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作品数:21 被引量:153H指数:9
相关作者:李和杰陈兵金浩李宏张璐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脱硫
  • 5篇传热
  • 4篇导热
  • 4篇生物传热
  • 4篇肿瘤
  • 3篇数学模型
  • 3篇汽泡
  • 3篇热疗
  • 3篇热系数
  • 3篇肿瘤热
  • 3篇肿瘤热疗
  • 3篇蒙特卡罗模拟
  • 3篇纳米
  • 3篇纳米颗粒悬浮...
  • 3篇激光
  • 3篇核态沸腾
  • 3篇干法
  • 3篇干法脱硫
  • 2篇烟气
  • 2篇烟气脱硫

机构

  • 2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1篇张学学
  • 6篇江世臣
  • 5篇王补宣
  • 5篇马宁
  • 4篇柯道友
  • 4篇陈兵
  • 4篇彭晓峰
  • 4篇李和杰
  • 3篇周乐平
  • 2篇张璐
  • 1篇江军
  • 1篇过增元
  • 1篇金浩
  • 1篇林曦鹏
  • 1篇王海东
  • 1篇李宏
  • 1篇傅国光
  • 1篇颜岩

传媒

  • 4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自然科学进展
  • 3篇2007年传...
  • 2篇工业锅炉
  • 2篇中国激光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激光杂志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4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颗粒悬浮液的粘度、热扩散系数与Pr数被引量:20
2004年
从纳米颗粒悬浮液有效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粘度等物性值 ,计算了对应的热扩散系数和Pr数 .采用硬球模型并考虑团聚体空间分布及颗粒表面吸附作用 ,解释了纳米颗粒悬浮液粘度增大的原因 .分析表明 ,纳米颗粒团聚体的形成和空间分布对悬浮液导热系数的影响大于对粘度的影响 .
王补宣周乐平彭晓峰
关键词:纳米颗粒悬浮液粘度热扩散系数PR数比热容导热系数
钙基脱硫剂水合改性实验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扩散反应的烟气脱硫过程中,脱硫剂的微观孔隙结构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该文报道钙基脱硫剂的水合爆蒸改性实验,通过调节水钙比和煅烧温度,利用内部蒸发过程促使脱硫剂微观孔隙结构发生大范围变化。实验测定了改性前后脱硫剂孔隙结构和宏观脱硫性能的改变,以及微观孔隙结构内反应转化分布。在实验测定的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微观孔隙结构的改变及孔隙变化影响脱硫能力的机理。
傅国光颜岩彭晓峰王补宣
关键词:烟气脱硫钙基脱硫剂微观孔隙结构二氧化硫改性
皮肤组织热水烫伤传热分析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研究生物组织热水烫伤过程的传热规律及影响因素并由此进行烫伤程度预测。方法基于Pennes生物传热方程 ,建立热水洒落皮肤组织所致烫伤过程的一般模型 ,研究生物组织内部的温度变化规律 ,并对生物组织烫伤程度进行预测。结果通过数值计算 ,得到生物组织内部的温度分布 ,以及生物组织烫伤发生的开始时间。研究表明 ,皮肤及内部组织初始温度分布、热水与皮肤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及热水的温度对于烫伤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结论该模型可用于生物组织热水烫伤过程传热分析和烫伤预测 。
江世臣李和杰马宁张学学
关键词:皮肤组织生物传热烫伤皮肤
激光诱导间质肿瘤热疗的生物组织双层结构模型被引量:10
2003年
基于肿瘤组织与正常生物组织物理特性的差别 ,建立了激光诱导间质肿瘤热疗 (LITT)中的双层组织结构模型 ,采用蒙特卡罗 (MonteCarlo)方法模拟组织中的能量传输 ,并根据Pennes生物传热方程确定组织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预测肿瘤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和热损伤区域的大小。
马宁李和杰江世臣张学学
关键词:肿瘤热疗生物传热
吸附作用在纳米颗粒悬浮液换热强化中的试验与机理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本文通过测量SiO_2纳米颗粒在不同工质、不同浓度的悬浮液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结合了液氮冷冻、切割并在断面上复形的技术,并利用电镜观察了纳米颗粒在液体中的分布、团聚和液体与之的亲和性。着重分析了纳米颗粒悬浮液中SiO_2纳米颗粒与液体的亲和性对悬浮液导热性能影响的机理。文中提出了SiO_2纳米颗粒的表面吸附层和在作布朗运动时出现”微对流”而使悬浮液换热强化。
王补宣李宏彭晓峰
关键词:纳米颗粒悬浮液换热强化
纳米颗粒悬浮液有效导热系数的分形模型被引量:15
2003年
运用有效介质近似和分形理论描述纳米颗粒团聚体及其粒径分布,同时考虑颗粒表面吸附作用和颗粒本身尺寸效应的影响,建立起纳米颗粒悬浮液有效导热系数的预示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分形模型能够反映低浓度纳米颗粒悬浮液有效导热系数的变化趋势,并与直径50nmCuO颗粒悬浮在去离子水中的实测结果相符。
王补宣周乐平彭晓峰
关键词:纳米颗粒悬浮液有效导热系数尺寸效应传热强化
激光诱导间质热疗中激光能量传输的蒙特卡罗模拟和分析
<正>激光诱导间质热疗方法(LITT)是一种可使局部生物组织凝结坏死的新型肿瘤治疗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激光通过光纤导入到肿瘤组织内部并从加入头表面发出,肿瘤组织吸收激光能量而被加热,由于产生体温过高效应和凝结效应而坏死。...
江世臣王水生张学学
文献传递
过冷沸腾丝上气泡运动的动态模拟
本文以核态池沸腾100μm铂丝上单个气泡的动力学行为为研究现象进行数值模拟,采用能量方程求解丝上以运动气泡为中心的局部区域内的温度分布,同时引入了在核态池沸腾丝上运动气泡粘性力经验公式,以此来考虑Marangoni驱动力...
江军柯道友
关键词:气泡运动数值模拟温度分布
文献传递
单颗粒脱硫反应模型分析被引量:5
2003年
本文在单颗粒脱硫缩核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晶粒模型,并指出了原有晶粒模型中的不足之处,分析了晶粒初始孔隙率非均匀的原因,建立了一个初始孔隙率沿半径变化的改进晶粒模型。改进后的非均匀模型考虑到颗粒内部初始孔隙率的非均匀性,分析了非均匀初始孔隙率对脱硫效率和脱硫剂利用率的影响,并给出了初始非均匀孔隙率模型的完整的数学描述。
陈兵张学学
关键词:干法脱硫孔隙率数学模型
干法脱硫非均匀初始孔隙率数学模型被引量:7
2004年
分析了晶粒模型的优缺点 ,并针对晶粒模型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晶粒模型的改进模型。改进后的模型考虑到颗粒内部初始孔隙率的非均匀性 ,建立了一个初始孔隙率沿半径变化的单颗粒脱硫数学模型。
陈兵金浩张学学
关键词:非均匀性数学模型干法脱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