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
- 作品数:85 被引量:67H指数:4
- 相关作者:郭海芳贾彦敏李改平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工程与计算实验室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抵达:从生存之痛到生命之痛——郑小琼诗歌论被引量:1
- 2011年
- 在打工文学视阈内,“打工诗人”郑小琼是个非常独特的存在。她拥有打工妹的身份及打工生活的体验优势,诗歌中也不乏描写打工生活的作品,但是,“打工诗歌”却无法涵盖她的全部诗歌创作。和一般的打工诗人不同,郑小琼既是一个打工亲历者,又像是站在高处洞透一切的局外人,这种体验和超验的双重优势使她的诗歌超越了“打工诗歌”范畴。
- 范云晶
- 关键词:打工文学生命打工生活打工诗歌局外人
- 被冷落的现代缪斯:大学的新诗教育问题被引量:2
- 2009年
- 在实用主义和读图快感充斥的大学校园,文学空间日益逼仄,诗歌更是遭到了空前的冷遇。因此,诗歌尤其是新诗教育显得愈发重要。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启发,培养大学生的新诗阅读兴趣,并学会欣赏新诗,这不但有利于大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于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同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范云晶
- 关键词:新诗教育人文素质
- 乡村女性的自我言说——论孙惠芬小说中全新的女性主义色彩被引量:1
- 2007年
- 东北女作家孙惠芬近年来显示出越来越强的创作势头,评论界对她的小说常从“乡土文化”的角度进行阐释,文章认为:其小说更多地体现了全新的女性主义色彩,对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突破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精英化倾向,关注新时代的乡村女性;打破男女对立思维,呼唤和谐相处的两性观念;亮出“做好女人”的旗帜,寻找维系生命力的永恒品质。而这些正是与愈来愈具有宽广胸怀和容纳能力的女性文学对话。
- 张敏
- 关键词:乡村女性女性文学
- 后现代:消除"本质"的人文精神建构
- 2009年
- 文章在对当代文学“后现代”小说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论述了“后现代”小说对现代主义“自我的发现”的消解,并指出这一消解是从生活诗意荒漠化、理想人格犬儒化、精神寄托虚无化三个方面进行的。结论是“后现代”不仅引领了一种文化趋势和文学潮流,而且是使人从“本质”的重负中解放出来的人文精神建构。
- 周全星
- 关键词:后现代小说本质主义人文精神解构
- 都市背景下的女性生存——浅析苏青作品中的职业女性形象被引量:1
- 2010年
- 五四运动以后,女性解放的呼声日益高涨,一大批女性走向学校继而步入社会,职业女性开始作为一个新的群体出现在文学家的视野中。上海女作家苏青因为本人的特殊经历,对这一群体的展现更见功力,本文对苏青笔下的职业女性,进行了多层面的分析。
- 沈恒娟
- 关键词:都市背景女性生存职业女性
- 新时期专用词语的语义泛化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新时期专用词语语义发生泛化,由单义变为多义而进入普通词语的行列,这是汉语词汇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重要表现,其特点是突破原有语义内涵,指称对象和范围扩大到专业以外。专用词语语义泛化的途径很多,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相似引申的方式。新时期专用词语语义泛化具有集中反映社会主旋律的功能。
- 宋培杰
- 关键词:专用词语义位语义泛化
- “侧”与“旁(傍páng)”的历时替换
- 2009年
- 本文通过对《汉书》中出现的"侧旁(傍páng)"这组同义词细致的描写,并与先秦两汉时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战国中晚期以前,表"旁边"义主要用"侧","旁(傍)"少见。从战国中后期开始,"旁(傍)"表"旁侧"义多见,且用法也多样化了。到西汉的《史记》,"旁(傍)"无论从用法还是从词频上都已占绝对优势。《汉书》中,"旁(傍)"的主导地位继续得以巩固。"旁(傍páng)"取代"侧"的过程在《汉书》时代已基本完成。
- 牛慧芳
- 新乡地域文化简论被引量:1
- 2005年
- 新乡地域文化十分丰富。它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一无二、大而有容的文化特征。新乡历史文化对新乡当代文化有深刻影响。研究新乡地域文化,对新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崔军红
- 关键词:地域文化旅游业
- 浅谈萧红小说中女性的爱情悲剧
- 2005年
- 不谈爱情是萧红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萧红在小说中展示的女性爱情悲剧,凝聚了她的审美情感和生命体验,婚恋的不幸,源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对女性尊严和价值的漠视,源自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所造成的女性自身的劣根性。
- 高芳艳
- 关键词:小说婚恋悲剧
- 事件化抒情:生命的呼唤——论日常主义诗歌的诗学特征
- 2007年
- 事件化抒情,是日常主义诗歌的一个重要诗学特征。它具体、真实,是诗人谛听自己内心、谛听诗歌自身言说的最好方式。它有两种表现形式:热抒情和冷抒情。
- 范云晶
- 关键词:日常主义诗歌诗学特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