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诗歌
  • 3篇华文诗歌
  • 2篇东南亚华文诗...
  • 2篇民族性
  • 1篇当代诗
  • 1篇当代诗歌
  • 1篇新诗
  • 1篇中国新诗
  • 1篇中国性
  • 1篇社长
  • 1篇师徒
  • 1篇师徒关系
  • 1篇人化
  • 1篇五四新诗
  • 1篇现实主义
  • 1篇写作
  • 1篇后现代
  • 1篇个人化
  • 1篇个人化写作
  • 1篇关系论

机构

  • 5篇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

  • 5篇朱文斌

传媒

  • 2篇华文文学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马华文诗歌与中国新诗关系论析
2009年
新马华文诗歌与中国新诗遥相呼应几乎都是在现实主义层面上发生的,中国新诗中一度涌动的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思潮虽在新马华文诗歌中激起回应,但很快被抗战情境所消解。即使二战结束后,新马华文诗歌脱离了与中国新诗保持步伐高度一致的格局,但是仍然形成了以现实主义为主潮的局面,从根本而言还没有摆脱中国新诗的影响。
朱文斌
关键词:五四新诗现实主义
谢川成《温任平研究》序
2014年
谢川成博士的《温任平研究》一书即将付梓,来函嘱我作序。说实话,我着实有点诚惶诚恐。作为晚生后学,如果不是川成兄的厚爱和信任,我怎有资格在此说三道四?任平师和川成兄都是我敬仰之人,如果没记错的话,我和他们相识已十余年了,他们两位曾是马华文坛影响非常大的诗歌团体——天狼星诗社的先后掌舵人,任平师任创社社长,川成兄则是末代社长,而且二人还是地道的师徒关系,
朱文斌
关键词:师徒关系社长
论马华当代诗歌的后现代色彩被引量:1
2014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马华诗坛发生了新的转向,马华诗人开始走向个人化写作,具有浓厚的后现代色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日常生活的深入关注、解构性的反神性写作以及"后乌托邦"的想象方式。马华当代诗人脱离西方文本与语境,引进后现代主义话语,把诗歌导入晦涩难懂的灾难性绝境,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马华诗歌的边缘化,使马华当代诗歌陷入了新的发展困境。
朱文斌
关键词:个人化写作后现代
论东南亚华文诗歌的现代化
2011年
在全球化语境下,一味强调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相冲突的一面,而忽视/不见它们之间的融合以及更高程度的冲突和再融合,就是片面地理解东南亚华文诗歌的现代化。因而,东南亚华文诗歌在接受西方中心话语影响的同时,主动追求一种世界性与民族性相融合的特质才是其现代化成功的标志。
朱文斌
关键词:东南亚华文诗歌民族性
世界性、本土性与中国性——论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冲突
2004年
在全球化语境下 ,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非主流民族文学 ,“双重文学传统”使东南亚华文诗歌在现代与传统或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冲突中超越了单一维度 ,呈现出繁复的面貌。世界性、本土性与中国性集结纠缠在一起 。
朱文斌
关键词:东南亚华文诗歌民族性本土性中国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