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慰安妇
  • 2篇奴隶
  • 1篇档案
  • 1篇档案解读
  • 1篇新证据
  • 1篇日军
  • 1篇奴隶制
  • 1篇奴隶制度
  • 1篇中日关系
  • 1篇慰安妇问题
  • 1篇慰安所
  • 1篇历史问题
  • 1篇关东军

机构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苏智良
  • 1篇江文君

传媒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困扰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以“慰安妇”为例被引量:1
2007年
江文君苏智良
关键词:慰安妇
日本实施性奴隶制度的新证据——新发现的关东军“慰安妇”档案解读被引量:2
2014年
近期由吉林省档案馆公布的日本关东宪兵队档案等,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其中涉及"慰安妇"的档案,记载日军在东北各地、华北、华中地区以及爪哇等地普遍设立慰安所,甚至有"慰安妇"与日军官兵比例、某个时段日军官兵进入慰安所的人数统计等。在关东军的邮件检查文献中,保存有许多被删除的官兵通信,里面也记载了许多日军推行"慰安妇"制度的细节。尤其是一支7990部队获得日军上层批准,通过伪满中央银行在数月里汇款53万日元,表明了日军用公款强征妇女设立慰安所的事实。这些档案弥足珍贵,体现了资料的本原性和唯一性,是揭露日本实施性奴隶制度等暴行的新证据。
苏智良
“慰安妇”问题基础概念再探究被引量:4
2020年
"慰安妇"是二战时期日本国家建立的军事性奴隶制度的受害者,是二战时期侵略国家战争犯罪的代表与象征。经过30年的努力,"慰安妇"问题的研究已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有必要对该问题的核心概念进行再研究。文章依据各类资料,对"慰安妇""从军慰安妇"、慰安场所、"慰安妇"制度等基础概念进行条分缕析的阐述,以期形成共识,推进历史研究。
苏智良
关键词:慰安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