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作品数:302 被引量:3,320H指数:31
相关作者:朱楚珠韩世红李静孟阳柳玮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6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4篇经济管理
  • 197篇社会学
  • 33篇政治法律
  • 10篇医药卫生
  • 6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历史地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8篇人口
  • 46篇农村
  • 35篇婚姻
  • 34篇性别失衡
  • 30篇性别比
  • 26篇社会
  • 23篇农民
  • 23篇大龄未婚
  • 23篇大龄未婚男性
  • 22篇农民工
  • 22篇民工
  • 21篇老年人
  • 17篇出生性别
  • 17篇出生性别比
  • 16篇计划生育
  • 15篇生育率
  • 15篇婚姻挤压
  • 14篇农村大龄未婚...
  • 12篇生育
  • 1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295篇西安交通大学
  • 36篇斯坦福大学
  • 9篇长安大学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陕西师范大学
  • 7篇西安财经学院
  • 6篇西安工程大学
  • 5篇西安科技大学
  • 3篇长江师范学院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山西师范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哈佛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维多利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西安工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上海市统计局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作者

  • 159篇李树茁
  • 31篇靳小怡
  • 30篇朱楚珠
  • 26篇姜全保
  • 24篇费尔德曼
  • 21篇杨雪燕
  • 14篇杜海峰
  • 12篇韦艳
  • 12篇杨博
  • 12篇悦中山
  • 11篇黎洁
  • 9篇蒋正华
  • 8篇李南
  • 8篇杨绪松
  • 8篇李聪
  • 8篇王萍
  • 7篇果臻
  • 7篇尚子娟
  • 7篇李卫东
  • 6篇冯伟林

传媒

  • 37篇中国人口科学
  • 30篇西安交通大学...
  • 27篇人口与经济
  • 22篇人口与发展
  • 19篇人口研究
  • 14篇西北人口
  • 8篇人口学刊
  • 7篇当代经济科学
  • 7篇人口与计划生...
  • 6篇中国农村观察
  • 6篇社会
  • 6篇妇女研究论丛
  • 4篇资源科学
  • 4篇市场与人口分...
  • 3篇系统工程学报
  • 3篇南京社会科学
  • 3篇探索与争鸣
  • 3篇南方人口
  • 3篇公共管理学报
  • 3篇人口与可持续...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11篇2016
  • 12篇2015
  • 11篇2014
  • 17篇2013
  • 20篇2012
  • 14篇2011
  • 17篇2010
  • 18篇2009
  • 16篇2008
  • 11篇2007
  • 12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3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育性别偏好行为的双向选择——来自陕西省神木县的调查发现被引量:2
2011年
本研究根据神木县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政策调整,结合群众的生育观念调查和访谈,以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趋势分析生育性别偏好的发展和变化。研究发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政策调整进程中,存在生育性别偏好的双向选择:一方面,男孩功能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出现减弱,促进了不再追求生育儿子的生育性别偏好正向选择;另一方面,在男孩偏好文化顽固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政策调整刺激了男孩偏好,加剧了偏好儿子的生育性别偏好逆向选择。研究有利于明确经济、社会以及政策对于生育性别偏好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性别失衡治理政策提供依据。
杨博杨雪燕
关键词:生育性别偏好
保障自然资本与人类福祉:中国的创新与影响被引量:40
2013年
1引言近十年来,将生态系统作为重要资本的理念迅速普及。从全球来看,这一理念正逐步体现到农业、水利、能源、城市、健康、渔业、林业、矿业等领域及其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许多部门的工作中,以及社区、企业、政府机构等的构架与决策中。为了扭转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退化趋势、提高人类福祉,迫切需要将自然资本价值整合到发展决策中的严谨科学方法。为了满足决策者的迫切需求,从事生态学的科研工作者面临如下四个方面的挑战,即:(1)在生态学、经济、社会、制度和管理的角度,认识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福祉以及他们的内在联系;(2)开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与决策应用的科学实用的工具;(3)开展在关键决策中能做出新理解和采用新工具的试点和示范;(4)让决策者实现决策方式的转型和永久改变。
Gretchen C.Daily欧阳志云郑华李树茁王玉宽Marcus FeldmanPeter KareivaStephen PolaskyMary Ruckelshaus
关键词:生态安全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补偿可持续生计
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0
2007年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5年对深圳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以网络规模和有无弱关系分别代表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的数量和质量特征,分析了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现状分析表明,农民工发生流动后,其社会支持网的网络规模显著变小,以强关系为主;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经济地位对于社会支持网的数量和质量均产生影响,流动经历和工作转换经历这类经验性因素对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的数量特征具有影响,而农民工个体的个人属性、人力资本状况和后天的学习适应能力对其社会支持网络的质量特征也产生重要影响。
李树茁杨绪松悦中山靳小怡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支持网
略阳县两类招赘婚姻类型的决定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利用略阳县男孩偏好文化传播抽样调查的数据 ,定量研究两类招赘婚姻的决定因素 :由人口因素导致的应时性类型和由经济因素导致的制度性类型。研究表明 ,应时性类型比制度性类型更常见 ,并且后者可以家庭内部传播而前者则不能。两种招赘婚姻类型的条件、动机和目的各不相同 ,决定因素也不相同。
李树茁Marcus W.Feldman
关键词:偏好人口因素招赘婚姻
中国农村婚姻形式和与父母共居时间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本文应用湖北省松滋县的调查数据,对婚姻形式和与父母共居时间的关系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后,夫妻的婚姻形式对婚后保持与 父母共居关系的时间有显著的影响。嫁娶婚姻夫妻、制度变化型和应时变化型“招赘”婚姻 夫妻在婚后与父母共居时间上呈现递增的关系,婚后5年内是最可能改变与父母共居关 系的时期。本文最后讨论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其社会意义。
李树茁靳小怡费尔德曼
关键词:婚姻形式父亲母亲家庭关系人口
农村经济转型中妇女就业比较研究被引量:5
1994年
朱楚珠王海涛
关键词:妇女就业经济转型农村妇女生育意愿生育行为
流动人口的风险性行为——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资本因素探析被引量:9
2015年
社会经济地位(SES)和社会资本能够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围绕西部地区性别失衡与婚姻挤压情景下的男性流动人口,探讨SES和社会资本对于风险性行为参与的影响。研究通过性与生殖健康问卷调查的数据描述,解读了SES差异下的风险性行为参与状况;运用序次回归分析,讨论了SES和社会资本对于风险性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SES与社会资本对大龄未婚男性的风险性行为会产生显著影响;而对已婚人群的商业性行为有显著影响,对无保护性行为的影响不明显。因而SES和社会资本是性别失衡情境下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发生风险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上述风险因素的明确也有助于为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策略启示。
杨博李树茁伊莎贝尔·阿塔尼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资本
论高科技发展与环境承载力被引量:6
1996年
论高科技发展与环境承载力梁巧转(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经济研究所)纵观历史发展,发达国家无不是在最近一二百年通过极力推进科技和教育而发展起来的,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置身于科技发展的潮流之外,也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不谋求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
梁巧转
关键词:环境承载力科技管理
婚姻状况与社会融合--农村大龄未婚男性与已婚男性的比较研究
本文通过比较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和已婚男性的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融合状况,分析婚姻状况对社会融合的影响,从而发现农村大龄未婚男性与已婚男性的社会融合状况因婚姻状况而有明显的差异。
李艳李树茁韦艳
关键词:社会问题大龄未婚男性社会融合
外出务工背景下夫妻资源对农村女性家务分工期望的影响 基于巢湖市居巢区的实证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本文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5年对安徽居巢农村居民调查获得的数据,分析了外出务工背景下的夫妻资源对女性家务分工期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外出妇女比未外出妇女对丈夫分担家务的家务分工期望更高,且女性本人的收入和教育程度对家务分工期望有显著影响。外出务工经历与夫妻资源的交互作用表明,随着传统社会性别规范的约束作用减弱,外出务工经历增强外出妇女的夫妻教育资源对家务分工期望的影响效应,外出务工经历没有增强外出妇女的收入资源对家务分工期望的影响效应。
李亮杨雪燕
关键词:外出务工家务分工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