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作品数:1,453 被引量:6,340H指数:26
相关作者:孔凡让李川奇郑津津干方建杜华生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81篇期刊文章
  • 16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39篇机械工程
  • 257篇电子电信
  • 175篇理学
  • 1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66篇电气工程
  • 60篇金属学及工艺
  • 39篇医药卫生
  • 35篇化学工程
  • 3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0篇核科学技术
  • 18篇天文地球
  • 16篇生物学
  • 16篇文化科学
  • 1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经济管理
  • 5篇冶金工程
  • 4篇矿业工程

主题

  • 89篇机器人
  • 85篇光学
  • 78篇激光
  • 69篇仿真
  • 57篇图像
  • 54篇传感
  • 53篇故障诊断
  • 52篇感器
  • 52篇传感器
  • 46篇有限元
  • 45篇信号
  • 44篇光纤
  • 40篇飞秒
  • 37篇电机
  • 37篇飞秒激光
  • 36篇LAMOST
  • 34篇光子
  • 31篇计算机
  • 30篇光谱
  • 29篇双光子

机构

  • 1,448篇中国科学技术...
  • 69篇中国科学院
  • 42篇合肥工业大学
  • 30篇安徽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合...
  • 12篇西北核技术研...
  • 11篇苏州大学
  • 11篇安徽工程大学
  • 8篇常熟理工学院
  • 8篇安徽农业大学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合肥师范学院
  • 6篇南昌航空大学
  • 6篇西南科技大学
  • 6篇香港浸会大学
  • 6篇中国空气动力...
  • 5篇暨南大学
  • 5篇安徽建筑工业...
  • 5篇清华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3篇黄文浩
  • 136篇孔凡让
  • 102篇王克逸
  • 96篇褚家如
  • 93篇竺长安
  • 68篇杨杰
  • 66篇沈连婠
  • 61篇郑津津
  • 60篇翟超
  • 58篇王翔
  • 53篇李永新
  • 51篇刘志刚
  • 47篇冯志华
  • 43篇何清波
  • 41篇刘永斌
  • 41篇邢晓正
  • 40篇李木军
  • 40篇李川奇
  • 38篇李为民
  • 38篇王建平

传媒

  • 86篇中国科学技术...
  • 68篇工业控制计算...
  • 66篇机械与电子
  • 54篇光学精密工程
  • 50篇现代制造工程
  • 37篇新技术新工艺
  • 31篇光学学报
  • 31篇光子学报
  • 29篇振动与冲击
  • 28篇机械研究与应...
  • 27篇机电一体化
  • 23篇压电与声光
  • 20篇计算机应用与...
  • 19篇纳米技术与精...
  • 18篇仪器仪表学报
  • 17篇计算机工程
  • 17篇自动化与仪表
  • 16篇光学技术
  • 16篇光电工程
  • 15篇系统仿真学报

年份

  • 14篇2023
  • 28篇2022
  • 29篇2021
  • 30篇2020
  • 28篇2019
  • 49篇2018
  • 39篇2017
  • 50篇2016
  • 43篇2015
  • 49篇2014
  • 40篇2013
  • 51篇2012
  • 72篇2011
  • 71篇2010
  • 57篇2009
  • 84篇2008
  • 118篇2007
  • 90篇2006
  • 82篇2005
  • 87篇2004
1,4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球激光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4年
 利用回音壁模式微球腔的高Q谐振原理,可以获得微球激光。研究了微球腔的特点和微球激光产生的原理,介绍了单量子点、表面栅耦合和光纤耦合三种微球激光器,讨论了获得高Q值微球腔的方法,提出采用半导体纳米微球及通过旋转电弧或者旋涂方式制成的玻璃微球,给出了微球激光器的几种应用以及当前国内外最新进展。
黄娆刘之景王克逸金乐天刘磁辉
关键词:回音壁模式高Q值
高精度丝径测量中的偏振效应被引量:3
1989年
本文主要研究光束偏振方向对高精度丝径测量的影响,将给出简要的实验结果:钢丝直径的实测值随光振动方向与细丝轴线的夹角呈正弦变化;振动平行细丝轴线的偏振光的实测值比垂直的小0.36μm;钢质狭缝宽度测量结果则与钢丝情况相反。在此基础上着重对这种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计及细丝表面反射和不同偏振方向光波反射时产生的不同位相变化,细丝的夫琅和费衍射图也发生了微小的改变,致使直径测量值不同。由此对钢丝的分析表明:光振动平行千丝轴时的直径理论值比季直的小 0.33μm,与实验值 0.36μm。相差 0.03μm;光振动平行缝边时的宽匿理论值比垂直的大0.19μm,与其实验值0.21μm相差0,02μm。它们都接近或小于仪器的测量误差0.04μm,理论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谢建平邢晓正李传奇朱懋胜大园成夫
关键词:偏振效应
直线加速器同轴负载的热分析与优化设计
2006年
本文利用工程设计分析软件I-DEAS的热分析TMG模块,对不同尺寸参数下涂层的数值进行了模拟,得到了涂层的尺寸最优温度场分布和加速管的最小变形,提出了一种优化设计直线加速器同轴负载的可行方案,为高功率电子直线加速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徐广为沈连婠
关键词:直线加速器同轴式微波功率波导结构核心部件AL合金
在线转子振动参数的光电检测被引量:3
2006年
为了测量在线转子的振动信息,以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以PSD(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为探测器,基于光电三角测量法,建立了一套包括软、硬件在内的激光测振系统。通过对该系统的标定实验表明,实际位移与所测得的位移呈线性关系。在数据处理中,对所得到的复杂时域振动信号进行了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从而在频率域获得了转子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信息。通过采用多线程高级编程技术,解决了数据处理时间、图像及数据显示、存储时间之间的冲突,实现了在线测量。经测试表明,该测振系统的测量频率分辨率可达到0.6Hz,振幅不确定度小于±10μm。
李静黄新龙赵罡
关键词:振动模态
用于溶胶-凝胶提拉法成膜的拉膜机被引量:5
1997年
用于溶胶-凝胶提拉法成膜的拉膜机赵贵文王成云邵学广苏庆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合肥230026)沈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合肥230026)早在70年代,Schroeder就采用浸渍拉膜法改善玻璃的光学性能[1]。近年来,该技...
赵贵文王成云邵学广邵学广
关键词:溶胶-凝胶提拉法
基于改进算法的卷积神经网络的单人离线手写签名真伪鉴定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解决深度学习签名鉴定中输入的数据集较少、同时鉴定准确率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单人离线手写签名识别方法,将预处理后的图形输入优化Triplet loss算法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并更新参数,最后通过待预测真伪图形与训练中心点的欧氏距离大小来进行鉴定签名的真伪,实现了在少量数据集的情况下获得了95%以上的准确率的目标。
谢明风杨圣汪后云周翔汪琨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3D立体靶标的摄像机标定算法被引量:10
2007年
利用透镜成像理论建立摄像机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线性求解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方法。该方法特点是采用主动发光的光点阵列标定靶,利用2D标定靶的精确移动来实现基于3D立体靶标的摄像机标定的算法。
潘静李为民
关键词:摄像机标定透镜畸变
基于Haar小波变换的快速指纹识别算法被引量:13
2007年
指纹中不同的空间频率和纹理方向代表了指纹图像的内在特征。为了提取这些特征,提出了基于Haar小波变换的快速指纹识别算法。该算法在提取指纹特征有效区域的基础上,直接对指纹灰度图像进行Haar小波变换以获取指纹特征向量。与传统的基于指纹细节特征的识别算法相比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另外,还将指纹识别算法移植到嵌入式安全领域。在基于Arm7处理器(主频100MHz)架构的嵌入式平台上,对FVC2000标准指纹数据库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很好的FAR,FRR关系图,并且整个识别过程耗时在1 s左右。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快速指纹识别方面是成功的。
刘伟杨圣
关键词:指纹识别HAAR小波变换
基于MEMD与全息谱技术的加速度传感器信息融合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加速度传感器测得的多通道信号中存在耦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ultivariat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MEMD)与全息谱技术相结合的信号分析方法.首先使用MEMD对多通道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然后选择工频的经验模态函数分量做全息谱分析,得到二维全息图和全息瀑布图,这些全息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振动形态的大小和方向,实现对振动模态特性的分析.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叉车方向盘的振动分析,分析的结果很好地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刘栋材郭杰申远
关键词:加速度传感器全息谱信息融合
光镊驱动微转子(英文)被引量:4
2009年
光镊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光学和微功能器件,但是,对光镊驱动复杂微转子所建模型尚不成熟。为了分析光镊的光驱动力和力矩,基于矩量法建立了一种新模型。基于此种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改变环境参量是提高光镊工作效率的方法之一,如微转子转动速率与光镊的激光功率成正比,与束腰半径成非线性关系。另一种可以大幅度提高光镊工作效率的方法是改变微转子的形状,数据表明"万字"形微转子的转动效率是相同尺寸的"十字"形转子转动效率的10-7倍。此外,通过解析力场的分布状态,可得到光压力的主要作用面,为今后的微转子设计提供依据。新模型的另一个优点是耗费时间较少,对于模拟光镊驱动微功能器件具有通用性和柔性。
翟晓敏黄文浩
关键词:矩量法光镊
共1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