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

作品数:73 被引量:151H指数:7
相关作者:王子栋左婉红许戈阳黄维渊李华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43篇细胞
  • 25篇氯通道
  • 24篇鼻咽
  • 22篇膜片
  • 22篇膜片钳
  • 22篇鼻咽癌
  • 17篇癌细胞
  • 14篇膜片钳技术
  • 14篇鼻咽癌细胞
  • 11篇低分
  • 11篇低分化
  • 11篇容积
  • 11篇分化
  • 10篇细胞容积
  • 8篇蛋白
  • 8篇凋亡
  • 8篇肿瘤
  • 8篇周期
  • 8篇细胞周期
  • 7篇咽肿瘤

机构

  • 73篇暨南大学
  • 5篇广东药学院
  • 4篇中山大学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市妇女儿...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计划生...
  • 1篇萍乡市人民医...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湖南医药学院

作者

  • 36篇王立伟
  • 31篇陈丽新
  • 25篇朱林燕
  • 10篇叶东
  • 9篇张海峰
  • 8篇汪源
  • 8篇王跃春
  • 7篇刘善文
  • 6篇厉冰雪
  • 6篇邹丽莉
  • 6篇黄维渊
  • 6篇叶文才
  • 6篇罗海
  • 6篇李华荣
  • 6篇邓志钦
  • 5篇孟龙
  • 5篇孙晓雪
  • 5篇吕瑞玲
  • 5篇李媛
  • 4篇刘振锋

传媒

  • 14篇中国病理生理...
  • 7篇中国药理学通...
  • 4篇生理学报
  • 4篇中南地区第八...
  • 3篇生理科学进展
  • 2篇广东医学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生物物...
  • 2篇中国药理学会...
  • 2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15篇2012
  • 15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诱导人脐带MSCs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的促成熟方案及机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各种生物化学制剂的不同组合在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向胰岛样细胞团(ILCs)分化,筛选出能表达激素原转化酶(PC)1和PC2的促成熟方案。方法:用胶原酶Ⅱ消化、过滤离心和不完全消化传代的方法从人的完整脐带中分离和纯化hUC-MSCs,流式细胞术、RT-PCR和免疫细胞荧光技术检测其干细胞标志物。选用A、B、C 3种方案诱导hUC-MSCs向ILCs分化:方案A为含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0μg/L表皮生长因子(EGF)、10 mg/L银杏提取液(GBE)及2%胎牛血清(FCS)的高糖培养基IM-DM;在方案A基础上加入10μg/L尼克酰胺为方案B;在方案B基础上加入10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为方案C。在hUC-MSCs诱导前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变化,采用RT-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岛相关mRNA和蛋白,特别是PC1和PC2的表达情况。结果:(1)细胞形态、表面相关抗原、干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达等情况表明hUC-MSCs可以从人脐带中被成功地分离和纯化;hUC-MSCs普遍表达nestin,轻微表达Isl1。(2)RT-PCR检测发现方案A诱导的ILCs有Glut-2和MafA mRNA表达,方案B诱导的ILCs有Glut-2、MafA、Nkx6.1和PC2mRNA表达,方案C诱导的ILCs有Glut-2、MafA、Nkx6.1、PC2、Ngn3、Pdx1、PC1和胰岛素mRNA表达,提示A、B和C3种方案诱导的细胞有逐渐成熟的趋势。qPCR检测也证实了PC1 mRNA仅在方案C中有表达,PC2 mRNA在方案B和方案C中均有表达,但方案C中PC2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方案B(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也表明PC1蛋白只在方案C中有表达;PC2酶原(ProPC2)与PC2在方案B和方案C中都有表达,且它们在方案C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方案B(P<0.01)。结论:(1)hUC-MSCs具有向胰岛祖细胞或胰岛细胞分化的潜能;(2)方案C中尼克酰胺和HGF可促进hUC-MSCs向ILCs分化,使ILCs表达PC1并上调PC2;相对于方案A和B,方案C是一种促成熟方案。
苏仲春陈家劲王圳陈志明王跃春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胰岛样细胞团
熊果酸激活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氯通道和减小细胞容积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旨在研究熊果酸对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氯通道的激活作用,以及熊果酸对其细胞容积的影响。采用膜片钳技术记录熊果酸激活的鼻咽癌细胞(CNE-2Z)全细胞氯电流,应用离子置换、改变细胞外渗透压、氯通道阻断剂等观察熊果酸诱导的氯电流的特性,活细胞动态图像分析技术测量细胞容积变化。结果显示,等渗条件下可记录到CNE-2Z细胞微弱且稳定的背景氯电流,细胞外灌流熊果酸可浓度依赖性(1~100nmol/L)诱发氯电流的产生,在±80mV电压钳制下,100nmol/L熊果酸激活的氯电流的平均电流密度为(78.92±6.39)pA/pF和(59.86±4.86)pA/pF,该电流具有较明显的外向优势,不表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失活。该电流翻转电位为(4.83±0.30)mV,较接近Cl平衡电位(0.9mV)。熊果酸激活的氯通道对不同阴离子的通透性为:Cl-=I->Br->葡萄酸根离子。该电流具有容积敏感性,可被细胞外高渗透压显著抑制;氯通道阻断剂他莫昔芬(tamoxifen)、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5-nitro-2-(3-phenylpro-pylamino)benzoic acid,NPPB]可抑制该电流。细胞外灌流熊果酸1h后,细胞容积减小,氯通道阻断剂NPPB可抑制该容积变化。以上结果提示,熊果酸可以激活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的氯通道,使Cl外流,进而引起细胞容积减小。
厉冰雪滕双凤刘振锋刘梅叶东马莲顺朱林燕王立伟陈丽新
关键词:熊果酸膜片钳技术细胞容积
DSF-Cu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和细胞骨架诱导鼻咽癌CNE-2Z细胞凋亡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测双硫仑(disulfiram,DSF)螯合氯化铜(DSF-Cu)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和细胞骨架诱导人低分化鼻咽癌CNE-2Z细胞凋亡。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以及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的改变。AFM探测细胞表面形貌和超微结构、细胞高度、宽度及粗糙度的变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观察细胞骨架F-actin的分布和重组。结果细胞周期检测显示DSF-Cu将CNE-2Z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Annexin-V/PI检测细胞凋亡显示随药物浓度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早凋率和晚凋率、坏死率细胞均明显增加。进一步检测凋亡相关信号发现DSF-Cu可促进CNE-2Z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增加及诱导MMP下降。AFM成像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药物浓度增大,细胞逐渐变小,胞质浓缩,高度增加,膜表面粗糙度降低,变得平整光滑;细胞伪足由对照组的丰富密集,逐渐变短、萎缩,甚至完全破坏。LSCM进一步观察发现DSF-Cu引起F-actin荧光强度减弱,结构重排,严重影响微丝的功能。结论 DSF-Cu可诱导CNE-2Z细胞依赖线粒体的凋亡途径,利用AFM在单细胞水平上分析DSF-Cu对细胞膜的毒性作用,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杨亚萍汪亚帷李梦佳张可凡孙晓雪梁志红陈丽新王立伟杨海峰朱林燕
关键词:双硫仑细胞骨架凋亡鼻咽癌
氯通道在低活力精子细胞中功能与表达的研究
<正>目的研究容积敏感性氯通道在人的正常精子细胞和低活力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的差异,进一步研究容积敏感性氯通道在男性不育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分别记录正常精子细胞和低活力精子细胞上的氯电流,非损伤微测技...
刘善文黄维渊刘梅杨林杰陈丽新
关键词:氯通道膜片钳
文献传递
氯通道阻断剂和白头翁皂苷的协同溶血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氯通道阻断剂对白头翁皂苷溶血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图像软件记录并分析白头翁皂苷的溶血过程,检测红细胞溶血率,并观察氯通道阻断剂对白头翁皂苷溶血的影响。结果白头翁皂苷药物引起人红细胞溶血,溶血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在0.5~2 mmol.L-1范围内,随药物浓度增高,溶血率越高,且红细胞发生溶血所需时间越短。氯通道阻断剂NPPB、tamoxifen可以促进白头翁皂苷的溶血作用,与单用白头翁皂苷组比较,在相同作用时间条件下,联合应用白头翁皂苷与氯通道阻断剂(NPPB、tamoxifen)时,溶血率明显提高,且发生红细胞全部溶血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白头翁皂苷溶血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氯通道阻断剂与白头翁皂苷有协同溶血作用。
滕双凤刘振锋厉冰雪张海峰黄维渊邓志钦叶文才陈丽新王立伟
关键词:白头翁红细胞溶血氯通道氯通道阻断剂
小檗碱诱导的人结肠癌细胞容积敏感性氯电流
目的 近年来发现传统中药小檗碱具有高效低毒的抗癌作用,然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我们的前期报道氯通道参与H2O2及抗肿瘤药物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本项目拟研究小檗碱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氯通道的作用,从离子通道的角度阐...
刘善文李媛李华荣马文波朱林燕叶文才王立伟陈丽新
关键词:小檗碱人结肠癌细胞氯通道膜片钳技术
ClC-3氯通道蛋白磷酸化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细胞容积调节广泛参与细胞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如上皮细胞物质转运、物质代谢、细胞兴奋性、激素释放、细胞迁移、细胞增殖及细胞坏死凋亡等。
柏志全李华荣张海峰朱林燕王立伟陈丽新
关键词:磷酸化信号转导通路
IK1钾通道和ClC-3氯通道在CDK4/6抑制剂调控低分化鼻咽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邹丽莉叶东陈丽新王立伟
乙酰胆碱在钩吻素己致小鼠中毒死亡中的作用
2016年
本文旨在探讨全血乙酰胆碱浓度与钩吻素己致昆明小鼠中毒死亡的关系。给昆明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钩吻素己或不同剂量的氯化乙酰胆碱溶液,并对注射钩吻素己和中剂量氯化乙酰胆碱的小鼠给予阿托品解救。中毒死亡小鼠死后即时取血;存活小鼠在注射药液后20 min处死取血。用试剂盒测定小鼠全血乙酰胆碱浓度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计算各组死亡率并分析其死亡情况。结果显示,相对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0.15 mg/kg)的钩吻素己后,小鼠全血乙酰胆碱酯酶活力降低,全血乙酰胆碱水平升高,但其中死亡小鼠的全血乙酰胆碱浓度显著低于中剂量氯化乙酰胆碱组死亡小鼠的水平,而与中剂量乙酰胆碱组存活小鼠的水平无差异。阿托品可有效解救氯化乙酰胆碱中毒小鼠,但对钩吻素己中毒小鼠的抢救效果不明显。以上结果提示,钩吻素己可引起小鼠全血胆碱酯酶活力下降,乙酰胆碱浓度升高,但体内乙酰胆碱堆积可能并不是钩吻素己致小鼠中毒死亡的主要或唯一原因。
赖周毅王海波吕瑞玲谭秋婵邓志钦汪源孙晓雪伍嘉宝朱林燕王磊陈丽新叶文才王立伟
关键词:昆明小鼠乙酰胆碱乙酰胆碱酯酶
肠道mTOR信号分子调节GLP-1生成
目的: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在餐后具有重要的刺激胰岛素分泌、降糖效应.L 细胞如何感受机体能量状态从而调控GLP-1 合成分泌尚不清楚.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是细胞内重要的能量感受分子.本研究发现肠...
许戈阳张炜真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