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系

作品数:350 被引量:3,184H指数:30
相关作者:刘剑宇习树峰刘美南叶雯王扬圣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3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0篇天文地球
  • 147篇水利工程
  • 3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7篇农业科学
  • 13篇经济管理
  • 6篇生物学
  • 4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7篇流域
  • 54篇降水
  • 35篇径流
  • 30篇东江流域
  • 30篇水文
  • 29篇COPULA...
  • 28篇干旱
  • 23篇洪水
  • 21篇气候
  • 18篇水资源
  • 18篇珠江流域
  • 16篇气候变化
  • 14篇小波
  • 14篇极端降水
  • 13篇河流域
  • 12篇蒸散
  • 12篇蒸散发
  • 12篇水库
  • 12篇小波分析
  • 11篇水质

机构

  • 344篇中山大学
  • 26篇华南理工大学
  • 22篇学研究院
  • 20篇广东海洋大学
  • 17篇广东省水利水...
  • 16篇北京师范大学
  • 10篇香港中文大学
  • 9篇宿州学院
  • 8篇武汉大学
  • 8篇广东省水动力...
  • 8篇广东省水文局
  • 7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安徽师范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广东省水利电...
  • 4篇郑州大学
  • 4篇中水珠江规划...
  • 3篇佛山科学技术...
  • 3篇河海大学

作者

  • 85篇张强
  • 84篇陈晓宏
  • 83篇陈子燊
  • 38篇张强
  • 27篇顾西辉
  • 24篇刘丙军
  • 22篇黄强
  • 21篇林凯荣
  • 21篇孙鹏
  • 21篇李志强
  • 19篇刘曾美
  • 17篇江涛
  • 16篇孔冬冬
  • 15篇李志龙
  • 15篇刘剑宇
  • 13篇陈洋波
  • 11篇冯砚青
  • 11篇王小军
  • 10篇陈永勤
  • 10篇何艳虎

传媒

  • 25篇中山大学学报...
  • 20篇人民珠江
  • 15篇海洋通报
  • 14篇自然资源学报
  • 13篇水文
  • 13篇热带地理
  • 12篇地理学报
  • 12篇地理科学
  • 11篇第一届珠江水...
  • 9篇中国农村水利...
  • 9篇水科学进展
  • 9篇湖泊科学
  • 9篇武汉大学学报...
  • 9篇广东水利水电
  • 9篇灌溉排水学报
  • 8篇水利学报
  • 8篇自然灾害学报
  • 6篇生态学报
  • 6篇水电能源科学
  • 6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4篇2018
  • 20篇2017
  • 34篇2016
  • 32篇2015
  • 33篇2014
  • 37篇2013
  • 26篇2012
  • 39篇2011
  • 21篇2010
  • 15篇2009
  • 15篇2008
  • 14篇2007
  • 9篇2006
  • 20篇2005
  • 10篇2004
  • 2篇2003
3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56~2000年中国地表水资源状况:变化特征、成因及影响被引量:26
2011年
系统搜集了中国590个雨量站和383个水文站1956~2000年长序列月降水量与月径流量资料,及1978~2000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的旱涝受灾与成灾面积、灌区面积、已建水库库容等数据资料,全面分析了地表径流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农业旱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其原因及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北方降水减少,其中山东和黄河中游地区的降水量减小最显著。另外,冬季降水增加明显,而春秋季降水减少明显,极易导致春秋旱灾;北方地区降水减少是造成地表径流量减小的主要原因,农业灌溉进一步加剧地表径流量减小,南方径流量的增加主要是由降水量增加引起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造成水资源分布不均,进而造成大部分地区农业受旱涝灾害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中旱灾受灾面积远大于水灾的受灾面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灌区、水库等)能提高地区的抗旱能力,但是对洪涝灾害的影响没有旱灾那么明显。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北方地区在水资源短缺的前提下保证农业生产稳定的重要措施。
张强张强孙鹏陈喜
关键词:降水量径流量旱涝灾害
塔河流域枯水流量概率特征及成因与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选用11种概率分布函数和单参数二维阿基米德族Copula函数,系统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简称塔河流域)8个水文站最小连续7日平均流量。研究结果表明:①韦克比函数最适合描述塔河流域枯水径流的概率特征;②1987年以后重现期较短的干旱发生频率降低,而重现期较长的干旱事件发生概率增加,主要是由于气候的季节变化及各河流流量的补给类型不同,从而对塔河枯水流量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讲,春季气温对枯水的影响要大于降水变化对枯水的影响;③叶尔羌河、阿克苏河等流域水文干旱联合重现期和同现期变化基本一致;开都河流域发生干旱概率要小于叶尔羌河和阿克苏两流域,而开都河流域同时发生干旱的概率大于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3个流域重现期短的干旱遭遇概率较大。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新疆旱灾情况,同时,由于耕地面积、人口等的增长,水资源需求量增加,在水资源供需方面仍存在非常尖锐的矛盾。
张强张强孙鹏张江辉
关键词:概率分布函数COPULA函数枯水流量塔里木河流域
波高与风速联合概率分布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基于copula函数论述了两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方法。此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边缘分布可由不同的分布函数构成,变量间可具相关性。以粤东汕尾海域极值波高与相应风速为研究实例,经分析获得以下结果:(1)优选的极值波高和风速可分别由P-III型和GEV分布表示;(2)拟合优度检验指标表明二者的最优连接函数为Archimedean copula类的Gumbel-Hougaard copula;(3)与联合分布比较,重现期介于5—200年之间的波高边缘分布设计值的相对差值大约介于3.1%~8.1%之间,风速设计值相对差值大约介于2.8%~6.4%之间;(4)特定风速设计频率条件下,波高与风速的遭遇概率随波高设计频率的减小而减小,特定波高设计频率随风速条件频率的减小,二者的遭遇概率随之增大。
陈子燊
关键词:COPULA函数
珠江三角洲Copula径流模型及西水东调缺水风险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基于两变量Copula函数模拟、变点识别和均值平移时序重构方法,构建珠江三角洲西水东调工程受水区东江和水源区西江的枯水径流联合分布模型。以生态环境流量及最小流量管理目标为设计阈值,研究区域联合缺水风险特征及对变化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Archimedean copula的Clayton、Frank和GH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两区域枯水径流联合分布特征。变化环境下特别是流域内水利工程径流调节作用,东江枯水径流时序非一致性显著,均值跳跃明显,变点时间为1972年,最枯月径流量增加了65.5%。若要满足最小下泄流量管理目标,东江缺水风险率较高,为37.7%。与东江天然径流(还原系列)相比,在东江流域内水利工程影响下(还现系列),东、西江同时缺水风险率由35.8%下降到16.7%。但由于2江枯水径流的正相关性,西江有水可调保证率也由54.8%下降到21.0%。在已知东江缺水情形下,西江有水可调保证率(55.8%)仅略高于西江缺水风险率(44.2%)。因此,珠江三角洲西水东调工程运行,需要科学设计更为精细的水资源调度规则。
涂新军陈晓宏刁振举赵勇杜奕良
关键词:径流缺水珠江三角洲
全球变暖背景下广东省近60年来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根据1951―2010年广东省26个气象站点的气温资料,统计了6个极端气温指数,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等方法对广东省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上,近60年来广东省气温总体上具有倾向极端的趋势,但倾向极端高温的趋势不明显,而倾向极端低温的趋势却十分明显。6个极端气温指数均检测到有突变发生,突变时间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除了指数TX90%(暖日天数),其余5个指数——SU(夏日天数)、FD(霜日天数)、TN90%(暖夜天数)、TX10%(冷日天数)、TN10%(冷夜天数)在突变后均呈现增加趋势,并且速度加快。与1961―1980年气温倾向极端的趋势不明显相比,1981―2010年气温倾向极端的趋势非常明显,并且具有倾向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的双向趋势。而在空间差异上,4个相对阈值指数在空间上的分布均为镶嵌式的分布,大致呈现出中部与东西两端一致,北部的变化幅度最小。
黄强陈子刘占明
关键词:极端气温极端气温指数
西江输沙量特性变化及趋势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在分析西江近60年输沙量特性变化的基础上,根据库区泥沙淤积及控制站水沙实测资料,运用Brune拦沙率方法,估算干支流梯级水库拦沙量,提出西江水库群拦沙率修正式,并预测在建和拟建水库运行后西江输沙量变化趋势。西江干流梧州站泥沙组成发生显著变化,红水河迁江站来沙所占比例由1990年以前的71. 37%,减小为2003-2016年的12. 57%。1992-2002年干支流水库群年平均拦沙量约为5 979. 3万t/a,拦沙率约为69. 58%;2003-2016年水库群年平均拦沙约为4 577. 2万t/a,拦沙率为77. 11%。大藤峡及柳江拟建大型水库运行后,梧州站沙量将降至约907万t/a,仅为1956-1991年沙量的12. 4%。
李海彬黄东黄东梁汝豪
关键词:河流泥沙工程学
湛江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对湛江市1951~2000年的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湛江年蒸发量减少的趋势显著,一年中,1~2月、4~5月、9~10月和7月的蒸发量减少的趋势显著:20世纪50、70年代蒸发量较大,60年...
谢平; 陈晓宏;
关键词:蒸发皿蒸发量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水位流量曲线估计中的异方差性分析——以西江上游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珠江水系干流之一的西江上游14个水文测站水位流量数据,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NLS)和异方差最大似然估计法(HMLE)分别绘制每个测站水位流量曲线标准残差图.结果表明:14个水文测站中有5个测站对NLS是适用的,9个测站对NLS不适用;而对于HMLE法,则有11个测站是适用的,仅3个测站不适用.因此,对比NLS法,HMLE法大大提高了对水位流量曲线的适用性.
顾西辉张强张强
关键词:异方差性
冲流带海滩高频振动探讨被引量:5
2005年
在粤东汕尾寮嘴口岬间海滩冲流带设置两条剖面,利用2003年10月13日一个潮周期实测高频剖面数据(采样间隔为1min和6min),分析了海滩的高频振动特征。并结合同期实测碎波带水位波动,探讨了海滩高频振动的动力原因。分析表明,此海滩过程主要以堆积为主,并表现有显著周期的振动;其日内变化受潮汐控制,表现为涨潮堆积、落潮侵蚀;波能对海滩高频振动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李志龙陈子燊李志强冯砚青
关键词:波能
气候暖化对中国洪旱极端事件演变趋势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针对气候暖化加剧区域水循环、增加洪旱灾害风险这一科学问题,利用1960-2005年全国588个气象台站资料,对基于标准化降雨蒸散指数的气象洪旱时空演变特征作了深入分析,并通过Copula函数与气温构建了二维联合分布函数,揭示了气温上升对中国气象洪旱极端事件发生的可能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气温上升情景下,不同重现期的极端气象洪旱事件有着不同的响应。希望该研究对气候暖化背景下的中国防洪抗旱减灾及流域水资源管理能作出积极贡献。
祁添垚张强孙鹏肖名忠
关键词:COPULA函数全球变暖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