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衢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作品数:289 被引量:687H指数:11
相关作者:张德丰马晓明蒋丹燕朱玲玲徐惠敏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机械工程
  • 46篇金属学及工艺
  • 4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1篇文化科学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农业科学
  • 12篇电子电信
  • 12篇理学
  • 11篇电气工程
  • 10篇化学工程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建筑科学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8篇有限元
  • 18篇教学
  • 15篇数值模拟
  • 15篇值模拟
  • 13篇有限元分析
  • 11篇离心泵
  • 11篇合金
  • 8篇数控
  • 8篇教学改革
  • 8篇高校
  • 7篇电机
  • 7篇轴承
  • 7篇机器人
  • 6篇压缩机
  • 5篇大学生
  • 5篇电迁移
  • 5篇可拓
  • 4篇自吸
  • 4篇自吸泵
  • 4篇课堂

机构

  • 282篇衢州学院
  • 37篇浙江工业大学
  • 17篇浙江大学
  • 12篇浙江理工大学
  • 10篇衢州职业技术...
  • 4篇北京化工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安徽工程大学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湖南工业大学
  • 3篇杭州轴承试验...
  • 3篇浙江开山压缩...
  • 2篇广西大学
  • 2篇安徽机电职业...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作者

  • 17篇邓小雷
  • 17篇周兆忠
  • 17篇吴军
  • 14篇张玉良
  • 12篇江海兵
  • 11篇郑小军
  • 10篇倪成员
  • 8篇周建强
  • 8篇应振根
  • 7篇梁利华
  • 7篇马晓丽
  • 7篇冯凯萍
  • 7篇张元祥
  • 7篇王涛
  • 6篇袁巨龙
  • 6篇赵燕伟
  • 6篇朱冬冬
  • 6篇王建臣
  • 5篇肖俊建
  • 5篇傅建中

传媒

  • 14篇机械工程师
  • 9篇新型工业化
  • 8篇教育教学论坛
  • 8篇科技视界
  • 7篇南方农机
  • 7篇装备制造技术
  • 7篇科教文汇
  • 6篇热加工工艺
  • 5篇农业机械学报
  • 5篇轻工机械
  • 5篇机电工程
  • 5篇特种铸造及有...
  • 5篇机械设计与制...
  • 5篇电子元件与材...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机械制造
  • 4篇机电产品开发...
  • 4篇科技信息
  • 4篇高教学刊
  • 3篇黑龙江科技信...

年份

  • 7篇2023
  • 14篇2022
  • 15篇2021
  • 15篇2020
  • 18篇2019
  • 38篇2018
  • 29篇2017
  • 24篇2016
  • 33篇2015
  • 25篇2014
  • 30篇2013
  • 28篇2012
  • 6篇2011
2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浮动电极式三维柔性电容触觉传感阵列设计被引量:7
2015年
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实现z-向压力与x-y向剪切力测量的新型三维柔性电容触觉传感阵列,采用浮动电极式的传感阵列结构设计,分别制作了基于FPCB的感应电极层和基于PDMS的浮动电极层,将脆弱的接口电路加工在底部的感应电极层上,大幅提高传感阵列的挠曲刚度。所设计的柔性电容触觉传感阵列在x-y和z-方向上的理论灵敏度分别为1.0%/m N和0.8%/m N。
余建平张玉良周兆忠
关键词:压力传感器电容传感器浮动电极
绕管机设计技术研究
2017年
绕管机是大型化工工艺过程的重要设备,是一种用于缠绕式换热器的生产与加工的大型专用工装设备。目前国内绕管机产品种类少、自动化程度不高、主要依赖进口,可查阅资料非常稀少,且绕管机的制造全凭经验和实验,效率很低,专业的技术人员缺乏,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工具落后。本文综述了根据绕管机的工作原理,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开展改进设计,最后建立了大型自动化绕管机虚拟样机模型,为开展自动绕管机的机械部分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徐宾邓小雷李彦新邢文祥冯超杰张兴慧夏鑫鑫
关键词:化工机械虚拟样机技术
自动冲压工作站的上下料机构设计
2019年
根据薄板类工件自动上下料的功能需求,设计了机器人自动冲压工作站的上下料机构。其主要结构分为送料结构、传动结构、和动力源等。该机构的设计及应用将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精度。
何旭昇陈春华蔡一宇李圣雨吴军
关键词:上下料机构链传动
大流量高速泵的改型设计与实验
2014年
针对某一型号大流量高速泵运行过程中径向力过大和诱导轮轴端跳动过大的情况,对此进行了3处改型设计。导叶设计为具有3个出口、均匀分布的扩散体,叶轮设计为径向直叶片开式叶轮,诱导轮设计为变螺距结构形式。实验结果表明,改型后的高速泵具有可靠的外特性曲线和优良的汽蚀性能。长时间的现场可靠运行证实径向力和轴端跳动大幅减少。
林慧超张玉良陈通励陈书
关键词:大流量高速泵变螺距诱导轮开式叶轮导叶
多晶硅表面制绒技术研究现状被引量:15
2015年
光伏产业在新能源发展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已经成为太阳能电池市场主流。硅片表面绒面的质量对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有重要影响,多晶硅表面制绒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掌握多晶硅表面制绒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对提高表面绒面质量十分重要。首先分析多晶硅表面制绒的技术要求,随后根据不同的技术原理,依次对干法制绒技术、湿法制绒技术以及掩膜制绒技术进行综述,详细分析不同制绒技术的技术特点并阐述其应用实例,随后从绒面质量、制绒效率、成本以及环保性等方面对多晶硅制绒技术进行评述,最后对多晶硅制绒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周兆忠吴喆冯凯萍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多晶硅
皮卫星星箭分离动力学模拟及其灵敏度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皮卫星能源有限、姿控能力差等特点决定其对星箭分离初始姿态要求较高。在采用自主研发的皮卫星星箭分离机构的基础上,以多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采用ADAMS软件建立了皮卫星及其星箭分离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分别就皮卫星质心偏离量、分离弹簧与舱门扭簧弹性系数对入轨初始姿态影响展开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质心偏心量对分离姿态影响最明显,分离弹簧与舱门扭簧弹性系数对其影响次之,合理配置分离弹簧与舱门扭簧弹性系数有利于卫星保持良好的姿态分离。在轨分离试验显示:分离时刻皮卫星滚动角速度、俯仰角速度、偏航角速度分别为-0.18(°)/s,-1.6(°)/s,0.95(°)/s,与在轨环境下仿真结果基本相符;入轨初始姿态能满足皮卫星的姿控要求,为其后续工作提供了保障。
谢长雄邓小雷王建臣林欢
关键词:动力学
双向压扭联轴器滞环颤振补偿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提出一种针对2D电液比例方向阀的双向压扭联轴器的设计方案,用球型滚轮传递运动,将楔形件的直线运动转换为阀芯的旋转运动,同时放大输出转矩和2D阀芯的扭转角度。建立了压-扭联轴器的动力学方程,用相平面法研究了其颤振补偿间隙特性,采用颤振补偿技术降低压扭联轴器的滞环,达到消除间隙的效果。在建立数学模型和制作样机的基础上,对楔形件直线运动与阀杆旋转角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仿真和实验,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颤振补偿技术可有效降低因间隙产生的滞环;颤振幅值为间隙量50%时,滞环约为3.7%,颤振幅值大于间隙量时,滞环小于2%。
刘国文李胜阮健江海兵申屠胜男孔晨菁
关键词:相平面分析
模拟视觉感知机制的视频监控场景分类方法被引量:1
2015年
监控场景分类能增强智能视频监控的准确性与自适应性。本文提出一种模拟人类视觉感知机制的监控场景分类方法。首先,用二维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模拟视皮层中简单细胞的空间尺度与朝向感知机制,将一幅监控场景图像分解为一系列不同尺度及朝向上的小波子带图像。然后,模拟视皮层中复杂细胞结构所呈现的统计特征感知机制,用基于小波共生矩阵的复合统计特征提取方法对上述小波子带图像进行统计特征提取,生成监控场景图像对应的特征向量。最后,将样本集中不同类别监控场景图像对应的特征向量输入支持向量机,训练出视频监控场景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的自然场景分类方法,本文方法更适合于处理包含丰富空间几何结构特征的视频监控场景。
童玉娟张睿
关键词:图像处理视觉感知视频监控
四颗螺钉同步装卸力矩可控式气动扳手转换接头设计
2014年
为同步装卸圆周上均布的四颗螺钉,防止螺钉装配力矩过载,特设计了四颗螺钉同步装卸力矩可控式气动扳手转换接头,其主要由传动机构、变径装置和力矩过载装置组成,该接头结构简单、力矩可控、操作方便,可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王旭芳胡超超陈志颖张文华江海兵
关键词:传动机构转换接头
转子过负荷保护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校核
2017年
本文以某电站转子过负荷保护的电流互感器为例,对其进行了伏安特性测试,并利用伏安特性的数据,绘制出5%误差曲线,据此将实际的二次负载与允许的二次负载进行比较,来判断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载是否符合5%误差曲线的要求。
邸海燕陈灵峰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伏安特性二次负荷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