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传播系
- 作品数:12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友林陆斌张群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教学改革实施路径研究
- 2012年
- 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广告教育正处在快速向办学模式特色化、专业化和科学化方向提升阶段。根据实际情况,浙江财经学院广告学专业致力于探索构建“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综合实践教学为提高,以新媒体技术应用为创新,以参加全国大赛为促进”的梯形结构教学体系。
- 陆斌刘友林
- 关键词:广告教育教学改革
- 论民生新闻的现实语境及媒介角色
- 2012年
- 民生新闻是我国民生及新闻的现实语境下的时代性产物,其媒介角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民生从基本同构转变为差异化巨大的民生现状是民生新闻产生的现实前提,媒体机构改革与媒介职能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过渡转变是其新闻语境。本文以现实语境为前提讨论民生新闻,分析民生新闻产生的语境及民生新闻的媒介角色。
- 张群
- 关键词:民生新闻新闻语境媒介角色
- 由《唐山大地震》试析营销ROI
- 2010年
- 任何一次营销推广活动,广告主最关注的就是能否带来有效的成果。本文以《唐山大地震》的营销ROI为指引,认为:广告主做广告不应只看做是支出,而应当成是一项投资。投资有风险,但投资也意味着有可能获取丰厚的商业回报。因此,要学会从营销ROI的视角去审视广告活动。
- 陆斌
- 关键词:广告
- 广告叙事的“陌生化”策略
- 2008年
- 广告作为求新求异的艺术,力图创意的“震撼性”。“陌生化”策略因此被现代广告日益重视,那么广告叙事的“陌生化”策略有哪些类型呢?具体来说,笔者总结为:故事情节的逻辑陌生化;广告叙事的情境陌生化;广告的叙述视角陌生化;广告的视觉要素陌生化;广告的文案表述陌生化。
- 胡文财
- 关键词:广告叙事
- 由芬必得引发的品牌广告公益化反思被引量:1
- 2009年
- 广告主中美史克聘请公益人物——“光爱学校”校长石青华做形象代言人,在全国广泛推广嫁接商品嫁接公益广告的新的广告表现形式,这不仅引起了受众对该广告本质属性的迷惑和不可辨识性,更给广告学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该不该在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之间划清一条“法律界线”?该学术论文通过查找文献资料,追溯广告主真实的广告动因,以及传播效果,试图在揭示广告主所要达到的广告目的实事中得出结论。
- 陆斌
- 关键词:芬必得公益广告
- 论广告传播中信息不对称的规制被引量:6
- 2007年
- 一、“信息不对称”的理论背景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指的是在日常经济活动当中,某些参与人拥有其他参与人所不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的在不对称信息下进行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信息不对称指在相互对应的双方之间有关某些事实信息呈不对称分布,一方处于信息优势,一方处于信息劣势。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等方面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从而对市场的发展起着更大的影响作用。
- 胡文财刘友林
- 关键词:广告传播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经济学经济活动
- 大学城:高教管理的新课题被引量:2
- 2006年
- 目前,我国不少城市都建有大学城,若干所大学相邻而建,这不仅仅是有了新设备,可以实施数字化教学,也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上的拉近,使得资源共享、教师互聘、学生自由选课成为可能,它必然会给高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以杭州市下沙大学城为研究样本,对大学城中14所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讨大学城对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冲击,以及由此引起的高等教育管理观念的变化、管理者需要处理的各种新的关系。
- 刘友林
- 关键词:教育管理体制管理观念数字化教学地理空间
- 论中国电影传播的分众化策略被引量:3
- 2005年
- 本文在中国电影产业崛起、电影媒介新变之际,针对现有的电影传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电影制片、传播渠道应以不同受众群作为自己的依据,在内容、制作风格、宣传、发行、放映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受众,对观众群的多层次划分意味着以往的单一性传播方式,将转换成分众化传播策略,并形成电影传播的多元格局。
- 王文奇
- 关键词:中国电影分众化制片渠道
- 解密环境媒体的创意法则被引量:10
- 2009年
- 在广告媒介策划中,环境媒体创意的价值越来越凸显。环境媒体创意是一种将媒介的物理属性融进广告创意的思维形式,它具有传统媒介策划无法达到的广告效果。那么,环境媒体创意有无规律可循?笔者研究发现,要保证环境媒体创意的质量,找到合适的接触环境是关键,促成广告与环境的联动以吸引受众体验是前提,用创新思维突破环境限制是保障。
- 胡文财
- 关键词:环境媒体媒介策划
- 论汉字思维对中国画表现方式的建构被引量:1
- 2011年
- 对中国画特点的研究,一般较多将着眼点放在其与姊妹艺术如书法、诗文的关系方面,诸如"书画同源"、"诗情画意"等议论。然而,如能跳出传统思路之外,从思维、媒介工具、作者特性等更为基础的层面分析中国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就可以看到中国画的表现方式其实与汉字的思维表意方式有着相当内在的联系,中国画的许多艺术特征都可以从汉字思维的特点中找到其最初的来源。
- 董春晓
- 关键词:字思维姊妹艺术书画同源诗情画意媒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