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作品数:237 被引量:3,281H指数:31
相关作者:霍纳新武仙山朱彩梅徐磊宁慧霞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8篇农业科学
  • 18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72篇小麦
  • 68篇基因
  • 62篇大豆
  • 44篇性状
  • 40篇种质
  • 24篇水稻
  • 22篇胁迫
  • 22篇SSR
  • 15篇微卫星
  • 15篇微卫星标记
  • 15篇SSR标记
  • 14篇粳稻
  • 14篇抗旱
  • 13篇数量性状
  • 13篇分子标记
  • 12篇种质资源
  • 12篇QTL
  • 11篇农艺
  • 11篇农艺性
  • 11篇农艺性状

机构

  • 23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3篇东北农业大学
  • 13篇吉林省农业科...
  • 1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1篇江西省农业科...
  • 1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10篇沈阳农业大学
  • 10篇韩国农村振兴...
  • 8篇河北农业大学
  • 8篇宁夏农林科学...
  • 8篇四川农业大学
  • 7篇山东农业大学
  • 7篇黑龙江省农业...
  • 7篇首尔大学
  • 6篇南昌大学
  • 6篇新疆农业大学
  • 6篇云南省农业科...
  • 6篇中国热带农业...
  • 6篇中国科学院遗...

作者

  • 69篇邱丽娟
  • 49篇常汝镇
  • 42篇韩龙植
  • 40篇景蕊莲
  • 33篇曹桂兰
  • 32篇刘章雄
  • 31篇关荣霞
  • 30篇贾继增
  • 28篇昌小平
  • 20篇毛新国
  • 20篇李英慧
  • 18篇卢新雄
  • 16篇陈晓玲
  • 15篇张学勇
  • 14篇周荣华
  • 12篇张志娥
  • 11篇孔秀英
  • 11篇张三元
  • 9篇郝晨阳
  • 9篇刘旭

传媒

  • 53篇植物遗传资源...
  • 42篇中国农业科学
  • 41篇作物学报
  • 16篇大豆科学
  • 13篇麦类作物学报
  • 7篇华北农学报
  • 7篇遗传
  • 5篇中国水稻科学
  • 4篇中国农业科技...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科学(C...
  • 2篇Journa...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植物学报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种子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3篇2013
  • 9篇2012
  • 14篇2011
  • 36篇2010
  • 29篇2009
  • 33篇2008
  • 32篇2007
  • 36篇2006
  • 10篇2005
  • 4篇2004
2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分子和表型性状的大豆骨干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绥农14是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应性于一身的大豆优良品种,对绥农14系谱亲本进行分子和表型的遗传基础解析,为有目的地选择杂交亲本拓宽遗传基础提供理论指导。利用包含有生长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状、固氮性状在内的50个表型性状和550个微卫星位点对绥农14系谱亲本进行分析。550个SSR位点共检测出等位变异1 494个,平均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变异为2.716 4,平均PIC值为0.445 0,其中30个多态性高的位点可作为评价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位点;连锁群C1的多态性位点比例最高为0.961 5,连锁群A2的保守片断最多为11个,构建绥农14系谱亲本的指纹图谱最少需2个位点。50个表型性状共检测到等位变异255个,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变异为5.1个,平均PIC值为0.683 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在80.1%以上,分析每个主成分的组成发现,产量性状、生长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状、固氮性状在分析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时均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行每一类性状的主成分分析,选出重要性状作为大豆综合性状考察的主要指标。基于SSR的UP-GMA聚类结果与基于农艺数据的UPGMA聚类结果的相关系数仅为0.393 0,2种聚类方法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因此,在进行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时应将分子数据分析与表型性状解析相结合。
秦君张孟臣陈维元常汝镇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微卫星标记
用SSR标记鉴定大豆杂交组合F_1的方法研究被引量:24
2008年
为建立鉴定大豆杂种的方法,采用亲本间有多态性的3对SSR引物,对148个耐盐与盐敏感大豆品种正反交F1植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有81.8%的F1为真杂种,且3对多态性SSR引物检测结果一致;在亲本基因型纯合的情况下,采用1对在亲本间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即可对F1真伪进行准确判断;亲本间分子量差异大的SSR位点可用高浓度琼脂糖电泳进行快速鉴定。利用该方法对2007年参加国家大豆区试的大豆杂交种品系H02-286的50粒种子进行纯度鉴定,进一步验证了SSR标记检测杂种真伪的可行性。
田蕾关荣霞刘章雄常汝镇邱丽娟
关键词:SSR大豆F1
大豆RIL群体ZKS-HX的构建及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选用全国种植时间最长(20多a)且累计种植面积最大(1.3×106hm2)的栽培大豆(G.max)品种合丰25为母本,高蛋白、结荚多的半野生大豆(G.gracilus)新民6号为父本杂交得到F2∶8代122个重组自交系(RIL)群体(ZKS-HX),利用124个SSR标记对大豆RIL群体进行遗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本对群体的遗传贡献分别为0.529和0.471,2个亲本在群体中的分离比例相近,总体上未出现严重偏离1∶1的分离比例,群体各家系基因型组成近似符合正态分布,适合遗传作图研究。
吕祝章张娜李慷均常汝镇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重组自交系SSR
辽宁新宾县原位保护区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Zucc.)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3
2006年
首次从辽宁新宾县野生大豆原位保护区10个自然居群采集了150株野生大豆叶片样本,利用居群个体DNA等量混合建池,用53对徽卫星(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目的是建立野生大豆原位保护群体多样性快速评价方法,为野生大豆原位保护点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在参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23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2.3个。经相似系数矩阵分析,发现用20~25对引物进行分析与用53对引物的分析结果可达极显著相关。因此,选择了25对SSR引物对150个个体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居群期望杂合度(He)为0.317,群体间分化系数(Fst)为0.667,说明居群内分化较小,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居群间基因流强度很小(Nm=0.119),遗传多样性分布不均匀,异位保护取样时,应从不同居群中采集样本。随机抽样分析表明,40个左右样本可保留95%的遗传变异。
关荣霞刘秀敏常汝镇宁慧霞袁翠平刘章雄邱丽娟
关键词:野生大豆
中国不同地理来源籼稻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利用61对SSR引物对原产于中国14个省的440份籼稻地方品种进行了SSR分析,并对各省、经度和纬度间的籼稻地方品种进行了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籼稻地方品种遗传距离变异范围在各省份间为0.0707-0.4076;经度间为0.0680-0.3032;纬度间为0.0385-0.2696。相邻的省份、经度、纬度的籼稻地方品种基本归为同一类群,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较近,而地理位置相隔较远的省份、经度、纬度的籼稻地方品种基本归为不同类群,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较远,说明籼稻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与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但按经度和纬度划分较按省份划分的品种间遗传距离更具有规律性。
张媛媛曹桂兰韩龙植
关键词:籼稻亲缘关系地理来源微卫星标记
中国不同地理来源旱稻地方品种的遗传相似性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通过对中国旱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检测,分析不同地理来源旱稻地方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差异,为旱稻地方品种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39对SSR引物对来自中国17个省份或地区的158份旱稻地方品种以及20份巴西旱稻种质进行SSR标记多态性、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在中国旱稻地方品种中共检测到等位基因308个,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变异在2—21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8974个,其中RM72、RM241、RM232和RM412的等位基因数较多,分别为21、17、16和15个。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异在0.0435—0.8989,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6153,其中RM232、RM72和RM241的基因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0.8989、0.8914和0.8883。籼型旱稻地方品种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和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6.4359和0.6227,而粳型旱稻地方品种分别为6.9744和0.5087。籼型旱稻地方品种各省份或地区间遗传一致性变异在0.4007—0.8959,平均为0.7168,而粳型旱稻地方品种各省份或地区间遗传一致性变异在0.5803—0.9581,平均为0.7643。【结论】籼型旱稻地方品种的基因多样性显著高于粳型旱稻地方品种;各省份或地区间粳型旱稻地方品种的遗传一致性高于籼型旱稻地方品种;各省份或地区粳型旱稻地方品种间遗传相似性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而籼型旱稻地方品种间遗传相似性与地理位置未见相关。
张立娜曹桂兰韩龙植
关键词:籼稻粳稻
SSR标记技术及其在大豆抗胞囊线虫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4年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病是给世界大豆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现和利用新的抗线虫基因并转到丰产品种中可以有效地控制这种病害。SSR标记为分子辅助选育抗胞囊线虫的新品种和抗性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阐述了SSR的原理和方法,概括介绍了其在大豆抗胞囊线虫研究中的应用。
王惠邱丽娟陈立杰关荣霞段玉玺
关键词:SSR分子标记大豆胞囊线虫抗性
小麦种子根结构及胚芽鞘长度的QTL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为探讨小麦种子根结构及胚芽鞘长度的遗传基础,以小麦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的150个株系为材料,利用凝胶室培养幼苗,测定种子根的数目和最大根长、胚芽鞘长度、根苗干重比等性状,并通过扫描仪测定幼苗种子根的总长度、根直径及角度。利用已经构建的DH群体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上述性状的QTL。在1A、1B、2B、2D、3B、4A、4D、5A、5B、6A、7A和7B共12条染色体上检测到12个加性效应QTL和7对加性×加性互作效应QTL。QTL的加性效应值在0.02~8.45之间,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5.64%~12.37%。7对加性×加性互作效应QTL分布在1A-2B(2)、1A-6A、1B-2D、5B-6A、6A-7A和6A-7B等6对染色体之间,其互作效应值为0.20~7.45,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8.70%~15.90%。在染色体3B和7A上各检测到1个种子根结构相关性状的QTL簇。
刘秀林昌小平李润植景蕊莲
关键词:小麦胚芽鞘长度数量性状位点DH群体
宁夏杂草稻功能型品质性状分析
2018年
采用41份杂草稻种质材料,开展宁夏杂草稻稻米功能型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稻的黄酮、维生素B1以及铁、锌、硒含量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均达13%以上;杂草稻的黄酮、维生素B1含量低于选育品种,铁、锌、硒元素含量与选育品种相似,杂草稻的维生素B2含量(0. 032 mg/100 g)总体高于地方品种(0. 026 mg/100 g)和选育品种(0. 027 mg/100 g)。通过功能型品质性状综合分析,筛选出了9份优异杂草稻资源,为改善宁夏水稻品质,拓宽宁夏水稻遗传基础奠定基础。
陈丽马静王兴盛孙建昌韩龙植
关键词:杂草稻黄酮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
中国不同省份粳稻选育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探讨中国不同省份间粳稻选育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差异,为粳稻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34对SSR引物对12个省139份粳稻选育品种进行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9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SSR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5.3235个。RM320、RM531、RM1、RM286和RM336的等位基因数较多,分别为15、12、11、9和9个;RM320、RM336、RM286和RM531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2.3324、2.0292、1.8996和1.7820。12个省份间粳稻选育品种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为0.321~0.914,平均0.686。东北三省、宁夏、云南等纬度相近或生态气候环境相似的省份间粳稻选育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高,而贵州、江苏与其它省份间纬度或生态气候差异较大,其粳稻选育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低。【结论】RM320、RM531、RM1、RM286和RM336等标记适合利用于粳稻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检测。不同省份间粳稻选育品种的遗传相似性与其亲本的遗传基础有密切相关的同时,与品种选育时所处的纬度和生态气候环境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束爱萍张媛媛曹桂兰卢勤张三元韩龙植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