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化工大学塑料机械与塑料工程研究所

作品数:585 被引量:2,297H指数:22
相关作者:薛平贾明印朱复华刘颖赵中里更多>>
相关机构:衢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8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5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0篇化学工程
  • 5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1篇自动化与计算...
  • 20篇理学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建筑科学
  • 9篇机械工程
  • 5篇电气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电子电信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矿业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0篇塑料
  • 115篇乙烯
  • 112篇螺杆
  • 94篇复合材料
  • 94篇复合材
  • 87篇挤出机
  • 83篇聚乙烯
  • 60篇螺杆挤出机
  • 56篇高分子
  • 54篇单螺杆
  • 51篇分子量
  • 51篇高分子量
  • 51篇超高分子量
  • 50篇高分子量聚乙...
  • 50篇超高分子量聚...
  • 44篇单螺杆挤出
  • 35篇改性
  • 34篇熔融
  • 30篇注射成型
  • 29篇注塑

机构

  • 584篇北京化工大学
  • 23篇教育部
  • 6篇衢州学院
  • 6篇香港科技大学
  • 5篇北京联合大学
  • 5篇北京福田建材...
  • 5篇北京华腾佳和...
  • 5篇北京燕山石化...
  • 4篇清华大学
  • 3篇北京工商大学
  • 3篇南昌大学
  • 3篇轻工业塑料加...
  • 3篇国家知识产权...
  • 3篇北京市巨龙博...
  • 3篇北新建材(集...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北京石油化工...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68篇薛平
  • 130篇吴大鸣
  • 76篇何继敏
  • 75篇贾明印
  • 57篇朱复华
  • 55篇刘颖
  • 31篇丁筠
  • 27篇王克俭
  • 27篇郭奕崇
  • 27篇何亚东
  • 23篇任冬云
  • 22篇金志明
  • 21篇许红
  • 19篇王伟明
  • 18篇陈卫红
  • 18篇郑秀婷
  • 14篇林炳鉴
  • 14篇蔡建臣
  • 13篇李晓林
  • 13篇金晓明

传媒

  • 123篇塑料
  • 84篇中国塑料
  • 56篇塑料工业
  • 55篇工程塑料应用
  • 20篇塑料科技
  • 20篇北京化工大学...
  • 14篇高分子材料科...
  • 7篇合成橡胶工业
  • 7篇当代化工
  • 5篇现代塑料加工...
  • 5篇化工进展
  • 4篇农业机械学报
  • 4篇上海塑料
  • 4篇塑料加工
  • 4篇塑胶工业
  • 4篇2005《中...
  • 3篇纤维复合材料
  • 3篇塑料加工应用
  • 3篇中国科技成果
  • 3篇塑料挤出

年份

  • 1篇2024
  • 11篇2023
  • 23篇2022
  • 8篇2021
  • 16篇2020
  • 11篇2019
  • 11篇2018
  • 17篇2017
  • 12篇2016
  • 19篇2015
  • 16篇2014
  • 11篇2013
  • 16篇2012
  • 27篇2011
  • 24篇2010
  • 21篇2009
  • 24篇2008
  • 19篇2007
  • 22篇2006
  • 72篇2005
5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KV挤出机新型固体输送理论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从弧板物理模型出发。提出一种新的固体输送理论——双螺棱推动理论(或称TGL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避免固体塞发生周向剪切。实现单螺杆挤出机由拖曳输送向正位移输送转化。通过对IKV单螺杆挤出机固体塞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可知。螺杆螺棱与加料套螺棱推进面的推动力是固体塞前进的原因,无论是固体塞与机筒表面的摩擦力,还是固体塞与螺杆表面的摩擦力,均是固体塞前进的阻力。通过判定系数k可求解避免固体塞发生周向剪切的边界条件。
唐广利贾明印薛平吴卫平朱复华
化学交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结晶行为与力学性能分析被引量:22
2004年
研究了硅烷交联和过氧化物交联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结晶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DSC分析表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接枝硅烷后熔融热焓、结晶度稍有提高,但其熔点有所下降,熔限变窄,说明其晶体减小;而水解交联反应会造成热焓、结晶度下降,熔融起始温度提高很大。结果表明,当硅烷水解交联反应温度高于起始熔融温度时,较高的水解交联温度会造成一些不完善晶区熔融消失从而降低结晶度。热变形温度、维卡软化点及高温拉伸强度的测试说明,由于结晶度及结晶结构的改变,交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杨氏模量降低,硅烷交联提高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高温拉伸强度。
刘颖吴大鸣陈卫红丁玉梅许红
关键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硅烷交联过氧化物交联力学性能
计算机辅助技术对同向双螺杆螺纹曲线修正的简化被引量:8
2000年
双螺杆曲面修正一直是困扰螺杆设计者的一个问题。介绍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利用MDT软件 ,按照螺杆形成原理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不同精度要求采用不同修正方法。整个设计简单快捷 ,绘图准确 ,有效地解决了螺纹理论曲线修正过程中精确性和方便性不可兼顾的难题。
雷焱姜南朱复华郭奕崇
关键词:塑料成型MDT
行星螺杆挤出机混炼效果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按照行星螺杆挤出机的结构特征建立几何模型,在等温流场假设条件下,采用仿真模拟方法模拟了行星螺杆挤出机内物料的流动模式。为了表征行星螺杆挤出机的塑化混炼能力,通过POLYFLOW软件对行星螺杆模型中物料的剪切速率、分散准数和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行星螺杆的数量、转速对物料的剪切速率、拉伸速率以及物料在轴向和径向截面混合效果的影响。
刘晶薛平金志明周翔徐树勋
关键词:数值模拟混炼效果
一步法交联聚丙烯挤出发泡材料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介绍了聚丙烯(PP)挤出发泡材料的主要性能,一步法化学交联PP挤出发泡成型技术的开发,即在挤出机内进行塑化的同时使PP发生适度的交联反应,通过工艺条件的探讨,使其在具有适当的熔体粘度后完成发泡剂的分解反应,经挤出机挤出后的机头口模出口处完成发泡,从而得到满足一定要求的发泡制品,同时还介绍了PP发泡材料的主要应用方向及其发展前景。
泡洪杰何继敏
关键词:发泡材料聚丙烯一步法交联汽车泡沫塑料
高聚物熔体中的气泡振荡行为及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在高聚物熔体中进行发泡时 ,气泡的泡孔半径在合适的条件下会发生机械振荡。理论计算表明气泡孔在高聚物中的振荡频率可高达到MHz数量级 ;泡孔的振荡周期很短 (约为 10 -7s)。当机械振动在高聚物熔体中进行传播时 ,产生超声波 ;气泡孔在高聚物熔体中的快速膨胀及振荡产生高拉伸场 ,可利用拉伸场来分散添加在高聚物中的纳米材料。结果表明 ,在不添加任何分散剂的情况下 ,利用发泡的方法分散纳米材料可以实现其在高聚物中的纳米级分散。
孟庆云吴大鸣
关键词:超声波高聚物
PVC/木粉复合材料挤出发泡成型的研究
介绍木塑复合材料挤出发泡成型的发展和加工难点,并针时聚氯乙烯(PVC)/木粉复合材料挤出发泡的成型方法,从原料、配方、工艺、设备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最后简述了PVC/木粉复合材料挤出发泡制品的性能及影响制品性能的主要因素...
薛平贾明印王哲丁筠
关键词:复合材料聚氯乙烯木粉挤出发泡成型
文献传递
原位气泡拉伸法制备增韧聚丙烯被引量:3
2011年
将5~30份的纳米碳酸钙(nano-CaCO3)添加至无规共聚聚丙烯(PP-R)树脂中,采用原位气泡拉伸法(ISBS法)将树脂基体中的nano-CaCO3分散,制备出PP-R/nano-CaCO3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ISBS法可以将nano-CaCO3均匀地分散到PP-R中;通过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nano-CaCO3添加量为20份时,ISBS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与机械分散法相比提高20.4%。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机械分散法相比,ISBS法可以将nano-CaCO3更均匀地分散到PP-R中,使nano-CaCO3在PP-R中达到纳米级尺度的分散,进而得到高韧性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赵利涛刘颖吴大鸣陈卫红林春平郑秀婷
关键词:原位气泡拉伸法聚丙烯纳米增韧
导热塑料及其加工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综述了结构型导热塑料和填充型导热塑料的导热机理,介绍了填充型导热复合材料的几种成型设备,包括双螺杆挤出、注塑机和模压机,并详细介绍了影响填充型导热塑料导热性能的几个因素,包括填料的填充量、形状尺寸、表面处理以及基体材料的粒径尺寸等。指出需要研究开发新型导热填料或改善加工工艺,在不影响材料力学性能且制备方法简单的情况下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从而满足导热塑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
王苏炜薛平贾明印张扬岳梦岩兰霞
关键词:导热塑料复合材料导热系数
单螺杆挤出过程的计算机仿真被引量:8
2003年
该文论及的是单螺杆挤出过程的计算机仿真。从挤出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析入手 ,使用可视化程序语言VisualC + + 6.0 ,OpenGL ,Access97等软件 ,开发了完全基于Windows的单螺杆挤出过程的仿真系统。该系统能近似地模拟挤出过程 ,并预测挤出机的质量流率、沿螺槽的压力和温度分布、固体床的分布 ,以及能量消耗。这为优化单螺杆挤出机设计 ,并控制加工过程以获得理想的产品 ,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设计分析手段。
席世亮姜南吴大鸣侯贵海
关键词:螺杆计算机仿真数学模型
共5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