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

作品数:29 被引量:93H指数:6
相关作者:尹志超王敏米雅钊王智刘建强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8篇政治法律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社会
  • 4篇社会建设
  • 3篇社会治理
  • 2篇新政
  • 2篇治国
  • 2篇社会工作
  • 2篇社会管理
  • 2篇社会结构
  • 2篇文化
  • 1篇大学教师
  • 1篇单位制
  • 1篇调解
  • 1篇调解制度
  • 1篇东北老工业基...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居民
  • 1篇信访
  • 1篇信访治理
  • 1篇信息服务
  • 1篇信息通信

机构

  • 27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广西生态工程...
  • 1篇北京市委党校

作者

  • 4篇朱涛
  • 3篇李君甫
  • 2篇曹飞廉
  • 1篇张子曦
  • 1篇米雅钊
  • 1篇李升
  • 1篇黎意慧
  • 1篇王媛
  • 1篇王智
  • 1篇华逢林
  • 1篇刘秀秀
  • 1篇李阿琳
  • 1篇戚丹
  • 1篇刘金伟
  • 1篇何蓓
  • 1篇刘建强
  • 1篇张宓
  • 1篇王敏

传媒

  • 3篇社会工作
  • 2篇中国市场
  • 2篇信访与社会矛...
  • 1篇江苏高教
  • 1篇规划师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情报探索
  • 1篇华侨华人历史...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共桂林市委...
  • 1篇社区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才智
  • 1篇学习月刊(下...
  • 1篇社会发展研究
  • 1篇法律和社会科...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层法院办案方式的转变(1982~2008年)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A县人民法院1982~2008年民事案件数据,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法院在纠纷解决中的办案方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一方面,在案件类型上,经济类案件的大量激增使得法院的司法资源不得不更多地用于"纠纷解决"而不是"例行处理";另一方面,结案方式从以往调解"一条腿走路",转向调解审判"两条腿走路"。社会转型从宏观、微观层面影响了这种转变。这说明在急速的社会转型背景下,对法院纠纷解决的机制与功能应予重新认识,并逐步将法院带回到纠纷解决研究的中心。
朱涛
关键词:基层法院纠纷解决结案方式一审案件诉讼调解制度
北京市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证研究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国家“新医改”方案中近期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难点在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因此,评价北京城乡基...
刘金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文献传递
探索新颖的研究视角:基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文献综述被引量:6
2010年
社会工作诞生于西方的社会环境中,其理念、理论、原则、实务模式和技巧都体现了西方的宗教理念、福利国家思想等,这种具有西方色彩的助人模式被引入中国后,要经历全方面和漫长的本土化过程。学界对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问题也作过不少的探索。本文对前者有关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通过这种方式对于以往研究社会工作的视角进行一定的整合,进而寻求一种更为新颖的视角去探索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
张子曦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
县域社会工作委员会职能的行使路径——以“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模式”为发展方向
2010年
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之重点不在于盲目的扩大专业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的规模,而更在于立足于现在已经存在的社会工作者岗位如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随之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声望。从而,基层社会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明确化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提出县级社会工作委员会应采用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模式,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
华逢林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
网络空间中的权力生成策略研究——基于“框架建构”的视角
2021年
梳理权力研究的演化脉络发现,当代社会学视阈中的权力研究,发生了从结构性的权力到流动的权力关系网模式之变。权力研究的"关系"转向,重视对权力微观生成和运作过程的深度剖析。本文沿袭这一转向,以"四月网"为例,借助"框架建构"理论视角,剖析了普通网民权力的生成并在实体社会中产生轰动效应的具体策略。在"四月网"权力生成实践中,框架建构过程分为主导框架、中层框架和底层框架三个部分。在此过程中,网络草根成为框架建构中能动的行动主体,权力也在普通网民的互动之中生成并发挥出了现实效力。
宋辰婷刘秀秀
关键词:网络空间权力
重写学科历史与重建历史联结:西方社会学的学科自主性追寻
2020年
非西方地区社会学在其发展中,提出了许多建设自主学科的知识计划,但是对社会学学科自主性的追寻并不是非西方社会学专属的学术目标,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在历史发展的轨迹中也在寻求自身学术传统与学科认同的确立和巩固。在不同历史阶段,它们各自采取不同的方法、路径和策略来重塑自己的学科认同与学科自主,并形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学科自主性实践。美国社会学通过重写学科历史来寻找自己的美国传统,欧洲社会学则通过重新想象和阐释欧洲来突破旧理论的藩篱,这些来自他山的“石”与“玉”,在历史实践中表现出的学科动态,可以为中国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参照。
何祎金
关键词:西方社会学
农村人口过疏化对农村社会建设的挑战被引量:9
2014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和东部地区转移,出现了农村人口的疏化和部分农村地区人口的过疏化。过疏化不仅表现为人口数量上的变化,农村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变,农村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生活也相应变化了。农村人口的过疏化给农村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农村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变化的因素。
李君甫
关键词:社会建设社会治理
社会管理创新趋势下的新型村镇规划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当前我国农村因征地拆迁等问题,社会矛盾激化,其根源在于"国家建设"的社会治理思路。具体而言,自上而下进行的工业区规划、迁村并点的村镇体系规划与"农民上楼"的集中居住区规划等,在实质上是为国家经济、地方政府与城市开发服务的,严重损害了农村与农民的利益,这是农村社会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趋势下,农村应自下而上进行新型的村镇规划,注重培育地方社区,发展多元的地方经济,转变规划建设实施的主体与内容。
李阿琳
关键词:社区自治村镇规划
网络社会下的主观地位认同被引量:2
2017年
网络社会的兴起对传统社会分层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基于2013年CGSS数据的分析发现,网民的客观地位越高,网络使用越频繁,受网络信息影响也越深;剔除客观地位的影响后,网络使用越频繁和受网络信息影响越深的网民,其主观地位认同也越高。分析结果表明,人们的主观地位认同受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参与的双重影响,并且双重影响表现出耦合的特征。
胡建国
关键词:网络社会社会分层社会结构
非营利组织提升志愿者资源获取能力的研究
2013年
志愿者是维持非营利组织正常运行的主力军,是外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试图控制和优化志愿者管理的首要环节,即招募环节,来提高志愿者的参与程度。本研究采用个案法,以北京G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法收集资料。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导致志愿者参与度低的原因是由于岗位设置不合理。非营利组织在招募志愿者前,应根据所需要的志愿者类型设置岗位,使之与志愿者预期相匹配,最终有效扩大志愿者基数。
戚丹李君甫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岗位设置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参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