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光互联网及移动信息网络研究中心

作品数:35 被引量:140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大彬党斐王冠男杨共燕张超超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光互联网与无线信息网络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电子电信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网络
  • 9篇光突发交换
  • 4篇信道
  • 4篇光交换
  • 4篇OBS
  • 4篇IP网
  • 3篇多粒度光交换
  • 3篇信道调度
  • 3篇中继
  • 3篇中继选择
  • 3篇数据信道
  • 3篇数据信道调度
  • 3篇数据信道调度...
  • 3篇拓扑
  • 3篇无线
  • 3篇路由
  • 3篇IP网络
  • 2篇端到端
  • 2篇多粒度
  • 2篇信任

机构

  • 35篇电子科技大学
  • 23篇重庆邮电大学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重庆大学
  • 2篇重庆邮电学院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工程职业...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软...
  • 1篇中国航天二院

作者

  • 29篇隆克平
  • 21篇阳小龙
  • 10篇邝育军
  • 7篇黄琼
  • 6篇陈前斌
  • 6篇黄胜
  • 3篇李云
  • 3篇徐杰
  • 3篇赵二虎
  • 2篇赵为粮
  • 2篇彭思理
  • 2篇王进
  • 2篇张丹
  • 1篇朱江
  • 1篇李振锋
  • 1篇纪俊杰
  • 1篇熊文柱
  • 1篇王静
  • 1篇李晓峰
  • 1篇王建设

传媒

  • 8篇重庆邮电大学...
  • 5篇光电子.激光
  • 4篇电子学报
  • 3篇通信学报
  • 2篇电子与信息学...
  • 2篇电视技术
  • 2篇半导体光电
  • 2篇中国电子科学...
  • 1篇数字通信
  • 1篇电讯技术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软件学报
  • 1篇通信技术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的VMIMO协作中继选择方案被引量:4
2010年
提出了一种无需信道估计的中继选择方案来实现虚拟多路输入输出(VMIMO)小区间的协作复用通信。在该方案中,VMIMO协作复用采用放大转发(AF)方式,中继VMIMO小区首先把接收到的从源VMIMO小区发射的信号和噪声同时进行线性放大,再向目的小区转发。仿真结果表明,与需要进行信道估计的基于瞬时信噪比的中继选择方案相比,所提出的方案其系统遍历容量和中断容量与前者几乎相同,但是后者却可以减小中继小区的运算复杂度。
张超超邝育军隆克平
关键词:中继选择接收功率
分层次的无状态单分组IP溯源技术被引量:2
2011年
提出了一种分层次的无状态单分组IP溯源(HSSIT)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在域间和域内两级粒度上攻击路径的重构,且网络核心不存储分组的任何数据,其主要思路为:对分组头空闲字段重定义,以GBF数据结构记录各分组所经历的路径摘要信息(即路由器AS号和IP地址信息),重构路径时先利用GBFAS确定攻击源AS,然后由该AS内的边界路由器再利用GBFIP确定距离攻击源最近的路由器。分别从理论分析和模拟测试两方面,将HSSIT与PPM、SPIE、ASEM等技术进行性能比较,其结果表明,HSSIT在对抗节点摘要信息的篡改和伪造方面有更强的顽健性,在收敛性方面也有很大改善。最后,还对更一般情形下(即AS路径长度常在3~7之间)的DoS攻击路径进行了验证性重构,其域间和域内路径重合度分别为100%~98%和98%~90%,结果表明,HSSIT技术能准确重构攻击路径,实现对攻击源的溯源目的。
黄琼熊文柱阳小龙徐杰隆克平
关键词:拒绝服务攻击
无线Ad Hoc网络中双向传输容量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前对于基于双向传输信道的无线Ad Hoc网络传输容量的研究还很少,主要原因是无法得到传输容量的闭合表达式,无法准确地研究各种网络参数对传输容量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使用随机几何理论建立无线Ad Hoc网络双向传输模型,并对瑞利衰落信道时双向传输成功概率和双向传输容量的闭合表达式进行了理论推导.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单次传输的成功概率受多个网络参数的影响,实际网络中通信密度的增加会导致通信成功概率的迅速下降;双向传输容量主要受到网络允许的最大通信失败概率的影响,当最大通信失败概率较小时,双向传输容量随着最大通信失败概率的增加而显著增大,但是此时通信质量也会下降,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最大通信失败概率以便兼顾通信质量和双向传输容量.
陈昌海陈昌海李娜娜王静
关键词:ADHOC
一种支持业务均衡的OBS自适应多可达性路由机制被引量:4
2011年
针对光突发交换(OBS)网络中如何高效解决频繁发生的光突发竞争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业务均衡的OBS自适应多可达性路由机制(AMR-LB)。首先根据发送端发送业务量大小和当前网络业务承载状态,按需地为光突发确定多可达性路由;然后在非线性规划下,自适应地调整各条路由的业务承载比例。通过性能仿真,并与自适应替代路由算法(AARA)等典型机制比较,AMR-LB在突发丢失率和带宽利用率都得到明显改善,分别约20%和10%。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全网丢包率,而且还可以提高网络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严海霞黄琼阳小龙隆克平
光突发交换网络中一种基于LAUC的批调度算法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降低突发丢失率和调度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LAUC的批调度算法。该算法首先缓存多个突发控制包,当最大缓存时间到达时,根据突发到达顺序批调度处理缓存中的突发控制包,并采用LAUC算法来为突发预留信道资源。其优势在于:计算复杂度与LAUC一样低,因为它只增加了突发控制包缓存和改变了LAUC算法的调度顺序;突发丢失率比较低,仿真结果表明它的突发丢失率比LAUC算法要低,当最大缓存时间大于偏置时间的最大差值时,它的突发丢失率比LAUC-VF算法还要低。
黄胜隆克平阳小龙陈前斌
关键词:光突发交换数据信道调度算法
无线Ad Hoc网络中组移动条件下的数据缓存改进方法被引量:1
2008年
无线Ad Hoc网络中的移动节点运动常导致节点链接中断,造成网络连通性的动态变化,降低了数据的可用性,数据复制技术是该环境下提高数据可用性的可行解决方案。针对实际场景节点运动的相互关联性,即群移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组移动条件下的改进型动态数据副本复制算法GM_Rep,将具有类似运动趋势的移动主机作为整体对象动态地进行复制数据副本分配优化。MATLAB仿真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存在群移动特性的无线Ad Hoc网络的数据可用性。
刘雄展邝育军隆克平
关键词:MANETS数据副本数据可用性
自适应混合光交换被引量:6
2008年
当前的混合光交换只是简单地把光电路交换和光突发交换叠加在一起,其复杂度高。并且不能有效支持突发性强的业务。针对这种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混合光交换方式。自适应混合光交换的入口边缘节点监测一对入口边缘节点和出口边缘节点之间的业务流量的大小,自适应地调整光交换方式。在最小突发长度最大汇聚时间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混合光交换的汇聚算法,以提高光路的利用率和有效支持突发性强的业务。同时提出了数据信道调度算法,它能统一为光路和数据突发预留资源,并降低了混合光交换的复杂度,提高了网络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光突发交换相比,自适应光交换能有效降低IP包丢失率和端对端时延。
黄胜隆克平阳小龙陈前斌李云
关键词:混合光交换光突发交换汇聚算法数据信道调度算法
ISM:漂移意图可感知的IP网络生存性服务提供模型被引量:2
2011年
由于传统的服务漂移方法存在一定不足,致使服务器集群的负担较重,且服务漂移的时间开销过大,严重影响服务连续性.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漂移意图可感知的IP网络生存性服务提供模型(Inten-tper-ceived Service Migration,ISM).在ISM模型中,我们设计了一种独特的服务漂移触发机制和目标节点选取策略,并通过服务器与客户端的协作,使客户端对服务器集群内部的服务漂移意图有了预感知能力.分析结果表明,ISM模型既能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服务漂移的随机性,增强服务抗毁度;又能显著减小由服务漂移带来的服务间断时间,有效提高了IP网络服务可生存性.
赵二虎阳小龙徐杰隆克平张丹
关键词:服务漂移伪随机序列
基于光突发控制包缓存的批调度算法
2007年
在光突发交换(OBS)网络中,数据信道调度算法是提高网络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突发控制包(BCP)缓存的批调度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对到达的突发控制包进行缓存,当设定的最大缓冲时间到了,首先按照业务的优先级,再按照突发到达顺序对缓冲区中的BCP进行批调度处理,并采用LAUC-VF来调度数据突发(DB)。该算法通过缓冲较多的BCP,获得更多的突发信息,有利于优化调度DB,从而降低了突发丢失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比LAUC-VF还要低的DB丢失率,并能有效支持QoS。
李玲霞隆克平阳小龙陈前斌
关键词:数据信道调度算法
基于大偏差统计模型的Http-Flood DDoS检测机制及性能分析被引量:37
2012年
针对Http洪泛Web 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击,提出了一种检测机制.该机制首先采用型方法量化处理用户访问的网页序列,以得到用户访问不同网页的实际点击概率分布;然后,利用大偏差统计模型分析了用户访问行为的实际点击概率分布与网站先验概率分布的偏差;最后,依据大偏差概率检测恶意DDoS攻击.对该机制的性能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正常用户的大偏差概率大于恶意攻击者,并且大部分正常用户的大偏差概率大于10 36,而大部分恶意攻击者的大偏差概率则小于1040.由此,该机制能够有效地检测Http洪泛Web DDoS攻击,当检测门限设置为1060时,其有效检测率可达97.5%,而误检率仅为0.6%.另外,将该机制与基于网页转移概率的检测方法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该检测机制的检测率优于基于网页专业概率的检测机制,并且在误检率小于5%的情况下,该机制的检测率比现有检测机制提高0.6%.
王进阳小龙隆克平
关键词:IP网络分布式拒绝服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