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作品数:3,911 被引量:12,160H指数:28
相关作者:孙开来王恩华石玉秀曹雅明安春丽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沈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21篇期刊文章
  • 416篇会议论文
  • 42篇科技成果
  • 2篇标准

领域

  • 3,296篇医药卫生
  • 394篇生物学
  • 141篇文化科学
  • 3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8篇语言文字
  • 19篇理学
  • 16篇农业科学
  • 16篇政治法律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经济管理
  • 9篇哲学宗教
  • 8篇机械工程
  • 6篇化学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文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社会学
  • 2篇艺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307篇细胞
  • 591篇蛋白
  • 452篇基因
  • 374篇肿瘤
  • 296篇免疫
  • 254篇小鼠
  • 175篇肺癌
  • 161篇教学
  • 160篇血管
  • 159篇激酶
  • 158篇癌细胞
  • 157篇凋亡
  • 145篇腺癌
  • 138篇活性
  • 130篇干细胞
  • 126篇内皮
  • 123篇受体
  • 120篇病理
  • 114篇缺血
  • 112篇信号

机构

  • 3,881篇中国医科大学
  • 636篇中国医科大学...
  • 72篇沈阳军区总医...
  • 65篇沈阳医学院
  • 58篇中国医科大学...
  • 45篇沈阳药科大学
  • 35篇辽宁省肿瘤医...
  • 26篇辽宁中医药大...
  • 25篇辽宁省人民医...
  • 24篇东北大学
  • 23篇沈阳医学院奉...
  • 21篇沈阳市妇婴医...
  • 18篇沈阳市第五人...
  • 17篇解放军第20...
  • 17篇沈阳医学院附...
  • 16篇沈阳市传染病...
  • 15篇沈阳市第四人...
  • 12篇辽宁大学
  • 11篇承德医学院
  • 11篇锦州医学院

作者

  • 156篇王恩华
  • 111篇曹雅明
  • 108篇薛一雪
  • 106篇于秉治
  • 103篇石玉秀
  • 103篇宋今丹
  • 91篇柏树令
  • 79篇邱雪杉
  • 74篇孙黎光
  • 74篇刘云会
  • 71篇方秀斌
  • 70篇韩芳
  • 70篇李丰
  • 69篇吕昌龙
  • 63篇刘军
  • 62篇陈誉华
  • 57篇罗恩杰
  • 57篇安春丽
  • 50篇宗志宏
  • 50篇孙开来

传媒

  • 61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89篇解剖科学进展
  • 155篇微生物学杂志
  • 119篇现代肿瘤医学
  • 84篇中国组织化学...
  • 73篇中华肿瘤防治...
  • 57篇解剖学报
  • 47篇中国药理学通...
  • 43篇中国免疫学杂...
  • 41篇解剖学杂志
  • 41篇中国公共卫生
  • 37篇中国肺癌杂志
  • 36篇中国病原生物...
  • 30篇中国现代医学...
  • 30篇中国人兽共患...
  • 22篇细胞生物学杂...
  • 2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2篇中国生物化学...
  • 19篇中国肿瘤临床
  • 19篇国际免疫学杂...

年份

  • 24篇2023
  • 24篇2022
  • 46篇2021
  • 51篇2020
  • 77篇2019
  • 81篇2018
  • 119篇2017
  • 134篇2016
  • 144篇2015
  • 213篇2014
  • 203篇2013
  • 234篇2012
  • 313篇2011
  • 215篇2010
  • 225篇2009
  • 224篇2008
  • 275篇2007
  • 248篇2006
  • 220篇2005
  • 132篇2004
3,9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TSD样大鼠下丘脑中CRF和AVP的变化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下丘脑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精氨酸加压素(AVP)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国际认定的SP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大鼠模型,分别取SPS处理后24h,7d,14d大鼠下丘脑组织;同时取正常下丘脑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方法分别观察各组下丘脑神经元CRF和AVP表达变化。结果PTSD大鼠下丘脑神经元CRF表达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而后表现出恢复趋势,于14d时趋于正常。AVP具有与CRF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PTSD大鼠下丘脑CRF和AVP表达上调,提示CRF在AVP的协同下调节糖皮质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PTSD精神症状的表现。PTSD大鼠下丘脑内CRF和AVP的表达变化可能与海马神经元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变化相关。
杜喆韩芳石玉秀
关键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精氨酸加压素下丘脑
影像学检查在睾丸肿瘤诊断中的价值(附36例报告)被引量:1
2000年
王钢刘屹立董旭赵宇赵鹏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精原细胞瘤胚胎性癌恶性畸胎瘤淋巴结清除良性畸胎瘤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网络教学研究被引量:49
2020年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为实现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目标,高校教师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远程网络教学模式,以确保突发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该研究通过分析“组织学与胚胎学”的课程特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网络硬件条件等,筛选适用的网络教学平台系统、设计详实的网络教学方案,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估网络教学效果。结果证明,网络教学模式在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获得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杨蓓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网络教学教学研究
DEAD盒RNA解旋酶17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DEAD盒RNA解旋酶17 (DDX17)在人乳腺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方法蛋白印迹法检测DDX17在人乳腺癌细胞系中蛋白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检测DDX17在MCF-7乳腺癌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DDX17在人乳腺肿瘤细胞系中蛋白表达水平增高,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Western blot观察发现DDX17主要定位于MCF-7细胞核中。结论 DDX17在人乳腺癌细胞系中高表达,主要定位于乳腺癌细胞核内,可能是人乳腺癌重要的调节因子。
李洋邢瑶韩馥伊李丰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印迹分析
甲型流感的回顾与展望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病毒核酸为分节段的单链负股RNA.流感病毒根据NP和M抗原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型,又可根据表面蛋白HA和NA抗原分为不同亚型,常由甲型引起大流行.甲型流感病毒宿主范围广,许多...
金红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
镧系收缩对(La_(0.8)Ln_(0.2))_(2/3)Ca_(1/3)MnO_3纳米粉体结构和电输运性质的影响
2013年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掺杂(La0.8Ln0.2)2/3Ca1/3MnO3(Ln=La,Ce,Pr,Nd,Sm,Eu,Gd,Dy,Ho,Er)纳米级晶体。对于所制备系列样品在同一实验条件下的测试发现,在La位被其他镧系元素部分替代后,平均晶格常数和容差因子也存在类似镧系收缩的单方向变化:随着替代原子Ln原子序数的增加,平均晶格常数a呈减少趋势,平均晶格常数b基本未发生变化,而平均晶格常数c总体来说略呈减少趋势;容差因子t在0.925~0.918之间逐渐减少,但体系仍保持钙钛矿结构。不同掺杂元素样品表面形貌和电输运行为差异很大,各样品颗粒粒度分布在30~800nm范围,转变温度在82~194K范围。铈组(La,Ce,Pr,Nd,Sm,Eu)掺杂样品的转变温度未呈现单一某一方向的变化,而钇组(Gd,Dy,Ho,Er)掺杂样品的金属-绝缘体转变温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高,此变化方向的单一性与镧系收缩单一性相协调。
何宁李庆伦祁阳张彩碚
关键词:镧系收缩纳米晶体
CD4+CD25+T细胞对小鼠破骨细胞形成及功能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明确CD4+CD25+T细胞对小鼠破骨细胞的形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方法分离C57BL/6小鼠CD4+CD25+T细胞和CDllb+单核细胞。在M-CSF及RANKL存在下,将分离的CDllb+细胞培养3d,然后与CD3激活的CD4+CD25+T细胞或CD4+CD25-T细胞再共同培养4d。CDllb+细胞单独培养组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破骨细胞数目及骨吸收陷窝的数目。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U检验。结果所获得的CD4+CD25+T细胞,CD4+CD25-T细胞及CDIlb+细胞纯度均为90%以上。3组破骨细胞的形成数目分别为3.4±0.8、16.2±1.3、16.2±2.7(200x电子显微镜下5个视野的平均值);骨吸收陷窝数目分别是15.3±2.8,47.4±4.8及50.3±5.0(100x电子显微镜下10个视野的平均值)。ANOVA及U检验的结果显示,CD4+CD25+T组的破骨细胞形成数目及骨吸收陷窝数目显著少于其他2组(P〈O.01)。结论CD4+CD25+T细胞对破骨细胞的形成及其骨吸收功能存在抑制作用,为阐明免疫异常所伴发的骨质疏松的机制提供了线索。
李羽佳孟祥慧孙婷婷吴可非雷蕾杨宇秦岭杨娉婷肖卫国
关键词:破骨细胞骨质疏松CD4+CD25+T细胞
Beclin1、Bcl-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Beclin1、Bcl-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在子宫内膜癌中Beclin1与Bcl-2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05例子宫内膜石蜡包埋组织中Beclin1、Bcl-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Beclin1、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在子宫内膜癌癌变过程中Beclin1阳性率逐渐降低和Bcl-2阳性率逐渐升高,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Beclin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35.0%、32.3%,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65.0%、83.1%;在子宫内膜癌中二者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子宫肌壁浸润深度无关(P均>0.05)。在6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eclin1和Bcl-2表达呈负相关性(rs=-0.302,P=0.014)。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子宫内膜正常组织中Beclin1蛋白表达量(1.047±0.016)高于在子宫内膜癌蛋白表达量(0.132±0.029),在子宫内膜正常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量(0.287±0.052)低于子宫内膜癌组织蛋白表达量(1.247±0.163)。结论 Beclin1、Bcl-2均参与调控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Beclin1、Bcl-2对预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孟媛宋敏许斌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细胞凋亡BECLIN1BCL-2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不同分离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分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找出最优方法。方法采用3种方法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5%淀粉肉汤小鼠腹腔注射3 d后灌洗(5%淀粉肉汤组);直接DMEM液腹腔灌洗(无血清DMEM组);含75%血清DMEM液腹腔注射30 min后灌洗(75%血清DMEM组),每组6只小鼠。观察各组巨噬细胞形态、计数细胞数量、流式细胞仪测细胞纯度、台盼蓝染色测细胞存活率、划痕实验测迁移能力及ELISA检测脂多糖(LPS)刺激后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6及IL-1β的水平。结果 3组巨噬细胞的形态、纯度、存活率相似,75%血清DMEM组巨噬细胞数量为(80.47±0.82)×105个,明显多于5%淀粉肉汤组(5.64±0.31)×105个及无血清DMEM组(2.63±0.42)×105个(P<0.05);75%血清DMEM组巨噬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75%血清DMEM组巨噬细胞分泌TNFα(15.51±0.51)ng/m L、IL-6(415.33±1.55)pg/m L、IL-1β(421.01±2.64)pg/m L,均多于5%淀粉肉汤组TNFα(10.50±0.50)ng/m L、IL-6(386.33±1.52)pg/m L、IL-1β(375.33±2.51)pg/m L(P<0.05),也多于无血清DMEM组TNFα(9.56±0.25)ng/m L、IL-6(384.66±1.15)pg/m L、IL-1β(393.34±2.62)pg/m L(P<0.05)。结论 75%血清DMEM液腹腔注射30 min后灌洗是一个比较好的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方法。
杜莉莉吕润潇于艳秋辛娜金玉楠
关键词:巨噬细胞小鼠迁移细胞因子
b型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发育分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b型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是富集于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特殊淋巴细胞亚群,在粘膜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其确切的发育分化部位的研究尚存争议。有研究表明,与普通T细胞不同,这群细胞是在胸腺外肠道隐窝斑(CP)发育成熟的。现有报道显示,体内存在胸腺内和胸腺外两种发育途径。在正常情况下,b型ilEL全部来源于胸腺,只是在严重淋巴细胞耗竭的情况下,胸腺外发育途径才能发挥其功能。
王庆辉吕昌龙
关键词:黏膜免疫
共38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