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工程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37 被引量:729H指数:14
相关作者:熊文刘松梅李天王伟周丽君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轻工技术与工...
  • 31篇生物学
  • 31篇农业科学
  • 22篇理学
  • 14篇化学工程
  • 8篇医药卫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1篇脂质体
  • 8篇葡萄球菌
  • 8篇球菌
  • 8篇金黄色葡萄球...
  • 8篇黄色葡萄球菌
  • 7篇蛋白
  • 7篇食品
  • 7篇基因
  • 7篇保鲜
  • 6篇活性
  • 6篇海滨锦葵
  • 5篇豆豉
  • 5篇植物
  • 5篇乳酸脱氢酶
  • 5篇细胞
  • 5篇鲜切
  • 5篇酵母
  • 5篇谷胱甘肽
  • 5篇光谱
  • 5篇发酵

机构

  • 137篇大连民族学院
  • 16篇大连理工大学
  • 12篇辽宁师范大学
  • 10篇沈阳农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大连工业大学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食品工业科...
  • 1篇辽宁省微生物...
  • 1篇中国标准化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7篇范圣第
  • 34篇胡文忠
  • 30篇姜爱丽
  • 22篇田密霞
  • 19篇齐海萍
  • 17篇权春善
  • 14篇阮成江
  • 12篇冮洁
  • 11篇张树彪
  • 10篇王剑锋
  • 9篇刘程惠
  • 8篇刘宝全
  • 8篇张丽影
  • 8篇王军华
  • 8篇赵小菁
  • 6篇崔韶晖
  • 6篇赵轶男
  • 6篇齐小辉
  • 5篇许英梅
  • 5篇王艳颖

传媒

  • 24篇大连民族学院...
  • 8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食品与发酵工...
  • 4篇中国生物工程...
  • 4篇中国食品科学...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食品科学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化学世界
  • 3篇广西植物
  • 3篇微生物学杂志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生物技术
  • 2篇中国酿造
  • 2篇化学通报
  • 2篇化学试剂
  • 2篇食品科技
  • 2篇食用菌

年份

  • 12篇2015
  • 6篇2014
  • 12篇2013
  • 8篇2012
  • 17篇2011
  • 18篇2010
  • 24篇2009
  • 28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6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糖功能性保健罐装粥制品的研究与开发
与传统的食粥方法相比,食品工业中广泛生产的罐装粥制品普遍含有较多的蔗糖、淀粉等糖类物质,常人饮用尚可,对一些特需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或过度肥胖者则不适宜.本实验确定了一种无糖功能性深加工罐装粥制品的原料配比及工艺流程.采用具...
李鹤胡文忠姜爱丽张聪
关键词:食品开发
豆豉纤溶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枯草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12年
以实验室筛选的UD8豆豉芽孢杆菌的总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根据豆豉纤溶酶基因DNA序列(GeneBank AY720895.2)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扩增出了豆豉纤溶酶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穿梭质粒EC-BS8上,构建成表达质粒EC-BS8,再将其转化到枯草芽孢杆菌Bs6中。筛选表达菌株,实现了豆豉纤溶酶基因在枯草杆菌中高效表达。获得重组菌纤溶酶活力高达9 830 IU.mL-1,是出发菌株活力的2.9倍。经纯化SDS-PAGE鉴定重组豆豉纤溶酶相对分子质量为31.0 kDa。
齐海萍冮洁胡文忠姜爱丽田密霞
关键词:豆豉纤溶酶基因克隆枯草芽孢杆菌
脂质体超分子开关的自组装及其对酶活性的调控
2011年
以十六烷基胺与十六烷基溴为原料,通过取代反应与缩合反应等5步反应分别合成人工脂质(肽脂质)与人工受体。利用自组装技术在脂质体上构建了超分子开关体系,其中磷酸吡哆醛(PLP)为信号分子,铜离子做为中间信使。在没有调控信号时,铜离子与乳酸脱氢酶结合,抑制酶的活性;当加入信号分子PLP时,信号分子与人工受体作用形成席夫碱,席夫碱与乳酸脱氢酶竞争铜离子,解除铜离子对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抑制,恢复乳酸脱氢酶的催化活性。
刘宝全王剑锋李春斌范圣第
关键词:席夫碱脂质体乳酸脱氢酶铜离子
脂质体催化其表面甘氨酸与磷酸吡哆醛形成希夫碱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脂质体的疏水微环境,完成了甘氨酸与磷酸吡哆醛的希夫碱反应。甘氨酸进行双烷基化修饰后,组装到脂质体中。利用肽脂质构建带正电荷的脂质体(pH=7.00),吸附带负电荷的磷酸吡哆醛,增强磷酸吡哆醛与脂质体上甘氨酸的伯胺基团作用,并通过脂质体疏水微环境促进脱水缩合过程。紫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单独的磷酸吡哆醛吸收峰为387 nm,吸附到脂质体后吸收峰红移到395 nm;当PLP与脂质体上甘氨酸反应转变为希夫碱后,最大吸收峰蓝移到336 nm;希夫碱结合铜离子后,最大吸收峰从336 nm再次红移,出现383 nm吸收峰。脂质体上新形成的希夫碱与乳酸脱氢酶竞争铜离子,解除铜离子对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抑制。
刘宝全王剑锋李春斌范圣第
关键词:希夫碱脂质体甘氨酸铜离子
蜀葵花蜜成分与虫媒传粉模式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蜀葵(Althaea rosea)是我国一种重要的传统花卉,其花具有雌雄异熟和雌雄异位两种特征,柱头能发生弯曲与自身花粉接触,存在潜在的延迟自交。为了检测蜀葵花蜜成分和观察访花昆虫的访花行为,在自然居群内观察蜀葵花期物候、访花昆虫种类及主要访花昆虫的访花行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花蜜的主要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蜀葵每株每天开放0~40朵花,平均具有23朵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蜀葵的花朵在开花前分泌花蜜,单花花期内花蜜分泌呈单峰曲线。花蜜含糖量为8.41%,共检测出14种氨基酸。访花昆虫13种,主要为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其访花频率与花开放时间和花蜜分泌的高峰时间一致。意大利蜂在同一植株上访花数超过1朵的访问比例约占66.04%。蜀葵内同株异花传粉导致的双亲近交不可避免,两性花中的雌雄异熟和雌雄异位的适应意义可能主要是避免雌雄干扰。
李群包琎龙王学英陈旭辉阮成江
关键词:蜀葵花期物候
以1,10-邻菲罗啉为基体的新型配体研究进展
1,10-邻菲罗啉类配体以其优异的配位能力,在很多领域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与过渡金属形成的配合物表现出了良好的光化学、电化学以及生物学性能。本文就近年来以1,10-邻菲罗啉为基体的新型配体的合成与应用进行了综述。
张丽影刘巨涛赵晓菁池成范圣第
关键词:1,10-邻菲罗啉配体配位能力电化学
文献传递
一种从活性污泥中提取微生物总DNA的方法被引量:7
2008年
对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的首要前提是获得大量的高纯度微生物基因组DNA。建立了一种高效、简便的提取活性污泥总DNA方法。从提取的核酸总量、纯度、基因组完整性等多方面对所得到的DNA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单位活性污泥中提取的DNA得率为105~823μg/g,结构完整,纯度很高,无需进一步的纯化,可直接进行微生物群落分析及构建文库等后续分子生物学操作。现在实验室使用的提取活性污泥中DNA的方法,纯度普遍都无法达到PCR反应和建立文库的要求,建立的活性污泥DNA提取方法则可以克服这一难题。
郑维权春善朴永哲王军华范圣第
关键词:活性污泥DNA提取PEGRDNA
以1,10-邻菲罗啉为基体的新型配体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8年
1,10-邻菲罗啉类配体包括2,9、5,6、3,8位及4,7位等修饰物,具有优异的配位能力,其与过渡金属形成的配合物表现出良好的光化学、电化学以及生物学性能,并且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就近年来对1,10-邻菲罗啉的修饰及作为新型配体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张丽影刘巨涛赵晓菁池成范圣第
关键词:10-邻菲罗啉配体修饰衍生物
利用表面活性剂介导的方法制备AgrC蛋白脂质体被引量:2
2014年
膜蛋白AgrC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感受激酶.其信号转导机制的阐明对于解决细菌耐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膜蛋白研究的主要瓶颈是难以获得大量高纯度和功能稳定的蛋白.将目标蛋白表达在大肠杆菌体内,利用表面活性剂将其从细胞膜上溶解,纯化,这一系列步骤容易引起膜蛋白不稳定和功能损失.本文报道了用表面活性剂介导的方法将膜蛋白AgrC镶嵌到脂质体上,即形成蛋白脂质体.脂质体和蛋白脂质体的结构、形貌以及平均粒径分别用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仪表征.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结果表明蛋白重构效率达80%.硫醇试剂标记实验确定AgrC的细胞质域在脂质体中取向于内侧.体外磷酸化实验表明AgrC蛋白在脂质体中的自我磷酸化活性远远高于表面活性剂中的活性,且其自我磷酸化活性在2周内几乎没有损失.蛋白脂质体的构建不仅解决了膜蛋白的不稳定性问题,也为体外研究AgrC蛋白的结构、功能和信号转导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丽娜权春善许永斌李西会瞿晓晶范圣第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活性剂膜蛋白
沼气池中优势产甲烷菌的分离及其系统分类学研究
通过改进的亨盖特(Hungate)厌氧技术,从越冬猪粪发酵沼气池中分离到两株产甲烷菌菌株SH01和SH02.菌株SH01呈弯曲杆状,革兰氏阴性,有运动性,形成淡黄色菌落,能利用二氧化碳和甲酸钠作为碳源,但不能利用甲醇、乙...
王军华权春善赵艳秋范圣第
关键词:沼气池产甲烷菌系统分类学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