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作品数:315 被引量:877H指数:12
相关作者:王潇黄凤玲刘兆健梁超英徐琅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外科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7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5篇医药卫生
  • 62篇自动化与计算...
  • 44篇生物学
  • 40篇理学
  • 33篇机械工程
  • 12篇电子电信
  • 6篇化学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4篇光谱
  • 61篇红外
  • 52篇近红外
  • 44篇红外光
  • 39篇红外光谱
  • 36篇图像
  • 35篇近红外光
  • 35篇成像
  • 34篇磁共振
  • 31篇近红外光谱
  • 24篇关节
  • 19篇软骨
  • 18篇功能磁共振
  • 17篇医学图像
  • 17篇近红外光谱技...
  • 17篇关节软骨
  • 17篇光谱技术
  • 16篇癫痫
  • 13篇血氧
  • 12篇生物医学

机构

  • 313篇南京航空航天...
  • 48篇南京军区南京...
  • 40篇东南大学
  • 15篇南通大学
  • 10篇中南大学
  • 6篇南京工程学院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 5篇佛罗里达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大连知微生物...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40篇钱志余
  • 53篇李韪韬
  • 53篇王惠南
  • 36篇宋晓峰
  • 32篇尹建华
  • 31篇陈春晓
  • 26篇卢光明
  • 24篇张志强
  • 22篇杨天明
  • 22篇戴丽娟
  • 20篇钟元
  • 18篇陶玲
  • 15篇曹新志
  • 15篇郭辉
  • 15篇李昂
  • 14篇花国然
  • 13篇沈君姝
  • 12篇潘永泉
  • 10篇赵金哲
  • 9篇刘新文

传媒

  • 27篇生物医学工程...
  • 25篇生物医学工程...
  • 16篇生命科学仪器
  • 15篇计算机与应用...
  • 15篇光谱学与光谱...
  • 13篇生物物理学报
  • 9篇量子电子学报
  • 9篇医疗卫生装备
  • 9篇中国生物医学...
  • 9篇现代生物医学...
  • 9篇中国医疗设备
  • 6篇中国医疗器械...
  • 6篇光子学报
  • 6篇北京生物医学...
  • 5篇上海生物医学...
  • 5篇中国医学物理...
  • 5篇东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医疗器械...
  • 4篇光散射学报
  • 4篇计算机测量与...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14篇2021
  • 7篇2020
  • 12篇2019
  • 14篇2018
  • 8篇2017
  • 15篇2016
  • 12篇2015
  • 22篇2014
  • 10篇2013
  • 13篇2012
  • 28篇2011
  • 22篇2010
  • 30篇2009
  • 33篇2008
  • 26篇2007
  • 19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3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时在位皮肤光学吸收系数与优化散射系数规律的研究
2006年
为了解皮肤光学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的规律,利用双通道血氧测试仪(OXI Meter)对志愿者上表皮肤进行实时在位光学参数测量,得到了光学吸收系数与优化散射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不同个体的不同部位研究,发现皮肤光学参数与性别、年龄、体态和肤色有密切关系,为皮肤病的诊断和美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李荣钱志余姜丹丹
关键词:散射系数皮肤
脑组织血氧参数微创在位测量系统的研究
2010年
构建了一个可以微创在位测量脑组织血氧饱和度的测量系统,主要元器件包括一个USB光纤光谱仪、一个卤素光源和一个双光纤小距离探头。系统定标方法是利用悬乳液和全血的混合溶液作为生物组织模型,建立组织模型在不同SO2下可见光区实时吸收光谱与血氧分析仪所测SO2数据的样本集,建立可见光区血液吸收光谱特征与血氧饱和度的经验公式。最后利用该系统获得了10只大鼠不同深度脑组织的SO2,实验误差为±5%。
戴丽娟花国然钱志余
关键词:血氧饱和度光谱仪脑组织
软骨光透明的拉曼光谱研究
<正>为探讨原位条件下关节软骨及下骨组织成分含量变化等深层次微观信息,采用拉曼光谱技术结合组织光透明技术来研究软骨组织的光透明效果。选用碘海醇作为光透明剂,将软骨样本经不同浓度透明剂和
高浩尚林伟赵远翟明阳尹建华
关键词:拉曼光谱关节软骨软骨下骨
文献传递
基于空间ICA和时间相关方法的人脑视觉皮层V5区的功能连通性研究(英文)
2007年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将空间ICA和时间相关方法相结合来研究不同活动状态下人脑视觉皮层V5区的功能连通性。首先利用空间ICA处理组块视觉运动刺激的数据, 定位V5区;然后分别计算静息和连续视觉运动刺激两种稳态下V5区与其它脑区低频振荡的时间相关, 检测出该区的功能连通网络。实验结果表明, 静息时V5区的功能连通网络更广泛,且与已知的解剖连通一致; 当被试接受连续视觉运动刺激时,与V5区连通的脑区网络局限在视觉皮层, 此时的网络特定于处理视觉运动这一任务。
邵小丽王惠南黄伟
3种苜蓿不同部位皂苷含量的测定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研究3种苜蓿不同部位中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了江苏地区苜蓿属3种植物紫花苜蓿(包括5种栽培品种)、天蓝苜蓿和南苜蓿不同部位的总皂苷含量。[结果]紫花苜蓿根中皂苷含量(1.39%)明显高于其他2种苜蓿根中皂苷含量;天蓝苜蓿和南苜蓿茎中皂苷含量差异不明显(RSD=2.4%),略低于紫花苜蓿茎中皂苷含量(0.583%);天蓝苜蓿叶中皂苷含量最低(0.623%)。综合3种不同部位的皂苷含量,根中皂苷的平均含量达到1.335%,明显大于茎(0.596%)和叶(0.655%)中皂苷含量。[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苜蓿属植物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徐琅宋晓峰龚祝南
关键词:紫花苜蓿天蓝苜蓿皂苷
遗传算法的一种新颖编码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N进制分部编码算子的遗传算法.该编码算子首先将每个基因值用N进制的浮点数表示,然后将其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重新编码组成染色体;相应的选择、交叉、变异算子采用符号编码的思想,充分利用N进制浮点数的特点进行设计.在遗传算法开始阶段,该编码算子进行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遗传操作,使得遗传算法在早期具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避免陷入局部极值;在后期进行小数部分的遗传操作,使得遗传在后期具有很强的局部搜索能力,能够很快地搜索到全局极值.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N进制分部编码算子与传统的浮点数编码和二进制编码算子相比具有优越性,并通过典型函数的仿真进行了验证.*
李韪韬王惠南钱志余
关键词:遗传算法
与疾病相关的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预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即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而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变化,具体是指在DNA序列中的单个碱基的变异,其是人类基因组变异种最常见的一种。SNP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对人类表型变异遗传学的理解,尤其是关于人类遗传疾病的研究。而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nsSNPs)是SNPs中的一种,主要是指处于编码区会引起翻译后对应氨基酸序列变化的单核苷酸突变。因为nsSNPs可能会对蛋白质的功能造成影响,被认为是造成人类遗传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将与疾病相关的nsSNPs从中性的nsSNPs中区分出来是很重要的。本文根据国内外与疾病相关nsSNPs预测的研究,分析了预测中所涉及到的特征属性,总结了对这些特征进行优化的特征选择方法,并概述了在预测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分类器。
喻海燕赵健张珊珊韩平宋晓峰
关键词:分类器
基于GRIN透镜微小角位移的测量技术研究
2006年
根据1/2波节自聚焦(GRIN)透镜中光的传输特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测量微小角位移的模型,通过对模型中光线传输和几何关系的理论分析,推导了待测角位移与光耦合效率之间的传递函数·针对模型对测量范围的限制,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拓宽测量范围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测量范围宽,而且测量准确度高,线性度好·
吕洪发王惠南
关键词:GRIN透镜角位移测量范围
深部肿瘤PDT治疗研究综合荧光成像系统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联合利用光、光敏剂和氧分子,通过光动力反应产生活性氧而选择性地灭杀肿瘤的新方法。本课题构建了上转换纳米粒子与光敏剂共振能量转移系统,利用上转换纳米结构能...
黄栋钱志余
关键词:PDT氧分压
关于立体视觉与真三维立体显示技术被引量:11
2009年
真三维立体显示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三维显示技术,文章从人的视觉生理学角度介绍立体显示的相关原理,阐述真三维立体显示的相关概念。然后将目前的立体显示器进行分类,着重介绍目前现有的真三维立体显示以及其最新的技术发展情况。最后,通过比较这几种最新技术的优劣和应用领域,展望了自主开发真三维显示技术的可能性。
王冬翠王惠南
关键词:立体视觉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