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540 被引量:4,416H指数:29
相关作者:刘超张俭让白杨王涛李瑞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呼伦贝尔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68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8篇矿业工程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1篇建筑科学
  • 9篇天文地球
  • 8篇化学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5篇理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51篇煤层
  • 55篇瓦斯
  • 46篇大倾角
  • 45篇工作面
  • 44篇倾角煤层
  • 44篇大倾角煤层
  • 39篇数值模拟
  • 39篇值模拟
  • 37篇覆岩
  • 35篇顶板
  • 35篇自燃
  • 32篇厚煤层
  • 31篇综放
  • 30篇煤矿
  • 26篇巷道
  • 26篇采空
  • 26篇大采
  • 23篇围岩
  • 23篇空区
  • 22篇综采

机构

  • 483篇西安科技大学
  • 1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0篇能源集团
  • 6篇呼伦贝尔学院
  • 6篇兖矿集团有限...
  • 5篇四川省煤炭产...
  • 5篇陕煤集团神木...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兖州煤业股份...
  • 4篇兖矿新疆矿业...
  • 4篇新疆焦煤(集...
  • 3篇陕西能源职业...
  • 3篇黄陵矿业集团...
  • 3篇天地(常州)...
  • 3篇陕西正通煤业...
  • 3篇陕西煤业化工...
  • 3篇山东矿机华能...
  • 2篇内蒙古工业大...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陇东学院

作者

  • 74篇伍永平
  • 57篇解盘石
  • 49篇来兴平
  • 40篇李树刚
  • 33篇崔峰
  • 29篇邓军
  • 27篇王红伟
  • 27篇赵兵朝
  • 26篇林海飞
  • 22篇马砺
  • 22篇罗生虎
  • 21篇黄庆享
  • 20篇赵鹏翔
  • 20篇柴敬
  • 19篇单鹏飞
  • 18篇文虎
  • 17篇高喜才
  • 17篇张杰
  • 17篇余学义
  • 16篇翟小伟

传媒

  • 90篇西安科技大学...
  • 60篇煤矿安全
  • 50篇煤炭学报
  • 49篇采矿与安全工...
  • 33篇煤炭科学技术
  • 29篇煤炭工程
  • 25篇岩石力学与工...
  • 24篇矿业安全与环...
  • 9篇矿业研究与开...
  • 8篇陕西煤炭
  • 8篇中国安全生产...
  • 7篇煤炭技术
  • 7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中国安全科学...
  • 7篇工矿自动化
  • 7篇中南大学学报...
  • 5篇安全与环境工...
  • 4篇辽宁工程技术...
  • 3篇中国矿业
  • 3篇煤矿开采

年份

  • 1篇2024
  • 34篇2023
  • 43篇2022
  • 46篇2021
  • 53篇2020
  • 43篇2019
  • 44篇2018
  • 26篇2017
  • 41篇2016
  • 43篇2015
  • 18篇2014
  • 13篇2013
  • 10篇2012
  • 16篇2011
  • 30篇2010
  • 11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5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因子分析法与BP神经网络耦合模型对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被引量:13
2019年
针对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影响因素众多且难以筛选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因子分析法与BP神经网络的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影响因素降维处理,并筛选出3个主因子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端神经元,然后构建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并进行网络训练,最后对预测模型的可靠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因子分析处理后变量作用在影响因子上的权重得到了重新分配,并且变量的维数得以减少,错综复杂的变量关系被优化成3个主因子之间的线性组合关系,使得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瓦斯涌出量结果更合理,精度更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下,平均相对误差为3.25%,误差波动范围小,稳定性较好,为复杂因素影响下的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徐刚王磊金洪伟刘沛东
关键词:瓦斯涌出量预测BP神经网络网络训练
中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及其装备被引量:34
2020年
针对我国薄煤层产量逐年增长和开采技术相对滞后的现状,提出了透明化自适应型中厚偏薄煤层智能开采模式。以神东矿区为例,对当前的中厚偏薄煤层智能化开采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了中厚偏薄煤层智能开采情况,由此提出厚度1.0~1.7 m的煤层称为中薄煤层的分类概念,以适应煤矿智能化开采和优先发展的需要。首先,在综合处理多源异构信息的基础上,将三维初始地质模型、激光扫描动态数字化工作面、顶底煤厚度探测结果以及煤机姿身数字化,实时提交给智能开采系统进行超前规划,生成动态透明四维地质模型。随后,根据实时生成的动态四维地质模型,获取每个截割位置的顶、底板高度数据,结合煤机姿态参数和采煤机的绝对位置坐标,及工作面平直度要求,对未来几个割煤循环的采煤机调高策略进行提前规划,形成基于动态透明工作面智能化割煤技术。提出了“十二工步”割煤工艺,建立采煤机电缆拖拽系统。最终,以动态四维地质模型构建、采煤机智能化割煤、工作面自动调直、机器人巡检、采煤机电缆拖拽、液压支架自动跟机以及智能协同联控等技术为依托,建立了具备综采工作面全面感知、设备远程集控、协同联动、自动控制、多维数据融合、隐患自动辨识、流程数据驱动、智能辅助决策的中厚偏薄煤层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开采体系,实现由可视化远程干预型智能开采模式向透明化智能自适应型智能开采模式的转变。实践表明,动态四维地质模型的构建解决了薄煤层开采煤岩分界线识别,对未来10刀割煤循环给出调高策略,预设割煤轨迹与实际割煤轨迹趋势曲线位置偏差小于0.3 m。榆家梁煤矿43101工作面实践,日割煤15刀,年产量达221.6万t,生产工效提高15.08%;工作面无直接操作人员,仅有1人巡视。
高士岗高登彦欧阳一博柴敬张丁丁任文清
浅埋大采高综采矿压显现规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以榆神矿区张家峁煤矿5-2特厚煤层为研究背景,通过岩石力学实验确定围岩物理力学参数,构建物理模拟模型并分析模拟支架力学特征。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显著;借助声发射(AE)及试验模型支架监测系统获取模型开采过程中的围岩变形损伤信号,分析顶板来压过程中的围岩移动及支承压力演化机理:声发射信号丰富,事件数峰值达2578个·min-1;顶板周期来压步距约15.0 m,煤壁前方10.0~13.0 m范围为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且压力峰值位置向采空区方向移动,支架的工作阻力12 000 kN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来兴平单鹏飞郑建伟曹建涛崔峰王春龙
关键词:浅埋煤层大采高综采物理模拟实验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应对措施被引量:39
2015年
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别从煤矿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安全管理方式和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构建本质安全化的生产保障体系、提升煤矿安全监管监察能力、转变安全管理方式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并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对策对于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金永飞靳运章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监管监察
巨厚黄土层宽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及参数优化
为了有效地控制地表移动变形以保护地表建筑物,保证煤炭资源的采出率,最大限度地减小开采损害的影响,应用宽条带开采方案,以彬长矿区的采矿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研究厚黄土层下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通过在开采区域地表布设监测点的方法...
余学义郭文彬赵兵朝刘樟荣
关键词:深部开采宽条带开采地表移动
改进灰色时序模型在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20年
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中存在着随机干扰和不确定性因素,而单一的数学模型预测结果精度较低,制约了变形预测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文中采用了一种自适应Kalman滤波的灰色时序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自适应Kalman滤波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动态的去除数据内部的随机干扰误差;然后,将灰色模型(GM模型)与时间序列分析模型(AR模型)相结合,得到拟合时间序列中的沉降量趋势项和沉降量随机时间序列剩余项,生成一种非线性组合模型;最后,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整理预测,并将该预测模型应用于建筑变形工程实例中,与GM(1,1)预测模型、GM(1,1)-AR预测模型通过平均残差、残差的方差和后验差比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后验差比值可达到0.0451,所得数据结果明显减小,预测精度显著提高,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杨小虎朱庆伟沈宇恒李航
关键词:GM(1,1)模型AR模型
黄岩汇煤矿高位巷瓦斯抽采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结合黄岩汇煤矿所采15#煤层的实际状况,根据高位抽放巷抽放瓦斯原理,针对15#煤层15109工作面高位巷瓦斯抽放的布置和工艺参数设计,通过高位巷对瓦斯抽放效果和回风流瓦斯浓度影响分析,证实高位巷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治理瓦斯超限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为其他矿井采用高抽巷对煤矿瓦斯进行抽放有一定参考意义。
滕福义王东徐培耘刘文永
关键词:瓦斯抽采高位巷
硫含量煤样自燃特性参数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根据程序升温实验原理,对不同黄铁矿硫含量的煤样进行程序升温实验,对潮湿环境下不同黄铁矿硫含量煤样的气体衍生规律及耗氧速率等特性参数进行了研究,宏观分析煤层中不同黄铁矿硫含量对耗氧速率、指标气体、放热强度等方面的影响规律。进一步了解硫对煤自燃的影响,为高硫煤层自然发火防治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滕福义刘文永邓军王东
关键词:煤自燃耗氧速率
不同粒径煤样低温氧化过程升温速率规律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基于程序升温试验系统研究了柠条塔矿6种粒径煤样低温氧化过程的升温速率变化规律,对比分析可知:升温速率随煤样粒径的减小而增大;6个粒径煤样的升温速率曲线相似,均呈W形走势,并且各曲线存在明显的分阶段特征:常温至临界温度(小于65℃),氧化升温速率缓慢增大;临界温度至干裂温度(65~105℃),氧化升温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大于干裂温度(大于105℃),氧化升温速率持续稳定增长。从煤氧复合微观机理分析出各阶段参与反应的活性基团、化学键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是造成升温速率呈现阶段性特征的主要原因。
王凤双杨胜强李珍宝金双林孙家伟
关键词:自燃升温速率
复采工作面采空区浮煤自燃火灾的治理被引量:18
2010年
通过对西庞煤矿采空区复采过程中浮煤自燃的环境特点进行分析,确定了复采工作面采空区可能发生自燃的危险区域,并采用粉煤灰复合胶体防灭火技术,对复采工作面原终采线附近出现的高温区域进行堵漏和降温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巷道高温区的温度均下降到26~28℃,高温区域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均迅速下降并最终消失,108复采工作面顺利推进650m,出煤30万t。
邓军马威张辛亥翟小伟王同合
关键词:复采浮煤自燃胶体防灭火技术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