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剂系

作品数:71 被引量:597H指数:13
相关作者:闫永波文力奇李彩文邵昌刘威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药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1篇色谱
  • 10篇色谱法
  • 10篇缓释
  • 9篇制剂
  • 8篇液相色谱
  • 8篇液相色谱法
  • 8篇相色谱
  • 8篇高效液相
  • 8篇高效液相色谱
  • 8篇高效液相色谱...
  • 7篇体外
  • 6篇药物
  • 5篇细胞
  • 5篇磷脂
  • 4篇色谱法测定
  • 4篇肿瘤
  • 4篇磷脂复合物
  • 4篇胶束
  • 4篇给药
  • 3篇药理

机构

  • 71篇沈阳药科大学
  • 6篇沈阳军区总医...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沈阳沃森药物...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第20...
  • 2篇华北制药集团...
  • 2篇沈阳药大集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天津药物研究...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14篇陈大为
  • 12篇王东凯
  • 7篇潘卫三
  • 6篇王淑君
  • 5篇乔明曦
  • 5篇高声传
  • 4篇刘莱
  • 4篇高斐
  • 4篇程刚
  • 4篇胡海洋
  • 4篇徐飒
  • 4篇邓意辉
  • 4篇郭涛
  • 4篇王思玲
  • 4篇陈奋
  • 3篇莫凤奎
  • 3篇郎轶咏
  • 3篇张玲
  • 3篇夏维杰
  • 3篇薛梅妍

传媒

  • 10篇中国药学杂志
  • 6篇中国医药工业...
  • 5篇中国新药杂志
  • 4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解放军药学学...
  • 2篇药学学报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Journa...
  • 2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13篇2004
  • 4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渗透促进剂对利多卡因经皮渗透的促进作用被引量:2
2002年
考察了 7种渗透促进剂对利多卡因游离碱的促渗作用 ,并提出了一促渗作用参数对油溶性和水溶性促渗剂的促渗作用进行系统比较 ,结果发现油溶性促渗剂的促渗作用强于水溶性促渗剂 (P<0 .0 5 ) ,但对药物经皮渗透的滞后时间无改善作用 。
贾士聪丁平田刘宝军郑俊民
关键词:渗透促进剂利多卡因经皮渗透
锌转运体ZNT7在Alzheimer病动物模型APP/PS1转基因鼠脑内的表达
2008年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小鼠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锌转运体ZNT7的分布和表达,探讨ZNT7参与Aβ老年斑形成的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ZNT7在脑内分布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ZNT7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内的表达。结果ZNT7免疫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分布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纹状体和海马的老年斑内,强阳性的ZNT7免疫产物定位于老年斑的核心。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ZNT7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内的表达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结论ZNT7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内的高表达以及在Aβ老年斑的定位,提示ZNT7可能参与了锌离子在老年斑内的聚集,进而参与了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内老年斑的形成。
王辛荣明张丽红王思玲王占友
关键词:锌转运体Β-淀粉样蛋白阿尔茨海默病
丹参中丹酚酸B纯化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对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比较两种大孔树脂的吸附能力和洗脱能力。方法以丹酚酸B为考察指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丹参药材在6倍量水时的最佳提取时间以及丹参提取液在两种大孔树脂吸附工艺中的最大吸附量和最佳洗脱条件。结果丹参水煮提取时间以40min时,丹酚酸B含量最大。AB-8型大孔树脂最大吸附量是16.8mg·g-1,最佳洗脱浓度是50%的乙醇,最佳洗脱体积是4BV;1400型树脂的最大吸附量是17.2mg·g-1,最佳洗脱浓度是60%的乙醇,最佳洗脱体积是5BV。结论利用大孔树脂精制丹参水溶性成分,在有效地保留丹酚酸B等有效成分的同时,可有效减少丹参提取物中非酚酸类及杂质的含量,有利于提高制剂载药量。为丹参水溶性成分新制剂的工业化生产应用确定基础。
高声传张怀马宏达
关键词:丹参丹酚酸BHPLC大孔树脂
蟾蜍灵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观察蟾蜍灵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核-线粒体定位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蟾蜍灵作用EC9706细胞,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Hoechst 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核形态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及多重免疫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hTERT亚细胞定位及蛋白表达。结果随作用时间及浓度的增加,蟾蜍灵可显著抑制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的增殖(P均<0.01)。100 nmol/L蟾蜍灵作用EC9706细胞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G1期细胞逐渐减少,S及G2/M期细胞显著增加(P均<0.05);细胞核发生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凋亡率逐渐增加(P<0.01)。hTERT可表达于EC9706细胞线粒体中,在蟾蜍灵诱导的凋亡过程中,细胞核hTERT的表达减少,而线粒体hTERT的表达则有所增加(P<0.05)。结论蟾蜍灵可抑制EC9706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细胞周期阻滞于S及G2/M期。hTERT除细胞核外还定位于线粒体中,并在蟾蜍灵诱导的凋亡过程中由细胞核向线粒体转位。
田昕罗颖闫永波隋承光孟凡东刘云鹏
关键词:蟾蜍灵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细胞核线粒体转位
苦参碱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8年
苦参碱药理作用广泛,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苦参碱在制剂领域的研究进展,为更好地研究开发苦参碱的新型制剂提供了参考.
孙少平梁娜隋军崔福德
关键词:苦参碱新型制剂疗效
炎症性肠病的结肠生理特征和结肠定位给药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综述炎症性肠病结肠局部生理特征的改变,以及其对以治疗该类疾病的结肠定位药物传递的影响。方法根据炎症性肠病和结肠定位药物传递近二十年的研究进展。结果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结肠局部pH、运动和微生物系统与健康人不同,目前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结肠定位传递系统还没有将这些变化考虑在内,但生理特征的改变会对药物传递系统的疗效产生影响。结论患病结肠的局部生理特征会对结肠定位传递系统的疗效起作用,在设计这些传递系统的时候需要将其考虑在内。
陈宇洲王东凯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电致孔和离子导入对胰岛素经皮渗透的促进作用被引量:15
2002年
目的 研究电致孔 (EP)和离子导入 (ION)对胰岛素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 以水平双室扩散池的方法 ,研究电致孔与离子导入联合应用对胰岛素经皮渗透的促进作用 ,并与单独使用离子导入或电致孔进行比较。结果电致孔与离子导入联用比单独离子导入显著增加胰岛素的经皮渗透性 (P <0 0 5 ) ,且高电压比低电压电致孔离子导入显著增加胰岛素的渗透速率 (P <0 0 1)。胰岛素离子导入前 ,5 0 0V电压 ,给 90次脉冲 (指数衰减脉冲 ,每次脉冲持续时间 2 0~ 2 4ms,3次·min- 1 ) ,导致了透皮流速 (Flux)的快速稳定增加。结论 电致孔和离子导入联用能明显促进大分子胰岛素的经皮渗透性。
潘妍赵会英郑俊民
关键词:电致孔离子导入胰岛素经皮渗透
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的释放度和药效学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考察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的体外释放度及其药效。方法采用pH梯度法制备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用透析法测定其体外释放度和血浆释放度,通过抗小鼠S180肿瘤的抑瘤率评价药效。结果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体外释放度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胆固醇琥珀酸酯修饰的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释放度降低,抑瘤率显著提高。结论长循环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降低药物释放度,提高药效。
赵妍邓意辉孟胜男王欣
关键词: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释放度药效学
处方因素对黄体酮缓释凝胶体外释放性质和黏度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研究处方的组成和制备工艺对黄体酮阴道凝胶体外释放性质和黏度的影响。方法:用旋转黏度计测定凝胶的动态黏度,凝胶的体外释放度采用自制样品池和标准的药物溶出度仪测定。结果:黄体酮的释放为一级过程;随着聚卡波菲含量增加,凝胶的黏度增大,药物释放速率稍降低;液体石蜡含量增加,凝胶的黏度出现最小值,但药物释放速率无明显变化;凝胶的混合方法和水化时间对黏度和药物释放无明显影响。结论:改变处方组成和药物含量,可以获得具有适宜黏度和药物释放速率的黄体酮缓释凝胶。
李鸿滨丁平田徐晖董英杰艾莉
关键词:黄体酮阴道凝胶药物释放黏度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纳米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 介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以推进新制剂的开发研究。方法 以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为依据 ,从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载药机制、体外药物释放、纳米粒表面特性和修饰方法及作为多肽蛋白质药物传递系统载体等方面进行综合和归纳。
潘研郑俊民唐星郝劲松周蕾
关键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纳米粒给药系统体外药物释放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