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作品数:534 被引量:574H指数:9
相关作者:茶志高陈海宏郭瑞佳刀洁韦名应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西南林业大学国际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42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8篇语言文字
  • 101篇文学
  • 55篇文化科学
  • 50篇经济管理
  • 43篇社会学
  • 35篇历史地理
  • 15篇哲学宗教
  • 14篇艺术
  • 7篇政治法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5篇文化
  • 36篇文学
  • 29篇民族
  • 28篇语言
  • 28篇拉祜语
  • 22篇汉语
  • 18篇彝族
  • 18篇小说
  • 16篇傣族
  • 15篇声调
  • 14篇语音
  • 14篇方言
  • 13篇佤族
  • 13篇拉祜族
  • 12篇少数民族
  • 11篇彝语
  • 11篇社会
  • 11篇壮语
  • 10篇语义
  • 10篇文化内涵

机构

  • 46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5篇西南林业大学
  • 11篇云南师范大学
  • 9篇云南大学
  • 8篇中央民族大学
  • 8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江苏师范大学
  • 4篇扬州大学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香港科技大学
  • 2篇贵州民族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上海外国语大...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云南财经大学
  • 2篇文山学院

作者

  • 22篇茶志高
  • 22篇刘劲荣
  • 17篇陈海宏
  • 16篇刀承华
  • 15篇刀洁
  • 12篇赵秀兰
  • 10篇龙珊
  • 10篇李瑛
  • 10篇谭丽亚
  • 10篇韦名应
  • 10篇王海滨
  • 9篇张雨江
  • 8篇蔡荣男
  • 7篇刘青
  • 6篇董继梅
  • 6篇普丽春
  • 6篇黄彩文
  • 6篇刘明坤
  • 5篇赵金灿
  • 5篇张琪

传媒

  • 39篇云南民族大学...
  • 20篇民族语文
  • 17篇文山学院学报
  • 14篇红河学院学报
  • 14篇德宏师范高等...
  • 1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1篇楚雄师范学院...
  • 11篇昆明学院学报
  • 11篇科教导刊(电...
  • 10篇民族文学研究
  • 9篇百色学院学报
  • 8篇云南师范大学...
  • 7篇玉溪师范学院...
  • 6篇曲靖师范学院...
  • 6篇丽江师范高等...
  • 5篇贵州民族研究
  • 5篇大理学院学报...
  • 5篇西南民族大学...
  • 5篇现代语文(下...
  • 5篇毕节学院学报...

年份

  • 24篇2023
  • 24篇2022
  • 27篇2021
  • 31篇2020
  • 23篇2019
  • 24篇2018
  • 22篇2017
  • 28篇2016
  • 28篇2015
  • 22篇2014
  • 28篇2013
  • 22篇2012
  • 30篇2011
  • 10篇2010
  • 21篇2009
  • 17篇2008
  • 31篇2007
  • 22篇2006
  • 15篇2005
  • 7篇2004
5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李贽主导思想论被引量:1
2007年
李贽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是"无",但这一"无"只是就具体的现象世界而言的,而真主所代表的本体世界则是"有"。在李贽观念中,这一本体世界是真而又真的,生存于现象世界的穆斯林,必然体认与归依真主,这一体认与归依,正是人之"诚"的表现。由此,李贽的主导思想,正是伊斯兰教信仰所形成的哲学观念。
闫大伟
昆明地区阿昌族的语言使用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08年
阿昌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但很少有人关注其语言使用状况。在昆阿昌族人口较少且居住分散,为了了解昆明地区阿昌族的语言使用情况,笔者利用参加"第二十二届在昆阿昌族阿露窝罗节"的机会做了一次专题调查。本文通过对实地调查资料的分析、整理,阐述昆明地区阿昌族的语言使用情况及其语言态度,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谢红梅李浩
关键词:语言使用语言态度
邕宁等壮语阴调类再分化的原因被引量:2
2017年
邕宁、扶绥、隆安、德保壮语的Ⅰ类声母(?、?b、?d)和Ⅲ类声母(ph、th、kh、tsh)音节发生了阴调类再分化,原因在于声母辅音的气化或僵化,影响到原先(假声超)高调目标的实现,音高明显降低,调形改变,进而产生声调分派。
韦名应
关键词:气声
英语作为第三语言的学习动机研究——以白族学生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发现白族学生第三语言(英语)学习的动机特点,使用Gardner的经典态度动机量表对白族的第三语言学习动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白族学生在学习第三语言时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很强;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同伴很容易给白族学生的第三语言学习带来压力;白族学生的第三语言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很强的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家庭环境对白族学生的第三语言的学习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李爱凌李娟
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
怒江地区怒族使用汉语现状调查与分析——以福贡县匹河怒族乡为例
2017年
调查研究边境地区跨境民族怒族的汉语汉字使用情况,有助于深化人们对边境地区语言国情的认识。本文通过对福贡县匹河乡怒族汉语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探讨匹河怒族在家庭、村寨、学校、集市等场合的汉语使用状况。匹河怒族的汉语水平有明显的代际差异,对汉文化的高度认同,开放的语言态度,学校教育的发展等因素使得怒族年轻人汉语水平不断提高。
谭丽亚陈海宏
关键词:怒族
拉祜语的元音格局(提要)
<正>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一种独立语言,其中,所具有的元音格局是拉祜语元音系统性的表现,包括的内容可以有元音的定位特征,内部变化的表现,整个的分布关系等等。依据主要元音跟韵母中其他成分组合关系的情况可以划分出...
石锋刘劲荣
文献传递
云南拉祜族文字使用的历史与现状被引量:7
2008年
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一种独立语言。目前在国内外使用三种不同的拉祜语拼音文字:云南拉祜族文字试行方案、拼音文字方案、马提索夫文字方案。云南拉祜族文字方案通过半个多世纪的推广和使用,在拉祜族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扫盲和双语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本文在介绍三套文字概况和推广使用的基础上,对云南拉祜族文字试行方案在推广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认真探讨,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刘劲荣
新余市分宜县赣语音韵特点
2013年
分宜县方言属于赣方言宜浏片,通过专业的语音调查,对新余市分宜县方言的语音系统进行了描写,并归纳了分宜县方言的音韵特点。
袁婕妤
关键词:声韵调音韵特点
从侗、布依核心词的有阶分析论证侗语、布依语的亲属关系
2012年
侗语和布依语同属于壮侗语族,它们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既存在共同特征也存在差异性,而通过陈保亚先生提出的200核心词有阶分析方法可以进一步证明二者之间的亲属关系.也进一步证明了二阶分析理论在分析语源关系时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李菁
关键词:侗语布依语亲属关系
怒族民间文学中的和谐思想及社会价值
2013年
怒族民间文学是怒族先民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民族精神的凝聚,其中蕴含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和谐思想,主要包括宽以待人、家庭和睦、邻里友爱、团结互助以及民族团结、睦邻友好等思想。怒族民间文学中的和谐思想有利于保护怒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怒江地区的民族团结,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谭丽亚陈海宏
关键词:怒族民间文学社会价值
共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