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作品数:297 被引量:2,922H指数:27
相关作者:龚敏林致远陈建宝卢盛荣陈贵富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2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3篇经济管理
  • 12篇政治法律
  • 10篇文化科学
  • 8篇社会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9篇宏观经济
  • 25篇中国宏观经济
  • 22篇实证
  • 20篇经济模型
  • 19篇中国季度宏观...
  • 19篇货币
  • 19篇宏观经济模型
  • 17篇经济增长
  • 15篇资本
  • 14篇经济预测
  • 14篇财政
  • 14篇产权
  • 12篇知识产权
  • 12篇知识产权保护
  • 12篇经济学
  • 11篇实证分析
  • 11篇金融
  • 10篇政府
  • 10篇居民消费
  • 9篇实证研究

机构

  • 294篇厦门大学
  • 15篇中国人民银行
  • 6篇陕西师范大学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5篇南开大学
  • 5篇教育部
  • 3篇南洋理工大学
  • 2篇北京工商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西南财经大学
  • 2篇新加坡国立大...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云南财经大学
  • 2篇兰州文理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财政部财政科...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作者

  • 93篇李文溥
  • 50篇龚敏
  • 44篇王燕武
  • 30篇林致远
  • 27篇卢盛荣
  • 23篇余长林
  • 16篇陈贵富
  • 14篇谢攀
  • 14篇李静
  • 11篇陈建宝
  • 7篇刘榆
  • 7篇彭水军
  • 7篇黄寿峰
  • 5篇郭晔
  • 5篇蔡伟毅
  • 5篇周颖刚
  • 4篇李昊
  • 4篇王俊海
  • 4篇苑德宇
  • 4篇曾五一

传媒

  • 39篇厦门大学学报...
  • 20篇东南学术
  • 18篇经济学家茶座
  • 8篇统计研究
  • 8篇厦门大学宏观...
  • 7篇经济研究参考
  • 6篇数量经济技术...
  • 6篇经济研究
  • 6篇财政研究
  • 6篇中国高校社会...
  • 6篇国家治理
  • 5篇吉林大学社会...
  • 5篇国际贸易问题
  • 5篇中国经济问题
  • 5篇世界经济研究
  • 5篇管理世界
  • 4篇河北学刊
  • 4篇学术月刊
  • 4篇统计与信息论...
  • 4篇南开经济研究

年份

  • 10篇2023
  • 15篇2022
  • 11篇2021
  • 18篇2020
  • 13篇2019
  • 14篇2018
  • 11篇2017
  • 18篇2016
  • 18篇2015
  • 13篇2014
  • 12篇2013
  • 8篇2012
  • 21篇2011
  • 20篇2010
  • 28篇2009
  • 18篇2008
  • 16篇2007
  • 15篇2006
  • 14篇2005
  • 1篇2004
2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政治关联、要素比价扭曲与再配置效应被引量:7
2015年
压低要素价格实现了低成本的高增长,但也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经审计后公开披露的经营数据,应用对企业层面生产函数估计的改进范式,本文测算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劳动力和资本价格扭曲引起的资源误置程度。研究发现:(1)2006年以来,企业间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效率出现了背离趋势,前者的错配程度加深,而后者整体上有所缓和;(2)对劳动要素而言,政治关联度较低的民营企业劳动力产出缺口较低,使用效率较高,基于政治关联形成的劳动力比价扭曲则加剧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中劳动力资源误置;(3)对资本要素而言,多数上市公司都存在负向扭曲,但错配趋于改善。在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高政治关联度上市公司中,资本要素配置扭曲程度要强于低政治关联度上市公司。更换样本区间的稳健性检验支持了上述判断。
谢攀李文溥
关键词:政治关联产出缺口广义矩估计
现代经济学体系的基本脉络被引量:5
2007年
经过长期的发展,现代经济学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有着众多分支、内容庞杂的学科体系。本文以现代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框架为基础,从经济学各分支学科的分析视角入手,勾勒现代经济学体系的基本脉络。借此,我们或许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斑驳交错的现代经济学丛林。
林致远
关键词:现代经济学
如何实现创新驱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被引量:3
2020年
"十四五"时期直至更长的时期内,应当持续增加"硬投入",继续优化"软环境",以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了实现创新驱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应当具体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激励中小微企业创新、鼓励市场主体良性竞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对外开放、完善教育体系、深化金融改革、提升财税调控能力。
林致远黄安杰
关键词:自主创新
谈判地位、价格加成与劳资博弈——我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微观机制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在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同时均衡的框架下,探究工人与厂商博弈中实际工资的决定过程,为系统理解近年来中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通过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两部门一般均衡分析,可以发现,近十余年来中国劳动报酬份额显著下降,是劳动力市场工人谈判力量下降和产品市场价格加成上升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关的经验事实初步印证了这一假说。
谢攀李文溥刘榆
关键词:劳动报酬份额垄断竞争
流动性过剩、法定存款准备与信用配给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旨在研究调整存款准备带来的信用配给问题,考虑银行对企业的监督机制,分析借贷市场均衡时调节法定存款准备率对利率、投资和经济增长等宏观变量以及经济主体的影响,利用模型检讨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并进而提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相关建议。
王艺明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信用配给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读林毅夫的《解读中国经济》
2013年
《解读中国经济》是毅夫先生的课程讲义。将讲稿整理出版,是嘉惠后学的好事。一书在手,听课的学生再不必埋头笔记,外地学子也可聊补不能亲炙先生教诲的遗感。但是,有经验的教师对出版讲稿向来慎之又慎。一旦把多年练就的金针度人,棘手的难题就回到自己手中:照本宣科势必贻笑大方,可是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拓,讲出新意,大非易事。学问之事,向来是通达难于精专。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在学期间就可能发表论文,但是,写教材却基本不成。写论文可以挑自己有研究有发现的说,写教材就必须完整理解课程内容,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对于治学有年的学者也是难事。
李文溥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表论文课程内容融会贯通本科生
地方保护、要素价格扭曲与资源误置——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6
2016年
尽管压低要素价格有助于实现低成本下的高增长,但也会加剧经济结构的失衡。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经审计后公开披露的经营数据,采用对企业层面生产函数估计的改进范式,测算2006-2012年国民经济中13个门类产业因要素价格扭曲而导致的资源误置状况。结果发现:首先,与劳动力、中间产品、中间服务等相比,尽管上市公司的资本要素投入较多,但资本配置的效率却较低,地方保护下的种种壁垒阻碍了资本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流动,造成产业间资本配置的扭曲;其次,地方保护对劳动力配置效率的负向效应显著,这一情形不仅存在于三次产业之间,而且延伸至服务业内部;最后,替换年份区间的稳健性检验支持了上述论断。未来应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放松服务业管制、完善地方税体系等方面着手,发挥要素再配置的正向效应,减少资源误置。
谢攀林致远
关键词:要素价格产出缺口广义矩估计
FTA深度一体化对贸易增加值的影响--基于中国签订贸易协定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FTA深度一体化能否有效促进成员国的价值链关联及贸易利得的提升,备受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基于结构引力模型和中国签订贸易协定的相关数据,可实证研究FTA深度一体化对贸易增加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FTA深度一体化整体上显著促进了成员国出口增加值的提升,且对成员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的正向促进作用大于对出口的国外增加值的影响,意味着FTA的深度一体化有利于提升成员国的实际贸易利益。(2)区分中间出口和最终出口后发现,不同的深度指数对中间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对最终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的影响都不显著。这表明,FTA深度一体化主要是通过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价值链贸易关联来促进贸易增加值和提升贸易利益。进一步区分货物与服务贸易来看,FTA深度一体化对货物中间出口增加值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服务。(3)从衡量FTA深度一体化的不同深度指数来看,具有法律可执行性且拥有争端解决机制的FTA实际总深度指数对贸易增加值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表面总深度指数;而代表贸易议题未来发展趋势的WTO-X指数相比于代表传统议题的WTO+指数对贸易增加值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彭水军曾勇
论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转型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新特征。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仅仅是引发这些变化的外因,而产生这一重大变化的内因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难以继续维持下去,政府主导型经济宏观调控管理方式已经逐渐失效。论文认为,尽管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渐进转轨过程中,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在一定时期里可能是一种必要而且合理的制度安排,但是,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却是历史的必然。推进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转型的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核心在于重塑政府与个人的关系。
李文溥李昊
关键词:政府主导型经济现代市场经济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路径探析被引量:3
2013年
我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尽管快速提高了人均GDP,但却不能有效地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旨在使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翻番的"收入倍增计划"试图以提高居民实际收入为切入口,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微观层面,要素比价扭曲是形成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基础,从而矫正要素比价扭曲是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的重要前提;从宏观层面,使现有经济增长转向以提高劳动者报酬占比为目的的"工资导向型"增长方式,是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的可行而且必要的途径。
龚敏李文溥
关键词:收入倍增计划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