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71 被引量:244H指数:9
相关作者:韩应哲史青李婧王乐冯德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电子电信
  • 16篇理学
  • 13篇电气工程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机械工程
  • 5篇化学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电池
  • 17篇太阳电池
  • 9篇硅薄膜
  • 8篇光学
  • 6篇微晶硅
  • 6篇光纤
  • 6篇非晶硅
  • 6篇薄膜太阳电池
  • 5篇太阳能电池
  • 5篇微晶硅薄膜
  • 5篇激光
  • 5篇LCOS
  • 5篇掺杂
  • 4篇透明导电
  • 4篇溅射
  • 4篇光电
  • 4篇衬底
  • 4篇传感
  • 3篇氧化锌薄膜
  • 3篇绒面

机构

  • 71篇南开大学
  • 5篇天津市光电子...
  • 3篇深圳市力伟数...
  • 2篇河北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五邑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中北大学
  • 1篇天津职业技术...
  • 1篇河北省信息产...
  • 1篇天津市机电工...

作者

  • 17篇赵颖
  • 14篇耿新华
  • 14篇陈新亮
  • 10篇张晓丹
  • 8篇熊绍珍
  • 7篇代永平
  • 7篇孙建
  • 6篇常胜江
  • 6篇薛俊明
  • 6篇魏长春
  • 6篇申金媛
  • 5篇张德坤
  • 4篇朱锋
  • 4篇高艳涛
  • 4篇翟宏琛
  • 4篇陈自宽
  • 4篇赵慧旭
  • 3篇张延炘
  • 3篇刘波
  • 3篇任慧志

传媒

  • 9篇物理学报
  • 7篇光学学报
  • 6篇中国可再生能...
  • 5篇光电子.激光
  • 5篇液晶与显示
  • 5篇第九届中国太...
  • 3篇材料导报
  • 3篇第13届中国...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光学技术
  • 2篇中国激光
  • 2篇光子学报
  • 2篇光电子技术
  • 1篇Journa...
  • 1篇电子学报
  • 1篇数据采集与处...
  • 1篇兵工学报
  • 1篇光电工程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6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9
  • 6篇1998
  • 2篇1997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次离子质谱深度剖面分析氢化微晶硅薄膜中的氧污染被引量:7
2005年
运用二次离子质谱研究了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的不同硅烷浓度和功率条件下薄膜中的氧污染情况 .结果发现 :薄膜中的氧含量随硅烷浓度和功率的变化而改变 .制备的微晶硅薄膜 ,晶化程度越高薄膜中的氧含量相对越多 .另外 ,不同本底真空中的氧污染实验结果表明 :微晶硅材料中的氧含量与本底真空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要制备高质量的微晶硅材料 ,高的本底真空是必要条件 .
张晓丹赵颖朱锋魏长春麦耀华高艳涛高艳涛孙建耿新华
关键词:二次离子质谱微晶硅薄膜
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微晶硅太阳电池的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采用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成功地制备了不同硅烷浓度和辉光功率条件下的微晶硅电池 .电池的J V测试结果表明 :在实验的硅烷浓度和功率范围内 ,随硅烷浓度的降低和功率的加大 ,对应电池的开路电压逐渐变小 ;硅烷浓度的不同对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有很大的影响 ,但功率的影响在实验研究的范围内不是很显著 .对于微晶硅电池 ,N层最好是非晶硅 ,这是因为一方面可以降低对电流的横向收集效应 ,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电池的漏电概率 ,提高了电池的填充因子 .
张晓丹赵颖高艳涛朱锋魏长春魏长春孙建王岩熊绍珍
关键词:微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LCoS微显的视频解码芯片配置方法设计
2010年
AD9883是一款全8位,转换速率最高可达140 MSPS的A/D转换芯片,300 MHz的模拟带宽支持转换图像的分辨率可达SXGA(1 280×1 024@75 Hz),因此在RGB图像处理、LCD监视器、平板显示以及微显示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有限状态机(Finite state machine,FSM)的方法,基于VerilogHDL模拟I2C通信协议对AD9883进行初始化配置,使其能够适用于LCoS微显示控制电路的A/D转换要求。
吴迪陈翠莹范伟董续怀代永平
关键词:I2CVERILOGHDL有限状态机
nip非晶硅电池的研究
本文利用VHF-PECVD技术制备nip非晶硅薄膜电池.首先,实验研究了不同P层厚度对nip结构非晶硅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其次,设计了i/p异质界面之间的过渡层,并研究了过渡层厚度对nip结构非晶硅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最...
王辉耿新华薛俊明侯国付魏长春孙建赵亚洲
关键词:太阳电池非晶硅薄膜电池性能
文献传递
DBR光纤激光器拍频传感及其组网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了基于单纵模分布Bragg反射(DBR)光纤激光器的拍频解调传感技术,并对其组网技术进行了探讨。由于光纤本身的固有双折射,DBR光纤激光器能够产生两种正交偏振模式的激光,而这两种偏振模式的频率差拍会在射频域形成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拍频(beatfrequency)。实验结果表明:在20~100℃的温度范围内,激光器拍频随温度的增加呈线性减小,其线性拟合度高达0.99981,拍频灵敏度为0.51063MHz/℃。这种偏振式光纤激光器具有高输出功率、高信噪比、低解调成本和窄输出线宽等特点,有助于构建大规模的光纤有源传感网络。参考近年关于光纤传感网络的报道,提出一种有源光纤环形传感网络的构想。
刘波贾承来张昊罗建花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光纤激光器光纤网络
End—Hall源沉积类金刚石膜的实验
2008年
介绍了采用 End-Hall 源沉积 DLC 膜的方法,在简单说明其工作原理的同时给出了实验的各项技术参数;通过对实验结果和 DLC 膜样品的分析,可看出用 End-Hall 源沉积方式能够消除 RFCVD 沉积方式所带来的边缘效应.
洪伟赵友博张铁群
关键词:类金刚石膜
薄膜太阳电池用TCO薄膜制造技术及其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阐述了玻璃衬底、柔性衬底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s-TCO)以及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绒面结构可以提高薄膜太阳电池效率和稳定性并降低生产成本。磁控溅射技术和LP-MOCVD技术是制造绒面结构ZnO-TCO薄膜(例如"弹坑"状和"类金字塔"状表面)的主流生长技术;高迁移率TCO薄膜(IMO、IWO、ZnO∶Ga等)以及柔性衬底TCO薄膜是研究开发的重点。
陈新亮王斐闫聪博李林娜林泉倪牮张晓丹耿新华赵颖
关键词:镀膜技术缓冲层梯度掺杂薄膜太阳电池
Ar等离子体刻蚀绒面结构ZnO:B-TCO薄膜研究
MOCVD生长的掺硼氧化锌(ZnO:B)透明导电薄膜,具有天然的“类金字塔”绒面结构,作为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前电极具有良好的“陷光”作用.本文采用Ar等离子体轰击薄膜表面,使其形貌得到改善,“类金字塔”形貌的尖峰在Ar等...
赵慧旭陈新亮白立沙陈泽赵颖张晓丹
关键词:氩等离子体刻蚀工艺
文献传递
改进的飞秒激光加工微型光波导方法被引量:8
2007年
分析了垂直式加工中加工区域光强分布不对称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出改进这种不对称的方法。在分析了仅引入单个透镜就能实现这一改进的可行性后,实验验证了这种改进方法。未改进之前加工出的光波导其端口两个方向直径之比为10∶1,甚至更高;而改进后的比例则非常接近1∶1。通过对光强不对称的改进,该方法有光路简单,无能量损失的优势。
龚小竞褚家如杨建军张铁群朱晓农
关键词:飞秒激光
梯度掺杂技术生长绒面结构ZnO-TCO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为提高MOCVD-ZnO-TCO 薄膜的光散射能力和在近红外区域的透过率,本研究小组提出新的工艺技术—“梯度掺杂”技术,即根据不同掺杂量下ZnO:B 薄膜的性能差异,在薄膜生长的不同时间内采用不同的掺杂量,实现对ZnO:...
闫聪博陈新亮张德坤孙建魏长春张晓丹赵颖耿新华
关键词:薄膜太阳电池表面特性光电特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