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连医科大学肿瘤干细胞研究院

作品数:82 被引量:223H指数:8
相关作者:薛宝华张晓红张迎秋郭微孟松树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9篇细胞
  • 20篇肿瘤
  • 8篇凋亡
  • 7篇腺癌
  • 7篇干细胞
  • 6篇单抗
  • 6篇免疫
  • 6篇抗CD3单抗
  • 6篇共刺激
  • 6篇RIL-2
  • 6篇CD3AK
  • 5篇蛋白
  • 5篇细胞凋亡
  • 5篇扩增
  • 5篇分子
  • 4篇增殖
  • 4篇受体
  • 4篇免疫治疗
  • 4篇非编码
  • 4篇负调控

机构

  • 80篇大连医科大学
  • 9篇大连医科大学...
  • 6篇科罗拉多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贵州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二人...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辽宁省肿瘤医...
  • 2篇军事科学院
  • 2篇辽宁警察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钱振超
  • 11篇施广霞
  • 10篇郭连英
  • 9篇程一櫂
  • 8篇王艳
  • 4篇李双月
  • 4篇李晓东
  • 4篇孟松树
  • 3篇叶棋浓
  • 3篇程为
  • 3篇张迎秋
  • 3篇张宇
  • 2篇程龙
  • 2篇于丽华
  • 2篇郭微
  • 2篇李玫
  • 2篇温锋
  • 2篇刘佳
  • 2篇孙巍
  • 2篇刘涵

传媒

  • 13篇中国科学:生...
  • 12篇中国肿瘤生物...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上海免疫学杂...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癌症
  • 2篇网络安全技术...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军事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5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6
  • 9篇1995
  • 2篇1994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独立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体会
2014年
目前国内的本科生导师制尚处于摸索阶段,随着我国医学及医学技术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达国家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接轨,对于培养医学技术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以修复工艺专业本科生为试点,连续四年在理论课、实践课、实习过程中开展"导师制"教学,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李晓杰许诺张晓红董明尹伟马国武牛卫东左恩俊任翔胡书海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本科生导师制
芹菜素抑制人恶性黑素瘤细胞株增殖及侵袭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研究芹菜素对恶性黑素瘤体外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人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和C8161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经不同浓度芹菜素处理一定时间,对照组采用二甲基亚砜处理.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A375和C8161细胞的增殖,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性,扫描电镜观察细胞树突形态,膜联蛋白V/碘化丙锭(Annexin-V/PI)法检测细胞凋亡,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显示,芹菜素在10 ~ 40 mg/L浓度范围内对A375和C8161细胞抑制作用呈量效关系,在0~48h呈时效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4 h的半数抑制率(IC50)均为25 mg/L.体外迁移试验证实,10、20、25 mg/L芹菜素作用于A375和C8161细胞24h后可明显抑制细胞迁移(P<0.01).体外侵袭实验证实,10、20、25mg/L芹菜素作用于A375和C8161细胞72 h,细胞侵袭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扫描电镜示,经25 mg/L芹菜素作用24 h后,A375和C8161细胞树突均变细长,A375细胞树突长度为(23.30±2.62) μm,与对照组(12.38±2.27) μ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8161细胞树突长度为(16.50±1.62)μm,与对照组(9.36±2.51)μm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10、25 mg/L芹菜素处理24 h后,A37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30±0.82)%、(10.00±0.60)%,与对照组[(0.40±0.07)%、(4.00±0.7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816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10±1.45)%、(25.77±2.40)%,与对照组(7.27±1.31)%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25 mg/L芹菜素作用于A375和C8161细胞24 h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其比例分别为(48.70±3.04)%、(31.10±1.90)%,与对照组[(21.30±0.75)%、(25.06±2.1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
韩晓东孟松树程为孙喆倪静张云飞林景荣宋智琦
关键词:芹菜素细胞运动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CD_3AK细胞与LAK细胞的比较被引量:8
1996年
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法诱生扩增的CD3AK与用等量rIL-2诱生扩增的LAK间有明显差异:1)扩增倍数和细胞毒活性强度及其动态学不同:在诱生初期,CD3AK细胞数下降,细胞扩增倍数低于LAK(0.83对1.7,P<0.01);对K562的细胞毒活性低于LAK(38%对43.9%,P>0.05),诱生8天后CD3AK的扩增倍数和细胞毒活性都上升并超过LAK(5.13对1.4,P<0.01;49.4%对26%,P<0.05)。2)细胞表型不同:CD3AK中T细胞较多,LAK细胞中NK表型细胞百分率高。
施广霞程一郭连英王艳钱振超
关键词:CD3AK细胞LAK细胞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安全被引量:6
2014年
大数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数据安全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本文在分析了大数据概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大数据面临的安全问题,并阐述了大数据安全的应对策略。
马颜军张宇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安全安全对策
SACC中PTEN负调控的POLQ——DNA修复领域的新型治疗靶点
【目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是发生在头颈部的高恶性肿瘤,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措施。本课题组以往发现PTEN在唾液腺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为深入探讨PTEN在SA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我们通过芯片技术筛选出...
白晗刘涵张曦杨茜陆世龙肖晶
文献传递
新基因TMBP-1的全长cDNA克隆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克隆胸腺细胞发育相关新基因。方法 :本研究建立了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 (SSH) ,构建了胸腺基质细胞系cDNA差减杂交文库。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方法 (RACE)进一步克隆新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结果 :筛选两个不同胸腺基质细胞系的差异表达基因 ,获得了新基因cDNA片段C 91,应用RACE成功克隆新基因TMBP - 1cDNA全长序列。它拥有一个 969bp的开放读码框架 ,编码 32 3个氨基酸。同源序列比较发现 ,它编码一个未知功能的膜结合蛋白。Northem杂交分析显示 ,mRNA转录本长度为 1 5kb ;在两种胸腺基质细胞系中均有表达。新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 ,已被GenBank所接受。结论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是克隆新基因片的有效方法 ;成功克隆新基因TMBP - 1的cDNA全长序列。
沈洁郭连英金成刚
关键词:抑制性差减杂交RACECDNA克隆新基因
PRDX3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亚细胞定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构建带FLAG标签的过氧化物还原酶3(peroxiredoxin3,PRDX3,PRX3)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在人舌癌SCC15细胞中的定位进行检测。方法以乳腺文库为模板,PCR扩增带有FLAG标签的PRDX3基因片段,并将扩增产物插入到PCDH空载体中,构建成PCDH-FLAG-PRDX3,质粒测序正确后瞬时转染入人胚肾293T细胞,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克隆载体的表达情况,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PRDX3的亚细胞定位。结果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PCDH-FLAG-PRDX3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293T细胞后成功表达了FLAG-PRDX3融合蛋白;细胞免疫荧光显示FLAG-PRDX3蛋白定位于舌癌SCC15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存在于细胞核内。结论成功构建了带FLAG标签的PRDX3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定位于舌癌SCC15细胞质中,为进一步明确PRDX3在舌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张春霞程龙麦宏旭王琳张菊会王恩群叶棋浓
关键词:克隆真核表达亚细胞定位
肿瘤继承性细胞免疫治疗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用615系小鼠及其同基因型L615白血病为模型,比较系统地研究了(1)转输不同遗传背景供鼠正常脾细胞的继承性免疫预防(AIP)效应和规律;(2)正常及免疫脾细胞的继承性免疫治疗(AIP)和继承性化学-免疫治疗(ACIT)效应,并分析了体外非特异性激活的、体内L615瘤苗特异性主动免疫和体外再致敏的脾细胞的抗瘤效应与机制,这些研究为临床开展肿瘤的继承性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程一櫂施广霞钱振超薛宝华关汝明傅体辉
关键词:肿瘤细胞免疫治疗脾细胞体外特异性
大连医科大学肿瘤干细胞研究院十周年庆专题简介
2021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大连医科大学在"十二五"期间强化"人才强校"战略并于2011年9月签约引进肿瘤创新团队,成立大连医科大学肿瘤干细胞研究院,有力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的步伐.
雷海新刘强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人才强校创新团队签约
人体微生物群和胰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胰腺癌的恶性程度很高,目前对其诊断和治疗都缺乏相应方法,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增高,并且生存率低,5年生存率<1%,预后很差.由于确诊困难,早期确诊率低,如能找到一种早期临床诊断胰腺癌的方法,将会极大改善胰腺癌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胰腺癌有很多常见的危险因素,如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高脂饮食、肥胖、肠道生态失调等.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对胃癌的发病原因进行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癌的致病因子,由此为人们提供了研究肿瘤发病的新方向——微生物群与肿瘤发病的相关性.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胰腺癌的发病与人体内微生物菌群的变化有关.本文主要就目前人体微生物群与胰腺癌相关性的研究现状,探究人体微生物群和胰腺癌发病的相关性,旨在找到人体微生物群在胰腺癌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机制,从而探索新的胰腺癌诊断和治疗方法.
李晓东闫昕琪刘丕旭
关键词:胰腺癌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