • 251篇2015
  • 248篇2014
  • 244篇2013
  • 245篇2012
  • 184篇2011
  • 229篇2010
  • 197篇2009
  • 233篇2008
  • 152篇2007
  • 30篇2006
  • 53篇2005
4,7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合灰色神经网络法在地下水动态预测中应用被引量:9
2005年
为了更好的预测地下水水位,在对现有的地下水动态预测的方法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某地区地下水位监测数据,采用灰色动态模型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地下水水位进行了建模预测分析,并对未来可能的变化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达到了较高精度,该方法对于地下水的动态预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朱长军郝振纯周继红杨卫华
关键词:神经网络地下水位
产流误差的动态系统响应曲线修正方法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产流误差的动态系统响应曲线修正方法(DynamicSystemResponseCurve,DSRC)是一种基于微分响应来反演修正的实时修正方法.简要介绍了实时修正概念和三水源新安江模型的结构、计算原理,详细阐述了DSRC的基本修正原理和过程.基于东圳流域1965~1999年共16场历史洪水运用三水源新安江模型洪水预报的结果,分别采用DSRC和二阶自回归(AR)模型进行实时修正.分析比较这16场历史洪水的平均修正结果,表明对洪水预报进行实时修正能提高预报精度,且采用DSRC的修正效果比AR模型更好.
阙家骏包为民
关键词:洪水预报自回归模型
河流型水源地安全评价及供水风险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加强水源地的管理,保证供水安全,从水量、水质两方面对水源地现状和供水风险进行研究。在现状安全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计算风险概率来判断水源地风险等级,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江苏某水源地为例,从水位风险、缺水风险、工程运行风险方面对水源地水量型风险进行研究,从常规污染超标风险、突发污染事故风险两方面对水源地水质型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地水位能够满足用水需求,水利工程运行情况良好,但可能存在季节性缺水;现状年水源地水质良好,但流域排涝对水源地水质会产生影响;水源地风险主要为季节性缺水和流域排涝污染。建议建设备用水源地,并针对流域排涝及缺水风险制定相关应急措施等。
张秀菊郝梦茹罗柏明
关键词:水源地水质评价突发污染事故供水风险
淮北平原汾泉河流域水文模型被引量:11
1989年
本文以淮北平原的汾泉河流域力试点,分析研究了平原坡水区的水文特性,提出了一个平原流域水文模型。模型的特点是:产流部分能模拟表层超渗和蓄满两种产流方式;汇流部分用两个非线性系统分别模拟表层水和地下水的汇流,其中地下永的非线性汇流概念性模型是建立在乎原河网特征基础上的,并认为传统的地下水线性响应的假定,在地下水埋藏浅的平原地区不再适合.该模型在汾泉河流域应用成功,可作为水文分析计算的有用工具.
刘新仁王玉太朱国仁
关键词:水文模型淮北平原
复杂大流域洪水预报方案通用化构建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针对复杂大流域河网密集、洪水预报方案的通用化构建难点,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通过水文模型对象解析,将流域概化成为水文模型对象的集合。在研究了流域内对象的表示、对象间的链接模式及其拓扑表示的基础上,采用方案对象链和配置链的方式进行洪水预报方案的构建,同时解决了对象最优演算次序的问题。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个流域洪水预报方案的构建,实用性强。
夏达忠张行南
关键词:通用型
快速城市化地区典型村镇水资源承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村镇建设正处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时期。为研究村镇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以南京市江宁街道为研究区,采用组合赋权法识别村镇水资源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从空间管控、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生活宜居和经济发展5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开展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3—2018年研究区村镇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存在波动,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空间管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研究区村镇水资源承载力主要影响因素,水资源利用水平是保障村镇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方面。该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村镇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经济社会与水资源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张泽毅刘臣炜高成丁华凯
关键词:城市化村镇建设水资源承载力
基于微分响应的流域产流分单元修正方法
2021年
为考虑洪水预报误差的空间变化,提出一种基于微分响应的流域产流分单元修正方法.该方法建立了各单元流域产流与流域出口流量之间的微分响应关系,采用正则化最小二乘法结合逐步迫近进行反演求解,将产流误差估计量分配给相应单元流域实现流域产流分单元修正.将构建的方法应用于大坡岭流域和七里街流域进行新安江模型产流修正,比较分析了流域产流分单元修正、流域面平均产流修正和自回归修正的效果.结果表明:流域产流分单元修正效果优于流域面平均产流修正;随着预见期的增大,产流微分响应修正效果优于自回归修正.该方法通过汇流系统将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信息进行分解用于修正各单元流域产流,有利于提高实时洪水预报精度.
张小琴吴成城佘亮亮包为民
关键词:洪水预报新安江模型
考虑水文变异的漾弓江干流生态流量计算被引量:1
2022年
气候和人类活动改变了河道径流的一致性,因此考虑水文变异的河流生态流量计算对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具有现实意义。以云南省漾弓江为例,采用4种时间序列检验法对三义断面和金河断面1959~2019年径流序列进行突变检验,利用平水年逐月最小生态径流法和逐月频率年内展布法计算不同时期的生态流量,并用改进的Tennant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变异年份确定为1997年和2011年,计算得到两断面在天然状态、次天然状态、现状和不考虑水文变异条件下最小和适宜的生态流量,次天然状态的生态流量更利好河流生态系统,现状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不考虑变异的生态径流过程与天然状态接近。生态流量的确定应更多考虑天然状态的生态径流过程并参考次天然状态。最后提出了2020~2030年漾弓江生态流量保障工作目标及建议。
任黎高家琛杨灏宇马平森
2020年太湖流域洪水及太湖总磷变化趋势分析
2023年
收集整理了2000—2020年太湖水量、总磷数据,对2020年太湖流域洪水以及其后太湖总磷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与2016年洪水进行了比较。从洪水特征、出入湖磷通量、环湖河道磷质量浓度、太湖磷存量及组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明确了2020年洪水对太湖总磷的影响。结果表明:2020年洪水并未造成太湖总磷污染的反弹,2020年后太湖总磷污染情况出现明显好转;与2016年洪水不同,2020年洪水并没有造成入湖磷通量的增加;2020年入湖总磷质量浓度较2007年以来的平均值下降了21.5%,这是入湖磷通量未增加的主要原因。
朱伟吕艺薛宗璞施维金丽君沈伟张昱
关键词:总磷太湖
珠江流域人口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利用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的人口数据,借助GIS软件及其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分析珠江流域最新的人口分布特征,并定量统计不同气候和下垫面因素对珠江流域人口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人口密度与多年平均降雨呈现一定的正相关,人口多分布在年平均降雨量大于1500mm的地区;而地形条件和交通条件是珠江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汪思言杨传国庞华胡潇方贾青
关键词:人口密度降雨地形珠江流域
共47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