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艺研究所

作品数:805 被引量:7,373H指数:45
相关作者:刘敬云邢茂武晋文郭高川李志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中北大学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33篇期刊文章
  • 7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3篇矿业工程
  • 136篇建筑科学
  • 38篇理学
  • 37篇天文地球
  • 3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7篇化学工程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机械工程
  • 3篇水利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4篇煤层
  • 80篇岩石力学
  • 75篇数值模拟
  • 75篇值模拟
  • 64篇综放
  • 64篇巷道
  • 58篇工作面
  • 48篇顶板
  • 48篇采矿
  • 43篇瓦斯
  • 40篇矿压
  • 39篇支护
  • 37篇围岩
  • 37篇采矿工程
  • 30篇煤体
  • 29篇煤层气
  • 29篇煤矿
  • 27篇力学特性
  • 27篇采场
  • 25篇钙芒硝

机构

  • 803篇太原理工大学
  • 55篇中国矿业大学
  • 13篇辽宁工程技术...
  • 13篇中北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武...
  • 12篇山西煤炭职业...
  • 8篇山西农业大学
  • 8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山西兰花科技...
  • 6篇山西工程技术...
  • 5篇烟台大学
  • 5篇内蒙古科技大...
  • 5篇中国建筑材料...
  • 5篇河北地质职工...
  • 4篇大连工业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4篇黑龙江科技大...
  • 4篇山西煤炭管理...
  • 4篇神东煤炭集团
  • 3篇山西大同大学

作者

  • 235篇赵阳升
  • 133篇康天合
  • 90篇冯增朝
  • 84篇宋选民
  • 78篇胡耀青
  • 74篇梁卫国
  • 71篇杨栋
  • 58篇杨永康
  • 53篇徐素国
  • 48篇靳钟铭
  • 46篇柴肇云
  • 40篇康志勤
  • 37篇赵建忠
  • 29篇郤保平
  • 24篇魏锦平
  • 22篇段康廉
  • 21篇万志军
  • 20篇刘中华
  • 19篇赵东
  • 18篇石定贤

传媒

  • 116篇岩石力学与工...
  • 115篇太原理工大学...
  • 60篇煤矿安全
  • 55篇煤炭学报
  • 50篇山西煤炭
  • 48篇矿业研究与开...
  • 46篇煤炭技术
  • 24篇辽宁工程技术...
  • 2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6篇岩土力学
  • 15篇地下空间与工...
  • 15篇采矿与安全工...
  • 10篇中国煤炭
  • 9篇岩土工程学报
  • 9篇煤矿开采
  • 8篇化工矿物与加...
  • 8篇矿业安全与环...
  • 8篇煤炭工程
  • 6篇科技情报开发...
  • 5篇中国矿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12篇2019
  • 35篇2018
  • 39篇2017
  • 44篇2016
  • 60篇2015
  • 54篇2014
  • 49篇2013
  • 32篇2012
  • 41篇2011
  • 69篇2010
  • 38篇2009
  • 40篇2008
  • 41篇2007
  • 31篇2006
  • 40篇2005
  • 44篇2004
8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层状盐岩储气库建造夹层稳定性研究
为了研究在水溶建腔过程中夹层的稳定性,先根据小挠度的薄板弯曲模型,建立盐岩地层中央层的力学模型并给出夹层内部应力解析解,从而为强度校核提供理论依据。然后利用 FLAC对某一工程实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夹层的稳定性。研究结果...
莫江梁卫国赵阳升
关键词:层状盐岩夹层储气库
文献传递
钙芒硝盐岩溶解的温度效应被引量:11
2010年
钙芒硝盐岩化学成分为硫酸钠与硫酸钙的化合物,其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属于难溶性盐。溶解机理分析发现,其溶解过程包括硫酸钠和硫酸钙的溶解与其结晶,但硫酸钙结晶后会形成一层膜覆盖在矿物表面,减少溶解表面面积,对硫酸钠的溶解有抑制作用。实验发现,钙芒硝的溶解具有温度效应:温度越高使溶解速率及溶解速度下降越迅速,使钙芒硝溶解变慢。压力浸泡溶解开采使现场采出效率提高了30%-40%。
徐素国梁卫国赵阳升
关键词:钙芒硝温度效应
土壤风蚀中粉尘释放规律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针对目前土壤风蚀中粉尘释放模型研究中缺乏不同粒径颗粒流量与地表颗粒粒径组成间联系描述的现状,对由黏土和沙粒组成的类土壤地表进行风洞实验,实验中依据黏土质量份额的不同准备了6种类土壤混合颗粒分别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黏土颗粒和沙粒分别做悬移和跃移运动,其质量流量廓线形式也完全不同.风蚀过程中做跃移运动的不同粒径沙粒的质量流量廓线在对数-线性坐标中都呈直线,且其斜率近似相等.风蚀过程中沙粒输运率随地表黏土颗粒质量份额的变化而改变,粉尘输运率与沙粒输运率的比与它们在地表的质量比成正比.每一粒径组分的输运率占沙粒总输运率的份额与地表中该粒径组分占总沙粒的质量份额成正比,比例系数只与该粒径组分的粒径有关.通过本文的实验结果可以将粉尘以及不同粒径沙粒组分的输运率与它们在土壤地表中的质量组成联系起来.
邢茂郭烈锦
关键词:土壤风蚀粉尘粒径
原位开采背景下油页岩渗透规律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针对目前地面干馏油页岩技术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提出对油页岩进行原位注蒸汽开采油气的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可实现油页岩低成本、低污染、高效率的开发新模式,成功实施可缓解我国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并且利用太原理工大学自行研制的MDS-200型三轴渗透实验台测定了干馏后油页岩试件在三维应力下的渗透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油页岩原位开发过程中,渗透系数随地层体积应力的增加而衰减,随孔隙压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在现场原位注蒸汽工艺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水力压裂,水力爆破和增加蒸汽注入压力的方法来提高地层的渗透性,以此提高油页岩的开发效率。
康志勤王玮曹伟梁卫国常宗旭刘正和
关键词:油页岩三维应力孔隙压力
河神庙千米深井巷道合理支护方式与技术参数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河神庙矿千米矿井的高地应力、软岩的具体条件,进行了巷道支护方式与合理支护技术参数的研究。应用巷道支护理论预测方法,得出结论:河神庙矿巷道围岩为不稳定类型;巷道围岩最大预测变形量可达867.5mm,塑性破碎范围为5.9m;锚喷支护为巷道合理支护方式,给出了具体的技术参数。此研究成果为今后河神庙矿的规划设计和矿井建设施工提供科学可靠的工程决策依据。
李宏斌宋选民郭凌云梁晋元
关键词:千米深井软岩巷道
薄煤层螺旋钻机开采物理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螺旋钻机开采薄煤层采煤方法的重要钻采参数(钻采宽度和煤柱宽度)进行研究,提出了无间隔的连续钻采多个(2个以上)钻采孔再留一定煤柱的连续多孔钻采概念,以代替传统的单孔钻采方式。以某矿为例进行的物理模拟试验研究发现,在一定地质条件下,钻采宽度8 m及煤柱宽度2m时,煤柱和围岩没有发生变形等影响钻采的现象,因此连续多孔钻采的新方法是可行的。这一研究成果对薄煤层螺旋钻机开采方式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冯淦胡耀青邵继喜靳佩桦
关键词:薄煤层物理模拟
高温蒸汽作用下花岗岩热破裂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自主研制的对流加热原位开采模拟实验台和真三轴压力机,研究了不均匀地应力状态下注蒸汽花岗岩热破裂的破裂规律.在本次试验条件下,花岗岩发生脆性破裂温度为483℃,蒸汽压力为10.6 MPa;高温高压蒸汽作用下,花岗岩除了在沿着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产生主裂缝,还会由于热破裂,在其他方向产生一定数量随机分布的次生裂缝;不同方向裂缝的形成,对于形成相互连通的空问裂隙网络有实际意义,从而有助于提高地热开采效率.
张学尧杨栋
关键词:花岗岩热破裂裂缝
坚硬顶板控制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02年
通过对岩层移动的现场观测,建立了综放采场坚硬顶板控制的悬梁模型及其数值模型,运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坚硬顶板不同来压步距对硬顶煤的压裂效应,并确定了合理的支架阻力,从而对坚硬顶板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消除坚硬顶板对采场的冲击隐患、保证采场矿压对坚硬顶煤的有效压裂及提高顶煤回收率之目的。
魏锦平靳钟铭杨彦风史红宇冯文斌郑有山
关键词:有限元法岩层移动坚硬顶板放顶煤开采
试论岩体动力破坏的最小能量原理被引量:14
2002年
通过对岩体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破坏方式、破坏特征及其能量转换进行分析,论证了岩体是一种有条件的物理不稳定性材料,其动力破坏遵循最小能量原理,得到了对岩爆等岩体动力现象的预测与防治研究有用的结果。
赵阳升冯增朝
关键词:岩体破坏岩爆
虚拟现实技术在矿井通风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4年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矿井中的计算机通风管理、通风网络解算以及矿井巷道的三维立体显示和维护 ,其中包含井下虚拟漫游部分。实现了矿井通风的可控性和可视化 ,充分考虑了井下空气的复杂变化及与制约通风的各种相关因素 ,综合分析井下风流的特征及其规律 ,为精确、高效地反映井下通风系统及其相关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为矿井的通风安全提供了辅助决策功能。
华臻范辉李晋江刘敬云靳钟铭
关键词:虚拟现实矿井通风网络解算
共8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