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暨梁銶琚脑研究中心

作品数:253 被引量:654H指数:12
相关作者:李继硕李辉张富兴金晓航史娟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5篇期刊文章
  • 6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6篇医药卫生
  • 12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4篇神经元
  • 44篇背角
  • 43篇脊髓
  • 36篇脊髓背角
  • 31篇受体
  • 28篇细胞
  • 26篇阳性
  • 26篇免疫
  • 22篇氨酸
  • 20篇病理
  • 19篇伤害性
  • 19篇组织化学
  • 17篇神经节
  • 17篇病理性
  • 15篇蛋白
  • 15篇神经系
  • 15篇神经系统
  • 15篇受体亚型
  • 15篇突触
  • 14篇阳性神经元

机构

  • 25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1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空军军医大学...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日本京都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京都大学
  • 2篇西安医学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海南医学院

作者

  • 111篇李云庆
  • 59篇武胜昔
  • 49篇李金莲
  • 31篇王亚云
  • 26篇李继硕
  • 22篇李辉
  • 21篇王文
  • 18篇董玉琳
  • 17篇王殿仕
  • 15篇史娟
  • 15篇黄静
  • 15篇张富兴
  • 14篇刘翔宇
  • 13篇张文斌
  • 12篇陈涛
  • 11篇陈军
  • 11篇王智明
  • 9篇冯宇鹏
  • 9篇张婷
  • 9篇陈鹏

传媒

  • 116篇神经解剖学杂...
  • 16篇解剖学报
  • 9篇中国神经科学...
  • 9篇中国解剖学会...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中国解剖学会...
  • 6篇中国神经科学...
  • 6篇中国神经科学...
  • 5篇解剖科学进展
  • 4篇生理科学进展
  • 3篇生理学报
  • 3篇中国解剖学会...
  • 3篇中国生理学会...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中国科协20...
  • 2篇中国科协20...
  • 1篇生命科学

年份

  • 5篇2018
  • 1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6篇2007
  • 18篇2006
  • 16篇2005
  • 21篇2004
  • 12篇2003
  • 41篇2002
  • 20篇2001
  • 23篇2000
  • 3篇1999
2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三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通路二、三级核团内Parvalbumin样阳性神经元突触联系的电镜研究
2001年
本教研室以往的研究证实 Parvalbum in样免疫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三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四级通路的各级中继核团 ,其中有 30 %~ 5 0 %为投射神经元。本研究应用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一步对此通路第二、三级神经元所在地的 Parvalbumin样阳性神经元及其纤维和终末的突触联系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 Parvalbum in样阳性结构主要形成以下几种突触联系 :( 1) Par-valbumin样阳性轴突与 Parvalbumin样阳性胞体或树突形成轴 -体或轴 -树突触 ,其中以非对称性突触为主 ,对称性突触较少 ;( 2 )Parvalbumin样阳性轴突分别与 Parvalbumin样阴性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轴 -体或轴 -树突触 ,这些突触联系以对称性为主 ,非对称性大约占 30 %左右 ;( 3) Parvalbumin样阴性终末与 Parvalbumin样阳性树突形成以对称性为主的轴 -树突触 ,这种突触大约占所有突触联系的 5 0 %。以上结果表明 :面口部本体感觉信息由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向丘脑腹后内侧核传递的过程中 ,Par-valbumin样阳性轴突终末可通过突触传导机制而兴奋或抑制二。
董玉琳李金莲
关键词:PARVALBUMIN突触阳性神经元
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TRPC6钙离子通道的分布特点
TRPC6是隶属于TRP(transient receptorpotential,瞬时感受器电位)家族TRPC亚家族的一种钙可通透性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RT-PCR结果显示,该基因主要表达于脑,肺,肾等组织中。在细胞水...
史娟张华李云庆
关键词:TRPC6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组化
文献传递
近况通报
2006年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通报
大鼠脑内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和3亚型的分布
1996年
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和3亚型阳性神经元胞体和纤维在大鼠脑内的定位分布。证明此二亚型阳性胞体和纤维密集分布于小脑颗粒细胞层;中等密度淡染的阳性胞体和纤维见于大脑皮质浅层、屏状核吻侧部、尾壳核、苍白球、腹侧苍白球、斜角带核垂直部、隔区、终纹床核和外侧网状核等处;小脑Purkinje细胞层和分子层内仅有少量淡染的阳性纤维。
王智明李云庆施际武
关键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神经解剖研究的利器——GFP基因重组病毒
本文简要介绍GFP基因重组病毒标记神经元技术,以及将该技术与其他形态学研究技术相结合的主要操作过程和步骤.
李云庆
关键词:神经解剖基因重组中枢神经
文献传递
膜片钳实验技术系列讲座
1996年
膜片钳实验技术系列讲座陈军译李继硕校阅(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解剖学教研室,梁銶琚脑研究中心,西安710032)第十部分Caged化合物及药物瞬间投与法(野间昭典:日本生理学杂志1995;57:53~58)1.Cased化合物的应用1982年Lester...
陈军
关键词:膜片钳技术神经电生理学噪声
反义方法及其在疼痛研究中的应用
2001年
王文武胜昔李云庆
关键词:疼痛研究反义寡脱氧核苷酸神经递质基因功能
关于废止“自主神经”确立内脏神经体系的讨论
<正>100年来一直被作为神经系统的一个独立体系而沿用下来的“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的名称,已不断地受到神经学研究飞跃发展的挑战.本文作者根据现代神经科学发展所证明的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探讨了传统上对“自主神经”在认识...
李继硕
文献传递
去甲肾上腺素在大鼠脊髓背角胶状质抑制辣椒素引起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辣椒素(capsaicin,Caps)能选择性地作用于传递伤害性信息的无髓和薄髓纤维,是伤害性信息传递研究中常用的工具药。我们以往在脊髓背角的研究结果表明Caps能显著增加初级传入终末释放兴奋性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
冯宇鹏杨鲲李云庆
关键词:神经科学去甲肾上腺素辣椒素脊髓镇痛
文献传递
三叉神经中脑核内假单极神经元的电生理和形态特性
2007年
为了探讨三叉神经中脑核(Vme)神经元的电生理和形态学特征,本研究应用红外可视脑片膜片钳技术、biocytin细胞内标记技术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大鼠Vme内假单极神经元的电生理和形态学特征。结果显示:(1)长时程去极化方波刺激能够引起Vme神经元重复放电,且根据放电模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快适应型神经元和慢适应型神经元两种类型,其中快适应型神经元占绝大多数;(2)经biocytin细胞内标记并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两种类型的Vme神经元在形态上均为假单极神经元,无显著差别。以上结果提示:形态学类型相同的Vme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点具有多样性,这可能与Vme神经元担负复杂的口面部本体觉信息的传递功能有关。
张涛杨晶胡三觉李金莲
关键词:三叉神经中脑核膜片钳免疫组织化学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