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学系

作品数:195 被引量:1,602H指数:21
相关作者:张敏周庆阳伍光庆董宝成叶亚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7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8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病菌
  • 18篇栽培
  • 13篇玉米
  • 13篇病原
  • 12篇生物学特性
  • 12篇重寄生
  • 12篇寄生
  • 11篇重寄生菌
  • 11篇寄生菌
  • 10篇植物
  • 10篇生物学
  • 9篇果实
  • 8篇稻瘟
  • 8篇稻瘟病
  • 8篇锈病
  • 8篇孢子
  • 8篇瘟病
  • 8篇病害
  • 6篇症状
  • 6篇柑桔

机构

  • 195篇四川农业大学
  • 13篇四川省农业厅
  • 10篇四川省农业科...
  • 4篇吉林省农业科...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重庆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检验检疫...
  • 3篇郫县农业局
  • 2篇大理学院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四川出入境检...
  • 2篇韩国农村振兴...
  • 2篇汉源县农业局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38篇黄云
  • 31篇叶华智
  • 22篇张敏
  • 15篇秦芸
  • 14篇张光伦
  • 12篇严吉明
  • 12篇文成敬
  • 11篇王乔春
  • 10篇李庆
  • 8篇刘紫英
  • 7篇廖明安
  • 7篇董宝成
  • 6篇龚荣高
  • 6篇周庆阳
  • 6篇龚国淑
  • 6篇宁红
  • 6篇曾秀丽
  • 6篇王靖
  • 5篇杨群芳
  • 5篇祁栋灵

传媒

  • 19篇四川农业大学...
  • 16篇西南农业学报
  • 10篇植物保护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7篇植物病理学报
  • 6篇西南农业大学...
  • 6篇果树科学
  • 5篇植物保护学报
  • 5篇北方园艺
  • 5篇中国生物防治
  • 5篇云南农业大学...
  • 5篇中国植保导刊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西南园艺
  • 3篇玉米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北方果树
  • 3篇农药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3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4篇2010
  • 9篇2009
  • 19篇2008
  • 19篇2007
  • 18篇2006
  • 27篇2005
  • 20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7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1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桃黄化病病原植原体的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对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桃植原体黄化病病原进行了研究。经DAPI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病叶叶脉韧皮部存在荧光点;在透射电镜下病叶韧皮部存在植原体菌体,其大小为40~650nm,平均大小350nm,单位膜厚度10~16nm。利用植原体16S rDNA通用引物对桃植原体黄化病患病植株提取的DNA进行nested-PCR扩增,获得1.5kb的特异片段,同时构建了16S rDNA系统进化树。桃黄化病植原体序列与油桃黄化NecY-In1(nectarine yellows)病原同源性最高。从而探明了桃黄化病病原为植原体及其分类地位。
黄云王靖赵艳琴何苗
关键词:植原体病原形态系统发育RDNA
苹果在热带亚热带栽培的近期进展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苹果在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概况.总结了在热带亚热带生境下苹果生物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和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分析了市场格局的变化和传统理论观念的变革。最后展望了苹果在热带亚热带的发展前景。
安新民张光伦
关键词:苹果热带亚热带栽培
文献传递
印度的葡萄栽培
1993年
1 生产概况印度现有葡萄栽培面积1.8万公倾,年产量27.6万吨,其中90%以上的葡萄集中分布在印度南部的德平高原,包括卡拉塔克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安得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印度北部的亚热带地区和喜马皆尔帮的温带地区也有葡萄栽培。印度葡萄主要作鲜食用,极少用于加工。2 主栽品种近三十年来,印度十分重视引种选育种工作,现已收集20多个葡萄种和1000多个品种。通过引种试验已筛选出一批适合于印度西北部亚热带生态条件的栽培品种,如:“Perlette”、
S.SharmaO.p.Dareek王乔春
关键词:葡萄栽培
分子标记技术在马铃薯晚疫病病菌研究中的应用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一直以来受到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随着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分子标记被广泛地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病菌...
陈茜刘波微张敏彭化贤席亚东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分子标记
文献传递
苹果属植物花楸苹果组一新系保山海棠系被引量:2
1992年
作者在横断山区苹果资源调查中,从云南保山地区发现一苹果属植物新类型,经形态和生化分忻,定名保山海棠发表在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第一期。后经作者对该新种的生物系统分类地位又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认为保山海棠是花楸苹果组中的一新系——保山海棠系。
邓国涛李大福李玉堂
关键词:植物分类学苹果属
茶树施肥用氮、磷、钾肥配比的研究
1989年
1983.3—1986.2对三年生四川中叶种进行了N、P、K配比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茶园追施有机肥对提高茶树生理生化效应最明显;生产茶园追施无机肥时,应以N肥为主,适当配施P、K肥;在雅安,N、P、K的配比,绿茶区3:1:1,红茶区3:2:1,其生理生化效应最佳。
王宗尧
关键词:茶叶氮肥磷肥钾肥
全文增补中
罗伯逊脐橙在不同生境下果实有机酸代谢相关酶的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以罗伯逊脐橙为试材,研究了四川3个生态型区5个代表性园片中的果实有机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以及它们的变化动态与果实有机酸积累关系,旨在探讨引起不同生境下果实有机酸含量差异的主要酶。结果表明,PEPC和CS是影响果实有机酸合成的重要酶,而影响有机酸分解的重要酶则是IDH;在不同生境下,果实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CS、MDH和线粒体ACO活性差异不明显,而IDH活性的差异则达到极显著水平,然而花后120d后,果实内PEPC和细胞质ACO活性差异极显著,说明IDH才是引起不同生境下脐橙果实有机酸含量差异的主要酶,而PEPC和细胞质ACO则起一定作用。
龚荣高吕秀兰张光伦曾秀丽罗楠胡强
关键词:脐橙生境
碱胁迫下粳稻幼苗前期耐碱性的数量性状基因座检测被引量:11
2009年
以粳粳交"高产106/长白9号"F2:3代200个家系为作图群体,在0.15%Na2CO3溶液的碱性胁迫下,进行了水稻耐碱性鉴定,并以SSR标记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为基础,对水稻幼苗前期的根数、根长和苗高及其相对碱害率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s)的检测。结果表明,上述性状在F3家系群中均表现为具有1~2个峰的连续分布,认为由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与碱胁迫下幼苗前期根数、根长和苗高及其相对碱害率相关的QTL26个,分布于第1、5、6、7、8、9和11染色体上。其中,碱胁迫下与根数相关的QTL4个,qRN6-1和qRN11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较大,分别为29.91%和13.42%;与根数相对碱害率相关的QTL5个,qRRN11-2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较大,为23.86%;与根长相关的QTL6个,qRRL11-2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较大,为21.06%;与根长相对碱害率相关的QTL2个,但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均较低;与苗高相关的QTL5个,qSH1和qSH11-2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较大,分别为15.81%和16.53%;与苗高相对碱害率相关的QTL4个,qRSH5和qRSH6-2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29.89%和34.63%。而这些解释率较大的QTL所处的标记区间距离,除qRN6-1相对较小(19.0cM)外,其余QTL的标记区间距离均大于26.3cM,需作进一步的精细定位。在所检测到的QTL中,13个QTL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耐碱亲本长白9号,而其余QTL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敏碱亲本高产106;基因的主要作用方式为超显性或部分显性。
祁栋灵郭桂珍李明哲杨春刚张俊国曹桂兰张三元徐锡哲周庆阳韩龙植
关键词:耐碱性微卫星标记数量性状基因座
川西平原油菜菌核病菌群体结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2002年5月在川西平原4个地区:蒲江大兴、邛崃卧龙、双流黄水和邛崃固驿,从油菜病株茎杆上采集菌核,经分离和鉴定,共得到373个菌株进行菌丝生长速率、对多菌灵敏感性、菌丝融合群和遗传多样性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川西油菜菌核病菌群体结构呈地域间和田块内的分化。病菌群体由遗传背景不同的8个亚类组成,而8个亚类的分布呈明显的区域性,不同地点同一田块内核盘菌株分属1(邛崃固驿)至4个(邛崃卧龙)亚类。各亚类由属于多个菌丝融合群的菌株组成,不同地点仅个别菌株属同一菌丝融合群。不同菌株间菌丝生长速度呈较大差异,各采样地点菌株平均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生长速度较快的284个菌株对多菌灵普遍敏感。
刘晓红姬红丽高方远周航彭丽年文成敬彭云良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菌菌丝融合群菌丝生长速度
水稻耐盐/碱性鉴定评价方法被引量:112
2005年
土壤盐/碱化是盐/碱稻作区水稻生产稳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了提高水稻耐盐/碱性,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减轻盐/碱胁迫导致的水稻减产,许多学者广泛开展了水稻耐盐/碱性的基因型差异、生理生化、遗传及定位等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国内在耐盐/碱性鉴定评价方法方面还缺乏统一标准,这影响着水稻耐盐/碱性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阐述了国内外至今所采用的水稻耐盐/碱性鉴定方法、耐盐/碱指标和分级标准等,以期为我国水稻耐盐/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的制定以及水稻耐盐/碱性种质资源鉴定、生理生化分析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祁栋灵韩龙植张三元
关键词:水稻评价指标水稻生产耐盐碱性生理生化分析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