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品数:6,345 被引量:14,849H指数:28
相关作者:陈前斌唐伦张天骐王汝言田增山更多>>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17篇期刊文章
  • 18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05篇电子电信
  • 1,87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3篇文化科学
  • 102篇电气工程
  • 42篇理学
  • 41篇机械工程
  • 37篇经济管理
  • 26篇天文地球
  • 2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8篇航空宇航科学...
  • 12篇建筑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医药卫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农业科学
  • 6篇政治法律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矿业工程
  • 5篇水利工程

主题

  • 973篇网络
  • 556篇通信
  • 516篇无线
  • 374篇信号
  • 365篇信道
  • 222篇接入
  • 207篇路由
  • 199篇LTE
  • 196篇自适应
  • 188篇传感
  • 185篇图像
  • 170篇资源分配
  • 163篇频谱
  • 162篇复用
  • 159篇感器
  • 159篇传感器
  • 151篇用户
  • 144篇自适
  • 135篇终端
  • 129篇感知

机构

  • 6,202篇重庆邮电大学
  • 112篇重庆大学
  • 97篇电子科技大学
  • 37篇教育部
  • 34篇中国科学院
  • 28篇国网重庆市电...
  • 27篇北京邮电大学
  • 27篇重庆三峡学院
  • 23篇重庆通信学院
  • 23篇中国移动通信...
  • 22篇重庆重邮信科...
  • 20篇东南大学
  • 17篇复旦大学
  • 17篇重庆工商大学
  • 17篇国网重庆市电...
  • 16篇中兴通讯股份...
  • 15篇重庆电子工程...
  • 14篇厦门大学
  • 13篇西南大学
  • 13篇中国电信股份...

作者

  • 325篇张天骐
  • 284篇陈前斌
  • 188篇张治中
  • 163篇唐伦
  • 125篇谢显中
  • 124篇黄俊
  • 121篇田增山
  • 113篇张刚
  • 113篇刘焕淋
  • 108篇李小文
  • 97篇李方伟
  • 95篇陶洋
  • 93篇李云
  • 93篇陈发堂
  • 93篇王汝言
  • 88篇徐昌彪
  • 86篇代少升
  • 81篇唐宏
  • 78篇景小荣
  • 73篇雒江涛

传媒

  • 585篇重庆邮电大学...
  • 353篇电视技术
  • 289篇电子与信息学...
  • 254篇广东通信技术
  • 194篇计算机应用研...
  • 193篇数字通信
  • 191篇通信技术
  • 172篇电讯技术
  • 166篇电子技术应用
  • 126篇计算机应用
  • 12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16篇计算机工程
  • 108篇系统工程与电...
  • 101篇光通信研究
  • 88篇半导体光电
  • 84篇信息通信
  • 82篇数字技术与应...
  • 80篇通信学报
  • 73篇计算机工程与...
  • 71篇电信科学

年份

  • 16篇2024
  • 318篇2023
  • 330篇2022
  • 326篇2021
  • 359篇2020
  • 331篇2019
  • 280篇2018
  • 243篇2017
  • 282篇2016
  • 225篇2015
  • 333篇2014
  • 420篇2013
  • 398篇2012
  • 473篇2011
  • 474篇2010
  • 422篇2009
  • 420篇2008
  • 422篇2007
  • 128篇2006
  • 2篇2005
6,3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3G/WLAN交互网络的认证方法改进
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和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3GPP-WLAN交互网络的认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根据3GPP的标准,WUAN用户通过EAP-AKA协议来实现认证和密钥分配过程。然而这一过程需要在网络中交互大量的信息。针对这一问...
史永贺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
文献传递
基于CQI上报的TD-LTE系统CCE资源分配算法被引量:2
2013年
为提高TD-LTE分时长期演进(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终端的盲检测的成功率,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吞吐量及控制信道单元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的资源利用率,在传统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网络端根据终端上报的信道质量指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自适应地进行CCE聚合等级选择的算法,其实现复杂度极低。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该算法的原理和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系统性能得到了改善。
李小文罗佳
关键词:CCE盲检测
带自适应动量因子的变步长盲源分离方法被引量:10
2017年
基于自然梯度算法提出一种带自适应动量因子的变步长盲源分离方法,在平稳和非平稳环境下进行正定盲源分离处理。该方法利用性能指标构造函数来估计混合矩阵,依据估计混合矩阵得出估计性能指标再反馈更新构造函数;然后将选取合适经验参数的构造函数代入算法,同时自适应调整算法步长和动量因子;最终得到估计源信号。仿真表明该方法在平稳和非平稳环境下都可以估计出混合矩阵,能有效分离混合信号且收敛速度快稳态误差小。
张天骐马宝泽强幸子全盛荣
关键词:盲源分离自然梯度动量因子变步长
开关度分布:一种改进的LT数字喷泉编码度分布被引量:11
2012年
LT数字喷泉编码所采用的度分布是影响译码效率的关键因素。给出了一种改进的LT数字喷泉编码的度分布,即开关度分布,它结合鲁棒孤子分布和二进制指数分布的优点,可以产生足够多的度很小的编码数据包,减少了译码器启动译码过程所需要的编码数据包的数量,而且减少了译码器成功译码时所需要的编码数据包的总数量。通过仿真给出了最佳的开关点参数。仿真显示,与鲁棒孤子度分布和二进制指数度分布相比,采用开关度分布,明显改善了译码效率。
雷维嘉刘慧锋谢显中
关键词:数字喷泉码LT码
时间反演联合接收端人工噪声的安全传输方案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时间反演(time reversal,TR)技术无法较好地解决聚焦区内非法用户窃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TR技术联合接收端人工噪声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首先,利用时间反演技术的空时聚焦性提高合法用户接收端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其次,通过在接收端加入人工噪声来干扰非法用户对合法用户保密信息的窃听,以聚焦区内外系统安全性能为基础,推导出保密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可达保密速率和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的解析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案能提高系统的SINR和可达保密速率,同时还能降低合法用户的BER,使系统拥有更好的安全性能。
朱江汪智豪
关键词:时间反演
LoRa同步叠加信号的解调
2022年
为了提高LoRa技术单位时间内的传输速率,提出了一种新的LoRa同步叠加信号解调算法。首先,理论分析了相同扩频信道LoRa叠加信号解调的核心问题是区分不同节点的信号,仿真分析了当2个节点信号的功率差大于5 d B时,即可解调出2个节点的数据并指出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其次,提出了一种使用LoRa调制符号的最高位为标志位,作为区分2个节点数据的新算法,指明了该算法的使用场景并发现它与LoRa技术解调算法的复杂度基本相同。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不会增加LoRa解调算法的误比特率,与LoRa技术解调算法相比,新算法大幅度提高了LoRa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并降低了传输有效信息的比特能耗。
雷芳陈博吕京昭李平安秦红
关键词:标志位传输速率
基于最小跳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建模与仿真
本文详细分析了最小跳数路由算法工作原理及能量模型,讲述了基于最小跳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建模的过程,以及每一部分参数的设置和各模块的功能。最后建立了最小跳数路由算法的模型,使数据包可以沿着最小跳数路径向网关节点发送。并对...
姚永国任智徐昌彪
关键词:最小跳数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TD-LTE终端射频一致性测试系统EVM测量算法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TD-LTE终端射频一致性测试是检验TD-LTE终端射频部分是否符合协议标准的重要手段。该文针对测试系统中难以实现EVM(误差矢量幅度)测量的问题,阐述了EVM的基本概念,分析了EVM的测量目的及需求,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射频测试系统的EVM的测量方法。系统测试验证表明,该算法可用于测量UE端EVM,且结果准确可靠。
李鹏飞冯琳琳
分层次的无状态单分组IP溯源技术被引量:2
2011年
提出了一种分层次的无状态单分组IP溯源(HSSIT)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在域间和域内两级粒度上攻击路径的重构,且网络核心不存储分组的任何数据,其主要思路为:对分组头空闲字段重定义,以GBF数据结构记录各分组所经历的路径摘要信息(即路由器AS号和IP地址信息),重构路径时先利用GBFAS确定攻击源AS,然后由该AS内的边界路由器再利用GBFIP确定距离攻击源最近的路由器。分别从理论分析和模拟测试两方面,将HSSIT与PPM、SPIE、ASEM等技术进行性能比较,其结果表明,HSSIT在对抗节点摘要信息的篡改和伪造方面有更强的顽健性,在收敛性方面也有很大改善。最后,还对更一般情形下(即AS路径长度常在3~7之间)的DoS攻击路径进行了验证性重构,其域间和域内路径重合度分别为100%~98%和98%~90%,结果表明,HSSIT技术能准确重构攻击路径,实现对攻击源的溯源目的。
黄琼熊文柱阳小龙徐杰隆克平
关键词:拒绝服务攻击
搭线窃听下网络安全路径及安全网络编码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有向图生成树算法思想,将寻找搭线窃听下单源单宿网络拓扑图中安全路径的算法推广到单源多宿网络情况。接着以线性网络编码的代数构造方法为背景,对多播网络下的搭线窃听攻击做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弱安全网络编码的思想,提出一种改进的线性网络编码代数构造方法,利用该方法,即使网络拓扑图中不存在从源到宿的安全路径,网络也能达到弱安全。
朱联祥朱艳艳曹铮
共6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