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358 被引量:8,558H指数:30
相关作者:陈剑虹马跃洲许广济褚克阎汝煦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型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20篇期刊文章
  • 23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03篇金属学及工艺
  • 918篇一般工业技术
  • 155篇理学
  • 129篇化学工程
  • 94篇冶金工程
  • 8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2篇电气工程
  • 39篇机械工程
  • 25篇电子电信
  • 12篇建筑科学
  • 1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67篇合金
  • 201篇力学性能
  • 201篇力学性
  • 186篇镁合金
  • 172篇纳米
  • 159篇铝合金
  • 130篇金属
  • 122篇显微组织
  • 116篇复合材料
  • 116篇复合材
  • 113篇非晶
  • 104篇不锈
  • 102篇不锈钢
  • 82篇接头
  • 80篇电弧
  • 80篇电化学
  • 71篇搅拌摩擦
  • 67篇非晶合金
  • 66篇半固态
  • 60篇CU

机构

  • 2,351篇兰州理工大学
  • 31篇兰州大学
  • 29篇兰州城市学院
  • 27篇中国科学院
  • 25篇钢铁研究总院
  • 20篇兰州交通大学
  • 19篇宜宾学院
  • 16篇北京工业大学
  • 12篇兰州工业高等...
  • 1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1篇中山职业技术...
  • 11篇青海大学
  • 10篇苏州工业园区...
  • 9篇大阪大学
  • 8篇西北师范大学
  • 8篇兰州石油机械...
  • 7篇河南理工大学
  • 7篇内蒙古科技大...
  • 6篇长江大学
  • 6篇肯塔基大学

作者

  • 198篇樊丁
  • 149篇马颖
  • 148篇郝远
  • 127篇丁雨田
  • 119篇陈剑虹
  • 110篇寇生中
  • 106篇康龙
  • 106篇朱亮
  • 104篇陈体军
  • 101篇石玗
  • 99篇罗永春
  • 95篇王希靖
  • 94篇李旭东
  • 89篇阎峰云
  • 88篇夏天东
  • 86篇杨瑞成
  • 75篇马勤
  • 74篇李元东
  • 72篇胡勇
  • 70篇黄健康

传媒

  • 304篇兰州理工大学...
  • 159篇热加工工艺
  • 107篇焊接学报
  • 82篇电焊机
  • 72篇稀有金属材料...
  • 68篇铸造技术
  • 64篇中国有色金属...
  • 57篇铸造
  • 47篇特种铸造及有...
  • 45篇甘肃科技
  • 45篇材料热处理学...
  • 44篇中国铸造装备...
  • 43篇材料导报
  • 41篇机械工程材料
  • 37篇机械工程学报
  • 36篇有色金属
  • 34篇功能材料
  • 33篇新技术新工艺
  • 32篇粉末冶金技术
  • 26篇应用化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13篇2018
  • 16篇2017
  • 26篇2016
  • 35篇2015
  • 137篇2014
  • 207篇2013
  • 211篇2012
  • 308篇2011
  • 293篇2010
  • 290篇2009
  • 274篇2008
  • 216篇2007
  • 145篇2006
  • 82篇2005
  • 74篇2004
  • 11篇2003
2,3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艺参数对压铸AM60B镁合金组织缺陷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对采用液态压铸技术,研究了压铸工艺参数对AM60B镁合金组织缺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浇注温度为680℃、模具温度为180℃、压射速度为3.0 m/s及压射比压为75 MPa时,可以获得组织均匀细小、表面光滑、缺陷极少的AM60B镁合金铸件.
张玉海阎峰云
关键词:工艺参数AM60B镁合金显微组织
CNTs定向排列的CNTs/PMMA电导率低突增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基于有效介质理论(Effective-Medium Theory,EMA)模拟计算了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定向排列的CNTs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及其渗流阈值。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及渗流阈值强烈地依赖于CNTs的定向度、长径比和结构。通过计算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增长率随CNTs含量的关系曲线,可确定出电导率的渗流阈值,其结果与实验基本符合,并对存在的差异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戴剑锋高建龙乔宪武王青李维学杜晓芳
关键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电导率渗流阈值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新工艺被引量:7
2009年
以不同络合剂与二水合醋酸锌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探讨络合剂、温度、反应pH值及复配表面活性剂对氧化锌粉体粒度、形貌及分散性的影响。用TEM,XRD对氧化锌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烯吡咯啉酮复配能有效地分散和控制颗粒的团聚,制备出粒径在35nm左右、纯度高、晶型良好、分散性好的纳米氧化锌。
王胜李存增王玉棉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氧化锌溶胶凝胶法表面改性剂
单晶铜键合丝的球键合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对自制单晶铜键合丝进行球键合工艺试验,并对键合后焊点分别进行键合拉力(BPT)和剪切力(BST)测试,以及对键合点的组织、界面进行观察和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单晶铜键合丝进行球键合后,焊点所能承受的拉断力和剪切力均为近似正态分布,具有较高的可信度,50μm的单晶铜键合丝的CPK值达到1.8以上,属于优质的过程能力指数。焊点经过可靠性试验后,界面依然清晰、较为平直,没有发现界面处形成微量弥散分布的金属间化合物和Kirkendall空洞,表现出稳定的电学和界面组织性能。
丁雨田胡立杰胡勇曹文辉
关键词:可靠性
枝状ZnO-TiO_2复合纳米棒阵列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化学水浴沉积法,在预制晶种层的基底上得到垂直底面生长的有序ZnO纳米棒阵列,再用反应磁控溅射方法,沉积制备ZnO-TiO2复合结构的纳米棒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得到的样品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研究了晶种层、水浴生长液浓度和磁控溅射氧氩比对复合纳米阵列的影响。制备得到了具有TiO2分枝的复合纳米棒阵列,并初步探讨了TiO2分枝的形成机理,为制备基于复合纳米棒阵列的器件提供了条件。
王璟丁雨田胡勇张杨董小丽
关键词:ZNO纳米阵列TIO2反应磁控溅射
接触线材料的现状及研究热点被引量:45
2004年
本文综述了电气化铁路接触导线材料的现状,论述了高强度高导电铜合金接触导线,由于其优良的力学、电气性能而广泛应用于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中。同时,介绍了该结构功能材料的最新技术及其研究热点,即铜基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由于其采用多种强化方式而具有极佳的综合性能和热稳定性。指出析出强化和多元微量合金化是提高铜合金接触导线强度的有效手段,铜基复合材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发展的趋势。
丁雨田李来军许广济寇生中丁宗富
关键词:绝缘材料
磁性微/纳米材料处理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磁性微/纳米材料具有吸附性能好、化学稳定性好、易再生和易于固液分离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在水处理工程中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近年来铁氧化物微/纳米材料、功能化铁氧化物、磁性无机复合微/纳米材料和磁性有机复合微/纳米材料作为吸附剂处理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杜雪岩路翠萍马应霞王茹娟
关键词:吸附剂金属离子水溶液
铸造——支持金属零件(模具)快速制造的关键使能技术被引量:3
2005年
金属零件(模具)的快速制造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由于直接快速制件在力学性能、尺寸精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基于快速原型间接制造金属零件(模具)就成为目前切实可行的主要方法,其中,铸造技术由于具有成形、快速、成本低、性能好的特点,成为支持金属零件或模具快速制造的关键使能技术。实践和研究表明,铸造与快速成形技术的结合是成功的。给出了基于铸造技术实现金属零件快速制造的工艺路线。
刘洪军李亚敏郝远黄乃瑜樊自田董选普
焊剂带约束电弧用于超窄间隙的焊接被引量:17
2009年
保证坡口侧壁尤其是侧壁根部的熔化是实现窄间隙焊接的关键。用焊剂带对电弧加以约束可有效控制电弧的加热区域,有利于解决窄间隙焊接侧壁熔合不良的问题。采用间隙宽度为5mm的I型坡口,氩气保护的熔化极电弧,将特定成分的焊剂带沿坡口侧壁连续送入电弧区,焊剂带在电弧热作用下不断熔化并对电弧进行约束,从而可实现超窄间隙焊接。在不同的焊接电压下,通过改变焊剂带的送进速度进行超窄间隙焊接,得到了焊剂带对电弧的不同约束效果,以及与之对应的焊缝形貌,找到了可约束电弧且侧壁熔合良好的电压与送带速度范围。
郑韶先朱亮黄斌维陈剑虹
关键词:焊剂带约束电弧超窄间隙焊接
浇注温度对液态模锻纯铜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液态模锻工艺制备出纯铜试棒并研究浇注温度分别为1100,1150,1200℃时试样的性能,采用M eF3大型金相显微镜、JSM-6700F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显微组织及拉伸断口。结果表明,在一定浇注温度范围内,随着浇注温度的升高,试样的晶粒明显细化,试样的硬度、抗拉强度以及致密度逐渐增大,浇注温度为1150℃时达到最大,硬度为89.7HBS,抗拉强度为287MPa,密度为9.3572g/cm3。
杨贵荣周启波郝远马颖宋文明
关键词:金属材料纯铜电导率液态模锻抗拉强度
共2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