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作品数:2,139 被引量:4,469H指数:22
相关作者:冯昭奎张季风吕耀东杨伯江金熙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46篇期刊文章
  • 115篇会议论文
  • 19篇专著

领域

  • 1,026篇政治法律
  • 740篇经济管理
  • 133篇历史地理
  • 126篇文化科学
  • 79篇社会学
  • 23篇文学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哲学宗教
  • 16篇医药卫生
  • 14篇军事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57篇中日关系
  • 208篇外交
  • 137篇政治
  • 125篇安倍
  • 120篇日本经济
  • 87篇同盟
  • 82篇首相
  • 74篇自民党
  • 73篇文化
  • 70篇社会
  • 68篇日本首相
  • 64篇战后
  • 59篇日美同盟
  • 58篇主义
  • 54篇金融
  • 52篇安倍晋三
  • 50篇日本政府
  • 47篇日本外交
  • 44篇战争
  • 44篇正常化

机构

  • 2,080篇中国社会科学...
  • 12篇清华大学
  • 11篇北京大学
  • 11篇中国人民大学
  • 9篇中国现代国际...
  • 8篇国际关系学院
  • 8篇外交学院
  • 7篇复旦大学
  • 7篇中共中央党校
  • 6篇北京外国语大...
  • 6篇对外经济贸易...
  • 5篇南开大学
  • 5篇深圳大学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中国银行国际...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3篇华北科技学院
  • 3篇中国国际问题...
  • 3篇吉林财经大学

作者

  • 192篇冯昭奎
  • 125篇张季风
  • 116篇吕耀东
  • 87篇金熙德
  • 76篇胡澎
  • 73篇高洪
  • 67篇庞中鹏
  • 66篇徐梅
  • 65篇吴怀中
  • 60篇杨伯江
  • 54篇卢昊
  • 51篇张建立
  • 48篇崔世广
  • 43篇张舒英
  • 39篇丁英顺
  • 39篇张伯玉
  • 38篇唐永亮
  • 33篇李清如
  • 31篇白如纯
  • 29篇张晓磊

传媒

  • 519篇日本学刊
  • 219篇世界知识
  • 140篇东北亚学刊
  • 101篇日本研究
  • 86篇日本问题研究
  • 55篇当代世界
  • 40篇人民论坛
  • 40篇当代亚太
  • 38篇现代日本经济
  • 30篇瞭望
  • 27篇世界经济
  • 26篇世界经济与政...
  • 16篇学习月刊
  • 15篇东北亚论坛
  • 14篇现代国际关系
  • 14篇亚非纵横
  • 14篇太平洋学报
  • 12篇时事报告
  • 12篇南开日本研究
  • 11篇未来与发展

年份

  • 3篇2024
  • 94篇2023
  • 107篇2022
  • 117篇2021
  • 131篇2020
  • 98篇2019
  • 87篇2018
  • 79篇2017
  • 88篇2016
  • 91篇2015
  • 86篇2014
  • 71篇2013
  • 56篇2012
  • 70篇2011
  • 43篇2010
  • 55篇2009
  • 59篇2008
  • 57篇2007
  • 52篇2006
  • 46篇2005
2,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跌宕起伏的日本经济中再考政府职能——读徐平教授新著《苦涩的日本》
2013年
徐平教授的新著《苦涩的日本——从“赶超时代”到“后赶超时代”》即将付梓,有幸先睹为快。阅读新著,犹如浏览一部跌宕起伏的日本现代经济史画卷,跟随作者的思考,不难领略日本如何从战后初期的“极度贫困”中东山再起,一跃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大国,也不难理解对于这样一个无论是其经济增长速度、工业产品竞争抑或财富积累规模都足以让世界为之惊叹的有别于西方的“异质”国家,其政府是如何以独特的制度供给和赶超模式推动着日本经济走向成功之路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张季风
关键词:日本经济政府职能苦涩跌宕现代经济史
现代日本的民族主义被引量:3
2013年
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日本的民族主义开始摆脱战败和对美从属的劣等感,形成了"现代"的形态。80年代,日本的民族主义从战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经济增长的国家目标和要求承担相应国际贡献的国际压力的反差,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争论点。冷战结束后,冷战尘封起来的"历史问题"作为"战后赔偿"问题喷发出来,由于日本政治家和知识分子过去很少面对这种问题,因而受到了东亚各国的严厉批判。但以慰安妇问题等为契机,谢罪问题被扩大化,又引起了右派媒体的反动,在民众层次上也出现了战后日本从未经历过的激进民族主义,而石原慎太郎与安倍晋三等为代表的右翼政治家也因此得到了大众的支持。
米原谦崔世广
关键词:历史问题
日本泡沫经济生成与货币政策效果的内在关联——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从货币政策汇率及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出发,通过构建SVAR模型分析日本泡沫经济生成与货币政策效果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为应对日元升值冲击而施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对日元汇率、出口、产出的影响并不明显,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受阻。但是由于宽松货币政策直接推高了资产价格,资产价格的迅速提高并没有带动投资以及产出的相应增长,资金良性循环过程被打断,资产价格对投资以及投资对产出的传导受阻,宽松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提振作用削弱,过剩流动性滞留资本市场,最终引发了泡沫经济的生成。鉴于此,中国应吸取教训,谨慎调控货币政策并且综合考量政策效果,合理防范资产泡沫膨胀以及积极引导创业、创新投资夯实实体经济基础等。
邓美薇张季风
关键词:货币政策泡沫经济SVAR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拜登政府与美日同盟的发展趋向被引量:6
2021年
美国新任总统拜登提出将重振美国同盟体系,突出美日同盟的重要性。未来美日同盟的“双向义务”合作与日本的同盟“对等化”诉求将相伴发生、相互影响,并逐步内化于美日澳印“四国安全机制”及西方“盟友圈”构建之中。中日关系中固有的结构性矛盾加上中美关系的紧张状态,使得美日同盟的对华针对性日益凸显。美日两国确认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公然侵害中国领土主权及国家安全利益,使得中美日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并影响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吕耀东
关键词:美日同盟钓鱼岛问题中美日关系
町内会与日本的传统祭祀活动
町内会(亦称自治会,以下统一称为町内会)是构成日本社会结构的基本细胞。其基本特征有两点:一、町内会的成员组成不是个人而是町内的各个家庭——虽然日本《地方自治法》第260条规定可以以个人的形式人会,但是绝大多数的居民还是跟...
赵刚
文献传递
经济视域下的中日关系
2013年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对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导致中日关系恶化,已给双边经贸合作及两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但中国作为日本企业重要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地位,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难以被其他国家或地区所取代。在新形势下,中日两国不仅在贸易、投资领域,而且在金融、能源环保、信息化等领域,都存在新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合作潜力。中日关系已超出双边范畴,也影响到亚洲区域经济和一体化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日两国需要从国际视野思考当前的中日关系。两国经济界更有必要维护和巩固经济关系这条"纽带",继续推动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进而促进中日关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徐梅
关键词:钓鱼岛争端中日关系经济利益经贸合作
通货膨胀与金融政策--以日本两次石油危机时期为中心被引量:4
2009年
在两次石油危机时期,日本均经历了商品价格剧烈变动引起的通货膨胀。本文将研究视点置于此期间日本政府为治理通货膨胀而采取的金融政策,试图分析引发这两次通货膨胀的金融因素以及金融政策在治理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梳理当时理论界存在的凯恩斯经济学派与货币学派之争。本文还分析归纳了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金融政策在目标、运营及手段等方面的重大转变,总结了值得研究与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刘瑞
关键词:石油危机通货膨胀金融政策货币学派
震后日本政坛新变局
2011年
近几个月来,震后的日本令世界关注;与此同时,日本政局更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新演变的“能源政局”。 今年2月,菅直人内阁支持率已降至19%的危险水域,眼看难逃“3月危机”,好在面对复合型大震灾在野党不好在国难当头之际步步紧逼,使菅直人内阁躲过一劫。但好景不长,由于营直人救灾不力,给在野党提供了打击的机会,也使执政党内部的矛盾表面化,于是,朝野合奏了一首“逼宫交响曲”献给总理大臣。
王屏
关键词:震后政坛在野党支持率交响曲
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精神与两国关系50年历程
2022年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的实践证明,两国只有坚持四个政治文件和四点原则共识,正确处理各种矛盾,通过积极对话与平等协商来处理分歧,就两国间的主要问题、地区秩序和国际问题进行积极对话,加强全方位交流与合作,不断增进政治互信,中日关系才能健康发展。纵观50年来的中日关系,两国开辟了一条光明的道路,同时一直存在的诸多“症结”从未真正得到解决,两国发展道路充满波折。如今中日关系仍然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如何坚持四个政治文件及四点原则共识的原则精神,有效化解两国战略分歧,寻求共同利益,保持双边良性互动的连续性,不仅关乎两国关系正常发展,更关乎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大局。
吕耀东
关键词:中日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国的高技术风险企业与日本的经验
1992年
我国的改革是一场革命,它的中心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而解放生产力的核心内容就是解放生产力中的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当然与物的因素不同。如果说生产力中的物的因素要靠改革的政策、措施来获得解放、被解放的话,生产力中的人的因素的解放过程就不单纯是一个依靠政策、措施来获得解放、被解放的过程,而常常伴随着一种自己解放自己的过程。中国的“民办科技实业”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及其成长壮大的过程,正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自己解放自己”的过程的生动体现。从1980年开始,首先在北京的中关村地区,一批科技人员冲出旧体制、原单位,创办了自己的高科技企业。而由科技人员自办企业,这个在市场经济国家看来似乎是十分寻常之事,在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我国却是对旧体制的一个重大挑战,重大突破。最初由少数科技人员做出的这种果敢的举动由于符合“解放生产力”这个改革的宗旨,因此不仅带动了更多的科技人员效法他们。
冯昭奎
关键词:企业
共20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