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系

作品数:148 被引量:737H指数:15
相关作者:张剑光杨华钧李华容尹启后王一鸣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系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8篇天文地球
  • 38篇经济管理
  • 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农业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7篇历史地理
  • 5篇生物学
  • 5篇建筑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城市
  • 25篇地貌
  • 15篇灾害
  • 11篇教学
  • 10篇地理
  • 9篇石流
  • 9篇土壤
  • 9篇泥石
  • 9篇泥石流
  • 9篇农业
  • 8篇地貌环境
  • 7篇地价
  • 7篇四川盆地
  • 7篇盆地
  • 6篇标准地块
  • 6篇城市地貌
  • 5篇地理学
  • 5篇丘陵
  • 4篇地貌学
  • 4篇灾害地貌

机构

  • 148篇西南师范大学
  • 6篇兰州大学
  • 3篇云南省地理研...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教育学院
  • 1篇铁道部第二勘...

作者

  • 20篇刁承泰
  • 16篇邱道持
  • 11篇唐晓春
  • 8篇杨庆媛
  • 8篇徐刚
  • 7篇张剑光
  • 7篇王力
  • 6篇况明生
  • 6篇黄京鸿
  • 5篇王建力
  • 5篇方小敏
  • 5篇罗伦德
  • 5篇杨华钧
  • 4篇徐茂其
  • 4篇李吉均
  • 4篇刘宗群
  • 4篇赵汝植
  • 3篇赵维城
  • 3篇张大泉
  • 3篇王一鸣

传媒

  • 51篇西南师范大学...
  • 6篇中国地质灾害...
  • 6篇人文地理
  • 6篇经济地理
  • 5篇自然资源
  • 4篇地球科学进展
  • 4篇云南地理环境...
  • 4篇灾害学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重庆环境科学
  • 3篇地理科学
  • 3篇资源开发与保...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地理学与国土...
  • 2篇地理研究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人口与经济
  • 2篇古生物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2
  • 2篇2000
  • 5篇1999
  • 15篇1998
  • 11篇1997
  • 10篇1996
  • 10篇1995
  • 13篇1994
  • 11篇1993
  • 12篇1992
  • 16篇1991
  • 26篇1990
  • 8篇1989
  • 1篇1988
  • 2篇1987
  • 2篇1986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南区自然灾害特征及其地域分异被引量:6
1996年
西南区包括四川、云南和贵州3省,自然环境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繁,区域差异大.主要根据致灾因素和灾害损失分西南区为5个区域:四川盆地、贵州高原、云南高原、横断山地、川西北高原.分析了各区的主要灾害类型,最后提出四条防灾、减灾的对策,为有关部门及领导抗灾、防灾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赵汝植
关键词:自然灾害地域分异
九寨沟土壤发生及地理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9
1994年
研究了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成土条件与土壤类型特性、组成的相互关系,证明了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具有明显的区域过渡性特点,而土壤地方性组合类型与母质和地形条件有密切的联系。为保护区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基础资料。
林致远尹平
关键词:土壤发生学土壤地理分布
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记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及其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998年
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是西南师范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其师资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图书资源丰富,办学层次齐全,是我国西南地区培养高校和中学地理师资及区域经济、城镇规划等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全系有教职工64人,其中教师42人,教授5人,副教授23人;...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教学地理系历史地理学研究地理学课程专业资料室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地被层的研究被引量:24
1999年
对天童常绿阔叶林地被层植物种类组成及群落学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 :组成地被层计有维管植物 4 4科 78属 1 1 4种。蕨类植物优势度最大 ,里白占绝对优势。39种草木植物 ,以世界分布科和地面芽植物为主 ,常绿种类占 84 .6% ,未见亚洲和北美洲间断分布的地理成分。乔灌木幼苗 5 1种 ,80 %的苗量集中于 4~ 6个种中 ,优势种突出。藤本植物 2 4种 ,草质藤本占 2 5 % ,落叶种类 4 2 %。地面苔藓植物 ( 2 2种 )与枯枝落叶构成镶嵌分布 ,发育较成熟的群落中苔藓种类多 ,盖度大。里白及其枯死物形成层层交错重叠的地被层 ,阻碍凋落物进入地表 ,减弱光照 ,使近地表光照长期低于幼苗光补偿点 ,抑制了乔灌木优势种的更新。凋落物阻碍种子下移至半分解层 ,栲树种子下移率为 1 7%至 2 2 .3% ,冬季种子的动物损耗率平均为 98.2 % ,凋落物中种子的平均腐烂率为 2 8.2 % ,表层保存下来的栲树种子因缺水萌发速度慢且成活率低 ,下层萌发速度虽快 ,但腐烂率高 ,栲树天然更新幼苗主要来源于草窗。
张笃见叶晓娅由文辉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
四川城市自然灾害与地貌环境的关系被引量:10
1989年
不少城市自然灾害的致灾过程、灾情程度和分布状况与城市地貌环境密切相关。详细分析城市地貌环境与城市灾害的关系,是城市灾害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四川省城市地貌环境分为三大类与七亚类,逐类分析了不同城市地貌环境与城市灾害的相关规律。
刁承泰
关键词:地貌环境洪积扇沟蚀地震强度断裂构造带断块山
西亚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1986年
西亚人口的分布表现出两个最基本的特点:一方面,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另一方面,游牧半游牧、定居农业和城镇聚落三种形式并存。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亚人口的分布状况、聚落形式及其相互组合状况都有所改变,但是这两个基本特点依然存在,而且还较为显著。
王一鸣
关键词:犹太人人口分布人口密度石油生产国
重庆市建设用地预测模型探讨被引量:27
1996年
运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预测城市建设用地是可行的.为满足建模要求,应以城市建设用地存量为基础,采用累加方法建立生成数列.1991—2000年重庆市建设用地预测模型为X_(t+1)=115626.4538e^(+0.094382941t)-104572.0538,平均每年城市建设用地增量为1727.88ha,预测结果符合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目标.
邱道持
关键词:建设用地城市土地土地利用
正在崛起的边缘科学——灾害地貌学被引量:3
1990年
灾害地貌是指对人类的生活及生存环境造成直接和间接灾害性影响的地貌现象的总称。根据造成灾害的地貌类型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划分出山地灾害地貌、平原灾害地貌、喀斯特灾害地貌、风沙及黄土灾害地貌、海岸灾害地貌等基本的类型。我国在近几十年对一些灾害地貌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随着“国际减灾十年(IDNDR)”活动的开展和国际间关于灾害地貌研究网络的逐渐形成,我国的灾害地貌学也随之产生,它是一门崭新的,正在开拓之中的地貌学分支学科,同时它又是一门介于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
唐晓春
关键词:灾害地貌学
贵州省气候宜人性评价探讨被引量:17
1991年
一、引言 我们在描述某地气候时,通常只是说“气候宜人”,或“气候不宜人”。但不同区域、地点的气候,在质、量上总有差异,由此产生的对人的刺激,也应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气候的宜人程度是有差别的。鉴于传统的定性描述难于区别不同气候的宜人性,我们在此引入“宜人度”一词,用它来定量表示气候对人的适宜程度。
张剑光冯云飞
关键词:气候气候要素
南昆线段家河泥石流减灾试验工程规划被引量:2
1993年
南昆铁路家竹菁隧道出口至放马坪垭口沿段家河下游盲谷一段线路,存在泥石流及河床淤涨两大潜灾。防治采用“节源”“开流”对策,即沿坡沿沟以控制泥石流的形成和泥沙入河,下游扩建人工河槽,束水冲沙,防止河床淤涨。减灾工程实施后,可进一步保证此段铁路当前及长远安全,并兼收巨大社会效益。
陈光曦严碧玉徐晓琴罗鉴银
关键词:泥石流减灾工程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