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作品数:849 被引量:901H指数:11
相关作者:孙永刚张敏李俊义任爱君杨福瑞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02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8篇历史地理
  • 148篇文化科学
  • 44篇经济管理
  • 21篇政治法律
  • 18篇艺术
  • 16篇哲学宗教
  • 12篇社会学
  • 12篇语言文字
  • 11篇文学
  • 10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5篇红山文化
  • 89篇辽代
  • 79篇文化
  • 61篇教学
  • 49篇遗址
  • 41篇考古
  • 35篇玉器
  • 33篇辽朝
  • 32篇出土
  • 30篇遗存
  • 25篇中历
  • 24篇史前
  • 24篇旅游
  • 23篇石器
  • 22篇游牧
  • 22篇历史教学
  • 20篇新石器
  • 20篇新石器时代
  • 20篇石器时代
  • 20篇墓葬

机构

  • 833篇赤峰学院
  • 13篇吉林大学
  • 10篇内蒙古大学
  • 9篇辽宁师范大学
  • 9篇内蒙古师范大...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大连民族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敦煌研究院
  • 3篇黑龙江省文物...
  • 3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中共广州市委...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72篇孙永刚
  • 46篇李月新
  • 41篇李俊义
  • 37篇张敏
  • 32篇杨福瑞
  • 27篇任爱君
  • 26篇吕昕娱
  • 24篇吕富华
  • 22篇崔岩勤
  • 20篇李浩楠
  • 20篇雪莲
  • 19篇吉日嘎拉
  • 19篇季静
  • 16篇李明华
  • 15篇于晓娟
  • 15篇程嘉静
  • 15篇徐子峰
  • 14篇张国强
  • 12篇张少珊
  • 11篇张若开

传媒

  • 484篇赤峰学院学报...
  • 52篇赤峰学院学报...
  • 29篇北方文物
  • 17篇辽宁师范大学...
  • 16篇内蒙古社会科...
  • 14篇宋史研究论丛
  • 11篇松州学刊
  • 11篇辽金历史与考...
  • 9篇农业考古
  • 9篇辽宁工程技术...
  • 9篇昭乌达蒙族师...
  • 9篇2004年红...
  • 5篇草原文物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 4篇边疆考古研究
  • 3篇中央民族大学...
  • 3篇中国农史
  • 3篇辽宁大学学报...
  • 3篇黑龙江民族丛...
  • 3篇内蒙古民族大...

年份

  • 54篇2023
  • 52篇2022
  • 39篇2021
  • 40篇2020
  • 39篇2019
  • 54篇2018
  • 63篇2017
  • 63篇2016
  • 63篇2015
  • 52篇2014
  • 35篇2013
  • 42篇2012
  • 39篇2011
  • 40篇2010
  • 25篇2009
  • 41篇2008
  • 31篇2007
  • 26篇2006
  • 13篇2005
  • 21篇2004
8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内蒙古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2020年
我国拥有五个自治区,每一自治区均因地域性、习俗性的差异而在文化上呈现出参差百态,民族历史悠久而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内蒙古便是我国寥寥可数的自治区中的一员。其地域性强的草原文化、民俗文化均非常丰富,其悠久的民族历史更是积累了雄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内蒙古地区的人文历经了千秋百代,其根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所兴盛的大窑文化,并随着历史的推进,内蒙古这片草原土地上不仅见证了此后的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的兴起,也见证了许多现今仍留存着大量文化遗产。现今,国家大力扶持“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致力于将内蒙古文化推崇出去,这于内蒙古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发展契机。
张思萌
关键词:文化产业
辽代冶金业的发展及其管理制度
2018年
由于矿藏资源较为丰富、生产生活中对金属器物的大量需求以及汉人带来的先进技术,辽代金属冶铸加工业得到较快发展,达到较高水平。辽代城址中冶铸加工遗址遗迹的发现和墓葬中大量精美金属器物的出土,以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反映出契丹冶金业的发展状况和工艺水平。辽朝政府十分重视冶金业,在中央和地方均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相应职官,对矿冶和金属加工进行分级管理。
李明华
关键词:辽代金属器物冶金业
卞鸿儒对辽庆陵石刻研究的学术贡献被引量:1
2019年
卞鸿儒是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知名学者,在东北文献、东北史地、东北民族及文物考古研究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同时,他对辽庆陵石刻研究的学术贡献也不应忽视。卞鸿儒撰写了《热河林东契丹国书墓志跋》,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辽庆陵石刻的关注。在卞鸿儒等的推动下,中外学者掀起了关注并研究辽陵石刻的高潮。此外,他还撰写了《热河辽陵石刻拓本真迹》《热河林东辽陵石刻出土记》等文章,对辽庆陵石刻研究做出了贡献。
李俊义李彦朴
关键词:民国时期学术贡献
试析红山文化玉器的材质被引量:1
2009年
红山文化玉器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红山文化玉器材料来源、材质特点及对其开发利用做出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红山文化玉器的特征,也便于我们今后对红山文化玉器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吕昕娱
关键词:红山文化玉器岫岩玉
乌桓山地望新考
2017年
关于乌桓山的具体位置,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辽史》最早为我们提供了相对准确的信息。《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之"乌州"条有云:"乌州,静安军,刺史。本乌丸之地,东胡之种也。辽北大王拨剌占为牧,建城。后官收,隶兴圣宫。有辽河、夜河、乌丸川、乌丸山。统县一:爱民县。"马长寿先生认为:"乌州有乌丸川和乌丸山。山川皆以乌丸为名,可知古代的乌桓人即分布于此。"这就说明,找到了乌州的准确地理位置,也就确定了乌桓山的具体位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确定乌州即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苏木玛尼图古城,该旗境内的朝克图山就是乌桓山。
周兴启李俊义
从出土货币看战国时期赤峰地区的历史地位
2021年
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在赤峰地区发现了许多战国遗存,出土文物甚为丰富,其中战国货币数量较多,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宁城县、喀喇沁旗、敖汉旗等地。这些货币种类众多、形制各异,部分还有铸字。赤峰地区作为燕国在北方的重镇之一,其货币体系可以映出当时社会历史与文化的面貌。本文拟通过赤峰地区出土的战国货币,来研究当时的货币构成以及赤峰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历史地位。
李智文
关键词:货币战国时期
试论“呼图格沁”歌舞中体现的文化传承与融合
2022年
敖汉旗萨力巴乡乌兰召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图格沁”歌舞,是一种集祝颂、民歌、舞蹈、说唱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遗产。“呼图格沁”歌舞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独具特色,它不仅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萨满教文化相联系,与藏传佛教“查玛”乐舞相融合,后来汉族文化内容也融入其中,使“呼图格沁”歌舞成为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例证。
雪莲云杰雅
关键词:文化
往事与现实:耶律阿保机的先辈们创造的历史(一)——从始祖雅里到四世祖耨里思生活的历史时代被引量:2
2008年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确立了契丹社会封建化的发展方向,为北疆草原的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阿保机的个人建树,也与契丹社会文化的沉淀以及唐朝末年契丹社会发展的具体趋势等密不可分;尤其是自8世纪中期以来,以阿保机历代先祖为核心的契丹贵族统治集团,所确立的政治组织形态的具体发展,更为阿保机时期的封建化进程奠定了基础。自雅里而至匀德实、释鲁、阿保机,线索式地展示了契丹社会组织程序的发展、延续与改造、调整的历史过程。契丹封建社会,也主要是通过阿保机时期的社会变革来实现的。
任爱君
从历史文献到考古资料:论栽培大豆的起源被引量:10
2014年
目前国内外学者基本达成共识,认为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国。但在中国何处起源有多种说法,学者们根据历史文献对"大豆"的记载,同时结合现生野生大豆的分布态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植物浮选所获得的大豆遗存进行分析,结合历史文献以及野生大豆的生长习性等认为栽培大豆在龙山文化时期起源于中国北方尤其是辽宁、河北、山西等省的山地、盆地地区。
孙永刚
关键词:栽培技术历史文献考古资料浮选法
试探辽代史学的发展及其特色被引量:2
2008年
公元10世纪初,契丹族统一中国古代北方,建立辽政权。他们在继承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契丹文化。在创造本民族文字并将其使用于辽朝统治区各项事务的过程中,辽代真正意义上的史学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王惠德
关键词:辽代史学民族特色
共8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